一戰的法國實力強悍,但是到了,二戰因為德國太強了打不過嗎?
1915年,著名的德國馮·法金漢打破了德法聯軍在德法邊境和低地國家之間的僵局,驅走了多線作戰的疲勞。德國人決定先把精力集中在法國人身上,然後再把精力放在英國和俄羅斯身上。而作為法國首都巴黎的大門-凡爾登要塞,預定由德軍突破法國。
同時,為了突破凡爾登要塞堅固的建築物和城門。負責此次攻擊的德國軍隊集中了好多的門大炮,其中包括非常多的中重型大炮,希望以壓倒性的火力嚇唬法國。面對如此兇猛的德軍,雖然由於兵力短缺,法國在德軍進攻的時間點上,只能攻破11個師,防禦範圍高達112公裡,縱深15-18公裡。但法國士兵一點也不膽小。他們拿起槍,無畏地衝進戰壕,用綠色顫抖的手朝子彈射擊,只是為了阻止德國人邁一步,因為他們身後是巴黎。
如果他們垮臺,巴黎將垮臺,法國將不復存在,法國人民將成為德國統治下的二等人。正是因為當時的法國士兵有如此堅定的決心。只有11個師的士兵才面臨百萬級德國軍隊的襲擊。他們在夏天能夠到達大約60個師的增援部隊並成功領導了一百萬人。防守陣線的人數眾多。由於德軍實力不再像之前的那樣堅不可摧,進攻方幾乎不可能直接贏得凡爾登要塞,因為進攻方的傷害一般高於防守方。
德軍最後一次進攻失敗後,德國皇帝下令停止進攻,而法國人則趁機發動反攻,12月11日,凡爾登與凡爾登之間的對峙線完全恢復到2月戰鬥開始前的狀態。在戰後大約一年的對峙中,雙方發射了約4000萬枚炮彈,造成近100萬人傷亡,因此凡爾登戰役成為「絞肉機」的代名詞。作為戰鬥的最後一次勝利,法國軍隊憑藉其頑強的防禦獲得了「世界上第一支軍隊」的聲譽。但不幸的是,這個名字在1940年被德國人完全踩踏了。
在希特勒的領導下,德國為了「納粹帝國」而「妖魔化」,以第一次世界大戰復仇的名義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並於1940年5月10日對戰勝德國的法國發動了進攻,並於6月21日迫使法國當局投降,歷時不到兩個月。至於為什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勇作戰的法國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如此脆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落後就要挨打,法國到了二戰的時候,就已經不像是一戰那樣的實力強悍了,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法國人的軍隊的戰鬥力還是有一定的實力的。
只是我們的思想和武器落後了,而法國人的思想落後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法國軍隊堅信第二次世界大戰必須是戰壕對抗。但是德國人已經走了很長的路去理解「在運動中消滅敵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戰的方式。因此,在法國滅亡的戰鬥中,德國人完全繞過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為「f牙」的凡爾登要塞,以及加強版的馬其諾防線,選擇新型武器坦克的速度,點擊一個快速突擊包。事實證明,這種「快速攻擊」是完全正確的。1940年6月14日,德國軍隊大搖大擺地進入法國首都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