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裡外》兒童看到友誼,成人看到孤獨

2020-12-22 桑者閒閒

1、友誼不分國界和種族

看過一則這樣的故事:有一隻貓它非常難過,於是它就去找海豚安慰它。貓咪把頭靠近海豚,不停的低吟。而海豚也非常耐心的聽著貓咪訴說它的故事,並且還不斷擺動身體,想要逗貓咪開心。這是關於海豚和貓咪跨越種族的友情,看了讓人非常暖心。

克倫威爾說:友誼之光像磷火,當四周漆黑之際最為顯露。

電影《觸手可及》講述了全身都癱瘓只有腦袋有知覺的白人菲利普與坐過六個月牢房的黑人菲利普的不同階層不同種族的友誼故事。菲利普是個富豪,想要找一個全職陪護,很多經驗豐富的專業陪護來應聘都被拒絕了,卻錄用了粗暴真實且毫無經驗的德利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只有他沒有把我當成是個殘疾,看夠了別人眼裡面的同情,我要的就是這種平等和尊重。」在後來的相處過程中,德利斯也用真心和尊重贏得了菲利普的信任和友誼。並讓菲利普開始感受愛情,能夠重新去生活並且享受這個世界。

獲得友誼的方式其實很簡單,只要用真心,即使來自不同的國家,地區,膚色不同,家庭條件不同,性格不同,一樣可以成為很好的朋友,只要用心體會,差異都可以被理解,誤會都能夠被解除。

繪本《花園裡外》便是這樣一本講述一段打破種族與社會隔離牆的永恆友誼,一個沒有語言和國界之分的無聲聚會。繪本中男孩巴利安翻越高高的圍牆,在花園裡遇見女孩基婭拉,他們一個來自花園外,一個身在花園裡,花園外戰火連連,花園裡平和安靜。男孩的闖入給花園裡帶來了不平靜,女孩弟弟選擇遠離巴利安,怕他帶來危險,而基婭拉卻伸出手與巴利安握手,選擇相信和付之真心,最終也獲得了友誼。

作者基婭拉·梅扎拉瑪是義大利作家、翻譯家和心理治療師。作為外交官的女兒,她的大部分童年時光都在國外度過,《花園裡外》是她的第二部文學作品,講述的便是一段在異國度過的時光和收穫的一段際遇。

繪本獲得法國青少年文學獎「女巫獎」作品。絲網印刷的版畫風格,懷舊復古畫風,雙線「交叉——融合」敘事,裡與外的對比,綠色與紅色的對比,情感變化的對比,讓孩子更容易理解故事的多層含義。

2、聽從內心的聲音,獲得珍貴友誼

英國繪本大師託尼·羅斯這樣說過:人類所有的戰役,都和它們無關,可是它們卻在每一場跟他們無關的戰爭中都曾出現、受傷、家園被摧毀、甚至丟掉性命。

世界並不是和平的,處處都有戰爭、暴力和衝突,外面的世界並不是你想像中的那樣安逸平靜。

繪本中,男孩巴利安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圍牆」,選擇翻越它,女孩基婭拉也沒有因為「差異之牆」,而錯失珍貴的友誼, 更沒有因為外界的聲音,影響了自己內心真實的判斷。

在弟弟的指責和威脅下選擇相信巴利安,最後收到了巴利安回贈的禮物。這份禮物也在以後的生活中給了基婭拉勇氣和力量。

生活中,處處都有「圍牆」,偏見、歧視、社會輿論時刻都會影響你真正的判斷。要記得聽從內心的聲音,也要有跨越「圍牆」的勇氣。

3、結言:兒童看到友誼、成年人看到孤獨

《花園裡外》作為繪本,兒童看到的是友誼,而成年人也許看到的是戰爭年代缺少快樂和朋友的孤獨,亦或是失去朋友陪伴之後的空虛感。

有些人和事的出現,是為了在我們的世界裡打開一扇門,照亮一條通道。讓你知道,曾經在一個幽閉的空間裡沒有光亮地漫無目的尋覓,是多麼辛勞。

門被打開,通道被呈現,生命因此獲得新的提示,得以前行。可是,為之付出的代價,是你嘗到生命中的甘甜之後,需一個人走完剩餘的路,不再有人為你披荊斬棘,負重前行,但從中汲取的力量是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相關焦點

  • 剖析繪本《橘子》的深層含義——兒童看到魔法,成人卻看到了孤獨
    01 導語1、作者介紹中川李枝子,有豐厚的兒童教育經驗,她的作品《不不園》被日本「全國學校圖書館協議會」列為「必讀圖書」,曾獲得日本「厚生大臣獎」、「日本廣播公司兒童文學獎勵獎」和「野間兒童文藝獎推薦獎」。
  • AI成人娃娃身後,我看到了真正的孤獨-虎嗅網
    這是工廠老闆劉江霞已生產經營十多年的成人娃娃生意。很快,它們將連同被精心化過妝的頭、假髮和服飾,裝進碩大的箱子,送往海內外。身體或精神感到孤獨的人們,將從娃娃身上得到慰藉。買家說,早上開店發現模特的胸被咬爛了,肇事者是自家一位男店員,常年單身在外打工。類似的反饋越來越多。朋友建議,你們為什麼不乾脆轉行做成人娃娃,造福廣大單身群體?中國這一群體的數量一直逐年增加,2017年已超過2億,相當於美國人口的三分之二,俄羅斯和英國人口的總和。在使用成人用品正常化觀念釋放之前,他們的生理需求一直被壓抑,只能通過更為隱秘或危險的渠道去滿足。
  • 中澳友誼花園兒童戲水池國慶假期免費試開放
    10月3日,位於經開區中澳友誼花園的兒童戲水池,吸引了眾多家長帶著孩子前來戲水。中澳友誼花園相關負責人說,戲水池從今年3月起開始動工修復,9月完工,國慶假期向市民免費試開放。原遊泳池水面3960平方米,現戲水池水面2800平方米,新增兒童遊樂設施、草亭等,戲水池區域總面積8900平方米。
  • 花園裡的一天,看到的聽到的都蘊含著科學知識
    首先請允許我獻上膝蓋一雙,這麼精緻美麗、花果飄香的花園真讓人羨慕,要是我也能擁有一個這樣的秘密花園,那該多好啊!《德國幼兒百科全書》是專門給3-6歲的小朋友們創作的一套科普童書繪本。繪本尺寸不大,是常見的那種正方形的小繪本,繪本翻頁的折角採用圓角工藝製作。內文頁面可以平鋪翻閱,可以完整地顯現出對頁的整幅插圖,非常方便。
  •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令人看到一份隸屬孩子彌足珍貴的純真與友誼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單就電影劇情來說,真的簡單到就是一件甚都不足掛齒的小事,但就是這個因為一個作業本從而引發的故事,在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對情感尤為細膩的營造中,卻令人看到了一份隸屬孩子彌足珍貴的純真與友誼。返璞而歸真,平實而自然。
  • 我竟然在3歲孩子的兒童繪本裡,看到了愛情和婚姻最初的模樣
    而你怎麼也不會相信,我竟然從3歲孩子的兒童繪本裡,看到了愛情和婚姻最初的模樣。因為一些事情導致感情方面很迷茫,關於感情生活裡的包容,理解,退讓,很多問題都想不明白。一天去我弟弟家玩,看到沙發上放著一本我3歲侄兒的兒童繪本,隨手翻了幾頁。
  • 《夜鶯與玫瑰》:理想與現實,真誠與冷漠,我看到唯美的成人童話
    可是,在《夜鶯與玫瑰》裡,他寫:「我讀了所有哲人寫的書,掌握了所有哲學的秘密,可就因為缺一朵紅玫瑰,生活就會變得痛苦不堪。」是啊,縱然時光流逝多少年,人類從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住進高科技鋪陳的摩天大樓,愛情仍然是無數人在劫難逃的磨難,甚至摧毀過他們短暫的一生。愛是他的生命,是他每一秒賴以為生的呼吸,和靈魂最深處驚雷一樣的召喚。
  • 「中國龍巖友誼花園」奠基儀式在澳大利亞臥龍崗市舉行
    中國駐雪梨總領事顧小傑出席活動並致辭(攝影 劉瑩) 人民網雪梨10月29日電(劉瑩)10月29日,「中國龍巖友誼花園為紀念兩市結交20周年,臥龍崗市政府捐贈了位於臥龍崗植物園中心的區域,用於建造「中國龍巖友誼花園」,以特別的儀式祝願兩個城市友誼長青。 中國駐雪梨總領事顧小傑在出席活動時表示,龍巖市和臥龍崗市結好20周年以來,兩市保持密切交流,不斷拓展互利合作,為促進福建省和新南威爾斯州友好合作,乃至中國和澳大利亞的關係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 超市裡看到的這些,可能都是噱頭
    中國青年報的一項調查表明,86.2%的受訪家長表示平時給孩子買食品時,會特意關註標有「兒童食品」字樣的產品。84.8%的受訪家長更傾向於給孩子購買有「兒童食品」字樣的產品。市面上這些打著「兒童」旗號的食品,相比同類型的成人商品,價格明顯高出許多。面對琳琅滿目的兒童食品和誘人的廣告,家長該如何選擇?
  • 孤獨症兒童也有「選擇性障礙」解決方法和成人截然不同
    比如在幼兒園裡,問寶寶:「你喜歡陳老師還是李老師?」然後再聽聽寶寶自己的見解,比如「陳老師長得好看,李老師看起來好兇」之類的,應該會很有意思。幹預訓練大多都是讓孤獨症兒童被動的聽從指令,有沒有讓寶寶有「抉擇權」的訓練呢?當然有!「選擇」訓練!不要小看這個「選擇」。
  • 澳大利亞臥龍崗市興建「中國龍巖友誼花園」
    為紀念兩市結好20周年,臥龍崗市在植物園劃定專門區域,興建「中國龍巖友誼花園」。嘉賓參觀臥龍崗植物園。 陶社蘭 攝「中國龍巖友誼花園」奠基儀式暨臥龍崗與龍巖締結姐妹城市20周年華誕,29日在臥龍崗植物園舉行。臥龍崗市長布萊德伯裡致辭時表示,臥龍崗和龍巖都是以「龍」冠名的城市,這是兩座城市之間的重要淵源。
  • 《卡夫卡變蟲記》:兒童世界裡的「蟲殼」源於成人世界裡的自我
    這正是兒童世界裡的自然純粹和對美好的嚮往。大人的世界複雜多變,兒童的心性簡單明朗。這種無視是維護成人世界的權威,保持著成人在孩子心中的崇高感。父母永遠是高高在上的視角,俯視孩子的世界。成人在貌似付出的自我感知裡索取著更多來自孩子的慰藉:父母付出金錢,收穫外界的榮譽,父母付出辛勞,收穫別人的讚許。父母的權威不容質疑,在管教與服從的過程裡,在成人的付出和兒童的回報裡,雙方永遠是不平等的關係。
  • 《卡夫卡變蟲記》:兒童世界裡的「蟲殼」源於成人世界裡的自我
    從兒童視角看到卡夫卡在變化中保持本心,尋求自我。這正是兒童世界裡的自然純粹和對美好的嚮往。大人的世界複雜多變,兒童的心性簡單明朗。這種無視是維護成人世界的權威,保持著成人在孩子心中的崇高感。父母永遠是高高在上的視角,俯視孩子的世界。成人在貌似付出的自我感知裡索取著更多來自孩子的慰藉:父母付出金錢,收穫外界的榮譽,父母付出辛勞,收穫別人的讚許。父母的權威不容質疑,在管教與服從的過程裡,在成人的付出和兒童的回報裡,雙方永遠是不平等的關係。
  • 共情與嫉妒,美好與孤獨:女性間有真的友誼嗎?
    修女、女政治家與女書:浮出地表的女性友誼在瑪麗蓮·亞隆看來,關於「男性友誼」的敘述佔據了歷史大量的篇幅——從《伊利亞特》的阿基裡斯和帕特洛克斯,到法蘭西史詩《羅蘭之歌》裡的羅蘭和奧利維耶——對男性友誼的讚頌似乎擠滿了每個角落,女性友誼卻一直遭到貶損與忽視。
  • 夏宮看到的秋色可以說是超級美了,花園裡隨手一拍都是美景
    如果小夥伴們是選擇公交車去夏宮,那麼應是到夏宮上花園入口處,那需要穿過上花園可到售票處。如果是打車過去,可能會直接拉到售票處,旅行社就直接在售票處集中。所以,找售票處位置,需要大家提前準備一下線路哦。夏宮的上下花園,和葉宮很類似,和我們經常在電視劇裡看到的歐洲宮廷風格類似。
  • 《樹看到了什麼》:一本繪本讓孩子了解成長的秘密
    樹越長越高,它從大樓的第一層開始往上看:第一層是一群小孩子,在鋼琴教室裡快樂的玩耍。第二層是一個畫家在畫畫,畫了很多幅各種各樣的樹。第三層是一家人帶著一群小狗們幸福地生活。第四層是一個老奶奶孤獨地坐在陰影裡,看著兒孫們的照片。
  • 《人鼠之間》描寫友誼與孤獨
    圖:友誼成為了貫穿劇本的主題;孤獨感是角色的共通性  「世上所有誠實的作品都有一個基礎主旨,試圖理解人類。如果你懂得對方,就會對他友善。理解人類常常導致愛,而不是恨。對此有許多更為簡單的含義。  友誼成為了貫穿這作品的主題;孤獨感是書中角色的共通性。例如:一頭老狗死了,上年紀的農場工人Candy十分孤獨、牧場老闆的兒子Curley不是妻子所期望的伴侶,因此倍感孤獨(她的對策是與農場上其他工人調情,導致丈夫更加暴虐、嫉妒)、喬治與雷尼成為搭檔是因為孤獨、馬廄工人Crooks在劇中坦率地說:「如果人沒有朋友,就會瘋掉。別挑三揀四的,只要他跟?你就好。」
  • 小王子的愛情:有一天,我看到了四十三次日落
    小王子終於開口:「在沙漠上,真有點孤獨」蛇答道:「在人群裡也一樣孤獨的」--摘自《小王子》 作者:聖埃克蘇佩裡(法)《小王子》是法國作家聖埃克蘇佩裡最著名的作品,這部中篇小說被評為法國他拿出了紙和筆…最終兩個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可小王子終歸要回到他的星球,「隨著一道黃色閃電在他的腳踝處閃過,剎那間,小王子一動也不動了」。
  • 她,讓孤獨症兒童不再孤獨
    秉承著「幫助家長認識特殊兒童,並掌握在生活中促進孩子的良性發展的知識及技巧,促進社會認識、理解、接納殘障兒童,並尊重他們的生存和發展權」的辦園宗旨。機構全日制康復受訓兒童220人,至今已有一千多名孤獨症、智力障礙及唐氏綜合症兒童在接受了專業的康復教育訓練後,有效康復率達100%,部分不同類別兒童已經進入普通的學校和幼兒園隨班就讀。
  • 最近看到很多孩子化濃妝!兒童要忌用成人護膚品和化妝品!
    有些家長貪圉方便,在兒童洗臉後隨手給孩子塗抹一些成人的護膚品;或者為了把女孩打扮得漂亮,經常給女孩臉上塗脂抹粉、畫眉描唇。其實這樣的做法對兒童有害面無益。護膚品和化妝品的應用應考慮到年齡的因素。兒童的皮膚明顯比成年人薄,外觀平滑、細嫩,皮紋細膩,極容易受損傷。兒童皮膚下的毛細血管相當發達,且比成人更靠近表皮,對外界的影晡尤為敏感,反應強烈。因此,各種很微弱的刺激都易發生急性炎症和皮膚損傷。兒童皮膚的附屬器(皮脂腺、汗腺)發育不完全,表皮較乾燥,酸鹼度不穩定,對各種物質吸收快,敏感性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