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裡的一天,看到的聽到的都蘊含著科學知識

2020-09-18 一百一百兩個一百

首先請允許我獻上膝蓋一雙,這麼精緻美麗、花果飄香的花園真讓人羨慕,要是我也能擁有一個這樣的秘密花園,那該多好啊!

《德國幼兒百科全書》是專門給3-6歲的小朋友們創作的一套科普童書繪本。繪本尺寸不大,是常見的那種正方形的小繪本,繪本翻頁的折角採用圓角工藝製作。內文頁面可以平鋪翻閱,可以完整地顯現出對頁的整幅插圖,非常方便。

《秘密花園》這本繪本不厚,總共有七個對頁,最中間是中午的場景:安娜在地上玩水,馬克思在樹上摘櫻桃吃,貓咪在鞦韆下睡覺。圍繞著櫻桃樹,作者給讀者科普了小鳥喜歡吃櫻桃,喜歡洗澡和清潔羽毛的習性,也科普了櫻桃種子是怎麼傳播的。

從中間頁往前翻,是上午和早上,往後翻是下午和晚上,剛好用一整天的時間把秘密花園從早上到晚上的見聞描述了出來,科普知識就在這一天的見聞中見縫插針地講解。比如早上起床,蜘蛛網上為什麼會有晶瑩剔透的露珠,為什麼要給花兒澆水,小松鼠中樹枝間做什麼?晚上的時候花兒也需要睡覺嗎,小刺蝟在幹嗎?

上午和下午期間,安娜和馬克思在秘密花園裡玩和勞作的時候,可以看到蜜蜂和蝴蝶中花叢中飛舞,可以聞到花的香味,能看到毛毛蟲和背上有黑色斑點的瓢蟲,還會發現鼴鼠洞口的土丘,採摘花園裡的蔬菜水果、看到土壤裡的蚯蚓和搬運蛋糕渣的螞蟻,這些都會引起孩子們的好奇,他們的問題也可以從這本繪本裡找到答案,但是,孩子的思維是不按照大人的預設來運轉的,他們的問題絕對不會僅僅局限於繪本上的這些問題,這就需要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去探索尋找答案了,《德國幼兒百科全書》只是提供一個啟發的思路,家長們可以在孩子日常生活中根據孩子的提問來加入科學的解答,激發孩子探索的好奇心.

這套繪本還是可以聽的百科,手機掃描樹上的二維碼就可以聽到有聲伴讀了,聲音很甜美,小傢伙很喜歡聽,而且除了書裡的內容之外,還有個有趣的科普知識音頻,在《秘密花園》配套的有趣科普知識中,讀者可以聽到一些有趣的問題和科普答案,比如,為什麼蜘蛛不會被自己的網粘住?為什麼有些花的香味更濃?陪孩子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相關焦點

  • 《花園裡外》兒童看到友誼,成人看到孤獨
    獲得友誼的方式其實很簡單,只要用真心,即使來自不同的國家,地區,膚色不同,家庭條件不同,性格不同,一樣可以成為很好的朋友,只要用心體會,差異都可以被理解,誤會都能夠被解除。繪本《花園裡外》便是這樣一本講述一段打破種族與社會隔離牆的永恆友誼,一個沒有語言和國界之分的無聲聚會。
  • 農村裡常見的五種吉祥鳥,看到後一天都是好心情
    布穀鳥春天的時候時常能聽到「布穀,布穀」聲音,好像在提醒人們趕緊修整土地種上糧食。對於布穀鳥特別的神秘,通常人們只聽到聲音,很少能見到實體。但這絲毫不影響人們對於布穀鳥的喜愛,布穀鳥是報時的鳥,因此有這樣的一種說法,「布穀布穀,收麥種穀」。
  • 有聲繪本故事《花園裡長出一朵雲》
    突然,調皮的雲聞到了一股濃濃的清香,,原來自己掉在了一個美麗的花園裡!花園的主人是熊奶奶,她趕緊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眼鏡:&34;&34; 不一會兒,森林裡的小動物們都趕來了。他們摸摸雲胖乎乎的身體,捏捏雲軟綿綿的臉蛋,甚至還伸出舌頭舔了舔雲涼絲絲的皮膚。小動物們太熱情了,他們七嘴八舌地和雲聊天,很快就和雲成了好朋友。
  • 夏宮看到的秋色可以說是超級美了,花園裡隨手一拍都是美景
    如果小夥伴們是選擇公交車去夏宮,那麼應是到夏宮上花園入口處,那需要穿過上花園可到售票處。如果是打車過去,可能會直接拉到售票處,旅行社就直接在售票處集中。所以,找售票處位置,需要大家提前準備一下線路哦。夏宮的上下花園,和葉宮很類似,和我們經常在電視劇裡看到的歐洲宮廷風格類似。
  • 尋找藏在詩詞裡的科學知識,贏千元現金大獎!
    中國古典詩詞不僅蘊含傳統文化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還充滿著科學道理、科學精神。
  • Lavender 、Lily、Poppy都是花園裡常見的花兒~英國小學科學課來認識它們吧!
    目前中國小學的科學教育通常從三年級開始,因此學生的科學水平以及語言能力遠遠落後於英國同齡孩子的話,在低齡留學面對科學考試時總是一頭霧水。英國小學的科學課程,以國家大綱為基礎,具體的教學內容,以及主題都是由學校決定的,所以有時候會重複上一年的主題,但難度和探討的深度在不斷的增加。
  • DIY「菜園」變成「花園」,一天 兩人 三餐 四季,真好!
    DIY「菜園」變成「花園」,早上起來,採摘一些水果和蔬菜,好好地做上一頓美味的早餐,一天 兩人 三餐 四季。歲月是平靜的,在這個花園裡。在瓦房的角落裡,是一個帶有濃濃泥土香味的菜園。在陽光下,五顏六色的菜花和菜葉清晰可見。偶爾,風兒刮過,綠葉的搖曳真是太可愛了。農場的花園讓我想起了城裡人對蔬菜的選擇。
  • 小園丁的寶藏,你找到了沒,就在那個叫明天的花園裡
    而插畫家文森特•格拉維則運用對色彩的敏銳大膽的為孩子們創造了一個充滿了想像的花園世界。花果蔬菜、動物、人類、建築都顛覆了我們既定的印象,你看到那捲心菜頭的獅子和老虎,你看那綠色的豬、藍色的烏龜、紫色的蝸牛。果然,這才是孩子的五彩世界。
  • 成語中蘊含的中學物理知識!
    我國古代詩詞和成語當中蘊含著很多中學物理知識,以下為一部分網絡上流傳已久的成語物理知識解答,希望能對中學生朋友們有所啟發。一.關於力現象的漢語成語1 刻舟求劍《漢語成語詞典》)(以下簡稱《詞典》)中是這樣解釋的:據說從前楚國有一個人過江時把劍掉在水裡,他在船沿上劍掉下去的地方刻了記號,等船停下後,他便從刻有記號的地方下水找劍,結果沒有找到(見《呂氏春秋"察今》)。比喻拘泥固執,不知道隨著情勢的變化而變化。從物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此人錯選了參照物。
  • 把孩子們抱起來放在花園裡後,我聽到兒子不停地哼著「兒歌」
    把孩子們抱起來放在花園裡後,我聽到兒子不停地哼著「兒歌」,憤怒地向老師要理論小琴是指二胎女兒出生後,在家裡全職照顧家庭的人,一方面,他很好地照顧老公和家務,另一方面,他教大寶和二寶誰上得好。一個孩子抱起放學後,偶爾聽到二寶在童謠裡唱:媽媽不掙錢上班,不賺錢,媽媽一直很閒,很閒……聽到這樣的童謠,寶媽很疼。。在憤怒地尋找老師的理論失敗後,小琴還反思了對孩子的指導是否太少,這使得孩子們產生了這樣的誤解。
  • 電影裡的科學知識之《彗星來的那一夜》——另一隻薛丁格的貓?
    最近看了不少不少科幻的電影,發現其中有些電影十分不錯,且蘊含著不少科學知識,今天我們先來講一講個人認為十分經典的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這部電影涉及到一個目前來說十分前沿的科學知識點——多世界理論。
  • 對談|從馬奈《在花園溫室裡》看19世紀視覺機制的變革
    趁著本書新近翻譯出版之際,10月25日復旦大學哲學學院邀請了本書譯者、著名藝術史專家沈語冰教授及科學哲學專家劉闖教授,圍繞著馬奈名作《在花園溫室裡》與19世紀的視覺機制展開了一場精彩的藝術與科學的對話。
  • 靜候花開—惠濟區花園口幼兒園劉靜老師對教育的「愛」
    惠濟區花園口幼兒園有這樣的一個她,每天用笑臉開啟新的一天,彎彎的眼睛裡飽含著對小朋友的愛。工作時的她眾所周知,幼兒教師的工作是繁雜的,它充當著幼兒生活中的媽媽,學習中的老師,遊戲中的夥伴。她是一名保育老師,為了給孩子一個乾淨整潔的環境,她每天提前來園,清潔、消毒、餐具準備、物品歸整……一件件小事開啟了她一天的工作。
  • 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
    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說天黑之後,別把寶寶帶出外面?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子女的教育和養育問題一直是父母關注的焦點。
  • 物理老師:你看到的和聽到的都是過去式!學生:活著還有意義?
    如果中學物理老師說,我們眼中所看到的一切,聽到的一切,都不是現在的一切,而是過去的一切,屬於過去式!你信麼?不管你信不信,物理事實的確如此。這一點,其實可以通過中學物理運動學公式很容易解答出來!我們知道我們人眼之所以能看到物體,是由於物體本身發出的光線或者反射的光線進入人眼。而光在真空中以及空氣中的速度可以認為都是c=299,792,458米/秒,約等於300000000米/秒,雖然這個速度非常大(目前理論和物理實驗看來光速屬於宇宙最大速度),可是,速度再大,傳播也需要時間!
  • 歷史上那些詭異恐怖的陰兵借道,其實背後蘊含著簡單的科學道理
    歷史上那些詭異恐怖的陰兵借道,其實背後蘊含著簡單的科學道理陰兵借道,傳說中的一種詭異事件。一般來說,陰兵借道說的是夜晚看到有軍隊在路上行走,甚至還有馬車和騎兵。如果衝撞這些陰兵陰馬,就有可能生病甚至死掉。
  • 沒有看到藍月亮,但這樣學詩詞,對孩子大腦有幫助
    導語:如今,越來越多的父母學習科學育兒方式,他們讓孩子從小背誦古詩詞,希望能夠促進孩子的智力發育,但是孩子背過容易遺忘也是讓父母很無奈的一件事情,父母如何助力孩子學習古詩呢?現在上小學的女兒自小就對各種新鮮事物興趣濃厚,當聽到我說晚上可以看到「藍月亮」後,更是興奮不已,還吟誦了一遍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一年104個科學實驗都可以在家裡玩!這套盒子讓每天親子陪伴不無聊
    有些實驗內容和解析,很多原理相信大人都是第一次聽到!左手右手、食指中指什麼的是不是都特別熟悉啦,即便冷不丁被人給出個指令是不是也不會伸錯手,出錯手指?精選了孩子們最感興趣的身體、建築、聲音、空氣、味道、水、化學、感官、滾動、影子、鏡子、磁鐵等12個主題實驗內容,讓孩子在玩中體會科學知識,增強動手能力,在實驗中獲取科學知識,發現生活中的科學小常識。
  • 二年級語文期末複習一:每課都蘊含著一個道理,每課都有重點語句
    還有四周半就期末考試了,各個年級的孩子們基本都已進入了緊張的複習階段,對二年級的小朋友來說,最怕考到的題莫過於「學完本課,你懂得了一個什麼道理?」和按原文填空以及仿寫句子類題,對小孩子來說,雖然老師上課也講,有的老師還會讓孩子們抄到書上,但有的孩子複習起來仍然很難,因為分散在各課中,不好集中複習,今天小徐老師就將每課蘊含的道理系統地歸納在一起,方便小朋友們複習:一、《小蝌蚪找媽媽》通過描寫小蝌蚪找媽媽過程中的變化,告訴我們青蛙在生成過程中先長出兩條後腿,再長出兩條前腿,最後尾巴不見了的生長發育的科學知識
  • 英倫花園的前世今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英倫花園也是
    愛之園我們對於早期觀賞性花園或功能性的「庭園」(Herber)的知識大多數來自手抄本中的彩飾、掛毯和詩歌。它們描繪了一個理想中的花園,一座隱藏在高牆之中的伊甸園,那裡有湧動的噴泉和開滿鮮花的茂密草地,並且永遠都是春天。一個女人斜倚在「鮮花草地」(Flowery Mead)上,或者坐在草地上的一張長凳上。基督教構成了中世紀人們思想的基礎,對他們來說,封閉的花園(Hortus Conclusus)同時具有多種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