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護士們在每8小時的輪班中需要完成超過100位患者的護理工作,這帶來了嚴重的認知負荷。認知負荷被定義為在執行單一或複雜任務時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它源自多個因素的交互作用,包括任務的需求、執行時的環境、以及執行者的技能、行為和觀念。
數十年來,護士們採用記憶和手寫記錄的方式來支撐她們龐大的認知負荷。然而,這可能會增加患者的安全風險,如護理工作的遺漏,重要數據丟失以及電子健康記錄(EHR)記錄的不準確。很多醫護人員開始選擇使用個人智慧型手機來支持認知負荷並在醫護團隊中分享信息,但這又帶來了安全和違反《美國健康保險攜帶和責任法案(HIPAA法案)》的風險。
醫護人員需要的是一個獨立的口袋工具,可用於在床旁傳遞患者的完整臨床信息,包括提醒和更新的功能,同時作為整個團隊合作的溝通工具。在這一點上,電子健康記錄系統(EHRs)已無法應對這些挑戰。因為醫護人員只有在登陸系統後才能從牆上的終端、桌上型電腦或是移動工作站的屏幕上獲取大多數的信息。
技術已經達到了智能移動床旁及時技術(mobile point-of-care technology)能整合信息、工作流程和製圖需求到一臺設備提供的水平,這使得醫護人員有更多的時間照料他們的患者。移動技術不但能為醫護人員的認知負荷提供有力支撐,這對於醫療安全至關重要,而且有助於同時獲取到更豐富的數據並提高工作效率。
【過時的通訊工具】
在大多數醫療保健機構中使用的過時通訊技術導致沉重的認知負荷。醫護人員必須使用源自上世紀90年代或者更久遠的通訊工具:網絡電話、尋呼機和對講機。然而最近的調查結果顯示,67%的註冊護士用智慧型手機取代了前述工具開展對患者的護理活動,這將醫院置於違反HIPAA的風險之中。雖然醫護人員在某些情況下發送包含保密健康信息的簡訊給另一位同事是符合HIPAA的規定的,但在一個不安全的網絡下,如大多數運營商提供的無線網絡,就是違規行為。
工作被頻繁打斷也會增加醫護人員的認知負荷。最近一項納入兩家醫院的研究顯示,在136小時內醫護人員工作被打斷1354次,平均每6分鐘一次;同時該項研究共記錄了200個錯誤,每小時約有1.5個。
每個輪班過程中,醫護人員在給定的任何時間中都在致力於解決11到21項任務。多種通訊工具無法安靜有效地提供一種統一的溝通方式,也無法整合到一個設備之中,這都導致紛擾不斷,帶來更高的注意渙散風險和更多潛在的錯誤。所以很多醫護人員用個人智慧型手機來幫助他們應對認知負荷並與醫療團隊溝通也並不會讓人驚訝。
雖然禁止個人智慧型手機被用於工作避免了保密健康信息洩露的風險,但是在設計臨床溝通策略時完全禁止智慧型手機為基礎的溝通策略並非最佳應對之道。
【改進數據採集方式,提高臨床預後】
醫護人員顯然更喜歡使用而不是禁用智慧型手機技術,醫院也可充分利用這一技術提供醫院移動電子病歷覆蓋,以便他們在床旁的工作能夠被更少的中斷,使工作流程更為安全和高效。智能移動的電子病歷覆蓋到床旁能更有利於採集豐富的數據,包括臨床上相互影響的「地點、時間、方式以及人物」等信息。基於移動技術的智慧型手機在床旁獲取數據時更為敏捷,超越了電子病歷結構文檔的需求,提供包含了位置數據和時間標籤的互動通訊模式。
數據採集對於追蹤和提高護理效率不僅是極其重要的,同時也能改善患者的治療結果。這兩點都會在以價值為導向支付合約(Value-Based Payment,VBP)下獲得了直接的補償。此外,工作幹擾的減少和認知負荷的減輕可以確保醫護人員在輪班中有效完成所有必須的診療活動。更少的工作遺漏也降低了醫院獲得性併發症的風險,如褥瘡或肺炎,這兩者都將受到醫療保險的財政處罰。
將醫護人員從只能在電腦屏幕前接受電子病歷的提醒和通知的境地中解放出來將會是改善患者照護並減輕認知負荷的重要一步。例如,在沒有移動技術的情況下如果一個護士知道一位醫生將會下達新的醫囑,那她就必須記得經常回到計算機屏幕前確認新的醫囑是否已經生成。在基於智慧型手機的解決方案到位的情況下,護士因為知道無論身在何處,一旦醫囑生成自己就會立刻得到通知,所以完全可以持續進行她的患者護理活動。
【移動工具促進一體化診療】
醫院擁有的智能移動電子病歷覆蓋系統,將重要信息返回到床旁,而不是桌子或牆上的電腦終端。在床旁就可以訪問使用完整的臨床數據以及通訊工具,醫護人員可以實現安全、高質和高效的診療而較少被幹擾中斷,更有效地與醫療團隊(可以擴展到整個醫院或是社區之中)合作。床旁的移動技術更有助於診療實際進行時複雜、準確的數據獲取,這也可以轉化為更好的臨床質量數據報告,在基於價值的支付模式中增加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