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醫護人員的認知負荷

2020-12-13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護士們在每8小時的輪班中需要完成超過100位患者的護理工作,這帶來了嚴重的認知負荷。認知負荷被定義為在執行單一或複雜任務時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它源自多個因素的交互作用,包括任務的需求、執行時的環境、以及執行者的技能、行為和觀念。

數十年來,護士們採用記憶和手寫記錄的方式來支撐她們龐大的認知負荷。然而,這可能會增加患者的安全風險,如護理工作的遺漏,重要數據丟失以及電子健康記錄(EHR)記錄的不準確。很多醫護人員開始選擇使用個人智慧型手機來支持認知負荷並在醫護團隊中分享信息,但這又帶來了安全和違反《美國健康保險攜帶和責任法案(HIPAA法案)》的風險。

醫護人員需要的是一個獨立的口袋工具,可用於在床旁傳遞患者的完整臨床信息,包括提醒和更新的功能,同時作為整個團隊合作的溝通工具。在這一點上,電子健康記錄系統(EHRs)已無法應對這些挑戰。因為醫護人員只有在登陸系統後才能從牆上的終端、桌上型電腦或是移動工作站的屏幕上獲取大多數的信息。

技術已經達到了智能移動床旁及時技術(mobile point-of-care technology)能整合信息、工作流程和製圖需求到一臺設備提供的水平,這使得醫護人員有更多的時間照料他們的患者。移動技術不但能為醫護人員的認知負荷提供有力支撐,這對於醫療安全至關重要,而且有助於同時獲取到更豐富的數據並提高工作效率。

【過時的通訊工具】

在大多數醫療保健機構中使用的過時通訊技術導致沉重的認知負荷。醫護人員必須使用源自上世紀90年代或者更久遠的通訊工具:網絡電話、尋呼機和對講機。然而最近的調查結果顯示,67%的註冊護士用智慧型手機取代了前述工具開展對患者的護理活動,這將醫院置於違反HIPAA的風險之中。雖然醫護人員在某些情況下發送包含保密健康信息的簡訊給另一位同事是符合HIPAA的規定的,但在一個不安全的網絡下,如大多數運營商提供的無線網絡,就是違規行為。

工作被頻繁打斷也會增加醫護人員的認知負荷。最近一項納入兩家醫院的研究顯示,在136小時內醫護人員工作被打斷1354次,平均每6分鐘一次;同時該項研究共記錄了200個錯誤,每小時約有1.5個。

每個輪班過程中,醫護人員在給定的任何時間中都在致力於解決11到21項任務。多種通訊工具無法安靜有效地提供一種統一的溝通方式,也無法整合到一個設備之中,這都導致紛擾不斷,帶來更高的注意渙散風險和更多潛在的錯誤。所以很多醫護人員用個人智慧型手機來幫助他們應對認知負荷並與醫療團隊溝通也並不會讓人驚訝。

雖然禁止個人智慧型手機被用於工作避免了保密健康信息洩露的風險,但是在設計臨床溝通策略時完全禁止智慧型手機為基礎的溝通策略並非最佳應對之道。

【改進數據採集方式,提高臨床預後】

醫護人員顯然更喜歡使用而不是禁用智慧型手機技術,醫院也可充分利用這一技術提供醫院移動電子病歷覆蓋,以便他們在床旁的工作能夠被更少的中斷,使工作流程更為安全和高效。智能移動的電子病歷覆蓋到床旁能更有利於採集豐富的數據,包括臨床上相互影響的「地點、時間、方式以及人物」等信息。基於移動技術的智慧型手機在床旁獲取數據時更為敏捷,超越了電子病歷結構文檔的需求,提供包含了位置數據和時間標籤的互動通訊模式。

數據採集對於追蹤和提高護理效率不僅是極其重要的,同時也能改善患者的治療結果。這兩點都會在以價值為導向支付合約(Value-Based Payment,VBP)下獲得了直接的補償。此外,工作幹擾的減少和認知負荷的減輕可以確保醫護人員在輪班中有效完成所有必須的診療活動。更少的工作遺漏也降低了醫院獲得性併發症的風險,如褥瘡或肺炎,這兩者都將受到醫療保險的財政處罰。

將醫護人員從只能在電腦屏幕前接受電子病歷的提醒和通知的境地中解放出來將會是改善患者照護並減輕認知負荷的重要一步。例如,在沒有移動技術的情況下如果一個護士知道一位醫生將會下達新的醫囑,那她就必須記得經常回到計算機屏幕前確認新的醫囑是否已經生成。在基於智慧型手機的解決方案到位的情況下,護士因為知道無論身在何處,一旦醫囑生成自己就會立刻得到通知,所以完全可以持續進行她的患者護理活動。

【移動工具促進一體化診療】

醫院擁有的智能移動電子病歷覆蓋系統,將重要信息返回到床旁,而不是桌子或牆上的電腦終端。在床旁就可以訪問使用完整的臨床數據以及通訊工具,醫護人員可以實現安全、高質和高效的診療而較少被幹擾中斷,更有效地與醫療團隊(可以擴展到整個醫院或是社區之中)合作。床旁的移動技術更有助於診療實際進行時複雜、準確的數據獲取,這也可以轉化為更好的臨床質量數據報告,在基於價值的支付模式中增加回報。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認知負荷?心理負荷?
    這個結構由反映任務與學習者特徵之間交互的原因維度和反映心理負荷、心理努力和績效等可測性概念的評估維度所組成。認知負荷中鑑定的任務特徵為任務形式、任務複雜度、多媒體的使用、時間壓力及教學步驟。相關的學習者特徵由專業知識水平、年齡、空間能力組成。心理負荷是認知負荷中源於任務和主體特徵交互的方面,它由我們當前關於任務的知識和主體特徵來決定,它是預期的認知空間需求指標,被看作是認知負荷的先驗估計。
  • 《認知負荷理論》的鼻祖之作
    我們可以說教學過程A似乎比過程B更好,但是為什麼好,它的工作條件或我們如何能使它工作更好,將是無法回答的和神秘的。相反,我們如何學習,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知識 - 人類認知體系結構 - 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連貫的,統一的基礎,可以用於形成教學假設和數據。這個基礎可以解釋為什麼一些教學程序能夠行得通,而其他的不行。看似不同的,甚至矛盾的數據可以解釋和調和。
  • 醫護人員可通過兼職兼薪獲報酬 緩解醫務人員工作狀況
    在提升薪酬待遇方面,規劃提出首先破除事業單位薪酬水平限制,允許醫院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醫療服務收入扣除必要部分外主要用於人員獎勵。在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範圍內,醫護人員可以通過在外兼職兼薪獲取報酬。規劃要求各地要重視醫務人員身心健康,通過多種方式改變或者緩解醫務人員工作負荷大的狀況。 (責任編輯:毛凱悅)
  • 認知負荷理論與教學設計
    在接下來的十年中,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和荷蘭特溫特大學的一小組研究人員對許多認知負荷效應和相關的教學方法進行了研究。對認知負荷理論有了更新的闡述,該闡述發表在1998年的文章《認知建築與教學設計》中。 1998年以後,認知負荷理論迅速成為教育心理學和教學設計領域最流行的理論之一,得了很多國家研究人員的關注。
  • 認知負荷理論
    心理負荷是認知負荷中源於任務和主體特徵交互的方面,它由我們當前關於任務的知識和主體特徵來決定,它是預期的認知空間需求指標,被看作是認知負荷的先驗估計。心理努力是知認知負荷中實際分配的用於容納任務所加需求的認知容量方面。心理努力在學習者學習時測量。績效可通過學習者的成績來說明,如測試中答對題的數量、答錯題的數量及所用的時間等。學習者所支付的努力的強度是獲得可靠認知負荷估計的要素。
  • 關於認知負荷的筆記
    :完成某項任務對認知系統造成的負荷**##### 認知負荷種類:- 內在認知負荷:由學習材料或學習任務的難度水平帶來的負荷——當學習材料或者學習任務中的元素關聯交互程度很高時,內在認知負荷就處於高水平。
  • Young理論 | 認知負荷理論
    認知負荷理論認為應有效利用認知資源,通過降低內在認知負荷、外在認知負荷和增加相關認知負荷的方式來提高學習效果,並且總的認知負荷不能超過學習者個體能承受的認知負荷範圍除此之外,基於認知負荷理論還有如下幾個教學設計原則:01 自由目標效應當學習目標不太明確或者有多個學習目標時,學習者自行確定目標有助於學習和遷移。如果呈現的問題伴隨明確的終點目標,會導致學習者解決問題時把幾個條件同時置於工作記憶中,從而加重工作記憶負荷。
  • 智能教育時代認知負荷理論發展、應用與展望——「第十一屆國際認知負荷理論大會」綜述
    Plass教授在梳理認知負荷理論基本觀點與發展歷程的基礎上,強調除了關注認知因素外,還應更多關注情緒因素對學習者認知加工和學習結果的影響。Plass教授指出,諸多研究人員對認知負荷理論進行了豐富和拓展,先後提出了多媒體學習認知理論、多媒體學習認知-情感理論、多媒體學習-認知情感整合理論等多個理論模型(見圖1)。
  • 心理專家:特殊時期醫護人員要學會宣洩壓力
    肖勁松在接聽心理熱線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供圖 (抗擊新冠肺炎)心理專家:特殊時期醫護人員要學會宣洩壓力中新網武漢2月7日電 (高翔 李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發後,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高級心理諮詢師7日,他鼓勵醫護人員及時宣洩負面情緒,平復心情再出發。肖勁松介紹,醫護人員承受著抗擊疫情的重大責任,每天面對大量患者高負荷勞動,還要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心理容易出現焦躁、抑鬱等負面情緒,需要專業人士進行疏導和排解。1月23日熱線開通以來,他平均每天接到近百名市民的電話,但醫護人員主動致電的人數並不多。
  • 基於認知負荷理論設計慕課
    認知負荷理論關注的就是這個問題,它與一切計算機輔助教學形式的成功密切相關。人類認知架構是認知負荷理論的基礎,涉及對認知結構、認知功能和加工過程的組織。正因其存在,我們才能用教學設計的重頭戲——生物高級知識—— 來學習、思考和解決問題(Sweller et al.,2011)。
  • 一線來信:不少戰「疫」醫護人員渴望落實輪休
    記者最近走訪這些醫院時,聽到多名醫護人員建議,要對持續奮戰時間長的醫護人員優先安排輪休,為「打勝仗」積蓄能量。這些人員經過長期高強度工作,身心健康都已嚴重透支。「我們一直在高負荷、疲勞的狀態下持續作戰。」四川省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領隊黎旭說。1月28日,他和隊員抵達武漢,支援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
  • 人機互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認知負荷測量
    由於工作記憶負荷對認知負荷理論的重要性,測量這種負荷一直是研究人員的高度優先事項。雖然可以通過預測實驗結果證明對理論的有效性的支持,但是另外提供對認知負荷的獨立測量是有用的。在本章中,我們描述了用於測量認知負荷的各種方法,以及它們在過去30年中的發展情況。
  • 教學技術:講課應注意「認知負荷」
    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發現,講述的語言中所包含的行為動作、視覺、聽覺、感覺,它們相互作用、互為補充,最終激發受眾進行內在的意義關聯、視覺想像、邏輯推理、演繹思辨,從而豐富了受眾的內在感官,「內在感官」整體地運作,彼些合作無間,最終形成了聽者豐富的內在世界——而這些都是人的高級心理機能。
  • 智慧學習環境中的認知負荷問題
    認知負荷分內部認知負荷(intrinsic cognitive load)和外部認知負荷(extraneous cognitive load)兩類(Sweller,2010,2012)。內部認知負荷指由學習任務和學習材料本身的難度產生的認知負荷,無法因為教學設計的優化而降低,它與學習者的先驗知識和學習材料或任務的複雜性有關。
  • 基於認知負荷理論的問題式教學探究
    認知負荷理論為問題式教學的有效實施提供了新的理論指導。在分析認知負荷理論的核心觀點與問題式教學特點的基礎上,構建了基於認知負荷理論的問題式教學模式。該模式運用了一定的教學策略控制內部認知負荷,減少外部認知負荷,提高相關認知負荷,將問題式教學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認知負荷總量控制在學習者的認知負荷範圍內,保證了問題式教學的高效實施。
  • 關愛醫護人員,從「心」開始—太原安定醫院組織醫護人員進行心理...
    醫護人員作為一類特殊的職業群體,如果其心理健康長期失衡,健康狀況不佳,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則會影響到醫療服務質量,進而關係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如何保護醫護人員的心理健康、進行壓力緩解已經成為一個全新的課題。
  • 【眼動文章】 用白菜價的眼動儀評估駕駛員的認知負荷
    一)引言 注意力不集中是交通事故的一個主要原因,而對於認知負荷及其評估方法的研究可以幫助預測駕駛者的注意狀態,並在其分心時給予必要的提醒,保證交通安全。前人已有的研究表明認知負荷主要可以通過三個途徑體現:自評,神經生理反應以及駕駛任務和一些相關任務的表現。
  • 青少年足球對抗能力的培養——基於認知負荷理論
    有鑑於此,本文將結合筆者作為球員與教練員的雙重經歷,不同於以往單純從競賽、訓練的角度去探究對抗能力的提升,而是以訓練實踐中的經驗並融合教育科學領域中的認知負荷理論,就目前國內青少年球員在對抗過程中的信息加工與認知問題進行思考,以期解釋青少年球員在對抗過程中的認知規律及產生的相關現象,從而為本土青少年球員的訓練與培養拋磚引玉。
  • 孩子做數學總錯,「認知負荷」有問題
    關於粗心的一個解釋——認知負荷理論讓人對「粗心」有了新的認識。認知負荷跟大腦的運算能力密切相關,而人類大腦的運算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比如,科學家老早就得出結論,我們的短期記憶只能維持15—30秒,而我們能記住的僅僅是7件左右不相關的事物,超出這個範圍,我們的腦子就會不夠用。那麼,怎麼降低一個人的認知負荷呢?
  • 王小明|認知負荷測量中的三大問題: 構念、觀察指標與解釋
    在解釋這一現象時,有人將其歸因於一種類型的認知負荷(外部認知負荷)的降低上,有人則歸因於另一種類型的認知負荷(相關認知負荷)的增加上,兩種解釋看起來都有道理。[1]面對類似這樣的問題,如果能夠對理論解釋中涉及的認知負荷進行有效可靠的測量,就能促進問題的解決並推動認知負荷理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