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估腎功能,光看肌酐就行?錯,這些指標比肌酐更準確!
說到如何評估腎功能,相信不少腎友的第一反應都是看肌酐,沒錯,血肌酐確實是目前臨床判斷腎功能(腎臟濾過功能)最常用的指標,不過它卻不是最準確的指標。今天小編就來給腎友們介紹幾個更為準確的「傢伙」,以幫助大家更好地判斷腎功能是否受損以及受損到什麼程度。首先,為啥說血肌酐評估腎功能不夠準確呢?原來血清肌酐(Scr)主要有兩種來源:內源性和外源性,前者是體內肌肉組織代謝的產物,而後者是肉類食物在體內代謝後的產物。
-
肌酐正常卻已是腎衰竭?判斷腎功能好壞,3項指標會「說話」
得了腎病,判斷病情好壞的關鍵一點就是腎臟功能。但腎功能看不見摸不著,如何深入的了解病情?部分腎友往往喜歡用血肌酐值的高低衡量腎功能的好壞,認為肌酐正常腎功能就正常,肌酐升高腎功能就受損了。但其實肌酐並沒有那麼「靈敏」,一般肌酐升高後表明腎功能已經嚴重受損了,所以,有些患者出現不適症狀後去檢查,發現肌酐正常,誤以為自己沒事,就錯過了治療時機。判斷腎功能的好壞,肌酐並不是唯一的指標,還有一些指標更敏感。
-
判斷腎病嚴不嚴重,除了看肌酐,了解這兩個指標也很關鍵!
目前,臨床上多用血肌酐水平來衡量腎臟濾過功能的好壞,一般來說血肌酐正常值標準為44~133μmol/L,當血肌酐超過133 μmol/L時便意味著腎臟已出現損傷,超過707μmol/L就被稱為尿毒症期,需要以透析為主來進行治療。
-
4項指標了解腎功能,淺顯易懂,別只看到尿毒症
一:尿常規尿常規檢查是了解腎功能的「入門級」檢查。其中有兩項指標必看。這就是尿常規中的尿蛋白和尿潛血指標。如果檢查兩項指標同時為陽性(化驗單顯示+或2+、3+、4+等),基本判斷為腎小球腎炎。尿液出現異常多為腎臟腎小球出現了問題,但這兩項也就只能告訴我們腎臟出事了。但具體腎臟出了多大事,腎功能損傷到哪種程度,還需要看以下這兩項指標。
-
腎病只知道尿蛋白、血肌酐?3個更有用的指標你卻錯過了
判斷腎病,大多需經過系統的檢查,其中最基礎的是「兩規+一超」,即尿常規、血生化檢查和腎臟B超。基本上可以把腎臟的問題查得透透的。其中尿常規中反應腎功能典型的指標就是尿蛋白,尿蛋白陽性表明有大分子蛋白漏出,可能腎小球出現問題,要具體確定到底有多少蛋白漏出來,還需要進一步檢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指標。
-
判斷腎功能好壞,需要看哪個指標?落在這個範圍內才算正常
很多朋友都知道肝功能好壞要看轉氨酶,但要問他們腎功能好壞看什麼指標,就一臉茫然了。究其原因,可能與我國曾經是B肝大國有關,人們對肝病的了解要更多一些。老人們都知道腎病是一種「富貴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腎病患者日益增多,當前我國的慢性腎病患者已超過1億人了。腎病發生的初期,患者是感覺不到任何症狀的。
-
腎友日常監測肌酐,這3個誤區不要有,以免誤傷腎功能
隨著腎病本身的不斷發展,血肌酐值有時候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尤其是腎小球濾過率低於60以後,肌酐開始呈現一個緩慢上升的趨勢。而治療的過程就是將腎功能穩定住,延緩惡化的速度,從而保持血肌酐等重要指標的相對穩定。尤其是處於腎病3期後的患者,更要重視監測血肌酐值的情況,定期複查,同時也是預防尿毒症、提前感知尿毒症的一個重要信號。
-
什麼食物會影響肌酐的升高?肌酐值會上下浮動嗎?看專家的理解
一般情況下,只有當腎小球的濾過率下降到一半的時候,血肌酐才會出現特別明顯的升高,所以說一般情況下,肌酐並不能去評價腎功能受損早期的敏感指標,而是要看血肌酐的動態變化,這樣才能更好的判斷腎功能的受損程度。如果說血肌酐在較短的時間之內突然出現急驟的升高,通常就是提示急性腎功能出現障礙。
-
腎功能檢查報告,哪幾項指標最關鍵?3個數「暴露」腎臟狀態
但隨著腎功能發生實質性的損傷後,受損超過50%,各種症狀就開始出現,且指標檢查往往出現明顯異常。腎功能指標,你看對了嗎?腎功能損傷也就導致了腎病的發生。要評估病情的嚴重性,及腎功能損傷的情況,一些指標就變得尤為重要。尿檢、血常規、血生化及腎臟B超是檢驗腎功能的基本檢查。
-
腎功能不全患者除了降低肌酐,尿蛋白,還有一項更重要的事情
因為腎臟儲備代償能力很大,因此臨床上腎功能雖有所減退,但其排洩代謝產物及調節水、電解質平衡能力仍可滿足正常需要,臨床上並不出現症狀,腎功能化驗也在正常範圍或偶有稍高現象。二期腎功能不全期。腎小球已有較多損害,60%-75%,腎臟排洩代謝廢物時已有一定障礙,肌酐尿素氮可偏高或超出正常值。病人可以出現貧血,疲乏無力,體重減輕,精神不易集中等。
-
延緩腎功能進展,除了的蛋白尿,這兩項指標也很重要
尿常規中最被人關注指標非「蛋白尿」莫屬。尿常規中尿蛋白指標是檢驗是否存在蛋白漏出的定性指標,24h尿蛋白定量是明確蛋白漏出多少的定量性指標,更是反應腎功能的「一面鏡子」,同時對腎病的預後有著重要影響。因此不少腎友非常重視蛋白尿的治療,稍高點就非常擔心,是否會影響腎功能的惡化,會加速腎衰竭發展?
-
為什麼肌酐越高,腎功能損害越大?我用大白話解釋一下!
有這樣一個問題,腎友們經常為了肌酐值傷透了腦筋,一看到自己的肌酐值降低了,很高興;可一旦發現肌酐值又升上去了,轉而間就會唉聲嘆氣!大家成天想這些是不是太累了,咱們的生活不能只有腎病,只有肌酐、尿蛋白、潛血等這些指標,要珍視的事情還有很多......
-
腎病只降肌酐?還要重視這3點,才是阻攔尿毒症的關鍵
肌酐值的變化只反應了病情的一小部分,而且單純降低肌酐沒有實際意義,我們要的是腎功能的好轉,而非單純表面的指標的好轉。那麼,更深入反映腎功能好轉的指標,其實是這三項!腎功能「金指標」——腎小球濾過率腎臟發揮作用的主要細胞,即腎小球細胞,而最先受到損傷的也是腎小球細胞。因此腎小球受損程度,剩餘數量多少,是反應剩餘腎功能情況的主要指標。經過運算,腎小球濾過率能進一步準確的反應出了腎功能的好壞。
-
判斷病情,不要只盯住尿蛋白加號啦,這兩項指標也非常關鍵!
原來,尿蛋白加號的多少就代表著尿液中漏出的蛋白質量的多少,而通常漏出的蛋白越多,腎病就越嚴重,因此尿蛋白是幫助判定腎病損傷程度以及腎病治療效果的重要監測指標,難怪它在腎科這麼「紅」了。不過,小編今天可不是來介紹這位「紅人」的,相反,小編想要提醒大家不要過於依賴尿蛋白的加號,這是為啥呢?
-
腎功能檢查報告中,這3個指標很關鍵,若有異常,警惕腎臟問題
當腎臟受到50%的損害時會引發多種症狀,做檢查時各種指標會發生異常。需定期做腎功能檢查,如尿檢、生化、B超和血常規能評估病情的嚴重性,了解腎功能損傷情況。腎功能檢查中主要看哪些指標?1、血液生化指標血液生化指標包括胱抑素C和血肌酐,還有尿素氮以及尿酸等都能反映腎臟排毒功能。血肌酐能判斷腎臟分期,不過大部分腎病患者早期並不會有肌酐升高的情況,因此不能判斷早期腎功能情況。
-
了解腎功能,需要定期檢查,盯緊尿蛋白和血肌酐
第2種是CT,通過斷層掃描可以檢測到腎臟的結構異常;第3種是活檢,這種方法是明確腎臟病理變化的客觀標準,可以較為準確地判斷疾病進展。但是,腎活檢是具有風險的侵入性操作,需要仔細考慮利弊。
-
這些指標預示腎功能下降,恐患慢性腎病,啥時候透析?醫生告訴您
這種醫療手段,是通過透析,將人體多餘的水分、廢物、毒素、鈉元素等排出體外,避免這些物質在血液中大量蓄積,從而導致人體內臟器官受到傷害。但如何判斷患者是否患有腎病?是否需要進行透析治療呢?這需要一系列的檢測指標來判斷腎臟功能水平,今天,咱們就跟大家聊聊哪些檢測、測量方式能幫助人們判斷病情,並且了解各種檢測指標的意義。
-
看腎功能好壞,不止是肌酐、尿蛋白!這4類指標異常往往更麻煩!
43歲的佟女士是一位慢性腎病患者,剛開始檢查尿蛋白定量2.1g,經過一段時間的激素治療後,蛋白定量已經下降到了0.6g,腎功能、血壓等其他指標也控制得不錯。拿著檢查單回家開心了沒幾天,前兩天卻由於昏迷住了院! 這讓佟女士一時難以接受。
-
肌酐會「騙人」,腎友看肌酐,要消除這14個誤會
你看腎功能,主要是看哪項指標?多數人是看血肌酐。不過,就像尿蛋白的高低不能決定病情的輕重一樣,肌酐的高低也經常不能正確地判斷腎功能。
-
看尿中有沒有泡沫,來確定自己是不是糖尿病腎病,靠不靠譜?
作為臨床醫生,每天會接診幾個糖尿病腎病的患者,有些已經到了嚴重的腎功能不全階段,當告訴他們病情的時候,有些人說,沒感覺什麼不舒服啊!我每天都看自己的尿中有沒有泡沫的呀!看尿中有沒有泡沫,來確定自己是不是糖尿病腎病,是非常不靠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