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噶爾的故事!從這裡開始………

2020-12-17 邊疆百態

準噶爾盆地(英文Junggar Basin;「噶」為gá),位於中國新疆的北部,是中國第二大的內陸盆地。準噶爾盆地位於阿爾泰山與天山之間,西側為準噶爾西部山地,東至北塔山麓。盆地呈不規則三角形,地勢向西傾斜,北部略高於南部,北部的烏倫古湖(布倫託海)湖面高程479.1米,中部的瑪納斯湖湖面270米,西南部的艾比湖湖面189米,是盆地最低點。盆地西側有幾處缺口,如額爾齊斯河谷、額敏河谷及阿拉山口。西風氣流由缺口進入,為盆地及周圍山地帶來降水。

名稱來源:清朝前期是 漠西蒙古兩大汗國之一的準噶爾汗國的腹地,乾隆皇帝時期最終平定準噶爾,因鬥爭、戰火、逃遷導致「數千裡間無瓦剌一氈帳」,還有很大部分被編入了蒙古八旗裡的其它部落,後來此廣大區域雖然罕見準噶爾人了,但名稱還在。後來諸族來屯田。中文名準噶爾盆地外文名Junggar Basin面積38萬平方千米[1]海拔最低處艾比湖地理位置中國新疆北部概述準噶爾盆地 Junggar Basin,亦作Dzungarian Basin、Chun-ko-erh P'en-ti或Zhungar Pendi。準噶爾盆地位於西北為準噶爾界山,東北為阿爾泰山,南部為北天山,是一個略呈三角形的封閉式內陸盆地,東西長700千米,南北寬370千米,面積38萬平方千米。盆地腹部為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面積佔盆地總面積的36.9%。中國第二大盆地。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天山山脈、阿爾泰山脈及西部諸山間,呈不等邊三角形。東西長1120千米,南北最寬處約800千米。盆地西部有高達2000米的山嶺,多缺口,西北風吹入盆地,冬季氣候寒冷,雨雪豐富。盆地邊緣為山麓綠洲,日平均氣溫大於10℃的溫暖期約140~170天,栽培作物多一年一熟,盛產棉花、小麥。盆地中部為廣闊草原和沙漠(庫爾班通古特沙漠),部分為灌木及草本植物覆蓋,主要為南北走向的壟崗式固定、半固定沙丘,南緣為蜂窩狀沙丘。

準噶爾盆地風景盆地南緣衝積扇平原廣闊,是新墾農業區。發源於山地的河流,受冰川和融雪水補給,水量變化穩定,農業用水保證率高。除額爾齊斯河注入北冰洋外,瑪納斯、烏倫古等內陸河多流注盆地,瀦為湖泊(如瑪納斯湖、烏倫古湖等)。北部的阿爾泰山區盛產黃金。名稱來源很多人不了解名稱,以為是先有準噶爾盆地的名稱,後有準噶爾部落、準噶爾汗國的名稱,其實相反,是因為它是西蒙古準噶爾部的腹地。準噶爾盆地西蒙古、漠西蒙古——厄魯特蒙古曾是蒙古幾大支之一,現所謂外蒙古當時主要是漠北喀爾喀蒙古。後來所稱的準噶爾盆地,在清朝前期是漠西蒙古(衛拉特)兩大汗國之一的準噶爾汗國的腹地,衛拉特主要有四支,其中的準噶爾部落在西蒙古區域最強大,現新疆巴州當時也是其重要區域(烏魯木齊周圍是其中的和碩特部蒙古遊牧區,依附於準噶爾汗國,而當時青海是和碩特部蒙古的另一支即固始汗後代領導的一支)。民族構成準噶爾人的去向此廣大區域雖然罕見準噶爾蒙古人了,但名稱還在。準噶爾人滅絕了?沒有。清代襠案上有明文記載,所俘準噶爾部部曲人口分派與喀爾喀、呼圖克沁、土默特等蒙古諸王。也就是說準噶爾部被分散了。準噶爾汗國強大時期,主體民族衛拉特蒙古(包括準噶爾等四部)大約六十萬人口,乾隆皇帝時期最終平定準噶爾,清代魏源的《聖武記》說「計數十萬戶中,先痘死者十之四,繼竄入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者十之二,卒殲於大兵者十之三,除婦孺充賞外,至今惟來降受屯之厄魯特蒙古若干戶,編設佐領昂吉,此外數千裡間無瓦剌一氈帳。」——魏源不了解的是,很大部分被編入了蒙古八旗裡的其它部落。準噶爾部落並沒有滅絕,有大量準噶爾部民被編入八旗(或遷徙到漠北等地),成為清軍的作戰力量,如八旗察哈爾之例。其次,造成準噶爾部人口銳減的主要原因是瘟疫流行和內戰。18世紀中期,準噶爾部落天花流行,導致人口大量死亡,魏源在其著作中明確指出,但經常被有意無意地忽略。噶爾丹策零死後,1745年至1754年間,策妄多爾濟那木扎勒、喇嘛達爾扎、達瓦齊、阿睦爾撒納之間的多年混戰,以及哈薩克斯坦部落的襲擊、各部落的出走,也使準噶爾人口大減。投降清軍的準噶爾、輝特部落大多被編入八旗。早年率眾來降者被安置於熱河、漠北。乾隆二十年(1755年)以後歸降者,改準噶爾之名為整個漠西蒙古的部落名額魯特,就地安置,駐紮在新疆伊犁、塔爾巴哈臺以及科布多。

相關焦點

  • 噶爾丹死後,準噶爾並未陷入衰落:準噶爾曾研發火炮,大破清軍
    準噶爾汗國的祖先是乃蠻部,被成吉思汗徵服後,成為蒙古的一個部族。元朝滅亡後,準噶爾的祖先成為瓦剌部——就是當年俘虜明英宗的那個部族。而準噶爾汗國太窮,如果統一漠北蒙古,肯定會搶走漠北蒙古的口糧,反倒是大清皇帝,信仰喇嘛教的同時,還有錢,不會貪圖自己這點家產,於是漠北蒙古決定歸順大清朝廷。此時漠南和漠北的蒙古都認了大清當老大,因此大清也想順路收了準噶爾這個小弟。
  • 準噶爾部族真的是被乾隆打敗的嗎?其實,他們亡於一場瘟疫!
    (噶爾丹)清朝和準噶爾部族的戰爭,就是從噶爾丹開始。清朝和準噶爾部族的戰爭持續了68年,清朝盛世時候的明君康熙、雍正、乾隆紛紛上場,最後才平定了準噶爾部族。那麼,清朝真的是靠武力徵服準噶爾部族嗎?其實,絕對不是,準噶爾部族實際上滅亡在了瘟疫上。
  • 雍正皇帝的23萬軍隊都做不到,為何乾隆平定了準噶爾部?
    從清朝康熙皇帝在位的中期開始計算,清朝開始了與準噶爾部的戰爭,歷經雍正皇帝時期,直到乾隆在位的中期,才最終平定了準噶爾部。也就是說,準噶爾部與清朝對抗了將近70年。認真的說,準噶爾部的軍隊戰鬥力強悍。當年,乾隆皇帝的大將兆惠最終平定了準噶爾部。
  • 新疆準噶爾盆地的沙漠中,有一個地方是「上天給予的獎勵」
    說到新疆大家都不陌生,但是真是了解新疆的人又有多少呢,安安對新疆的了解也不多,但是對新疆的準噶爾盆地還是有所了解的,所以我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新疆的這個地方。準噶爾盆地是在中國境內的第二大盆地,而且還是一個比較封閉的盆地,因為在它的西北方是準噶爾界山,南方是北天山,在西方還有一些山峰。這裡的環境相對於內陸地區還是很惡劣的,因為在盆地中,有大面積的沙漠、戈壁灘、鹽鹼攤,但是幸運的是在周圍還有很多星羅棋布的綠洲。這裡獨特的地理環境,形成的獨特地貌也吸引了很多的遊客,像將軍戈壁上的奇臺魔鬼城,烏爾禾魔鬼城,五彩城。
  • 準噶爾只是佔據了新疆和中亞地區,為何清朝一定要消滅準噶爾?
    準噶爾汗國作為漠西蒙古汗國,只是佔據了新疆和中亞地區,為什麼清朝總和它過不去呢?公元1688年,第二次清、俄雅克薩之戰結束後,中俄劃界和談將要在尼布楚舉行。這時,厄魯特蒙古的準噶爾汗噶爾丹派鐵騎進攻漠北的喀爾喀蒙古部,殺的是屍積如山,血流成河,喀爾喀不支,向清廷求援。
  • 追夢南緣——新疆油田準噶爾盆地南緣地區油氣勘探全記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追夢南緣——新疆油田準噶爾盆地南緣地區油氣勘探全記錄前言  中新網新疆新聞9月23日電(劉亞峰)準噶爾盆地南緣地區的勘探開發史,就是一部中國石油勘探開發史。它見證了舊中國積貧積弱的屈辱,更見證了新中國成立後的快速發展。  準噶爾盆地南緣地區,是中國人最早關注和觸摸石油的地方之一。
  • 穿越準噶爾盆地感受大美雅丹地貌
    昌吉新聞網 通訊員 張真源 文/圖 準噶爾盆地,位於新疆北部,是中國第二大的內陸盆地。準噶爾盆地位於阿爾泰山與天山之間,西側為準噶爾西部山地,東至北塔山麓。 近日,我和幾個影友穿越準噶爾盆地,在這裡觀看雅丹地貌的粗獷和大美,今天,就給大家介紹準噶爾盆地中的卡拉麥裡自然保護區,五彩城景區和魔鬼城。 卡拉麥裡保護區成立於1982年4月,總面積1.7萬平方公裡。位於新疆準噶爾盆地的卡拉麥裡,象徵著死亡的荒漠,外表看來一片沉寂,如果不走進它,全然不會發現,這裡竟是野生動物的天堂。
  • 準噶爾盆地油氣勘探獲重大突破
    原標題:準噶爾盆地油氣勘探獲重大突破 近日,新疆油田部署在準噶爾盆地東部阜康凹陷的風險探井康探1井獲重大突破,3層均獲高產工業油氣流。 新疆油田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霍進介紹,康探1井的成功,標誌著準噶爾盆地東部地區油氣勘探取得歷史性突破,實現準噶爾盆地東部油氣勘探由源邊凸起帶向源內凹陷區戰略轉移,有望形成盆地規模增儲東西並進新格局,這對新疆石油工業加快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 曾威脅清朝統一的準噶爾是如何滅亡的?
    準噶爾是和明朝對峙的瓦剌部,後來瓦剌部在崛起的蒙古韃靼部打擊下向西遷移並發生分裂,又被稱為衛拉特蒙古,下面又分為準噶爾部、和碩特部、土爾扈特部和杜爾伯特部四部,也稱為漠西衛拉特。順治三年(1646),衛拉特各部首領二十二人聯名向清朝納貢,清朝賜以甲冑弓矢,命他們其統轄諸部,在那時就確定了主權關係,青藏高原和新疆正式納入清朝的主權版圖,所以,隨後準噶爾歷次威脅清朝安危,其實就是叛亂。1670年:巴圖爾琿臺吉的兒子僧格被殺後,他的異母弟噶爾丹奪得了準噶爾的臺吉位。
  • 夢回3000年,穿越戰火,看盡硝煙中的準噶爾汗國
    班超在《漢書.西域傳》曾記載了這裡的物華天寶,風土人情。我國第一部從西域傳來的佛經《佛說四十二章經》,促成了後來的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西域文化也與我們一脈相承,《山海經》中描繪伏羲與女媧的神話被繪製成美好的圖騰,在吐魯番阿斯塔納古墓群中被發掘。
  • 艾比湖,準噶爾盆地最大的湖泊
    艾比湖現長約35公裡,寬約18公裡,是準噶爾盆地西部的最低洼地和水鹽匯集中心,艾比湖是準噶爾盆地最大的湖泊,是新疆第一大鹹水湖。規劃保護區核心區面積158.2萬畝;緩衝區面積161.09萬畝;實驗區面積81.33萬畝。艾比,蒙古語意思為「向著太陽」。因為是鹹水湖,人們又俗稱其為鹽湖。
  • 新疆見聞:探訪準噶爾盆地克拉美麗氣田
    中新網克拉美麗10月21日電 題:探訪準噶爾盆地克拉美麗氣田  記者 程勇  出烏魯木齊市向北,中國新聞社「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赴準噶爾盆地克拉美麗氣田採訪組進入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腹地。  中國石油股份公司高層曾評價克拉美麗氣田說,是火山巖勘探配套技術的攻關與成功應用,催生了克拉美麗氣田的大發現,火山巖地層分布約佔準噶爾盆地面積的2/3,在整個北疆地區分布廣泛。克拉美麗氣田的發現,預示著準噶爾盆地還可能發現更多的大型氣田。  記者在作業區看到的一切與想像中差別很大,整潔的宿舍、四合院概念的迴廊建築讓這裡與外面的沙漠成了兩個世界。
  • 準噶爾部到底擁有多少軍隊,為何能夠與清朝鏖戰70多年?
    在清朝前期的歷史中,清朝與準噶爾部的戰爭是可圈可點的話題。準噶爾部可不是軟柿子,這個西北地區龐大的部落,與清朝對抗的70多年。從康熙皇帝在位的中期就已經開始和清朝軍隊作戰,一直延續到了乾隆皇帝在位的中期。
  • 準噶爾盆地發現世界最大亞洲恐龍足跡化石
    記者4日從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近期《科學通報》在線發表了汪筱林團隊關於新疆準噶爾盆地早白堊世烏爾禾翼龍動物群中新發現的獸腳類恐龍足跡研究進展,新發現的兩類恐龍足跡均被歸入亞洲足跡屬。亞洲足跡屬的主要特點是具有明顯清晰的蹠趾墊印跡,代表了獸腳類恐龍的足跡類型。
  • 準噶爾盆地最高產能油井投產
    天山網訊(記者費璇報導)位於準噶爾盆地烏蘇市境內高探1井近日正式投產。此前,該井在測試階段日產原油1213立方米、天然氣32.17萬立方米,創整個準噶爾盆地單井日產量最高紀錄。  記者從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了解到,準噶爾盆地南緣油氣資源十分豐富,沿天山北麓發育的長達400千米的大型背斜構造帶,具備形成世界級前陸盆地大油氣田的地質條件。
  • 三代皇帝為何要死磕準噶爾,只是因為這個原因
    所以清廷對此有很清醒的認識:「只能剿滅準噶爾汗國清廷才能保證其餘蒙古對自身的忠誠,滿蒙聯盟才能穩固」。除此之外準噶爾汗國的實力也不容小覷,雖然無論是噶爾丹還是歷代的準噶爾汗王其直屬兵力就有三萬人口,也有幾十萬,隨著時代的發展準噶爾汗國已經不是完全意義上的遊牧民族,而是一個複合型帝國。
  • 大清平定準噶爾後,為什麼不再繼續向西擴張,吞併哈薩克呢?
    而大清與哈薩克距離甚遠,中間還隔著一個強大的準噶爾汗國,確實沒有什麼接觸。不過就在大清消滅了準噶爾汗國後,這一切都改變了。大清和哈薩克汗國接壤了,雙方起初也曾爆發過衝突,雙方均有勝負。    關於這一點,我們要明白為什麼大清不遺餘力要解決準噶爾的叛亂。中國有句話是這樣說的,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這句話可以很好的理解大清堅持近70年也要消滅準噶爾的原因。  明末清初的時候,蒙古主要分為了漠西、漠北、漠南三大塊。至於漠西這一支,在明朝的時候就是曾經強盛一時的瓦剌,只不過衰落後在向西遷移的過程中分裂了,準噶爾部就是其中之一。
  • 清朝用70年消滅準噶爾汗國到底有啥歷史意義?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因為兩國的戰爭不會因為所謂的戰爭性質而有所不同,從清朝與準噶爾交手的那一刻開始,對於雙方而言戰爭就只剩下一個結果,那就是:1755年,準噶爾因天花而內亂不止,乾隆皇帝趁勢出兵,在1757年徹底消滅準噶爾汗國。隨後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於1759年徹底平定天山南北。 那麼清朝消滅準噶爾汗國到底有哪些歷史意義呢?在靜夜史看來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一是底定西域,二是確立東亞霸權。
  • 行走在天山與阿爾泰山的準噶爾盆地
    在這裡隱藏著一個和共和國命運息息相關的神秘大坑――可可託海三號礦坑。因為正是這個坑,在上世紀60年代曾為國家償還了前蘇聯47%的債務。研究地質學的專家以把來這裡研究考察作為一項最高的成就。
  • 乾隆消滅了準噶爾汗國,為什麼還有大小和卓叛亂?
    明清交替之際,在中國西北誕生了一個準噶爾汗國。準噶爾部就是明朝時期的瓦剌,瓦剌強盛時期曾吊打大明,還俘虜過大明皇帝。不過瓦剌衰落後,在向西遷移的過程中分裂了,準噶爾部就是其中之一。清朝忙著入主中原,穩定全國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