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碰到好笑的事情時,經常會說這句話「笑尿了」,但實際上這並不是一句玩笑話,真的有人在笑的時候漏尿。
我們都非常熟悉的謝依霖,在生完二胎後發過一條微博吐槽說自己無論是在大笑時,還是在打噴嚏或咳嗽時,都會讓她「尿失禁」,並且還自稱是「漏尿狂魔」。
其實娛樂圈內像謝依霖一樣遭受漏尿困擾的寶媽有很多,公開講述過漏尿這一事還有Ella陳嘉樺,表示生完寶寶後患有壓力性尿失禁,無論是笑還是跳都會漏尿,褲子全是非常尷尬,最後選擇了做手術後才告別這個「難言之隱」。
尿失禁究竟是怎麼回事?
通常腎臟製造的尿液會儲存在膀胱之中,當我們排尿時,膀胱會收緊肌肉,尿液就會經過尿道從膀胱排出。同時尿道周圍的括約肌會放鬆,讓尿液排出體內。
尿失禁也就是尿不受控制。在女性中,最常見的類型有以下兩種:
1、壓力性尿失禁
壓力性尿失禁也叫張力性尿失禁,指咳嗽、打噴嚏、大笑、爬樓梯、跳繩等腹壓突然增高時,尿液不自主地流出。這是婦女中最常見的尿失禁類型。
2、急迫性尿失禁
急迫性尿失禁是指突然想小便,並且感覺特別強烈,好像馬上就憋不住了,往往來不及上廁所褲子就已經尿失了,是在有尿意時或之後即刻出現漏尿。
導致尿失禁的原因是什麼?
1、分娩損傷
多次妊娠分娩,使得盆底肌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導致了壓力性尿失禁的可能。
2、年齡
更年期隨著年齡增長出現盆底鬆弛和尿道括約肌退行性變,女性尿失禁患病率逐漸增高。
3、其他因素
肥胖、盆腔手術史、便秘、種族和遺傳因素等,都與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生密切相關。
如何告別產後尿失禁的尷尬?
1、 改善生活方式
飲食上避免含咖啡因,碳酸或酒精的飲料,多吃蔬菜、水果以及穀物等纖維素含量較高的食物,並且在飯後適當走動。另外要避免提重物,因為提重物一方面本身腹壓增加,另一方面是拿重物會導致盆底功能損傷情況加重。
2、膀胱訓練
可以設定規律的如廁時間,來幫助膀胱規律排尿。注意適當控制小便的頻率及小便時間,逐漸延長小便的時間間隔,如從1.5小時,延長至2小時、3小時,提升膀胱充盈尿液的容量。
3、盆底肌鍛鍊——凱格爾運動
①平躺、雙膝彎曲。
②收縮臀部的肌肉向上提肛。
③保持骨盆底肌肉(亦稱PC肌)收縮五秒鐘,然後慢慢地放鬆。休息五到十秒後,重複收縮運動。
④運動的全程,照常呼吸、保持身體其它部位的放鬆。可以用手觸摸腹部,如果腹部有緊縮的現象,則運動的肌肉為錯誤。
最後提醒一下廣大女性,不管什麼疾病,早發現早治療都是好的,另外還要保持規律的生活起居,同時要注意鍛鍊,才能讓我們的身體恢復的好。如果產後出現嚴重的尿失禁,需要立刻前往醫院就診,千萬不要怕尷尬而耽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