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案例是由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燕薪律師代理的一起房屋強拆維權案,繼承房屋以拆違名義強行拆除,被拆遷人該如何進行維權?那就通過以下案例了解一下吧!
2017年5月,本案白某位於杭州市某村的房屋被一夥不明身份人員以拆違名義強制拆除。
房子在被強拆之前乃至現在,白某都沒有收到也沒有見到過任何政府文件,包括政府方下達的強制拆除決定書及催告書等涉及強拆違建的法律文書。他們說房子是違建,怎麼我們一直居住的祖上留下來的房子就成了違建?如果是政府徵收,那為何沒有補償我就把我的房子拆了呢……
白某來到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尋求法律救助,希望通過來碩律師的訴訟專業技能還自己一個公道。
對於白某的遭遇,燕薪律師表示很是同情,在籤訂委託代理協議之後,並迅速作出維權方案。先是與白某具體溝通其報警情況,啟動起訴當地縣公安局不履行保護白某財產安全法定職責違法的行政訴訟案件,最終確定強拆主體是當地鎮政府。對於鎮政府強拆白某房屋的行為,辦案律師隨即提起了起訴當地鎮政府強拆違法的行政訴訟。
在庭審過程中,辦案律師強調,根據《行政強制法》第四十四條、第三十四條、第三十五條、第三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被告鎮政府未依法履行公告、催告、作出強制執行決定等法定程序,且鎮政府在實施強制拆除原告(白某)房屋的行政行為前,也未履行立案、調查等法定程序,違反了《城鄉規劃法》的規定,被告鎮政府強拆房屋的行為違法。
最終,法院判決確認被告鎮政府實施的強制拆除原告(白某)房屋的行為違法。現在,勝訴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律師終不負當事人所託,給了白某一個明朗的答案,當事人的維權之路愈加平坦。
各地政府為實現本地區徵收拆遷的快速進展,往往會以拆違名義來達到逼籤的目的。本案,首先是違法建築的認定方面,當地政府存在實體上和程序上的根本違法,何況,由於歷史原因,很多農村老百姓的房子大多沒有申請過建房許可,本案涉案房屋本質上並不是違章建築。當地鎮政府以拆違名義來達到逼籤的目的,也是其無視法律,藐視公民私權利的表現。即使是拆除違章建築,也要依照《行政強制法》的規定依法進行。任何違反法律,以拆違名義來開展本地區徵收拆遷工作的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與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