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變身「火藥桶」一點就炸?引導孩子做好情緒管理,3招就夠了

2020-12-12 朗姐育兒說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總是控制不住情緒,經常性發脾氣,歸根結底是沒有做好情緒管理,家長們要引導孩子,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

昨天孩子在吃零食時,不小心掉了一塊在地上。

我就把地上的零食撿起來扔掉,孩子突然瘋了一樣,不講道理,在地上打著滾說:「你不準動我的零食。」開始大哭大鬧了起來。

我說:「掉在地上的零食不能吃了,我們再開過一包。」

孩子突然不哭也不鬧了,生活中還有許多類似的情況,有時候一個小事都能「引爆」孩子,孩子的情緒一點都不穩定。

孩子的情緒自控能力差可以理解,但是這樣一點就炸,一個小事情緒就崩潰,那就是情緒管理出現了問題,我們一定要找到孩子情緒管理不到位的行為,幫助孩子做好自身情緒管理,變得更加成熟。

一、孩子有哪些自身情緒管理不到位的行為

1、孩子生氣易怒

因為生活中一點小事就開始發脾氣,像我孩子零食掉地上就開始哭鬧,有時候玩具玩膩了也開始生氣,變得非常易怒。

擁有這些表現的孩子都是自身情緒管理沒有做到位,向這樣生氣的方式來表現自己,就是沒有合理的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2、情緒容易受到外界影響

有的孩子看到其他的孩子大笑,自己也跟著笑,看到身邊的小夥伴哭,自己也哭了起來。這種現象很常見,都是因為自己無法正確控制和管理自身的情緒。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情緒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面對外界的人和事都無法擁有屬於自己的情緒管理,不知道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就跟著外界的變化而變化。

所以這類情緒容易受到外界影響的孩子也是無法做好情緒管理的行為之一。

3、異常敏感且極端

情緒管理不到位的孩子通常在情緒方面表現也非常極端,他們有時候容易直接暴露自己的情緒和態度,而有時候又把自己的情緒隱藏起來,並且在這個過程中變得非常敏感,無法客觀面對事實和外界,這些敏感和極端的情緒表達方式也恰恰說明了孩子的情緒管理不當。

二、孩子對自身情緒的掌握程度,與自身發展息息相關

1、 掌握程度越高,性格更穩定

情緒管理給孩子帶來最大的好處就是讓孩子的性格和人格更加穩定。

在面對情緒時能夠輕易地控制自己,並且在行為方面也能夠約束自己,最後孩子在面對突發事件也能妥善處理。

一旦有任何情緒,孩子如果無法自我控制,這個時候就會變得極端和多變,影響性格的穩定性,而掌握程度越高,孩子在自我情緒管理能力越強,性格也會更加成熟穩定。

2、 影響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

當孩子能夠自己熟練控制自己的情緒,那麼當孩子在面對問題和困難時的態度就會更加積極,處理問題也能更加主動,能夠約束自己。

相反,如果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較差,在面對挫折時會陷入一種「自動放棄」狀態,自我約束能力就無法得到提高,最後也達不到理想目標。

3、直接關係到孩子的效率

情緒不光影響孩子的性格和約束力,還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效率。當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得到提高,就有更多的時間處理情緒以外的事情,自己做事能力也會得到提升。

久而久之孩子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面對挫折第一時間能夠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讓情緒影響自己,從而提高解決挫折和難題的效率。

所以孩子自身對情緒的把握程度直接影響了孩子的自身的發展,關係到孩子的方方面面,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做好「情緒管理」。

三、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做好「情緒管理」

1、了解自己,接納自己

想要幫助孩子做好情緒管理,首先就要告訴孩子什麼是情緒,了解自己內心的情緒,對自己有一個更正確的認知。

我們會感到快樂、難過、憤怒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接納自己的情緒才能夠做好情緒管理。

當孩子產生憤怒等負面情緒時,我們要告訴他們這是我們情緒的一部分,要學會接納而不是擺脫,只有認識情緒並且接納了負面的情緒才能夠做好情緒管理,讓情緒被自己所控而不是被情緒控制。

孩子面對成績失敗感到沮喪,如果這種情緒長期影響孩子,就會讓孩子變得更加頹廢,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讓孩子接納自己的情緒,了解到沮喪只是一時的表現,我們要學會轉變情緒,進行自我控制。

2、定期發洩情緒

情緒管理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那就是發洩情緒。我們在被情緒所影響和困擾時,如果第一時間沒有發洩出來,情緒逐漸積壓,最後內心無法承受,就會被這些情緒吞噬。當然不同情緒的發洩方式也存在差異,要找到適合的發洩方法管理情緒。

當孩子開心時,我們可以讓孩子看書、寫字等靜態類活動,讓自己的情緒能夠平靜,去記憶控制情緒時的感覺。

當孩子生氣時,我們可以讓孩子通過打球、跑步等動態類的活動,把自己的情緒發洩出來,通過這樣的方式,孩子更能夠自如感受和管理情緒。

3、解決情緒背後的「問題」

當情緒影響我們生活時,我們應該注重為什麼會出現這樣負面情緒,多關注情緒背後的問題去解決這些問題也是做好情緒管理的重要環節。

孩子在堆積木時突然暴躁,把所有積木都打翻,這樣突發的負面情緒,我們應該去找到孩子暴躁的原因:是不是孩子不像搭積木,或者搭積木失敗了?

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夠更好幫助孩子。很多家長一邊指責孩子暴躁,還要命令孩子不準暴躁,以為壓制孩子的情緒就能做好情緒管理,而這樣的管理方式是錯誤的,要了解孩子情緒背後的原因才是治本的重要環節。

孩子的脾氣「一點就燃」,就是情緒管理沒有做到位,父母要多引導孩子正確認識情緒,做好情緒管理。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這裡是朗姐育兒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一點就炸,一說就哭?3招幫趕走「炸彈」,讓孩子成管理情緒高手
    2、孩子沒有控制能力孩子還小,孩子沒有足夠的控制力去對自身的情緒進行管理以及控制,一旦孩子有了情緒,孩子就不能夠對其進行管理,進行平復,只會去隨意的發洩出來,任意發洩。因此也就導致了孩子在生活中就隨意的情緒化,一點就炸,一說就哭。
  • 孩子脾氣一點就炸?想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這3招就夠了
    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是一個優秀的人的必備品質,情緒管理可以理解為情緒認知能力和情緒控制能力,家長們知道孩子哪些行為可以體現其情緒管理能力嗎?像因為一言不合就暴跳如雷,或一有不滿意就發怒等等,如果孩子常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容易生氣發怒,家長們可能就需要注意了,透過現象看本質,脾氣一點就炸意味著孩子自身的情緒管理能力較差,被憤怒情緒衝昏頭腦對後果欠缺考慮的時候,孩子就已經被情緒牽著走了。
  • 孩子總生氣如同「火藥桶」一般,該如何讓孩子做好情緒管理?
    如果放任不管,孩子一直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以後會怎樣?一、做事效率低下無法管理自己情緒的人在工作的時候,往往都會帶著情緒來工作,尤其是負面情緒居多,在工作時還要分心處理自己的情緒,這樣會大大影響到他們的工作效率。
  • 孩子脾氣不好,像個火藥桶?別著急,4招提升孩子的情緒管控力
    另一個朋友也忍不住吐苦水:我家5歲的兒子就像火藥桶,一點小事就發脾氣,他一發脾氣我就炸,罵了打了又後悔,你說這小孩怎麼脾氣那麼大呢。孩子發脾氣應該是困擾過很多家長的問題吧,跟孩子講道理,根本聽不進;冷處理,擔心孩子內心有陰影;順著孩子,又怕寵壞。那麼,孩子為什麼會脾氣暴躁呢?
  • 孩子像個「小炸藥桶」?面對孩子情緒失控,做好情感連接是關鍵
    看著家裡一大一小又開始「開戰」了,毛毛媽簡直欲哭無淚,孩子像個「炸藥桶」一點就炸,偏偏老公也不省心,總是跟孩子槓上,好好的一個家,整天烏煙瘴氣的,有幾次毛毛爸甚至動手打了毛毛,這讓一家人的關係一度緊張到了冰點。
  • 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做好孩子的情緒管理
    家長不妨試試&34;,做好孩子的情緒管理大部分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的情緒脾氣越來越大,有時候一點小事情嚎啕大哭,我們父母看見都會勸說對孩子說:不要再哭了,可惜孩子根本就不聽,反而有時候哭的更厲害。家長不知道該怎麼管理孩子的情緒,家長是沒有走進孩子的每位孩子的內心和大人世界是不一樣的,接下來小編就跟各位家長分享一下用3個辦法來教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
  • 從小做好孩子的情緒引導
    情緒的滿足對任何一個人都是很重要的。我們從小很自然地向周邊的人索取關注和疼愛,而大人適時適量地回應正好銜接了baby的害怕和無助。  小寶寶會有情緒嗎?需要從小做好情緒引導嗎?  由於常在以EQ為主題的講座上被詢問類似問題,也因為當年在兩個孩子成長過程中曾有過不當的情緒處理,因此到了孫子皮皮日漸長大時,除了吃喝拉撒睡之外,情緒管理成了我們全家共同關注的課業。  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皮皮剛滿六個月時,有一天中午,皮爸從公司返家,由於急著進入臥室脫換衣物,因而忽略了趴在地板上的小朋友的感受。
  • 孩子一點就炸,面對「情緒小魔王」,家長可嘗試「鷹架式教育」
    看的這個情況,突然想到最近我家的寶寶也是這樣總是一點就"炸":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稍微的不順心或者是我們不順著他的意思就發脾氣。面對孩子的這個"情緒小魔王",家長切記不可採取置之不理的態度,不然將來會對孩子的成長危害多多,此時家長可以嘗試"鷹架式教育" 。
  • 如何引導孩子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讓孩子不再亂發脾氣的5個步驟
    接下來,我要講的內容是,如何引導孩子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生活中,很多爸媽都遇到過這樣的狀況:孩子稍有不開心,就大喊大叫,甚至摔東西,每次都會告訴他有話好好說,不能發脾氣,孩子答應的很好,結果到下次還是這樣。很多爸媽都覺得孩子總是發脾氣,只是年齡小不懂事的緣故,長大了自然就成熟了。
  • 孩子犯錯父母就發火?情緒變成「炸彈」,父母該學會3招管理情緒
    文丨茜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許多父母在面對孩子犯錯的時候都很難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又打又罵,其實並非孩子做得有多麼的不好,而是因為父母在與孩子的相處時間一旦長了,情緒上容易會出現崩潰的情況,一點事情就會讓父母忍不住要發脾氣。
  • 孩子情緒管理太差?培養孩子的「加法思維」,增強情緒控制能力
    這篇文章就教給各位家長一個培養孩子情緒管理能力的妙招——加法思維,巧用&34;,家長能夠更加情緒地引導孩子正確梳理自身的情緒,讓孩子學會做情緒的主人。2、容易發脾氣,不講道理不少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孩子會因為一些小事發脾氣,根本就不管自己是對是錯。就算家長好好地講道理,孩子要麼就扭過頭去不聽,要麼就直接走開。而且,孩子的脾氣突如其來,一旦說了某些話做了某些事,就好像踩到了孩子的雷區,引導了脾氣火藥桶。
  • 孩子一點就「炸」?面對孩子的「小情緒」,家長應該如何引導?
    導讀:孩子一點就「炸」?面對孩子的「小情緒」,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一點就「炸」?面對孩子的「小情緒」,家長應該如何引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動不動就生氣打人?「情緒溫度計」幫你搞定小魔怪
    一個要滅火,一個要哄著,我提醒自己要穩住情緒,才讓這場家庭大戰暫時熄火了。不容易啊!前段時間,寶寶暴脾氣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積木搭不好,要發脾氣;酸奶灑在身上,也要發脾氣;哥哥不分享玩具,更要發脾氣。發脾氣也就算了,還忍不住打人,摔東西。才3歲的孩子,怎麼就跟個火藥桶似,一點就炸呢?
  • 孩子總是發脾氣?3招應對,幫孩子提高情緒管理能力
    而要把負面情緒的殺傷力降到最低點,就需要父母的用心引導。(一)、等一等,給孩子表達的權利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最需要做的,是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耐心的等一等,待孩子平復一點,再引導孩子表達出自己的需求,說出自己的理由。
  • 如何教會初三的孩子做好情緒管理
    我觀察著女兒沉重的表情似乎稍稍舒展了一點,我繼續說到,我當時是因為一些學習的壓力,還有同學之間交往的壓力,這是我現在才知道的,但當時我並不知道什麼原因;女兒說,我好像這些壓力都有,像是摻雜在一起了;從女兒的表情上,還有她的回答上,我看到了採用同理心和相似經歷,已經幫助女兒看到了自己情緒的背後原因,我感受到了女兒對今天自己的情緒已有所認識。
  • 6歲前的孩子,情緒喜怒無常,家長正確引導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6歲前的孩子,情緒喜怒無常,家長正確引導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本文作者 | 夢雨(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嚴禁抄襲哭是孩子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在他不開心的時候,允許他哭泣,允許孩子發洩內心的消極情緒。孩子在哭鬧時,家長不要強迫孩子止住哭聲。讓孩子先哭夠了,情緒發洩完了,孩子也就不哭了。
  • 面對愛發脾氣的孩子,父母應正向引導,教他們做好情緒管理
    情緒管理就是指通過大家自己對自己興趣的認識,來培養自己駕馭情緒的能力,並且得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小孩子總是喜歡發脾氣也是情緒管理失敗的原因,很多孩子還不能夠充分地認識自己的情緒,所以總是情緒管理失敗。二、父母如何教孩子學會情緒管理1、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情緒環境在和孩子說情緒管理之前,家庭有一個良好的穩定的情緒環境非常的重要。
  • 引導孩子正確的情緒發洩方式很重要!
    作者:寶寶知道 我是小扒扒每個人都有情緒,孩子也不例外。好的情緒需要表達,不好的更是要發洩出來,長久的負面情緒積壓會給孩子的發展帶來不可想像的阻礙。So,今天優兒學堂的專家就教您幾招,讓您引導孩子進行正確的情緒發洩,讓孩子成為正能量滿滿的小太陽!
  • 「初中家長」情緒管理:引導孩子掌控自己的情緒
    那作為父母,我們要如何幫助孩子去做好情緒管理呢?其實,當孩子有了情緒,用哭和發脾氣來表現的時候,正是我們家長教會孩子做好情緒管理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要引導孩子去感知自己的情緒。這一點看起來好像很簡單,根本不用花一節課的時間專門講這件事。但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生活經歷,你因為生氣而情緒失控的時候,真的意識到了自己正在經歷「憤怒」這樣一種情緒嗎?
  • 家長還在幫孩子管理他的時間嗎?3招,引導孩子自主管理時間
    2、養成守時習慣守時是一個好的品質,在未來的團隊生活中,孩子學會守時才能夠贏得別人的尊重,值得別人的信賴。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安排好自己的時間,當和別人有約定時,能夠準時赴約。3、孩子更自律在時間管理的模塊上,孩子們就是在最大限度地支配自己的生活。而自律,多少成年人都希望達到的標準,就是在規劃自己的生活,不用其他人的約束按時完成任務。時間管理是一種特殊的能力,並不是孩子與生俱來的,需要家長引導,使孩子變得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