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空置率探得究竟,10年內樓市會「高位解體」?高房價難以支撐

2020-12-16 校長侃房

文|校長

既「房價如蔥」之後,馬雲近期在公司的一次會議中提到,未來5-10年內樓市或將面臨高位解體。

馬雲這次的「神預言」能否會實現呢?據全國監測70城房價數據分析,70城房價上漲趨勢明顯放緩,多數地區已經出現漲不動現象,這將預示著高房價將很難再支撐下去。

房屋空置率「探得究竟」,未來10年內樓市或將面臨「高位解體」?值得相信嗎?

有人認為房價之所以上漲,是因為買房需求量較多而樓市供應量卻相對有限,如果在房源充足的情況下,房價自然會走低。真的是這樣?

目前我國多數樓市房價一直處於虛高狀態。以合肥為例,市區平均房價已經超過15000元/平,而人均收入卻不足5000元。在筆者看來,合肥房價下跌40%也不為過;除此之外在濱湖新區的房價已經達到20000元/平,但在這裡買房的並不是本地人,多數是來自外地的炒房客,這也是這裡房價虛高的原因所在。

目前樓市住房空置率也處於高位狀態,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城鎮空置率在22%左右,按照存量計算我國樓市中約有1億套住房處於空置狀態。以深圳為例,深圳的空置率非常低,但小產權房的比例卻非常高,甚至超過56%,如果在商品房的基礎上再加上小產權房的存量,按照22%的空置率計算,我國的住房空置數量約在2.7億左右。

從空置房數量「探得究竟」後不難發現,我國樓市中住房數量已經出現過剩的現象,甚至已經出現「供過於求」。房價節節攀升需要高位接盤者進行接盤,但實際情況卻是全國超過70%的城市出現房產過剩現象,如此多的房產將來究竟要賣給誰呢?在這樣的背景下,未來10年內樓市很有可能會面臨高位解體。

諸多數據都在表明,我國樓市的房價已經出現上漲乏力的跡象,樓市「高位解體」正在慢慢進行,馬雲的「神預言」或許會再次應驗。

樓市定調,「新信號」表明:高房價可能真的再難以支撐。

據有關專家(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董潘)分析,其實目前的房價仍不算太高,樓市每年的成交量以數以千萬計來計算,相對而言大多數人其實是能買得起房的,所以目前的房價並不高。雖然專家這樣分析,但實際情況卻大不相同,舉個例子,100萬的房子首付30萬,貸款70萬分30年還清,加上利息大約有120萬,月供大約4600元,而我國大部分三、四線城市人均收入還不足5000元,目前甚至有超過95%的年輕人在為月供發愁。

所以按照現在的房價,開發商再下調40%才算降到合理水平。而目前樓市最缺乏的,是高位接盤者。

馬雲曾提及,在未來10年內樓市可能會面臨高位解體,樓市對此也作出定調,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到,要促進房地產消費的健康發展,同時也要促進金融、房地產與實體經濟的共同均衡發展。

如果按照這樣發展,前提是老百姓是否願意接受,另外就是要繼續遏制投機炒房以及開發商將房產捂在手中等待漲價的行為。在「十四五」中有提到「均衡發展」,也就證明國家已經不再將房地產作為促進GDP以及拉動內需的主要手段。

在筆者看來,目前樓市已經嚴重出現住房過剩現象,同時樓市中又缺乏高位接盤者,在住房空置數量「探得究竟」後,樓市中的弊端便會漸漸暴露,最終可能會導致樓市的高位解體。值得慶幸的是在「十四五期間」對房地產行業重新定調,信號已經非常明顯,樓市的地位在逐漸降低。

如果你支持筆者的觀點,歡迎大家去評論區留言點讚,您的支持將是對筆者的莫大鼓勵!

相關焦點

  • 馬雲再預言樓市或高位解體,有無道理?李嘉誠一席話讓人心服口服
    身邊有一部分人密切關注房地產動向的時候,有另一部分人卻閉口不談樓市,不是不關心,而是已經徹底破罐子破摔了——一方面,他們接受過高等教育,對於物質的追求沒有太多欲望;另一方面,房價確實太高早已超出他們所能承受的範圍,橫豎都買不起房子,索性就過得灑脫一點,放縱不羈愛自由,為自己而活——不被高房價所累,不為世俗眼光禁錮。
  • 樓市三大「支撐」已經不靈,董明珠「看穿」了,馬雲也早有預言
    對於未來房地產的發展,房價的走勢,製造業大姐大董明珠早就「看穿」了:樓市上漲已經「沒支撐」,房價未來將「高位解體」。董明珠直言道,我們很多員工成天都在考慮房價,思考買房貸款的事,還有多少精力投入工作呢?
  • 住房空置嚴重,有報告稱:房產稅率上升1%,空置率顯著下降2.46%
    中國樓市問題一直以來都是錯綜複雜,比如高房價會導致老百姓買不起房,而過度炒房則會不斷吹大樓市泡沫,如今住房空置現象也是愈發嚴重,因為被人們拿來炒的房子越來越多,導致房地產市場已經失去了原本的居住屬性,但是這樣所造成的結果就是住房空置率急劇上漲,尤其是一些人口流出的三四線城市更加顯著
  • 高房價的弊端浮出水面,三大因素影響臨沂樓市,2021年面臨變局
    高房價已經透支了很多家庭未來幾十年的收入,由於資金投入到樓市中,導致其他行業出現資金不足,破產倒閉的現象。就是紅火幾十年的批發市場也已經是人去樓空,門可羅雀。第四,高房價導致房屋空置率高今年春天某單位統計臨沂住房空置率到達39%,這就說明投資客和炒房者佔據很大比例。房價居高不下的原因就是大量資金投入,加大銀行槓桿,購房者盲目樂觀持有多套住宅,沒有預料到可能的風險和變化。導致剛需買不起房,投資者賣不掉房子的現象。
  • 未來10年,樓市的問題可能不再是高房價,而是這3大難題
    可以預測,未來10年,房價的漲幅將會持續收窄,對於大多數城市來說,未來房價會維持在一定的水平。所以未來10年,樓市的問題可能不再是房價,樓市可能會面臨以下3個新的難題。根據西南財經大學發布的《2017年中國城鎮住房空置分析》,一線城市的住房空置率為16.8%,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的住房空置率分別為22.2%和21.81%,一線城市的住房空置率已經偏高,而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的住房空置率已經嚴重偏高。
  • 中國樓市又炸鍋了!因房屋空置率高於國際數據/疑是將徵收空置稅
    對此,儘管沒有一個標準的權威發布,但我們可以從一些研究和政府部門公布的數據中一窺究竟。  比如,2014年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發布的《城鎮住房空置率及住房市場發展趨勢》報告顯示,2013年我國城鎮地區自有住房空置率為22.4%、經濟適用房空置率高達23.3%。
  • 如何破解中國高房價?國家老幹部一針見血「抓藥方」,治標又治本
    據相關調查發現,中國人的購房壓力是日本的8倍,是歐美國家的10倍以上。有人可能覺得數據過於誇張,但是事實的確如此。 根據2019年的全國數據來看,我國2019年的平均房價高達8736/平米,然而平均月收入僅有6396元。通過粗略的計算,不難得出,一個人需要不吃不喝連續工作13年,才能買得起一套房。
  • 樓市「後遺症」顯現,幾年前就埋下「伏筆」,不幸的是接盤俠
    如今房地產開始冷卻下來,節奏開始變慢,冷靜下來的人們才意識到高房價給社會帶來的危害,在房價水漲船高的那些年,給社會遺留下了多少難以抹去的危害,如今殊樓市"後遺症"的顯現,幾年前就埋下了"伏筆",不幸的是接盤俠。
  • 大力發展租賃住房,高房價趨勢已經不可逆了
    1大力發展租賃住房,意味著打壓高房價、限制高房價的政策思路,要調整了。從2016年底,「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第一次出現在官方文件裡,被概括為「房住不炒」,迅速開始在全國流行。我想說的是,大力發展租賃住房的另一面,意味著對高房價趨勢的變相承認:大城市的高房價已經不可能被打壓回去了,房價暴漲有風險,房價暴跌同樣風險巨大。看看銀行的貸款、信託、基金各種金融產品的投向,裡面有多少是房地產相關的。這幾年為了壓制房地產行業,真的是財稅、金融、行政,十八般兵器全部搬出來了。即使這樣,深圳樓市率先突圍,暴漲一波。
  • 項崢:誰在支撐一線城市住房需求
    在以「限購、限貸」為特徵的嚴厲房地產調控政策下,特別是在企業整體經營效益下滑和居民收入增長放緩同時,一線城市住房成交價格創出歷史新高,到底是誰在支撐著一線城市的商品住宅需求?綜合各方面因素看,外來人口住房需求和剛性住房需求前移或是推動當前樓市成交量擴大的兩大動力。  外來人口增長較快,是當前一線城市住房壓力的最主要根源。
  • 人口老齡化和出生率下降,對樓市影響有多嚴重
    受人口萎縮的影響,反映到樓市來看,是日本房屋空置現象愈發嚴重,房價越來越低,甚至還出現了免費贈送房屋的情況。很多顯示「免費」的待售房屋,買家只需要支付稅費和中介費等,就可以擁有這些房產。不過,這些「免費」的房產們仍需買家進行較大規模整修,否則無法居住和使用。在一部分地方行政區,地方政府也會為這些空置房屋的翻新提供一定程度的財政補貼。
  • 外國人在澳洲購房或被「充公」,美加兩國或效仿,10城高房價謊言或...
    澳財長稱住房投資連續四個季度下降 過去數十年間,澳大利亞經濟的繁榮主要依託於該國地廣人稀,靠出口大量農產品,礦產資源等,以及吸引外國人投資該國樓市的運作模式
  • 瘟疫過後,河南的樓市是「學區房」還是「高房價」的同義詞嗎?
    (文章|蘇雁濱)很長一段時間,「學區房」成為高房價的代名詞,當但凡觸及「優質教育資源」時,房價進入高位走勢,甚至有「搶購」之風,流行之後,學區房會被搶劫嗎?人們會在「重金」購買學區房?我們來討論這個問題!
  • 高房價成「天然避孕藥」?四大「副作用」出現,這3類房最好別碰
    而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速度之快,也是難以想像的。根據《2018年中國統計年鑑》中的數據顯示,從1998年的「住房制度改革」到2017年,這將近20年的時間裡,我國商品住宅平均銷售價格就從1854元/平方米上漲到了7614元/平方米。對於這一點,相信年紀較長一些的老一輩人深有感觸。
  • 一個月內樓市接連「2次」表態,潘石屹道出實情,房產稅要來了?
    據全國監測70城房價了解到,有多半城市的房價超過了1萬元/平,即便是在三、四線城市,買套房少說也得100萬。很多專家直言,目前城鎮人口家庭財富佔比中,有80%以上的來自於房產。如果房價一旦走低,也將意味著他們的財富會隨之「貶值」,所以對於城鎮人口來講「房價不能跌也不會跌」。
  • 樓市面臨「人口斷崖」?社科院專家預測:住房供需將出現失衡
    首當其衝的、影響最深的,便是樓市。住房,說白了離不開「住」這個字,在面臨「人口世代斷崖」的現象,房價再高也將有價無市、無人接盤。更何況,如今幾乎每一個家庭都擁有住房,即使城市中沒有住房,在農村老家也有住房。2020年年初,央行課題組在《中國金融》雜誌上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住房擁有率達到96.0%。
  • 下半年,假如樓市出現這5大現象,你就別跟風買房了!
    在樓市中,大多數購房者都有著從眾心理,就比如在看到售樓處人山人海,籤約者絡繹不絕時,不少購房者也會變得很著急,趕緊跟風籤約買房了。一般來說,從眾心理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從而導致自己失去了理性的判斷,直到自己清醒後才發現自己的行為簡直是大錯特錯!在此,小編要說的是,下半年,假如樓市出現以下這5大現象,你就別跟風買房了!
  • 住房空置率 housing vacancy rate
    住房空置率是公眾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因為這個指標可以說明房地產市場上的投機狀況。不過,這個數字在國內卻演變成為全民的「哥德巴赫猜想」。全國各地的網友紛紛以樓盤「黑燈照」、「查電錶」、「曬水錶」等方式展開了一輪民間統計。
  • 房價上漲的「生長激素」再停掉一劑,樓市不會違背自然規律
    月有陰晴圓缺,房價有漲會有跌,這都是自然規律使然。 月亮陰晴變化經常見,房價上漲容易下跌卻很難。其間的利益糾葛複雜,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完。 為什麼樓市總能逆市場周期長盛不衰,這是土地、人口、金融、政策、心理預期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之下的必然結果。
  • 高房價是年輕人的「攔路虎」?白巖松一語道破,樓市「走向」定了
    數據一:根據2018年的結婚意向數據統計顯示:有超過36.8%的單身女性選擇不結婚,有63.2%的男性選擇單身,其中,90後佔比最高,達到47.68%,其次,是80後人群,佔比達41.62%,最後,是70後,佔比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