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崢:誰在支撐一線城市住房需求

2020-12-20 中安在線網站

  承接上年末成交量擴大態勢,新年1月份一線城市商品房繼續旺銷。在以「限購、限貸」為特徵的嚴厲房地產調控政策下,特別是在企業整體經營效益下滑和居民收入增長放緩同時,一線城市住房成交價格創出歷史新高,到底是誰在支撐著一線城市的商品住宅需求?綜合各方面因素看,外來人口住房需求和剛性住房需求前移或是推動當前樓市成交量擴大的兩大動力。

  外來人口增長較快,是當前一線城市住房壓力的最主要根源。據北京市統計局發布的統計數據,截至2012年末,北京常住人口已達2069.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0.7萬人;其中,在京居住半年以上的外來人口773.8萬人,佔全部常住人口的37.4%,較2005年末提高了14.2個百分點。由於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規模龐大、基礎設施健全、配套建設完備,商業與就業機會充裕,對外來人口特別是外來富裕人群的吸引力大。雖然外來人口住房需求受到限購政策影響,但政策並不排斥外來人口購房。滿足購買條件的外來富裕人群住宅購買力堅挺,全額付款不在少數,對一線城市高昂的住房價格形成了強力支撐。

  剛性住房需求前移,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一線樓市恐慌局面。剛性住房需求者多屬中低收入人群,房價承受能力脆弱,不僅對住房成交價格高度敏感,而且極易受到房地產市場傳聞和周邊輿論影響。特別是剛性住房需求時間彈性較小,外部壓力較大,導致剛需人群心理預期極不穩定。眾所周知,心理預期往往具有自我實現機制,這在持有不穩定心理預期的人群中尤為如此。近期一線城市住房成交量連續上漲,更是增強了剛性住房需求人群房價上漲預期,進而匆忙入市,放大了羊群效應。其主要原因在於房地產市場供求雙方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受個體認知所限,大多數人難以真實把握房地產市場供求的真實情況,也無從知曉樓盤銷售進度。銷售方虛張聲勢或市場提價傳聞,往往會在短時間內促成實際購買決策。

  雖然在局部區域住房供應可能存在不足,但從根本上說,當前一線城市樓市供求大體平衡,市場需求保持穩定。以北京為例,2010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30.6%,2011年同比下降12.2%。雖然2012年北京市商品房銷售面積較上年增長35%,有所恢復,但經過換算後,僅為2009年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的82.3%。在一線城市人口規模持續增加的大背景下,商品房市場需求總體仍將保持穩定。近日,北京市住建委再次重申限購政策執行不放鬆。在限購、限貸政策作用下,商品住宅需求不太可能出現爆發式增長。由此不難推論,當前一線城市樓市供銷兩旺,不排除是市場需求集中前移的結果。

  當然,應該看到,一線城市房價上漲壓力將會長期存在,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調控也將會是地方政府的一個長期任務。而這是由一線城市自身人口規模和產業結構發展所決定。在一線城市產業日趨向高端、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城市人口素質明顯提升,中高收入人群比重也會大幅提升,對住宅品質要求也將逐步提高,從而支撐了相對高位的房價。但不管怎樣,一線城市中的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還需通過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來滿足。

相關焦點

  • 項崢:「錢荒」凸顯流動性管理重要性
    項崢(經濟學博士)  近期銀行間市場出現的「錢荒」現象,是貸款增長較快、地方政府過度舉債、企業所得稅集中清繳、端午節假期現金需求、外匯市場變化、補繳法定準備金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從貨幣需求量看,年初以來我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實體經濟活躍程度趨向下降,貨幣需求也相應減少。從貨幣存量與實體經濟的關係看,2012年末我國M2/GDP為1.87,高出2011年0.06,貨幣供應相對於GDP增長出現了擴張。從社會融資規模看,2013年1~5月,全國社會融資規模為9.1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3.12萬億元。
  • 中指預判:「十四五」住房需求空間有多大?
    (2) 需求結構分析: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新增城鎮人口帶來的住房需求將繼續發力,改善型住房需求佔比高位穩定,拆遷改造住房需求將有明顯回落 從自住需求角度考量,住房需求可以分為三大類:1)新增城鎮人口帶來的城鎮化住房需求,2)生活條件提升推動的住房改善需求,3)因拆遷改造帶來的住房需求
  • 貝殼研究院發布置業動力指數榜單:一線城市領跑,深圳居首位
    深圳置業動力指數居榜首,珠海、寧波等突圍衡量城市置業動力高低,需要同時考慮當下人口基數代表的潛在置業需求,以及基於城市發展潛力而吸引的未來增量人口住房需求,因此選取常住人口、小學生人數、經濟增長、產業發展、資源配套、創新能力等維度的細分指標,構建出城市置業動力排行榜。分城市看,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置業動力指數排名靠前。
  • 存量房時代來臨 一二線城市成住房租賃主戰場
    一線城市高企的房價使得租房成為流動人口解決住房問題的最優途徑,目前,一線城市已形成了相當規模的租賃市場。二線城市面臨同樣的問題,土地供給收緊造成新房市場規模收縮,外來人口的增加催生存量市場的需求,房地產市場結構正在快速向存量房市場發展。
  • 管清友:誰會是下一個一線城市?
    為打造新一線城市,需要提高相關城市的經濟管理權限、做出必要的行政區劃調整、賦予更大立法權、調整金融監管體系、加快國企改革、鼓勵創新,在戶籍制度、教育制度、醫療養老制度等方面做出調整,國家級和區域級的交通、能源等規劃向相關城市傾斜。打造新一線城市,將重塑中國經濟新動能,同時加快推進供給側改革。城市定位提升後,基礎設施需求增加。
  • 5月過半樓市溫和放量 一線城市成交增幅明顯
    會議指出,以改革創新推動長三角城市群協調發展,一要打造改革新高地,二要爭當開放新尖兵,三要帶頭發展新經濟,四要以生態保護提供發展新支撐,五要創造聯動發展新模式。要發揮上海城市作用,推進南京、杭州、合肥、蘇錫常、寧波等都市圈同城化發展。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級城市群。
  • 未來5年住房需求超90億平米,家居家裝行業還有大機會
    那麼,意味著未來五年裡,新增城鎮人口帶來的住房需求約36.2億平方米。其三,再看改善型住房需求,預計未來5年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將以年均0.8平方米的幅度遞增,改善型住房需求共35.7億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積的提升,相當於是改善型需求的表現。
  • 一線樓市調查:掛牌價上調 成交量不支撐房價上漲
    原標題:一線樓市調查:掛牌價上調 成交量不支撐房價上漲 摘要 【一線樓市調查:掛牌價上調 成交量不支撐房價上漲】近期,一些炒房客再度興奮起來。
  • 項崢:地方政府該如何平衡財政收支
    每經編輯 項崢     ◎項崢(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受營改增、審批權取消、中央轉移支付壓縮等影響,以中西部省份為代表的地方財政本級收入增幅出現不同程度下滑,但支出反而加大
  • 城市時代:人的城市化需求與供給(下)
    (3) 家庭定居需求城市化之路上的第三層次需求,即獲得受到法律保護的穩定家庭住房且該住房擁有至少滿足夫妻兩人生活品質要求的居住條件,以支撐下一層次的需求,包括但不限於如下居住形式:自有產權住房:家庭成員名下房產,標誌著這個家庭在城市擁有了不動產資本,能夠最穩固而長久地實現城市定居。
  • 同程旅行高考房預訂趨勢出爐 非一線城市較一線城市需求更強勁
    有酒店行業業內人士分析,今年高考時間延期到了7月份,天氣較熱,加上疫情防控的影響,考生和家長都傾向於在考場周邊住宿,以減少往返通勤所帶來的各種風險,一定程度上推高了部分城市「高考房」的要求。同程旅行數據顯示,隨著高考臨近,多地 「高考房」關注度快速上升,個別城市考點較為集中的城區搜索量環比增幅甚至高達數十倍。
  • 張宇:住房是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主要堵點
    張宇指出,住房問題是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主要堵點。居民的錢袋子受限於住房市場,使得牽引供給的需求無法有效形成。房價上漲限制了未購房居民的消費力,而租房市場對此起到了有利的緩衝作用。同時,住房市場的供給約束了人口的集聚,限制了商品和服務的供給。
  • 新一線城市房價?年輕人表示壓力太大了
    [導讀]新一線城市房價現在真的是太高了,年輕人表示壓力太大了,雖說近年的房地產行業受疫情的影響有些低迷,但是房價依舊是非常高,來吧!  新一線城市房價   最近,全國各地房價下跌的信息多了起來,其實三四線城市真不用太關注的,因為沒有產業做支撐,我老婆老家的房子,從去年年中開始就陰跌,因為沒什麼產業支撐,政府還在不斷的賣地
  • 2020屆畢業生就業流向發布:新一線城市吸附力超強,反超一線
    像阿里巴巴、上汽集團、蘇寧控股、浦發銀行等知名500強企業都聚集在華東地區且應屆生招聘需求旺盛,因此,備受畢業生青睞。西北地區和東北地區吸附力相對相對較弱,由於西北地區城市總數少,產業發展不均衡,目前正屬於開發階段,所以需求量相對較少;重工業一直是東北重要的經濟支柱,產業結構相對較為單一,網際網路、新興行業發展滯後,加之氣候寒冷等因素,導致畢業生流入較少。
  • 一線城市近25%房源租金4001-6000元 你房租多少錢?
    左宇坤近日有媒體報導,不少一二線城市的住房租賃市場都出現降溫態勢,11月北京月租水平「四連跌」。 房租真的降了嗎?該報告名為《2019年中國住房租賃報告》,報告指出,全國主要城市超過半數租賃房源價格集中在租金3000元/月以下,其中1001-2000元/月的房源佔比最高,為26.4%;2001-3000元/月的房源佔比也高於兩成。
  • 南京「N+1」模式合規化,專家:有助於緩解住房壓力,利於城市人才儲備
    作為新一線城市,南京大量外來人口及本地城市青年對專業化長租機構的租住需求旺盛。「N+1」模式的合規化,不僅肯定了長租機構的市場價值,而且從發展的角度看,「N+1」模式將有效增加了城市租賃住房供給量,對穩定租金價格、提高整套房屋利用效率更具意義。實際上,當前包括南京在內的國內整體租賃市場存在巨大的租賃需求。
  • 華為「馬斯洛模型」定義城市數位化需求,以數字底座支撐城市轉型
    深圳市領導、華為高管與智慧城市專家、全球智慧城市建設先進城市代表、聯合國人居環境署、專家學者及其他高科技企業分享了智慧城市領域最新發展理念與實踐,借本次論壇的契機與平臺各展所長、各取所需,並推動深圳與相關國家和地區,特別是友好城市智慧化、數位化建設領域的務實交流與合作。
  • 鄭州公租房政策有調整優先保障一線崗位住房困難職工
    鄭州市公共租賃住房申請條件和審核程序有調整。保障對象由原來保障範圍寬泛不設限制,調整為本市市區戶籍和在鄭穩定就業的非本市市區戶籍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優先保障在環衛、公交、教育、醫護一線崗位工作的住房困難職工。對新就業大學生和引進人才降低準入門檻,吸引鼓勵青年人才在鄭創業。
  • 住房空置率探得究竟,10年內樓市會「高位解體」?高房價難以支撐
    據全國監測70城房價數據分析,70城房價上漲趨勢明顯放緩,多數地區已經出現漲不動現象,這將預示著高房價將很難再支撐下去。房屋空置率「探得究竟」,未來10年內樓市或將面臨「高位解體」?值得相信嗎?目前樓市住房空置率也處於高位狀態,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城鎮空置率在22%左右,按照存量計算我國樓市中約有1億套住房處於空置狀態。以深圳為例,深圳的空置率非常低,但小產權房的比例卻非常高,甚至超過56%,如果在商品房的基礎上再加上小產權房的存量,按照22%的空置率計算,我國的住房空置數量約在2.7億左右。
  • 北京深圳或調整普通住宅標準 一線城市鬆動
    2014-08-13 09:06 [摘要] 「像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需求一直都大量存在,從我們門店的諮詢情況就能看出,近期客戶訪問量很大,說明大家一直都在關注房地產市場,只不過在樓市下行的預期下大家都在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