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照這個給您下單了,我叫三德子,有事您隨時叫我。」中午「飯點兒」,撈王上海凱旋路店一位服務員小夥子對剛點好菜的一桌顧客說。三德子是服務員的「花名」,就像阿里巴巴集團的每一名員工都有自己的花名一樣,撈王鍋物料理的總經理趙宏澤讓每家分店的服務人員起個花名,便於和客人溝通,一家店統一一個系列,算是一種公司文化。從大眾點評的用戶評論來看,不少客人記住了這些有意思的花名。
對於火鍋文化盛行大江南北的大陸餐飲市場,年輕品牌的撈王算是一個比較另類的「攪局者」。撈王秉持簡單的心意不簡單的堅持、食在看到,實在吃到、用好食物膳待每一位的原則,傳遞更多愛的好味道給顧客。來自養豬王國丹麥的豬肚,吸收南方陽熱之氣的海南胡椒,更是透露出撈王對食材的用心.
涮菜前先喝湯!待三、五分鐘鍋開之後,先喝一碗濃湯,再吃豬肚和雞塊,吃完加湯涮菌類,然後涮肉和海鮮,最後放入蔬菜,獨特一煲四味的吃法,胃裡就沒有多餘空間再憧憬其他美食了。
大眾點評上顯示,撈王幾乎都為五星商戶。來自大眾點評後臺的另一個數據顯示,撈王上線閃惠支付功能20天後,完成了1500萬的閃惠交易流水,這在點評的餐飲商戶中算非常棒的成績。
撈王的趙宏澤來自臺灣,餐飲屬於老本行。對比臺灣餐飲業,他認為大陸餐飲的網際網路步伐更快,即便在臺北,餐飲和網際網路的結合也並不盛行,在線支付拼不過早已養成習慣的信用卡付款,而大陸餐飲O2O的環境讓定位年輕消費群體的撈王找到了未來方向。
擁抱閃惠
據大眾點評統計顯示,在8月份,有近5萬顧客在撈王用了閃惠買單,其中首次使用閃惠的新顧客是7月份的8倍。」閃惠的平臺,給顧客多了一種便利的支付方式和體驗。「趙宏澤說。
閃惠是大眾點評今年4月新上線的支付業務,一定程度上扮演著幹掉傳統團購優惠券的角色,被大眾點評CEO張濤寄予很大希望。團購優惠券付款流程比較繁瑣,客人在手機上買券後還要補零,服務員要一張一張地手抄優惠券號,去後臺核銷。閃惠則是直接輸入消費金額,系統後臺自動按商戶自定義折扣進行扣款。
撈王參與閃惠作為網際網路轉型的第一步,對於資金的運用閃惠可以做到隔天到帳,又據說點評正在嘗試即時到帳,這對商戶來說是個很大的合作動力。不像以往消費者付的錢14天自動劃到商戶帳上,或者7天自提。
撈王選擇閃惠,最主要是想透過平臺去回饋消費者,除了提供交易的方便度,又可以把撈王的主打產品推薦給大家;閃惠的平臺不僅有便利的支付方式,更是有不同靈活的方法,可以讓商家來回饋消費者,並且也可以展現商家的特色。
撈王堅持把產品作好,把服務作好,尋求這份充滿愛的理念。
用戶評價第一及時自省
在大眾點評網上,細看撈王已開的三十多家店,就會發現都是五星商戶,可見注重味道本身,還是餐飲企業的頭等大事。
網際網路給了撈王聽取用戶意見的一個窗口。撈王員工每天都會瀏覽消費者在大眾點評網上的評價,一旦有差評或者意見建議,公司內部就會形成自查機制。「用戶提出了問題,就一定是我們做的還不夠好。」趙宏澤非常注重每位顧客的體驗,從用戶評價中發現問題,找到根源,解決問題,以此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
注重餐飲本質堅持用愛傳遞味道
如果你聽聽撈王的發家史,你會很難想像它會和網際網路搭上邊。撈王總經理趙宏澤是臺灣人,今年不到40歲,早年和幾個從小玩到大的小夥伴一起擺地攤,1996年跟風做起了自助火鍋。2000年初到杭州開了家杭幫菜餐廳,做了一年鎩羽而歸,這中間還穿插著諸多跨界經營。
直到2009年,在太太飲食口味的影響下,趙宏澤找準了粵式火鍋豬肚雞的方向,重新出發。
撈王在門店裝修風格上選擇現代中國風,來看看點評網友的兩條評價:1)油漆黑的主色調,精緻的木雕,高掛的燈籠,古韻味十足,2)上二樓的餐廳的樓梯前很貼心的用燈光投射地面提醒小心臺階。就是這樣,撈王門店的色調都比較沉穩沉,和傳統火鍋的大紅色系沒什麼關係,鳥籠、書法、簾帳、陶器等中國風元素隨處可見,一幅「愛的真諦」發光書法牆的呈現,書法字與燈光相呼應,透露了具有中國風的現代感
趙宏澤很推崇臺灣最大餐飲集團王品董事長戴勝益的「半本《論語》創王品」而因趙宏澤信奉基督,堅信愛是一切事物的起點,一本《聖經》管理撈王。他認為撈王的企業文化是發自內心做事,用愛傳遞味道,料理的愛、對員工的愛,所有的愛,都在撈王的每一個細節裡實現,這樣才能做出最好的味道服務消費者。
臺灣的餐飲O2O不如大陸發展快,沒有大眾點評和支付寶這類玩法,信用卡和悠遊卡(除交通外還可在7-11便利店、部分餐館使用)是主要消費方式。趙宏澤說,大陸餐飲都在做網際網路,但本質還是要堅持把品質做好,不然就會顯得有些浮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