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詩畫精選詩歌賞析: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2020-12-12 文眼看世界

一個詩人面對傳統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以自己的方式加入傳統。

——題記

今天是周五,又到了一周的周末,大家一起來放空心靈,放鬆身體,感悟生命之大美吧。

如果做到呢?那就從品讀詩歌開始。詩歌流傳了幾千年不倒,古今中外皆如此,這從中可以看出它內在的魅力,無論人類發展到何時,詩歌都是不會消失的。

哲學詩畫精選詩歌三首,一起來誦讀。

1,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作者,紀伯倫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

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

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

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象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裡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

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2,眺望遠方

作者,海子

那麼我就是一個盲目的詩人

在七月的最早幾天

想起你 我今夜跑盡這空無一人的街道

明天,明天起來後我要重新做人

我要成為宇宙的孩子 世紀的孩子

揮霍我自己的青春

然後放棄愛情的王位

去做鐵石心腸的船長。

3,《自一九七九年三月》

作者,特朗斯特羅姆

厭倦了所有帶來詞的人,詞而不是語言

我走入白雪覆蓋的島嶼。

荒野沒有詞。

空白之頁向四方展開!

我碰到雪地裡麋鹿的蹄跡

是語言而不是詞。

相關焦點

  •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最近看到一首詩歌,感觸頗深。 紀伯倫的《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 詩歌|紀伯倫《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紀伯倫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  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  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  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 思考 周一貫:「詩畫語文」節奏論的哲學思辯
    不知為什麼,每一次開篇,都令我從對立統一的哲學命題上獲得新的啟示。於是,筆下生風,寫得頗覺順暢。第一次是在2008年,他的《詩畫語文》專著出版,約我寫序。「詩畫語文」是他對自己的語文教育主張的一種表述。取意於蘇東坡在王維的《藍田煙雨圖》一畫中的一段題跋:「味摩潔之詩,詩中有畫;觀摩潔之畫,畫中有詩。」
  •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第一次讀到「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就深深地震撼了。
  • 送給天下父母: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搜狐安家,把黎巴嫩詩人紀伯倫的《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送給大家,讓我們悅納自己,悅納孩子,幫助TA們,做最好的自己!紀伯倫詩歌《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 【新詩品】半壁心空詩歌賞析
    裝進水邊螢火 思念的套路,無解一列火車從不遠處呼嘯而過把這個夜晚壓碎 這首小詩,看似《無題》,其實有題。思念,是這首詩歌的主旋律,伴有融融的愛意。「溫暖的燈火/開滿那年十裡桃花/我把你一層層摺疊/裝進水邊螢火。「燈火」「桃花」「螢火」是充盈在這首《無題》詩歌裡永恆唯美的意象。詩人藉助「文字」良藥,達到內心平衡,走向「詩和遠方」!
  • 【新詩品】王愛民詩歌賞析
    「物我同一」是莊子的重要哲學思想,強調「天人合一」。習詩者臻化境,便能如王愛民這首短詩,不僅能做到跳出詩外來寫詩,還能達到王國維所說的「境非獨謂景物也」的境界。(賞析:項見聞)畢竟事物的美麗不是永恆的。因此,詩人才會說,「拒絕與時間和解」。能與時間和解的必定是定格的、恆久的。然而,理想的狀態很豐美,但現實卻很滄桑。所以,詩人曰:「我拒絕一下子/交出心底的秘密,漏洞和疼」。我不是不交出,只是不想一下子交出而已。「燕戀屋簷,火車進站/老木頭轉綠,童年的一塊糖」,若一張張精美的圖片閃過視野一般,雖然一閃只是個瞬間,但美好的意象卻深入心靈。
  • 用詩歌打開孩子的表達自信和想像力
    《寫詩真好玩》 樹才 著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孫珺)童年是詩歌的黃金時代。這時孩子心裡感受到什麼,就能隨口說出什麼,他們對世界異常敏感,也對語言異常敏感。詩人、兒童詩歌教育倡導者樹才認為:孩子比大人離詩更近。
  • 【新詩品】麥豆詩歌賞析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我們只有進行有益的改變,我們的精神家園才會變得閒適寧靜,我們的自然或環境才可謂詩意的棲居。一言以蔽之,詩歌立足觀察,深於反思,寄寓改變,是一首寫景、抒情、思辨的現實主義詩歌。( 賞析:餘海)
  • 別擔心,哲學詩畫給你支招,快速充實自己
    別擔心,哲學詩畫給你支招,快速充實自己!面對每天都在變化的病例,我們的心是糾結的,甚至是焦慮和恐慌的,但我們不能停止生活的步伐,不能停下對自我的提升和完善,對此,我們可以在家做以下這些看似無用,其實很富有建設價值、幫助意義的事情。哲學詩畫為你羅列了10幾個,一起來提升,完善。
  •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詩節選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他們「開明」的允許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但參不參考,最終決定權還是在他們手裡。父母把孩子當成他們的全部他們把為孩子犧牲奉獻當作義務,給孩子最好的居住和教育環境。他們介入孩子的交友,防堵像「細菌」般的人或物,想要培育出一個乾淨,無汙染的孩子。他們以孩子為生活的全部重心,過度參與孩子的學校生活。
  •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 ‭‮ynnuS‬‬'Talk☀朋友跟我說今天開家長會,兒子膽戰兢兢跟她小聲說話,其實她啥也沒聽見,可能也不想聽見吧。一堂課下來,我焦慮的心緩和多了,這讓我想到紀伯倫的詩來安慰自己,《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紀伯倫
    如何處理與孩子間的關係,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紀伯倫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 舜帝:讓孩子學習詩歌,不是為了能拐著彎罵人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網絡上興起了一股「用詩歌翻譯流行語」的風潮,比如:流行語:你咋不上天呢?翻譯:閣下何不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流行語:秀恩愛,分得快;翻譯:愛而不藏,自取其亡。第三,絕大部分「詩歌」完全是今人的惡搞之作,毫無美感和藝術性可言。比如「玉樹立風前,騾驢正酣眠。」對此,相信很多喜愛詩詞文化的朋友都會痛心疾首:讓孩子學習詩歌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讓他們學會拐著彎罵人!
  • 紀伯倫|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說,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當然,這裡大詩人的意思並不是說你的孩子是隔壁老王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意義在於,當孩子從出生時的懵懂到有了自主意識,作為父母,你是否還是習慣緊緊攥著孩子不放?是否能把屬於孩子的「自主力」還給孩子?孩子通過父母來到了這個世界,父母賦予了孩子生命,但孩子的自我終究歸屬於孩子,而不是屬於父母。
  • 寫給即將臨產的女兒: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比起標準答案「雪化了是水」,有主見的孩子會回答:「雪化了是春天」,難道有錯嗎?你能處理好生活中的瑣碎小事,能處理好與朋友之間的關係,能處理好學習上的問題,你是一個讓父母特別放心的孩子。記得現代京劇紅燈記裡李玉和的一段唱詞:「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其實,這也是我的軍人老父親當年每次離家去部隊時交待我們姐弟三個的話。軍人的家庭,聚少離多,比別人家做出很多的犧牲是常事,所有軍人的家庭都是如此。「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他人在為你負重前行。」當初你選擇了軍人的爸爸媽媽,就選擇了在軍營中成長,也就選擇了和別人家不一樣的生活。
  • 【美麗中文團】給孩子一個詩意童年 -----中外兒童詩歌集《詩流雙匯集》
    朗朗上口的兒童詩歌是非常適合孩子的。在我們自己的童年時代,背誦的詩歌不外乎那些民間流傳的兒歌和淺顯易懂的古詩,再後來就是唐詩三百首這樣的經典古詩,在我們很長時間的認知裡,可能認為適合孩子朗讀的僅僅只是這樣。但其實,兒童詩歌還有更廣泛的範疇,那就是中國當代的兒童詩歌和外國兒童詩歌。
  • 為啥高考作文總是「文體不限,詩歌除外」?畢飛宇的回答你贊同嗎?
    畢飛宇不建議家長用自己的語言給孩子講述現代詩:「講述現代詩、翻譯現代詩都是很愚蠢的,哪怕你是一名語文老師,你也不要給孩子講,因為對於現代詩來說,你不一定比孩子懂得多。你要做的,是讀給他聽,或者引導孩子反覆朗讀。」
  • 詩歌《我們去尋找一盞燈》賞析
    詩歌《我們去尋找一盞燈》賞析走了那麼遠>我們去尋找一盞燈你說它在窗簾後面被白色的牆壁圍繞從黃昏遷來的野花將變成另一種顏色走了那麼遠我們去尋找一盞燈你說它在大海旁邊像金桔那麼美麗所有喜歡它的孩子《我們去尋找一盞燈》用孩子的口吻,表達了孩子的期望。《我們去尋找一盞燈》主題是「尋找」和「燈」。燈是光明和溫暖的象徵,也是主人公追求的一種理想。「燈」在詩歌裡三種場景中出現:窗簾後面;微小車站;大海旁邊。出現在「窗簾後面」,也就是出現了家裡面。家裡有了一盞燈,就有了光亮和溫暖,家就是一個溫馨美好的世界。
  • 孩子是天生的詩人,低齡兒童詩歌賞析,點評:心亮了
    兒童詩是指以兒童為主體接受對象,適合於兒童聽賞、吟誦、閱讀的詩歌。其中,兒童自己創作的詩,是真正純淨的兒童詩。本文精選了三首低年級小學生詩歌。低齡兒童,同樣也可以寫詩,而且更有趣味,簡簡單單,卻洋溢著盎然的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