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學家一項新研究表明,在韓國發現的化石腳印顯示,生活在1億多年前的一種遠古鱷魚用兩條腿走路,而不像現代鱷魚用四條腿走路。
據法新社6月12日報導,來自中國、澳大利亞和美國的一組研究人員分析了韓國白堊統晉州組近100個18釐米至24釐米長的化石腳印得出以上結論,研究報告發表在最新出版的英國《自然科學報告》(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上。
晉州國立教育大學古生物學家金敬洙(Kyung Soo Kim)說,他們認為這些腳印可能是由一種名為Batrachopus grandis的古生物留下的,「就像一隻在走鋼絲的鱷魚」。化石上留下的鱷魚移動軌跡中沒有尾巴移動的痕跡。研究人員據此推斷,這種遠古生物應該用兩條腿走路。
現代鱷魚通常趴著移動身體,留下的足跡一般距離比較寬。然而,在韓國發現的這組鱷魚足跡距離較窄。研究人員最初認為這些足跡可能是恐龍留下的,比如一種在6600萬年前活躍在地球上的有翼恐龍。但金敬洙說:「它們可能與很多恐龍一樣移動,但這些腳印不是恐龍留下的。恐龍與它們的鳥類後代用腳趾走路,但這種鱷魚用腳後跟走路留下清晰而狹窄的印跡。」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古生物學家安東尼·羅米利奧(Anthony Romilio)是該研究報告作者之一,他稱這些腳印有24釐米長,表明留下足跡的動物的腿和成年人的腿一般長,估計這種動物身體「超過3米長」。
18釐米至24釐米長的化石腳印
羅米利奧補充說,在挖掘現場發現缺乏手印和尾巴拖拽的痕跡,以及動物狹窄的步態,也表明了兩足動物的運動。這一發現可能會揭示白堊紀時期的其他生物,如翼龍是如何活動的。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