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是生物體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細胞學說體系指的是隊內成員像細胞內各結構一樣明確分工,並且互相聯繫形成統一整體的戰術體系。2018年LPL春季賽,RNG戰隊正是憑藉著這套細胞學說體系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成功加冕。
細胞學說體系的核心在於分工與合力。擁有多名天賦選手的RNG連續三次在LPL決賽中折戟,除心態問題外,團隊的分工與協同始終未能做到最好也佔很大一部分原因。
本賽季,RNG在經過陣容補強及常規賽的不斷試驗磨合後,終於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備的細胞學說體系:
1.上單位——磷脂雙分子層細胞膜結構
作為細胞體系的邊界,Letme與Zz1tai組成的上單位既是接收外界信息的首站哨所,同時也為RNG提供堅實的壁壘保障——但倆人的分工又有些許不同。
過去,僅由Letme一人構成RNG的單層膜結構。單層膜結構的弊端在於細胞活動時,頻繁的內外信息傳遞讓結構簡單的單層膜難以處理,膜結構出現紊亂,就會得不到回饋,然後就不知道幹什麼,手就會一直抖,打了很久了就會在那裡一直莫名其妙地抖,然後變得很麻木。
而Zz1tai的加盟,讓RNG的細胞膜得以形成更加穩定的磷脂雙分子層結構:
作為外層膜的Zz1tai,負責接收外部反饋,作為內層膜的Letme,負責接收內部反饋。根據RNG季後賽的上單位排兵布陣,可以看出雙層膜結構存在的重要意義:
RNG季後賽上單位出陣順序:
vs WE:Zz1tai-Letme
vs SS:Letme-Letme-Letme-Letme
vs IG:Zz1tai-Letme-Letme-Letme-Zz1tai
vs EDG:Zz1tai-Zz1tai-Letme-Letme
由上可知,RNG上單位雙分子層的意義在於,多數情況由Zz1tai率先上場刺探敵情,獲得外部反饋;隨後再由Letme上場,專心接收隊友的內部反饋。同時二人的英雄池與戰術風格互補,結構組成更加動態穩定——Zz1tai的鍊金、Letme的奧恩,都幫助RNG的關鍵時刻,給予了敵人致命一擊。
而專心於對內交流的Letme,再也不用擔心收不到反饋了。
2.打野位——線粒體與葉綠體,RNG的能量發動中心
線粒體與葉綠體都是細胞內部的「動力車間」,在細胞體系中對應打野位,是隊伍發動攻勢的能量來源。多數戰隊只擁有線粒體或葉綠體當中的一種,但RNG不同,Mlxg與Karsa的存在讓他們能夠隨時在動物細胞體系和植物細胞體系當中切換。
線粒體需要有機物製造能量,對應肉食型選手;葉綠體依靠光合作用產生能量,對應草食型選手。為方便理解,在此列出幾名代表人物進行說明:
從季後賽的進程來看,線粒體Mlxg是當前更適合RNG的打野。Mlxg擁有一套獨特的呼吸作用方程式,幫助隊伍在LPL決賽上無論處於落後還是領先都能夠最終拿下比賽。
但如果Mlxg的呼吸作用受到對手針對和抑制,RNG便可派上Karsa利用光合作用自給自足。儘管葉綠體打法目前來看似乎並不適合RNG,但對於志在世界賽的他們來說,多一種能量發動方式總歸有備無患。
3.中單位——內質網,連接細胞內各組分的樞紐
內質網是由膜連接而成的結構,它是細胞核、質、膜之間的樞紐,有著很強的伸縮性,結構穩定,並為細胞內各種各樣的反應提供廣闊的環境。
Xiaohu就是RNG細胞體系當中的內質網,他是隊內樞紐(隊霸,樂於gay人),有著很強的伸縮性(進可虎大將軍,退可虎大撈比),結構穩定(對線誰都aab,把對手也變成撈比然後用豐富的撈比經驗擊敗你),為隊內的核心下路提供廣闊的輸出環境(沒事等這個大嘴把對面技能吃完我再收割)。
生物細胞中,內質網表面附著有大量核糖體,作為合成蛋白質的機器。而RNG細胞體系中的內質網Xiaohu,一樣有能夠幫助隊伍贏下比賽的制勝法寶。
研究發現,線粒體與內質網的生理活動存在重大聯繫:線粒體為內質網提供能量,內質網反作用於線粒體保障有機來源。在RNG的細胞體系中,線粒體Mlxg與內質網Xiaohu緊密結合的中野,才是RNG摧城拔寨的最強武器。
4.下路——細胞核,細胞系統的控制中心
細胞核是細胞內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細胞器。它控制著細胞和生物的代謝和遺傳,是細胞生老存亡的生命線。
作為核膜的Ming,除了需要對RNG的真核Uzi給予充分的保護外,還必須承擔核內外信息傳遞(指揮與視野)的重任。在RNG的細胞體系中,AD位細胞核擁有著無與倫比的戰術地位,因此輔助為Uzi的指引與保護,對於RNG的進化方向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Uzi所在的細胞核是RNG的控制中心,Uzi的英雄池和打法決定著RNG細胞體系的發展方向。過去,Uzi的英雄池缺陷導致RNG細胞體系始終未能完善,但本賽季,Uzi的進化,最終促成了RNG整體的蛻變。
Uzi的進化,使得RNG的賣狗戰術淪為過去,轉而四保一成為RNG最有效且勝率最高的致勝手段。Uzi英雄池的拓寬,為RNG細胞體系的BP和戰術革命提供堅實保障。
5.教練團隊——酶,細胞代謝及生理反應的催化劑
除了細胞體系中各組分協作愈加成熟外,新成立的RNG教練組,也肩負起了催化這支王者之師化學反應的重任。在經歷的常規賽期間不斷的實驗磨合後,教練團隊對於隊員的活化效能日益明顯,RNG的細胞體系變得更加高效與堅韌。
RNG的細胞學說體系,是他們在兩冠三亞的五個賽季中不斷摸爬滾打所形成的產物。細胞內各組分間各司其職、明確分工、相互影響、相互扶持,最終形成一個繁忙而有序的細胞個體。儘管如此,這一體系必然還有持續完善的空間,即將到來的MSI才是對於這支LPL新王的最大考驗。
對於RNG和Uzi來說,一個LPL冠軍必然不是終點。他們就像一個朝氣未減、銳氣正盛的細胞一樣,只有在更廣闊的舞臺上才能迸發出洶湧的活力。
未經授權本文禁止轉載、禁止二傳二改搬運截圖
作者:虎撲電競@聖劍sa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