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從奴才到將軍再到自盡,年羹堯的人生全在這首童謠裡

2021-01-16 清朝那些人

在《雍正王朝》的諸多角色設定中,有三位人物的命運著實令人唏噓,一位是不動聲色卻能將大局牢牢掌控的康熙皇帝,英明一世、縱橫一生,到底落了一個「停屍不顧、束甲相爭」的悲涼局面;一位是為了大清王朝奉獻一生、殫精竭慮的雍正皇帝,雖然坐穩了江山卻也落得一個「從孤獨中來,到獨孤中去」的無奈結局;還有一位就是今天的主角——年羹堯,從胤禛府中的潛邸奴才,到節制四省、統帥二十多萬兵馬的撫遠大將軍,年羹堯為雍正皇帝做出的貢獻是不可替代的,是對得起雍正皇帝對其以「恩人」相稱的。只是,這位威名赫赫的年大將軍卻最終落得一個「被賜自盡」的下場,令人唏噓,也令人感嘆。

被賜自盡之前,將黃馬褂生生穿成乞丐服的年羹堯和往常一樣,等來了唱著童謠趕來下棋的牧童。這裡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看見身穿官服的李衛,牧童嚇得連連後退;可面對身穿黃馬褂的年羹堯,牧童為何如此放鬆,如此親近呢?

將問題延伸出去,這位牧童和牧童口中的「童謠」,到底代表了什麼?

其實,這就是年羹堯的人生定位,就是年羹堯一步步走向死亡深淵的癥結所在!

年羹堯,一個進士出身的讀書人,可謂是文武雙全的人才,下棋還能輸給一個小小的牧童?而且,每次下棋輸了以後,年羹堯還要支付一枚制錢?

很明顯,這是年羹堯故意為之,是其用以吸引牧童每天前往找自己下棋,替自己解悶打發時日的有效辦法。也就是說,只有讓牧童看到年羹堯的身上有利可圖,他們才是朋友,才能達成如此默契。

再來看下牧童口中的那首童謠:

牛兒牛兒為誰忙喲,忙完春耕忙秋糧喲;風霜雨雪它不怕,搖著鈴兒走四方!

牛,存在的價值是什麼?就是「忙完春耕忙秋糧」!不管風霜還是雨雪,牛都必須履行自己的職責,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如果這頭牛不能耕地、不去耕地,或者不聽牧童的話了,那麼它會落得何種下場?很簡單,殺了吃肉!

這頭牛,不就是年羹堯嗎?這個小小的牧童,不就是掌控一切、控制一切的雍正皇帝嗎?

年羹堯為什麼會落得「被賜自盡」的悲涼下場?

一句話概括:年羹堯不聽話了,年羹堯越界了,年羹堯不甘心只做雍正皇帝的「牛」了!

「血洗江夏鎮」以後,年羹堯不降反升,成為了「四川巡撫」。在前往四川上任之前,皇四子胤禛和年羹堯之間有有過一段對話。

年羹堯問皇四子胤禛要來那串佛珠後,胤禛如此問道:

「這幾日住在柏林寺有什麼感想啊?」

年羹堯如此回應:

「奴才一下子也說不清楚,但有一點奴才會銘記於心!主子,您是菩薩轉世,奴才應該作一個護法的金剛!」

聽完這句話,胤禛將佛珠遞給了年羹堯,然後給出了肯定:

「你能悟到這一點,可見是佛法無邊吶!」

也就是說,年羹堯對自己「護法金剛」的定位,胤禛極為滿意;也就是說,自接過那串佛珠以後,年羹堯的命運就已經註定——能被佛珠套住,年羹堯就是擁有身份、擁有法力的「金剛」;脫離了這串佛珠的控制,年羹堯就會失去一切法力,失去一切依仗,被打回原形!

「四川巡撫」任上,年羹堯再無具體的過分表現,直到皇四子胤禛將年羹堯推到「陝甘總督」的任上。

注意,已經被明確升任「陝甘總督」的年羹堯之所以返回京城後到處拜會,唯獨越過了自己的本主——皇四子胤禛,並非是年羹堯生有異心,更不是年羹堯不懂其中道理。其實,這是年羹堯向皇四子胤禛發出的一個極為明顯的信號。

能夠升任「陝甘總督」,到底是「八爺黨」努力的結果,還是皇四子胤禛運作的結果,年羹堯能不清楚?

胤禵出任「大將軍王」,年羹堯出任能夠直接決定西北大軍生死的「陝甘總督」,這裡面到底有著何種利害關係,已經擔任「四川巡撫」數年,對西北局勢有著明確掌握的年羹堯能不清楚?

他當然清楚!

年羹堯之所以如此明目張胆的「作死」,就是想讓自己的本主胤禛知道:我已經成為決定奪嫡勝敗的關鍵人物,已經成為諸位皇子爭奪的對象,你對我的恩典,對我的態度,對我的支持是不是應該提升等級了?

從這個時候開始,年羹堯的野心開始醞釀,那串套著年羹堯的佛珠也開始鬆開,這頭「牛」的韁繩也出現裂縫了!

等到皇四子胤禛將年羹堯的任職文書扣押後,年羹堯趕忙前往四爺府下跪請罪。只是,這絕非年羹堯認輸,因為這個請罪的過程也在年羹堯的整體規劃中。畢竟,沒有求情,就沒有胤禛的進一步敲打;沒有求情,也就沒有胤禛的高等級安撫;甚至,如果沒有求情,年羹堯的這齣戲就唱過了頭,就會適得其反、得不償失!

事實證明,皇四子胤禛的一切反應都在按著年羹堯的預期發展。給胤禛端了洗腳水,洗了腳以後,胤禛開始了訓斥:

「不要盤算著天上這塊雲,那塊雲,你頭上就只有一塊雲,那就是我!你知道不知道,這次為什麼升你做陝甘總督啊?你還不知道吧,今天啊,我要是晚去一步上書房,這個陝甘總督就換了別人!不要以為你現在是一方封疆大吏,起居八座、建牙開府,只要朝廷裡有人一句話就可以把你剝得乾乾淨淨!」

前面的話,我們不必理會,這是領導震懾下屬,尤其是心腹下屬的慣用辦法;我們只需要弄懂胤禛的最後一句話中的「朝廷裡有人」就行。

很明顯,胤禛口中所謂的「朝廷裡有人」,指的就是自己,一個能將年羹堯高高舉起,也能讓年羹堯重重摔下的大佬!

聽到這裡,該輪到年羹堯表態了!上次是自願擔任皇四子胤禛的「護法金剛」,這一次,我們來看年羹堯的態度:

「奴才再糊塗,這一點也不會忘記!奴才這顆樹的枝葉無論長到哪兒,根總是在主子這裡。千錯萬錯,總是奴才做事不當,才惹得主子生氣!這一回奴才能接任陝甘總督,就一定替主子爭氣;如不能接任陝甘總督,奴才也一定在四川好好幹,絕不辜負主子的深恩厚意!」

「護法金剛」,雖然是胤禛的「護法金剛」,但也畢竟是個個體,是個能擁有獨立思想、獨立態度的所在;將自己比喻成「大樹」的「枝葉」後,年羹堯便徹底失去了自我,算是在胤禛面前立了「軍令狀」,誓死守護,絕無背叛。這種效忠程度的絕對性加深,很明顯讓胤禛心中很是受用。

再加上年羹堯對自己仕途發展的理性態度,胤禛也樂得順坡下驢,又給予了領導安撫下屬的慣用辦法——拍拍肩膀,賞賜一同吃飯的至高待遇!

只是,在胤禛離開以後,原本想要端起洗腳水的年羹堯,在猶豫了片刻後放棄了!這說明,年羹堯的野心已經開始作祟了,佛珠的控制力在逐漸減弱,這頭「牛」的韁繩已經開始脫離胤禛的控制了!

只是,年羹堯忘了一個最淺顯的道理,那就是此時的胤禛能用一句話將年羹堯剝得乾乾淨淨;以後的雍正皇帝更是能用一句話就將年羹堯打回原形!只要年羹堯脫離了佛珠的控制,只要年羹堯再也無法盡到一頭「牛」的本分,雍正皇帝能頂住各方壓力讓他出任「撫遠大將軍」,更讓輕鬆將其貶為「不入流」的城門看守!

憑心而論,年羹堯有罪嗎?

囂張跋扈、殺人如麻?

一個被胤禵評價為「小家子出身的奴才」,如果沒有點雷霆手段,沒有點賞罰分明,能控制住那些背景強大、關係複雜的西北將領嗎?別忘了,西北的將領們有康熙皇帝的老表,有雍正皇帝的叔叔,還有前任大將軍王胤禵的舊部下屬,控制不住這些將領,仗打不贏、兵管不住,甚至連雍正皇帝的皇位都坐不穩。如果這種情況出現,雍正皇帝會如此懲治年羹堯,可想而知!

但年羹堯有錯嗎?

一個曾經發誓要做雍正皇帝的「護法金剛」,要做雍正皇帝這棵大樹的「枝葉」的年羹堯,功成名就以後便忘了自己當初的承諾,忘了自己做「牛」的本分。

年羹堯為什麼會不聽話了?

因為雍正皇帝只顧著給這頭「牛」餵草,卻忘記了及時揮鞭子!

而這頭「牛」呢?有了足夠的草,有了「牧童」的特殊恩待,早就忘了「牛」的本職工作,想要脫離韁繩,衝向自由了!

只是,年羹堯又忘了,「牧童」到什麼時候都是「牧童」;「牛」,就算脫離了韁繩,甚至脫離了「牧童」的掌控,也會被別人牽走,殺了吃肉!

得到「被賜自盡」的聖旨以後,年羹堯將手上的佛珠脫下,讓李衛還給雍正皇帝,這似乎是年羹堯向雍正皇帝的控訴和不滿,似乎在說,我一直帶著佛珠,一直被佛珠控制,為何還是落得如此下場?

我想借用童謠中的一句話來回答年羹堯的疑問:一方黃土一方田,人貴在能有自知之明,能守住本分,堅守規矩!佛珠,能拴住你的心,卻拴不住你的人;韁繩,能拴住你的人,卻拴不住你的心。佛珠在,韁繩消失,只能說明你並無造反之心;可脫離了韁繩,離開了雍正皇帝這個「牧童」以後,你就必定會死在那幫清流和「八爺黨」的手中!

說到底,是年羹堯殺了年羹堯!

參考資料: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雍正王朝》

(本文僅基於《雍正王朝》具體演繹情節和人設解析,並不以歷史史實為依據,個人觀點,歡迎提出批評意見!)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最初的年羹堯,到底有多恭謹小心?每句話,都會考慮
    導讀:年羹堯,清朝「作死屆」最具發言權的代表性人物,曾經被雍正皇帝公布了九十二款大罪,賜自盡獄中。九十二款大罪是個什麼概念?我們來做一個比較就能一目了然:權傾朝野的鰲拜被扳倒時,公布了三十款大罪;在中國歷史上都能「名列前茅」的大貪官和珅被扳倒時,公布了二十款大罪;就算和年羹堯能夠「並列」的雍正朝名臣——隆科多被扳倒時,也只是公布了四十一款大罪而已。
  • 年羹堯是如何被雍正賜死的?一個人情商的重要性,這是職場規則
    雍正二年(1724年)入京,並且得到雍正的優厚待遇,次年十二月,就被雍正削官奪爵,被羅列九十二條大小罪名,最後賜令自盡。說到年羹堯,我們都從影視劇中得到信息比較多,比如說年羹堯是雍正的包衣奴才。同時也是親戚關係,年羹堯的妹妹在雍正還是雍王時就嫁給了雍正,在雍正奪位的過程當中,年羹堯是雍正的得力助手。雍正繼位了,更是給予年羹堯大權。
  • 雍正王朝:年羹堯,最不應該得罪張廷玉!兩句話,就能要了他的命
    只是,雍正皇帝的態度也很明確,「殺年羹堯很容易,只是一句話而已,但朕決不允許這樣子糾眾要挾」,所以,縱然壓力巨大,但年羹堯還一直活著。只是,年羹堯到底還是被賜自盡,而且雍正皇帝的這個決定就發生在他問及張廷玉的意見以後。
  • 雍正王朝:鄔思道所言「燈下黑」,到底何意?年羹堯,真是該死
    因為這場戰爭對於年羹堯而言,是唯一一次能夠要挾雍正皇帝給予更多賞賜,甚至將其晉封為「西北王」的機會。1、重用年羹堯,讓雍正皇帝得罪了幾乎滿朝文武,如果年羹堯再不能取勝,雍正皇帝的權威將會淪落到何種地步,可想而知。
  • 都是大將軍王 雍正為何怕老十四造反 卻不擔心年羹堯?原因四個字
    到了雍正一朝,雍正元年,羅卜藏丹津集兵7萬,再次作亂西北,雍正為了迅速平定西北,在西北集合了23萬兵馬,並讓年羹堯擔任了撫遠大將軍一職,稱號仍為「大將軍王」。說來奇怪,這兩位的大將軍王雖然都是威風一時,可下場都不是太好,雍正繼位後,就以回京奔喪的名義立即解除了老十四在西北的兵權,最後被派去個先帝守靈,直到乾隆一朝才被放出來。
  • 雍正王朝中一共出現過三次《牧童》歌曲,每一次都讓人淚流滿面!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112期)在雍正王朝中,讓人感動的地方有很多,尤其是年羹堯被賜死的時候,那首《牧童》想起,讓人不禁淚下。其實這首歌在劇中一共出現了三次,每一次出現,都是一段讓人感傷的故事。本期話題:雍正王朝中年羹堯被賜死時的歌曲一共出現三次,每次都讓人落淚!
  • 再看《雍正王朝》:五個風姿綽約的女人
    在太子復位後又成為多餘之人,被俠肝義膽的十三爺救下,卻又成為八爺黨威脅雍正的把柄。然而王掞早已看穿了一切,作為一代大儒,以仁義立身的老夫子,臨死所做的最後一件「正確的事」,卻是勸殺一個我見猶憐的弱女子,難道聖人教他的忠恕之道也讀到狗肚子裡去了?原來這所謂仁義,所謂忠恕,都是給權力鬥爭遮羞的。從宮鬥劇到歷史正劇,編劇和導演只是換了個講故事的角度,就讓我們對人物的態度徹底變了。
  • 雍正王朝:年羹堯為何甘心被殺,原來他已是沒有牙的老虎,如何造反
    《雍正王朝》中,年羹堯是雍正最寵信的人。從雍正還沒登基時候,年羹堯就協助雍正奪嫡立下了許多「汗馬功勞」。年羹堯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做事果斷幹練、膽大心細,無論雍正吩咐什麼差事都辦的令雍正非常滿意。年羹堯除了協助雍正籌款賑災,到國庫欠款,還是後來的「血洗江夏鎮」的差事。
  • 《雍正王朝》中:老十四身為大將軍王,為何長期和雍正皇帝死磕?
    所以從老十四的角度來說,真要是四哥推自己一把當上大將軍王甚至能夠登基為帝的話一定會好好報答四哥的。老四此時已經從頭腦發熱的狀況下涼快下來了。通過鄔先生的分析知道此時必須推老十四去做大將軍王,然後通過年羹堯做陝甘總督來控制老十四。結果老十四一下掉到了井裡,興致勃勃的和四哥達成了陝甘總督和大將軍王的互相支持的臨時同盟。
  • 雍正王朝:雍正為何要保舉老十四做大將軍王,他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聽取了鄔思道的建議,保舉了自己同父同母的親弟弟十四阿哥胤禵出任「大將軍王」,而這一舉動可以說是為雍正最終能夠成為「九子奪嫡」的勝利者,進而在康熙去世後成功繼承皇位,奠定了非常的堅實的基礎。
  • 年羹堯被處死後,雍正是如何處置他妻女和家人的?手段非常殘忍
    在清朝的時候,也有一位將軍叫做年羹堯,因為他的軍功特別大,所以非常驕傲自滿,導致了他最後悲劇結局,雍正對年羹堯用了極刑,年羹堯被處死後,雍正是如何處置他妻女和家人的?手段非常殘忍。眾所周知,年大將軍的妹妹嫁給了雍正,我們在電視劇《甄嬛傳》裡就能看得出來,華妃就是年羹堯的妹妹,雍正前期也是比較寵愛她的,主要原因就是看在她哥哥還有利用價值,在西北打仗,為大清朝鞏固江山。
  • 雍正王朝裡年羹堯西北用兵殺運糧官罷巡撫,為什麼不敢殺鄔思道?
    《雍正王朝》裡年羹堯西北用兵殺運糧官罷巡撫,為什麼不敢殺鄔思道?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了。要說明這問題得從以下方面入手:一、鄔思道和雍正的關係;二、鄔思道手裡抓著年羹堯的什麼把柄,別人都不敢去送,他為何那麼自信。搞清楚這兩點自然就可以知道年羹堯為什麼不敢殺鄔思道。
  • 雍正王朝:橘子、天麻、蜀錦、竹扇,年羹堯送的禮,你看懂了嗎
    導讀:太子胤礽被復立以後,康熙皇帝開啟了人生中最後一次南巡。在這次南巡途中,發生了一件似乎和當時劇情發展毫不相關的劇情:時任「四川提督」的年羹堯,帶著橘子、竹扇、天麻和蜀錦,去給時任「上書房首席大臣」的張廷玉送禮。
  • 如果年羹堯沒那麼自大,還會被雍正輕鬆除掉嗎?
    年羹堯,同進士出身,官至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甚者加封一等公,可謂是雍正時期位極人臣的存在。年羹堯還在平定西藏和青海羅卜藏丹津叛亂中立下了不可替代的戰功,為雍正在即位之初起到了穩定局面的作用。
  • 年羹堯已經是拔了牙的老虎,為何雍正還要殺他?這些原因不容忽視
    ◆文:剛子聊歷史 ◆原創作品,洗稿、抄襲必究 在影視劇《雍正王朝》中,曾經權勢滔天的年大將軍在平定西北戰亂後不久就被處死,我們不禁要感慨,真是伴君如伴虎,曾經戰功赫赫頗受倚重的年羹堯,為什麼這麼快就落了個賞恩賜死的下場,雍正皇帝為什麼就容不下他呢?
  • 雍正王朝:什麼叫「賢內助」?來看下四福晉和四爺的「夫唱婦隨」
    對於年羹堯送來的禮物,四福晉很是滿意:「還是自家的奴才貼心啊,看這些禮物還真是不容易弄到,我也就說了那麼一回,年羹堯就楞給弄來了!」只是,從這兩句對話中,我們卻能看到四福晉的賢惠:對於禮物的收受,四福晉有著明確的對象選擇,那就是「自家的奴才」,而且還只是對皇四子胤禛忠心耿耿的年羹堯。這說明,四福晉素日裡極為重視這方面的影響,不會給胤禛帶來任何的後顧之憂。
  • 雍正王朝:劉王氏姿色不怎樣,李衛替她翻案後為何說「可惜了」?
    究竟李衛的這句「可惜了了」有什麼講究?《雍正王朝》裡面的李衛是雍正在江南賑災的時候收留的流浪兒,卻運勢滔天,做到了江蘇巡撫的位置上,推行雍正的攤丁入畝新政。然而,新政因為動搖了大地主階級的既得利益,受到來自各方的阻礙。李衛絞盡腦汁,決定抓住底下官員的小辮子,逼迫他們協力推行攤丁入畝。其中,劉王氏的案件成為李衛手中的利器。
  • 《雍正王朝》中老十四為什麼不能娶喬引娣,而老十三卻可以娶阿蘭
    這就比如《雍正王朝》中年秋月本身在旗,但是她的家族旗籍身份比較低微,是包衣奴才出身,所以雍正在即位後將她抬籍到鑲黃旗。其實歷史上雍正的年妃也就是年羹堯之妹,以及年羹堯家族確實是漢八旗正白旗,但並不是電視劇中那樣是包衣奴才,因為年羹堯家族早在年羹堯祖父輩時就已經考取功名,成為了正白旗的一名佐領。
  • 通過雍正跟年羹堯之間愛恨情仇,帶你認識歷史上真實的雍正皇帝
    再比如說就是各種給錢財了,當時雍正不是好抄家嗎?抄了當時蘇州織造李煦的家,把他所有家產都賞給了年羹堯,而且他們家的奴僕你隨便挑。還有當時廣東的荔枝用快馬加鞭的方式(這是享受楊貴妃的待遇),把這個荔枝是送給年羹堯的。而且年羹堯自己得個什麼病或者家人得個什麼病,那雍正皇帝真是老淚縱橫,各種關懷、各種撫慰。
  • 年羹堯一輩子要強不服輸,為什麼臨死前下棋時故意輸給了小牧童?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20期)《雍正王朝》中一直跟隨雍正帝左右的大將軍年羹堯,一輩子要強不服輸,面對雍正帝的一再貶黜,仍然放手一搏,不肯認輸,死死扛著!可是為什麼扛到最後,還沒有見到聖旨時跟一個小牧童下棋故意輸給他?這個舉動的背後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