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裡年羹堯西北用兵殺運糧官罷巡撫,為什麼不敢殺鄔思道?

2020-12-17 小崔讀書說事

《雍正王朝》裡年羹堯西北用兵殺運糧官罷巡撫,為什麼不敢殺鄔思道?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了。要說明這問題得從以下方面入手:一、鄔思道和雍正的關係;二、鄔思道手裡抓著年羹堯的什麼把柄,別人都不敢去送,他為何那麼自信。搞清楚這兩點自然就可以知道年羹堯為什麼不敢殺鄔思道。

一、鄔思道其人

話說這鄔思道,早年間乃是有名的大才子,參加科舉考試,府試鄉試連戰連捷,中秀才舉人都是頭名。康熙三十六年他應試參加南京春闈,三場考下來,時文、策論、詩賦均做得花團錦簇一般,這鄔大才子自信滿滿,料定自己定在三甲之列,稍微次點也能進個前十名。怎料,結果出來「鄔思道」三個字居然在副榜的末尾。

鄔思道氣憤難擋,平靜下來後,經過仔細打聽,原來這南闈的主考副主考都是撈錢的好手,誰塞的銀子多誰就排前面。這鄔思道哪裡能忍得,他召集了其他四百餘名落榜士子大鬧貢院,抬著財神爺放到貢院正堂,並且作聯一副,卻寫的甚麼?往上一瞧原來是:

左丘明有眼無珠,不辯黑黃卻認家兄。

趙子龍渾身是膽,但見孔方即是乃父。

橫批:無錫書生鄔思道謹贈

當時,這事兒鬧得挺大,最後讓康熙知道了,罷免了好些官員,而鄔思道作為鬧事兒的帶頭大哥,被全國緝拿,但鄔大才子畢竟飽讀史書,鬧完之後,拍拍屁股走人了,結果沒抓到。

二、鄔思道與胤禛的關係

話說這鄔思道在外逃亡數十年,腿在逃亡的路上被水匪打斷了,落了一個殘疾,這時適逢孝莊皇太后殯天,天下大赦,鄔思道才敢露面,回到了久違的三吳家鄉。也是巧了,胤禛此刻正在此地找鹽商們籌錢修河堤呢。胤禛的門人戴鐸正好和鄔思道是同鄉,有一天,他們在一座橋頭遇上了,這鄔思道正在感慨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忽然聽到背後有人喊,轉過身去,原來是同鄉啊,真箇是他鄉遇故知,二人握手擁抱寒暄一番。戴鐸就把胤禛做了一番介紹,說此人是京城皇商,位列第四。

話說這胤禛早就聽過鄔思道的才名,有心納入他的門下,於是一行人找了家酒館話說天下大事去了。胤禛有心納入鄔思道,無奈鄔思道牽掛著初戀情人他的表姐,無心在此地多留,第二天一早便赴京去找表妹了。豈料表姐早已嫁作他人婦,孩子都會打醬油了,而且他表妹夫黨逢恩和他姑父金玉澤的都是八爺的人,鄔思道心灰意冷間,與這二位喝酒聊天,不曉得罪了此二人,差點被滅口,幸虧續姑姑對他很好,半夜給了他口信,並給了他一些細軟,鄔思道方得出逃。

鄔思道本就身體殘疾,再加上心力交瘁,半路上暈倒在一個破廟門口,正好胤禛府裡的性因和尚也在替胤禛尋訪他,就此救了他,並告訴他此時恐怕只有四爺才能保他周全。從此,鄔思道投入了胤禛門下。話說這胤禛本就仰慕鄔思道的才華,本想以師禮待鄔思道,但鄔思道說,胤禛的老師顧八代老先生和他的父親是同年,所以他不敢以師傅相稱,故而他們以朋友之誼相待。

這鄔思道在胤禛府裡抵得上半個主子,胤禛要求每個人都必須尊重鄔思道,如有違反定會嚴懲,還真有位小管家嘲笑鄔思道是個瘸子,結果被發配給披甲人為奴了,此處暫且不表。鄔思道在雍王府不但幫助胤禛奪嫡出謀劃策,而且還負責教導胤禛的兒子們,這其中教導出了一位帝王弘曆(也就是後來的十全寶寶乾隆),由此可見,鄔思道在雍王府的地位,他屬於胤禛的朋友,而年羹堯只是胤禛的奴才,二者地位不同!

三、鄔思道去運糧,年羹堯為何不敢殺他,這裡面還有段有趣兒的故事呢

話說,康熙率領眾皇子和大臣去熱河行宮打獵,太子胤礽在夜間與鄭春華苟合,被康熙發現。康熙於當晚囚禁了胤礽,順帶著也囚禁了大阿哥(老大是因為在太子宮裡放了靈符等東西詛咒太子,被三阿哥給揭發了)還有老十三胤祥(囚禁胤祥是因為眾指認出調凌普的兵進熱河行宮的筆記是胤祥的,細節此處不表)康熙召集眾皇子們訓斥了一番,然後讓各自反省去了。

而此次胤禛帶著鄔思道和年羹堯、戴鐸等人,半夜見康熙突來傳口諭,小太監傳給了年羹堯,年羹堯告訴了胤禛,大概意思是要胤禛去戒得居陪大阿哥、胤礽和胤祥。

胤禛吃驚地抬起了頭,臉色急劇地變幻著,是「請」,是「陪」,無論說法如何客氣,也許就是囚禁的代詞兒!許久,胤禛才吃力地問道:「是僅我一人去,還是帶著護衛去?別的阿哥去不去?」年羹堯見他有點慌神,忙道:「奴才沒問,既沒旨意,爺自然要帶著從人去的,奴才親自護送您去。來人說還要請三爺八爺也去,大約是一回事情。」

「四爺只管放心去。」鄔思道知他亂了方寸,有點像驚弓之鳥,遂笑道:「不要杯弓蛇影,沒有那麼多的事。年亮工也不必去,你是朝廷二品大員,招牌大了反而惹眼。有什麼事打發狗兒(狗兒就是李衛)回來說一聲就成。」

胤禛匆匆去了。屋子裡只留下年羹堯和鄔思道兩個人,一個站一個坐,似乎有點無話可說。年羹堯睨著眼上下打量著鄔思道,見他連座兒也不讓,心裡暗罵「這個窮酸跛子如此恃寵拿大」,便端起桌上的涼茶吃了一口,順手潑了,逕自坐了鄔思道對面,向著火,許久才問道:「老鄔,你在想什麼?」

「唔——」鄔思道一怔,從沉思中醒過來,「我在想今後,局面更是紛繁,可怎麼應付?」年羹堯粗聲粗氣一笑道:「你可真是赤膽忠心!過去、現在、將來,是如來三世法身,凡人哪裡知道?這份心操得無味!」鄔思道盯視年羹堯一眼,說道:「人定而勝天,也不見得我們就全然聽由命運擺布。哲人察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觀一葉之落,而知秋之將至。」

年羹堯蹺起二郎腿,笑道:「那你可算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的賢哲人了!閒來時我常想起你,人品、學識、智謀都不是常人所能及。只可惜怎麼就如此坎坷遭際!不然,廟堂之上,還少了你出將入相麼?」「我雖不能出將入相,難道現在不是為朝廷出力?」鄔思道聽了這番刻薄譏諷,不禁一笑,「我遍觀史書,前知豈止五百年?至於後知,五行星命也略知一二,天人感應,醫卜相術也都還將就得來。只你也知道,醫不自治,所以有李鐵拐,有孫臏,那也是沒法子的事。」年羹堯身子一探,說道:「哦?原來先生還精於子平京房之術?你看四爺命相如何?」

「十三爺也問過我四爺的命相。」鄔思道說道,「我說四爺龍驤虎步,鷹隼雄鷙,為君則是理亂龍泉,為臣則是治世英才——這不消問,四爺命繫於天!」

年羹堯哈哈大笑,拍著大腿道:「先生滑稽,瞧不出是個搗鬼的能手,弄玄的積年!為君為臣你都說了,真是萬無一失!」鄔思道笑道:「本來君相之命無常無定,德配於天,即為君;德配於地,則為相,這點子道理你明白麼?亮工,說四爺,是一碼事;說你,我或者就不搗鬼弄玄。別看你回到北京,在四爺府循規蹈矩,出了京,就又是一番光景,老鄔錯說你沒有?」年羹堯正笑著,聽見這話戛然而止,驚道:「你這是什麼意思?」

「你除了德、能、權、謀,還多了一個膽。」鄔思道架起拐杖,悠悠地踱著,「這一條,無論四爺哪個門人都不能比,這原極好。不過,你生性忍而多疑,所以不可玩火。你本命是金命,貴極人臣,但若玩火,火可要克金,那就不堪設想。」年羹堯也站起身來,一句話不說,緊盯著鄔思道。

「我雖通五行,遵的卻是儒道。」鄔思道看也不看年羹堯,繼續說著:「你不同,你自幼就無賴頑皮,讀書不成,打走了三個塾師。你在南京玄武湖練水軍,洗了一個村子。你從軍西徵,以一員微末偏將,先斬後奏,殺掉陝西總督葛禮。你不是善人。」

年羹堯聽了,神情鬆弛下來,笑道:「我當什麼大不了的呢!這都是人人知道的。」

「也有人不知道的。」鄔思道端詳著年羹堯,緩緩說道:「你嘴角這條紋,名曰『斷殺紋』。你有沒有殺婢的事?三個塾師是學問不好,還是管了你的閒事?你剿水匪,血洗一村,有沒有籌餉勞軍的意思?你殺葛禮,是單因他阻你籌糧,還是因他在南京任總督時曾得罪過你?就是這次來承德,你是奉旨來的,還是自請述職?」

年羹堯背上微微沁出汗來,下意識地摸了摸腰間,倏然間一股殺氣衝了上來。

「不要玩火,這是我一片慈心相勸。」鄔思道一邊踱一邊娓娓而言,「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間,遇知己之主,結骨肉之親,託君臣之義。你與一個殘廢人慪哪門子氣?我們都是為了四爺,為了天下社稷,存此一念,你可與古之良將相匹,置圖於凌煙閣上;滅此良知,則地獄之設正為斯人!四爺是雄主,你打定主意才好!」

年羹堯垂下了頭,他已經服了鄔思道,這是他有生以來頭一次打心裡服別人,良久才道:「先生,羹堯謹受教。

結語:以上論述就是鄔思道去送糧,年羹堯不敢殺鄔思道的原因,胤禛很重視鄔思道,並且,鄔思道還知道年羹堯心裏面的小九九。

需要說明的是,小崔這裡所寫的是電視劇與小說裡的事兒,與歷史毫無關係,請看清楚再評論,小崔拙見,歡迎關注點評!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鄔思道所言「燈下黑」,到底何意?年羹堯,真是該死
    年羹堯為什麼不著急?平定叛亂,功成名就,回京後勢必會加官進爵,權傾朝野;戰事失敗或者勞師靡眾、拖延太久,雍正皇權不穩,年羹堯項上的人頭恐怕也會不保。這種兩極分化如此嚴重的對比性結果存在,年羹堯為啥還是不著急?
  • 雍正王朝:年羹堯為何甘心被殺,原來他已是沒有牙的老虎,如何造反
    都沒讓雍正失望過,尤其是在控制十四阿哥軍需糧草,讓老十四那時吃了他的虧,沒有反抗的能力,這事辦的讓雍正很滿意,那是功不可沒。話說年羹堯從一個實力派的人,年羹堯對於雍正是不可或缺的。為何要讓他死,下場還如此悲慘呢?那麼,年羹堯手握軍權,又是西北大將軍,為何甘心被雍正處死,卻不敢造反呢?
  • 年羹堯已經是拔了牙的老虎,為何雍正還要殺他?這些原因不容忽視
    ◆文:剛子聊歷史 ◆原創作品,洗稿、抄襲必究 在影視劇《雍正王朝》中,曾經權勢滔天的年大將軍在平定西北戰亂後不久就被處死,我們不禁要感慨,真是伴君如伴虎,曾經戰功赫赫頗受倚重的年羹堯,為什麼這麼快就落了個賞恩賜死的下場,雍正皇帝為什麼就容不下他呢?
  • 《雍正王朝》中,四阿哥登基後,居功至偉的鄔思道為何要跑?
    雍正皇帝不得不步步為營,將該殺的殺掉,該監的監視起來。八王黨、十四王,自然是該監的。那麼哪些人該殺呢?為什麼要殺呢? 以鄔思道、周用誠為首的一幹雍親王府的幕僚、粘杆處的殺手、雍正還是雍親王時重用的一幹心腹奴僕,全部都該殺。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輔佐老四胤禛到底為了什麼,他最終結局是什麼?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補2期——總152期)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系列也多次提到過鄔思道,但是作為助老四胤禛登上皇位的第一功臣,總感覺他的一生充滿著疑點,所以還是要再說一說他。那麼為什麼雍正帝還要見鄔思道,見不到了後,為什麼還制止田文鏡的追趕呢?本期楊角風談雍正王朝: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明知道雍正帝要來,為什麼要火速從田文鏡處逃跑?
  • 雍正王朝:從奴才到將軍再到自盡,年羹堯的人生全在這首童謠裡
    在《雍正王朝》的諸多角色設定中,有三位人物的命運著實令人唏噓,一位是不動聲色卻能將大局牢牢掌控的康熙皇帝,英明一世、縱橫一生,到底落了一個「停屍不顧、束甲相爭」的悲涼局面;一位是為了大清王朝奉獻一生、殫精竭慮的雍正皇帝,雖然坐穩了江山卻也落得一個「從孤獨中來,到獨孤中去」的無奈結局;還有一位就是今天的主角——年羹堯,從胤禛府中的潛邸奴才,到節制四省、統帥二十多萬兵馬的撫遠大將軍
  • 年羹堯一輩子要強不服輸,為什麼臨死前下棋時故意輸給了小牧童?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20期)《雍正王朝》中一直跟隨雍正帝左右的大將軍年羹堯,一輩子要強不服輸,面對雍正帝的一再貶黜,仍然放手一搏,不肯認輸,死死扛著!可是為什麼扛到最後,還沒有見到聖旨時跟一個小牧童下棋故意輸給他?這個舉動的背後意味著什麼?
  • 雍正即位第一個要殺的是鄔思道,只因兩人辦事,很多都見不得光
    因此所謂「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並不適用於鄔思道,其作為《雍正王朝》中博通古今、識窮天下、可為帝王之師的曠世奇才,是一把雙刃劍,可以化腐朽為神奇,也可以顛倒乾坤,卻無法光明正大登上朝堂,雍正躊躇之下只好決意殺之才安心。
  • 雍正王朝:雍正為何不賞賜授業有功的鄔思道,卻要給年秋月抬旗?
    《雍正王朝》中的鄔思道與年秋月,絕對是一對讓人傷感而又同情的苦命鴛鴦。他們兩人在朝夕相處中互生情愫,相互愛慕,可不管這二人之間的感情有多麼的深厚,卻終究是要無疾而終的。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雍正絕對不會讓鄔思道與年秋月走到一起的。
  • 雍正王朝中一共出現過三次《牧童》歌曲,每一次都讓人淚流滿面!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112期)在雍正王朝中,讓人感動的地方有很多,尤其是年羹堯被賜死的時候,那首《牧童》想起,讓人不禁淚下。其實這首歌在劇中一共出現了三次,每一次出現,都是一段讓人感傷的故事。本期話題:雍正王朝中年羹堯被賜死時的歌曲一共出現三次,每次都讓人落淚!
  • 雍正王朝:鄔思道桀驁不馴,不願出仕為官,卻為何甘願為胤禛出謀劃策
    一 背景 在《雍正王朝》這部歷史劇中,要說最有智謀的一個人,那就是鄔思道了。鄔思道不僅能夠猜透康熙的意圖,還能為胤禛出謀劃策。正是由於鄔思道的輔佐,胤禛才能從九子奪嫡中勝出,成為雍正皇帝。
  • 雍正王朝:年羹堯,最不應該得罪張廷玉!兩句話,就能要了他的命
    年羹堯該不該死,那九十二款大罪已經給出了明確說明;更何況,對於年羹堯的囂張跋扈之形、僭越逾制之狀,甚至已經成為「西北王」的事實,雍正皇帝心中非常清楚。也就是說,不殺年羹堯,雍正皇帝沒法同天下臣民交代;殺了年羹堯,自己又會成為誅殺功臣、兔死狗烹的無道昏君。他之所以向張廷玉發問,就是因為張廷玉不會將其視為「兔死狗烹」的昏君;更不會向自己要一個交代;他的意見大概就是最公正、最理性的意見。
  • 雍正王朝:最初的年羹堯,到底有多恭謹小心?每句話,都會考慮
    也就是說,年羹堯一個人的罪行就超過了鰲拜、和珅和隆科多等三人的罪行總和。《雍正王朝》對年羹堯的仕途軌跡進行了較為真實的還原,對其位高權重以後的驕橫跋扈更是進行了全方面的演繹。只是,就如同我們忽略了和珅的優點一樣,年羹堯之所以能夠爬到如此高度,必然有著常人不能及的特殊能力。拋開真實歷史上的年羹堯不言,僅就《雍正王朝》的演繹來看,升任「四川提督」之前的年羹堯就絕對值得我們學習。其中,謹慎小心,深思熟慮而後言的說話方式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方面。
  • 雍正王朝:胤祥為何落得善終——鄔思道失算了還是雍正帝心軟了
    因為,鄔思道在皇四子胤禛身邊也安插了眼線,離開京城之前,這個眼線肯定將雍正皇帝的所有打算告知了鄔思道。這裡面就包括雍正皇帝對鄔思道的處理打算、對皇十三子胤祥的晉封打算,更可能包括皇十三子胤祥勸阻雍正皇帝對鄔思道的處理。只不過,曾經的皇四子胤禛已經登基為帝,這個眼線是不是已經「叛變」,給自己帶來的消息是不是準確,鄔思道不敢確定。
  • 《雍正王朝》鄔思道對十三爺韜光養晦的勸解為什麼沒起到作用?
    在《雍正王朝》中,當四爺胤禛成功殺出重圍晉升成雍正皇帝後,作為他曾經的智囊鄔思道也馬上脫身出走了,就在他出走的時候十三爺胤祥前來送行,當時鄔思道就勸解十三爺胤祥一定要拼死辭掉鐵帽子王,同時要記得韜光養晦,不能太露鋒芒,這樣才能保的一生平安。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從田文鏡離開後為什麼說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為什麼曾經鄔思道竭盡全力輔佐的雍正會讓他如此害怕呢?這還得從雍正繼位說起。鄔思道本是康熙中期參加科舉的舉人,但鄔思道因為當時科舉中有主考官納賄舞弊的事情,於是鄔思道聯絡眾考生大鬧貢院搞倒了主考官,但是由於帶頭大鬧貢院,鄔思道也淪為了朝廷通緝的要犯,直到孝莊去世康熙大赦天下,鄔思道才成為白丁敢出頭露面。
  • 《雍正王朝》中如月是雍正派來監視鄔思道的嗎?他們倆的結局如何
    引子:這是鄔思道臨走的時候,發生的一幕,十三爺從馬車裡叫出來了一個酷似秋月,名字也帶月的女子——如月,從鄔思道的眼神動作就可以看出鄔思道此刻的想法,他首先是悸動,進而眼神落寞了下來。為何會有這一幕呢?為何要給鄔思道安排一個女人呢?這個女人是誰安排給鄔思道的?是十三爺還是雍正?這樣做的目的何在?
  • 如果年羹堯沒那麼自大,還會被雍正輕鬆除掉嗎?
    年羹堯,同進士出身,官至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甚者加封一等公,可謂是雍正時期位極人臣的存在。年羹堯還在平定西藏和青海羅卜藏丹津叛亂中立下了不可替代的戰功,為雍正在即位之初起到了穩定局面的作用。
  • 《雍正王朝》孫嘉誠被殺後,為何八王爺去祭奠,而張廷玉等人不去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                                                                                                                                                            《雍正王朝》之所以能夠成功主要是靠細節取勝
  • 雍正王朝:雍正帝為什麼看完老八胤禩臨終前寫的信後,暴斃而亡?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雍正王朝:雍正帝暴斃而亡,真的是因為老八胤禩臨終前寫的信嗎?一、前面一期我們也提到過,雍正帝最大的弱點就在於做事太過急躁,且待人不夠寬合,說白了就是有點喜怒不定,且心狠手辣!這才有了年羹堯後來的血洗江夏鎮,這才有了他對年羹堯的承諾:「出了天大的事,我給你兜著。」為了扳倒太子胤礽,他明知道讓坎兒送出那封信的後果是什麼,不然也不會去找大和尚排解心中的苦悶。最終強烈的掌權欲望戰勝了內心的不忍,這才有了坎兒被殺,老十三胤祥被圈禁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