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餅包裝紙出現「棕黃色」油斑,茶餅是不是變質了?

2020-12-23 小喜年

有一段時間沒有喝熟普了,於是就拿了一餅06年的景邁熟普出來喝,剛拿出來,公司新來的同事就拿起茶餅,滿臉疑惑地問:"包裝紙上的棕黃色斑是什麼呀?茶餅不會是受潮變質了吧?"

要判斷茶餅有沒有受潮,先聞一聞茶餅有沒有黴味或其他異味,再掰一下幹茶看是否變軟。

如果都沒有的話,那就說明,茶餅包裝紙上的"棕黃色斑"是"茶油斑"。茶餅上怎麼會出現"茶油斑"呢?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是茶葉的內含物質滲出

"茶油斑"一般出現在存放時間久了的茶餅上,普洱茶在壓餅的過程中,會導致茶葉的細胞壁破裂,時間長了以後,果膠物質分解成水化果膠,慢慢滲出,被茶餅外面的木棉紙吸附,形成了我們所看見的油斑。

茶葉中還有一種物質也會形成油斑,就是揮發性油,主要由醇類、酸類、醛類、烴類、雜氧類、芳香類、酯類等50多種物質組成,它們同時也影響著茶的香氣。在陳化過程中,這些物質的轉化和揮發,產生了茶葉的陳香、木質香等氣味,附著在木棉紙上的物質,變成了茶油斑。

木棉紙上的茶油斑明顯,說明這餅茶的內含物質豐富,在雲南的大葉種古樹普洱茶餅上較為常見。

二是儲存環境造成的

如果儲存的環境溫度過高,不夠通風透氣,會刺激茶葉中的內含物質滲出,導致茶餅包裝紙上出現茶油斑。

還有就是茶餅之間擠壓,也會導致木棉紙吸附茶油,形成油斑。

茶餅木棉紙上的茶油斑,是普洱茶在陳化過程中的正常現象,看到時不必驚訝,這並不會影響茶的品質,還會讓茶湯的口感變得更加豐富。

本文為原創,轉載需註明。

相關焦點

  • 「油斑」、「蟲眼」,棉紙透露的信息你知道嗎?
    「餅茶」又叫做「七子餅茶」是最為常見普洱茶,最早見於《廣雅》,寓意多福。傳統的餅茶都是以棉紙包裝,再用竹箬包裝成筒儲藏。棉紙作為茶餅最貼身的「衣服」,是可以直接反映茶餅儲藏的情況。為什麼要用棉紙來包裝普洱茶呢?
  • 當普洱茶餅有了蟲子,你該這樣做!
    最近有茶友私信我們的掌柜,問:自己存放多年的普洱茶餅長蟲了,該怎麼辦?今天就在這裡統一向大家解答一下關於普洱茶餅長蟲的相關問題。1.普洱茶餅裡長的蟲子是什麼蟲?據普洱茶界有關資料記載,普洱茶餅上的蟲子分為兩類,一類是停留在茶餅表面,專以吃茶餅包裝綿紙為生的茶蟲,也稱為"紙蟲";另一類是活動於茶餅之中,以茶為食的吃茶之蟲,是名副其實的"茶蟲"。這兩類茶蟲分別有哪些特點呢?
  • 普洱茶中的散茶和茶餅區別有哪些?從這幾個方面分析,你就明白了
    那麼今天我們就針對普洱茶來看看,普洱茶中的散茶和茶餅有什麼區別。,所有把普洱茶壓製成餅狀更為方便儲存和運輸。而且把普洱茶壓製成茶餅它的重量方面就是固定的,為357克,七餅為一條,方便騾馬馱運,而且計算重量很方便,我們要知道茶餅就是在散茶的基礎上進行蒸壓成餅狀,飲用的時候只需要撬下來一些即可,更適合收藏。
  • 如何辨別80年代普洱茶的年份?雪印青餅和73青餅,它們才是關鍵!
    一、1980年代茶餅的境況1980 年代茶餅,泛指由 1980 至 1989 年所出產的普洱茶餅。由於當時根本沒有普洱茶的熱潮,茶餅只是單純的交貨到港澳地區,應付小量的市場需求,故此,不但當年的產量低,而且市場根本不在意普洱茶餅本身有沒有明確的生產日期,因為賣到消費者手上的時候,多半的名字只是:「遠年普洱」、「舊普洱」等等,並不會標示實際的年份。
  • 用合適的方法,撬開普洱茶的各種茶餅
    普洱茶在茶馬古道時期,為了方便運輸和存儲,把普洱茶的散茶壓成各種各樣的茶餅。這樣的方式一直延續到現在,各種形狀的茶餅,不但是方便了存儲和運輸,還是普洱茶的一種計量單位,比如說357克一片的七子餅,清朝時期為了方便運輸、納稅、管理,制定了普洱茶七子餅的標準,一直沿襲下來用到今天,一提茶七片剛好是2.5公斤。運輸、儲存、計量是方便了,但要喝茶撬茶的時候經常是萬般糾結,不懂如何下手,經常有茶友分享因為普洱茶太難撬開,用菜刀砍茶的經歷。
  • 市場上普洱茶餅茶包裝紙正面設計有些什麼特點和不足
    普洱茶餅茶內飛作為普洱茶餅茶的包裝,國家有相應的標準規定,其中最主要的還是國家強制性標準,此為後話。按照多知一二的理解,無論是從執行國家標準的角度還是從消費者的角度,普洱茶餅茶的包裝主要是餅茶包裝紙,但從消費者的角度看,接觸最多的、最直觀、視覺記憶最直接的就是包裝好的餅茶包裝紙的正面。多知一二因為喜歡普洱茶,有多餘的空閒時間會去逛逛茶葉市場。
  • 每周一問:為什麼看到的普洱茶都是茶餅呢?
    許多第一次接觸普洱茶的朋友會有這樣的疑問:同樣都是茶葉,為什麼紅茶、綠茶、烏龍茶都是散茶,而市面上看到的普洱茶都是茶餅、茶磚甚至是笨重的金瓜貢茶呢?其實普洱茶也有散茶形式出售,它們大多作為原料販賣給茶商、廠家,由他們來進行二次加工生產。
  • 普洱茶餅,你為什麼如此特立獨行?
    與其他茶葉相比,對普洱茶印象最深刻的地方還不是它的滋味,而是它一餅一餅的形狀。雖然普洱茶也有其他的樣子,但還是茶餅的經典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其實在最開始,普洱茶壓製成餅只是為了方便保存與運輸。並且為了保持美觀,外形做成了酷似滿月的圓形,因而它也有「圓茶」的稱呼。
  •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閩景印象的普洱茶餅
    看過閩景印象茶鋪普洱茶餅的朋友一定知道,相比較我們茶鋪的其他茶葉的精美包裝,普洱茶的包裝就簡陋了好多。一般用一張紙包起來就好了。那麼,為什麼不給普洱茶一個更好的包裝而選用看來有些掉價的棉紙呢?這其中自然有著它的理由。首先,白棉紙的使用歷史悠久。
  • 普洱茶,為什麼要壓製成餅?
    很多茶友都比較糾結普洱茶是餅茶好,還是散茶好,關於這個問題青衫之前寫過一篇《專業解讀:為什麼說存普洱茶餅茶比散茶好?》的文章,感興趣的茶友可以前往查閱。稱重:標準普洱茶餅為357克,在壓餅之前都是稱好每一餅的重量然後進行下一步蒸軟,現在也有很多的規格比如100克、200克等...並不全都是357克,規格小,價格也就相對357克的低一些,受眾人群更廣,這也是現在小規格茶餅更為受寵的原因
  • 【普洱茶】一提七餅?暗藏什麼玄機?
    七子茶餅,又稱圓茶,是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勐海茶廠生產的一種傳統名茶。七子餅茶也屬於緊壓茶,它是將茶葉加工緊壓成外形美觀酷似滿月的圓餅茶,然後將每7塊餅茶包裝為1筒,故得名「七子餅茶」。那麼普洱茶一提為什麼剛好是七餅嗎?
  • 天價茶餅是仿品 茶餅價格無統一標準
    天價茶餅是真是假,專家和商家各執一詞;小偷發帖賣車,記者採訪後證實是有人在惡作劇;彪形大漢非說騎車老人撞了他,張口就要兩萬元……真真假假,有如霧裡看花。都說假作真時真亦假,可在現實生活裡,很多事情必須區分出真假,否則受害的還是咱們普通老百姓。  5萬元買的一片天價普洱茶餅,竟被品茶的行家鑑定為仿品,這讓購買者很是懊惱。
  • 普洱茶怎麼泡?普洱茶餅的衝泡方法介紹
    很多人都有喝茶的習慣,茶葉的種類有很多,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種,在衝泡普洱茶的過程當中也相當的有樂趣,能夠起到放鬆身心作用,適當的喝一些普洱茶也可以達到很好的調理身體效果,下面就來看一下普洱茶怎麼泡。普洱茶熟茶和生茶的區別對普洱茶有一些了解的人應該都知道,普洱茶可以分為熟茶和生茶,生茶還可以叫做青餅,茶葉是青綠色或者墨綠色的,有一部分會轉換成白色或者黃紅色,而熟茶顏色是紅色或者黑色,有類似於發黴的味道,發酵沒有那麼厲害的話,就像是龍眼的味道,而發酵厲害的普洱茶會有一種潮溼的草蓆味道。
  • 九龍營養課堂:茶餅是怎樣製作出來的?茶餅怎麼弄碎?怎麼保存?
    這塊茶餅做工精美,就像一塊經過高手匠人精心雕琢過的玉璧,拿在手中時,有種愛不釋手的感覺。喝倒是也能喝,不過最好先衝泡幾遍,好讓茶葉裡的膠被水充分分解,然後再喝。不過茶葉沫兒哪有正經的茶葉好喝呢?我上網仔細查了一下普洱茶,原來普洱茶是這個樣子的。
  • 普洱茶餅茶怎樣保存比較好
    普洱茶餅茶適合在清潔、通風、避光、乾燥、無異味的庫房內長期保存。有的財力雄厚的普洱茶專業人士或者超級愛好者會建立專門的溫溼度可控的庫房保存普洱茶。但對於我們這樣一般的愛好者而言,可以因地制宜地保存普洱茶餅茶。第一種方式是用在紫砂罐或者建水紫陶罐等有一定透氣性的儲茶罐保存。方法是在罐底鋪上兩至三張綿紙,把用綿紙包裝的茶餅放入茶罐,在最上邊再鋪上棉紙一至二張,再用棉布做的茶布蓋在罐上,蓋上蓋子,放在清潔、通風、避光、乾燥、無異味的環境下保存。
  • 化餅為茶-普洱茶這餅怎么喝?
    市面上很多普洱茶都是壓製成餅,這樣不僅可以有利於茶葉的儲存,還可以節省茶葉體積,方便運輸。不過有些新茶友卻表示喝這個茶的難度係數很大,感覺那麼大一塊茶餅,不知如何快速、安全地下手?要喝到嘴都是一件難事。那今天小編就來教你如何化餅為茶。
  • 普洱茶為何要壓成餅狀,而非散存?
    前些日子同朋友一起逛茶展,在某普洱茶展區,一位隨行朋友拿了個周正的茶餅,費力撬出一點茶葉後不禁同我吐槽:「茶餅這麼難撬,真不明白普洱茶為什麼還要壓成餅狀?」雲南普洱茶的成品,最常見狀態是餅狀,此外還有磚茶、沱茶等緊壓茶,雖也有部分散茶,但緊壓茶一直都是普洱的主流。其實緊壓茶由來已久,早在唐宋時期,江南、中原地區就相繼出現了緊壓團餅茶,當時雲南普洱則處於採收、無採造法的自由發展期。
  • 長期陳放普洱茶,為什麼大家都選餅茶?因為餅茶比散茶節約空間?
    普洱茶,最常見的形態有散茶和餅茶兩大類。很多收藏普洱茶的茶友都是以收藏餅茶為主;日常品茶,散茶也不是茶桌上的主流。相對來說,餅茶撬茶麻煩,還不能很清楚的辨別茶葉品質,為什麼大家都選餅茶存儲呢?難道僅僅是因為餅茶所佔空間小,比散茶更加節約空間嗎?
  • 7532雪印普洱茶,細述它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如今,為了讓更多茶友了解普洱茶,「普洱藏家」攜手白水清、鄧時海教授開闢了《普洱老茶講堂》欄目,將多年研究普洱茶的經驗,發布在「普洱藏家」,與茶友分享!▲普洱藏家總店一、普洱茶包裝的演變據老茶人昌金強介紹,在1996 年以前,出口香港的勐海茶廠出品的七子餅茶,包裝上的「中茶」LOGO都是紅色
  • 茶博會上現場定製 手工定型普洱茶餅吸引眼球
    茶博會上現場定製 手工定型普洱茶餅吸引眼球時間:2015-10-11 19:58:29來源:西部網-陝西新聞網作者:編輯:    記者:大家好,今天燕妮給大家搜索到的就是這家明茶工坊,專營的就是普洱茶了,現在我手上就端著一杯,茶湯看起來清澈透亮,聞一下,茶香高昂,品一口,口齒生津、醇香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