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中國風土人情?用阿拉伯語展開一場「接地氣」之旅

2021-01-07 簡易百科

一起用阿拉伯語

展開一場「接地氣」之旅

讓世界觀眾

了解中國的風土人情

01

《記住鄉愁》

一村一傳奇,一鎮一味道。在這部紀錄片裡,沒有高聳入雲的高樓大廈,沒有川流不息的車水馬龍,有的是中國不尋常的鄉鎮之美。

我們負責執行了紀錄片《記住鄉愁》阿拉伯語、西班牙語等多語種版本的譯製任務。

中國的村莊不僅承載著鄉愁,更孕育著文化。我們在用阿拉伯語對各個城鎮進行介紹的過程中,也能讓世界範圍內更多的觀眾了解我們的民風民俗、人文精神,進而了解到悠久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02

《路見西藏》

有著「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是許多旅行愛好者必打卡的地方。紀錄片《路見西藏》講述了近二十位西藏人與公路的故事。

我們負責執行紀錄片《路見西藏》英語版、法語版、俄語版、阿拉伯語版的譯製任務。

公路對於西藏人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公路是連接人與外界的紐帶。而阿拉伯語版《路見西藏》的譯製,也希望可以通過這些動人的故事,在中國人民與阿拉伯語觀眾之間建立心靈的紐帶。

03

《山路彎彎》

紀錄片《山路彎彎》講述的是在山西省陽泉市虎峪村,一個個善良勤勞的農民用雙手創造減貧奇蹟。

我們負責執行紀錄片《山路彎彎》阿拉伯語版的譯製任務。

紀錄片《山路彎彎》阿拉伯語版本的譯製,也是希望通過對中國扶貧故事的真實記錄,向世界範圍內更多的國家和人民分享我們的減貧經驗,助力全球貧困治理。

紀錄片作為影視作品的一個分支,在記錄中國社會變遷、傳承中華文明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優秀的紀錄片不僅是簡單的事實記錄,更是展示風土人情的媒介,包含著人文情懷的表達。

中國地域遼闊,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文化特點。我們在譯製的過程中,並沒有完全地「改頭換面」,而是適當保留了中國的文化特色。

用阿拉伯語觀眾所熟知的語言以及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展現中國地域魅力,講述中國人的故事,從而助力中國文化真正的「走出去」。

紀錄片展示人文情懷

我們用譯製拉近距離,溫暖人心

///簡易百科 isolves com

相關焦點

  • 俄語、阿拉伯語專業了解一下
    從阿拉伯語、俄語、法語、德語、日語到波斯語、烏克蘭語、蒙古語,河外已有71個語種,語種數量位居中國高校第二位。歐亞語言學院現開設兩個本科專業:俄語專業、阿拉伯語專業。其中俄語專業的第二外語有蒙古語或烏克蘭語,阿語專業的第二外語為波斯語。
  • 中央電視臺阿拉伯語國際頻道節目單
    央視網消息:中央電視臺阿拉伯語國際頻道7月25日12:00開播,該頻道節目單如下:    2009年7月25日(星期六)節目單:    12:00:00 30 綜合新聞(阿) (直播)    12:30:00 30 中國之旅(阿)
  • 我是怎麼學的阿拉伯語
    比如,我的專業,阿拉伯語,它很難學。話說馬克思當年瘋狂學習各門外語,當他見到阿拉伯語時,他望而卻步了。但我之前不以為然,在起初接觸到阿拉伯語時,我想當然地認為可以像學英語一樣相對輕鬆地將其掌握。然而入學之後,由於該語言各個要素和中英文相差甚遠,以及該專業對學生的種種要求,我個人在大一時非常的不適應,甚至同父母聯繫商議轉專業和退學之事。後來退縮無果,決定乾脆背水一戰。
  • 阿拉伯語版中國電視劇《父母愛情》
    人民網開羅1月20日電(記者韓曉明)當地時間20日晚間,阿拉伯語版中國電視劇《父母愛情》暨《你好,中國》埃及開播儀式在開羅舉行。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局長蔡赴朝、埃及廣播電視聯盟主席伊薩姆·埃米爾、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臺長胡邦勝、埃及國家電視臺臺長馬吉迪·拉欣出席開播儀式。
  • 小語種專業:阿拉伯語
    就北京外國語大學而言,非通用語種主要包括兩個語種群:一為歐洲語系,主要包括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捷克語、阿爾巴尼亞語、波蘭語、塞爾維亞語等;一為亞非語系,主要包括阿拉伯語、朝鮮語、印尼語、越南語、馬來語、緬甸語、泰國語、僧迦羅語、豪薩語、斯瓦希裡語等。
  • 阿拉伯語的文化危機:捲土重來的東方主義
    至少有兩個因素促進了這一點:首先,教法學家內部對於某些單詞和句子應該採納何種發音或者讀法尚有爭議;其次,隨著伊斯蘭大徵服的展開,阿拉伯語不可避免地變得多樣化了起來。阿拉伯世界的疆域從西邊的馬格里布一直延展到了東邊的波斯,大大地超出了原有的阿拉伯半島的範圍。在這個徵服的過程中,諸如波斯語、科普特語、柏柏爾語乃至希臘語等大量的外來詞彙和表達也進入了阿拉伯語。
  • 在埃及學習阿拉伯語
    但她努力克服困難,慢慢開始嘗試用阿拉伯語和同學交流,當地同學也很熱心地幫她指路,還告訴她去金字塔、尼羅河等景點的路線。她說:「當地有一句話叫做『喝了尼羅河的水,還會再回來的』,我不僅喝了尼羅河的水,還暢遊了尼羅河。我想以後回國了,也一定會再回到埃及這個可愛的地方。」  「生活中總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 在巴黎說阿拉伯語
    如同西班牙語隨著墨西哥移民已經成為美國的第二語言一樣,阿拉伯語伴隨著北非阿拉伯國家的移民也已經在法國生根發芽。數年前的第一次巴黎之行,讓我對這件事有了深刻的認識和感受。    作為一名長期混在中東的中國人,會說阿拉伯語是必須的,但法語真心就只會一句「你好」。
  • 阿拉伯語版中國電視劇《歡樂頌》在埃及國家電視臺開播
    阿拉伯語版中國電視劇《歡樂頌》開播揭幕儀式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開羅記者劉素雲、米春澤):當地時間11月18日晚,阿拉伯語版中國電視劇《歡樂頌》開播儀式在開羅舉行。這是繼《媳婦的美好時代》等劇目之後,又一部中國電視劇在埃及上演,必將在埃及引發新一輪中國電視劇熱。這段阿拉伯語對白,就是開播儀式現場播放的阿拉伯語版《歡樂頌》宣傳片花。
  • 曾留任北外阿拉伯語系教師的何炅,為什麼很少看到他說阿拉伯語?
    個人覺得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場合不合適吧,何炅主持的節目很多都是綜藝節目,而不是阿拉伯語節目,所以不說阿拉伯語也是很正常的,如果在某個晚會或者某個節目何炅突然蹦出一句阿拉伯語,可能和謝娜在跨年演唱會說生日快樂的效果一樣,被認為這個主持人咋了?
  • 阿拉伯語翻譯公司譯員要理解知識點,阿拉伯語翻譯成中文對照示例
    今天為大家帶來一篇關於阿拉伯語翻譯公司譯員要理解知識點,阿拉伯語翻譯成中文對照示例,這篇文章是道壹翻譯李老師個人感悟,歡迎大家一起交流。阿拉伯語翻譯公司譯員要理解知識點:阿拉伯國家的語言、文化和宗教有著非常顯著的特色,要想較好地掌握阿拉伯語,就要深入了解其社會和文化。基於同眾多阿拉伯國家(阿聯、卡達、敘利亞等)在各個領域的合作,阿拉伯語在國內的使用還是比較廣泛的。
  • 第一季100集阿拉伯語《中國夢365個故事》微紀錄片在阿拉伯國家播出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打造的第一季100集阿拉伯語《中國夢365個故事》微紀錄片將於12月11日開始登陸中阿衛視(CATV),通過尼羅河衛星覆蓋中東地區22個阿拉伯國家和地區(包括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勒斯坦、約旦、敘利亞、黎巴嫩、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葉門、科威特、卡達、巴林、阿曼、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利比亞、蘇丹、埃及、吉布地、索馬利亞、葛摩、茅利塔尼亞),受眾近
  • 寧夏阿拉伯語翻譯成了「香餑餑」
    據吳忠市勞動就業局買玉良局長介紹,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通過政府正規的中介組織,將過去自發的阿拉伯語人才流動,發展為規模化、有序化的人才流動,在全國範圍打造「寧夏阿拉伯語翻譯」的品牌。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全國各地做阿拉伯語翻譯的寧夏回族青年有1500多人,在義烏當阿拉伯語翻譯的寧夏回族青年就有800多人。
  • 中國留學生在貝魯特發放物資,很多人用阿拉伯語和英語喊「中國」
    當一輛載滿愛心包裹、貼著中國國旗的綠皮卡車到達烈士廣場時,幾十個難民湧上前,將車圍住,「他們在歡呼,我聽到他們用阿拉伯語和英語喊『中國、中國』,還有人一直在鼓掌。」當一輛載滿愛心包裹、貼著中國國旗的綠皮卡車到達烈士廣場時,幾十個難民湧上前,將車圍住,「他們在歡呼,我聽到他們用阿拉伯語和英語喊『中國、中國』,還有人一直在鼓掌。」海小寧回憶。
  • 中國萌娃錄阿拉伯語版防疫口訣受到阿拉伯國家網友廣泛關注,網友...
    虎撲10月22日訊 近日,一則中國萌娃錄阿拉伯語版防疫口訣的視頻走紅網絡。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中國萌娃錄阿拉伯語版防疫口訣#:童音稚嫩可愛,受到阿拉伯國家網友廣泛關注】約翰新·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4079萬例。
  • 中國萌娃錄阿拉伯語版防疫口訣 軟軟蠕蠕的童音徵服阿拉伯網友
    中國萌娃錄阿拉伯語版防疫口訣 軟軟蠕蠕的童音徵服阿拉伯網友時間:2020-10-22 11:18   來源:騰訊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萌娃錄阿拉伯語版防疫口訣 軟軟蠕蠕的童音徵服阿拉伯網友 來自中國的雙胞胎姐妹萌萌和芽芽用阿拉伯語錄製視頻,告訴網友面對疫情應做好哪些防疫措施。
  • 最難學的小語種專業:阿拉伯語
    阿拉伯語即阿拉伯民族的語言,屬於閃含語系閃語族,主要通行於中東和北非地區,現為27個亞非國家及4個國際組織的官方語言。以阿拉伯語作為母語的人數超過二億一千萬人,同時阿拉伯語為全世界穆斯林的宗教語言。阿拉伯語因分布廣闊,因此各個地區都有其方言,而「標準」阿拉伯語則是以回教經典《古蘭經》為準。
  • 源於阿拉伯語的英文詞
    在歷史上,阿拉伯語對許多語言都造成了深遠的影響,而透過交流,許多阿拉伯語的字彙都進入了各個歐洲語言。英語因地理因素之故,受阿拉伯語之影響比起法語、西班牙語與義大利語都要小得多,但仍包含了許多具阿拉伯語淵源的單字。當然,一些與伊斯蘭或是阿拉伯歷史文化相關的英語專有名詞,一眼就能看出其阿拉伯語淵源。故下列僅列出看不出與伊斯蘭或是阿拉伯人有關之類別,這些來自阿拉伯語的單字多早已融入了現代英美文化,或被賦予了新的意義,甚至會讓你對其阿拉伯淵源感到意外。
  • 閩臺中小學生展開八閩文化之旅
    信息 閩臺中小學生展開八閩文化之旅 2016-07-1520:49:1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2020本科招生 | 上外阿拉伯語專業,來了!
    阿拉伯語是22個阿拉伯國家和厄利垂亞、查德等國的官方語言,使用人數超過4億。阿拉伯語是聯合國六大工作語言之一,每年12月18日是「世界阿拉伯語日」,它也是全世界15億穆斯林的宗教語言。隨著在東院阿拉伯語專業進一步的學習,你了解到了更多:上外阿拉伯語專業建於1960年,目前已擁有本、碩、博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