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1865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我家兒子今年上大班了,除了想讓他健康長大,還希望他成績越來越好。雖然現在大寶還可以,但是也想以後考個好大學,比如哈佛、清華北大之類的,作為父母,應該都有過這種想法吧?
這位媽媽究竟是何方神聖?
前幾天刷手機看到這樣一則消息:一位韓國媽媽有6個孩子,全都讀到了博士,還是哈佛或耶魯的博士。這都是世界名校啊,不得不實話實說,我非常羨慕。於是找來了相關資料,系統學習了一下,這位媽媽的教育方法,跟大家分享。
全惠星,被稱為「韓國首席媽媽」。為什麼她的6個孩子都如此優秀呢?原來,她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媽媽。不光孩子學習優秀,她學習成績也非常優異。她大學學習的是英文,後來拿到了全額獎學金,去美國留學學習社會學和人類學,曾經擔任過耶魯大學的博士,也對中國文化頗有研究。這麼有才的媽媽,孩子自然也潛移默化地受影響。
她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分享過自己的教育經驗,這是她在學習中華文化時延伸出來的。中國有句話叫「功夫在詩外」,而這位媽媽的育兒秘笈就是「功夫在學外」。簡單來講,就是教育孩子不能單純地讓孩子學習,整天重複催孩子學習是沒有效果的,而要在學習之外的地方發力。
想要自己的孩子也如此優秀,這三個錦囊一定要收好
1. 媽媽不要放棄自我成長
很多父母在有了孩子之後就放棄了自我成長,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了孩子身上。有些父母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爸爸媽媽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就指著你了,你一定要有出息啊!什麼也不做,只是催促孩子加速成長,可想而知,結果不會那麼盡如人意。
有一位作家曾用「四十歲死,八十歲埋」來形容這種狀態,有的人還沒有四十歲,但是已經沒有拼搏的鬥志和向上的動力了。其實,當我們成年甚至做了父母之後,還不是真正的成人。我們依舊有很多不懂,很多東西需要學習。人生路也還很漫長,需要不斷地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樣才能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這位首席媽媽分享的第一個育兒秘訣就是媽媽要不斷地發展自我。在自己的職業領域發揮自己的光和熱,發揮出自己的才華和價值。母親應該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做好平衡,可能不一定要工作,但一定注重自我發展,解決好事業和家庭中的各種矛盾。
孩子上高中的時候,全惠星也曾想過放棄工作照顧家庭。但當時工作非常重要,她選擇了投入工作。當孩子升學壓力大需要激勵時,她選擇了放棄專業領域的聚會,給孩子們最大的支持和指導。
母親對於整個家庭都非常重要。想做一個優秀的媽媽,一定要不斷地充實自己。這樣不僅我們的生活會豐富多彩,不把生活的重心全放在孩子身上嗎,也能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他有用的指導。
2. 不要為了孩子無條件犧牲
很多媽媽在有了孩子之後選擇了做一個全職媽媽。在選擇之前,一定要深思熟慮,想好以後的規劃。很多媽媽在放棄工作之後會抱怨,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為了你,媽媽工作都沒有了,現在反而嫌棄我。所以,不輕易為孩子犧牲掉一切,犧牲過後也應該承擔選擇的後果。
這位首席媽媽也在懷孕之後面臨過這樣的難題,要不要為孩子犧牲工作,要不要把自己的時間都分給孩子。最後,她遵從了自己內心的選擇。其實,全惠星父母也對她做選擇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為父母就是不斷學習成長的人,也不會為了孩子無條件的犧牲。所以,家庭教育真的特別重要。
我們的身份是父母,但在父母這一重身份之前,我們首先是自己。也要滿足自己的欲望和追求,不能為了孩子無條件的犧牲。當你糾結焦慮的時候,說明有新的契機,學會取捨學會做選擇。
3. 讓孩子具有強壯的身體
現在有很多孩子都有肥胖症,而且也很少鍛鍊身體。但全惠星從小就注重孩子的身體鍛鍊。大兒子經常生病,小時候一個月要看十次醫生。所以,為了讓孩子少生病,她開始注重孩子的身體鍛鍊。
小時候,全惠星讓孩子秋季接觸涼水。一開始用涼水洗手洗臉,然後得用涼水洗澡。再慢慢地適應冷水,從20攝氏度的水溫到0攝氏度。後來,她的孩子都很少生病。除了洗涼水澡,她還讓孩子堅持跑步、舉重、攀巖等。大女兒曾經說,正是因為媽媽讓她從小鍛鍊,她才能連續兩天兩夜在實驗室做實驗。這都是因為有一個強壯的身體。
所以,我們一定也要從小讓孩子加強體育鍛鍊,而且體育鍛鍊還能增強孩子的耐挫能力。有一個好身體,孩子才能面對未來的諸多挑戰。
枕邊育兒寄語:
這三個教育方法,只是教育孩子的冰山一角。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我們不能離孩子的生活越來越遠。只有不斷地學習和成長,可以讓我們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去。最理想的狀態,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希望我們都能保持開放的心態,擴大對世界的認知,像首席媽媽一樣開拓出優秀的自己,也栽培出優秀的孩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謝謝】
相關連結一: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選擇對兒童繪本,是關鍵所在
相關連結二:孩子:「想贏不想輸」,我有錯嗎?為什麼孩子輸不起?
相關連結三:2歲前在家這樣陪孩子玩遊戲,強身又益智,孩子玩的樂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