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廢物的自救攻略:認清形勢,放棄幻想

2020-09-04 雲奕君

文/皮皮



從985廢物到小鎮做題家:小鎮狀元們因何焦慮


從2020年5月10日成立至今不過3個多月,豆瓣小組「985廢物引進計劃」的成員已經將近10萬。



「985.211失學失業者的新校園,分享失敗故事,討論如何脫困!」,創建人如此簡介小組,並希望組員們「可以一起吐槽,求助,討論,打卡,記錄,有共鳴和溫暖」。小組共有四個分區:「校規&公告」分區供管理員發布校規、公告等專用;「經歷&共鳴」分區供成員們發帖自述成為「廢物」的經歷,尋求共鳴;「討論&諮詢」分區主要是就廢物們普遍適用的話題、時事熱點等進行討論或者進行個人求助;「分享&打卡」分區被用來分享有助於大家脫困的乾貨或者個人打卡記錄每天的進步;「娛樂&開心」分區,主要是分享有趣的事情,讓大家一起開心。


985five大學的校訓、願景、專業等基本信息


小組的成員們多是國內一流高校的在校生或畢業生,從家鄉小鎮進入名牌大學的「天之驕子」,但是在大學的學習、戀愛、升學、求職等重要問題上遇挫,處於迷茫困頓之中。在小組裡,組員們自嘲為廢物(five),淋漓盡致吐槽自己 「就業前景渺茫」的天坑專業並尋求建議;毫無顧忌地自嘲學習失敗、戀愛失敗、考研失敗、考公失敗、求職失敗等當前的困境;卸去自己驕傲的外殼,分享受挫後內心隱秘的焦慮、自我懷疑和抑鬱的心境;一起交流人生十字路口上與父母的重大分歧,吐槽父母讓人窒息的幹涉和不切實際的期望。大家可以分享自己僥倖得以出國留學,逃避國內壓力的「跑路」心得;也可以心安理得地選擇放棄努力,就地「躺平」。一流高校的所謂loser們在這裡獲得了共鳴。


事實上小組裡普遍提及的專業學習、升學、求職等困境對大學生來講並不新鮮。讓人意外的是國內一流高校的大學生也會面對同樣的困境。畢竟「知識改變命運」的主流話語宣揚一套通過高等教育來實現階層躍升的社會達爾文邏輯,經過高考進入一流大學的學子被認為可以成為社會中堅或者至少也能過上體面的中產生活。但是在從社會蔓延到大學校園階層壁壘中,一部分出身中下階層的高校學子逐漸認識到自己和一些同輩的差距從出生起就已經註定。誠如一位組員的精準概括,「985學生陷入困境的絕大多數都是小鎮做題家」。「小鎮做題家」們在家庭背景、父母見識、學業、實習、戀愛、交際,方方面面都與一些同輩存在差距。跌跌撞撞中不斷碰壁,自我懷疑替代了驕傲與自信,最初的夢想破碎一地。而臨近畢業,才發現無論是升學還是就業,毫無背景和優勢的自己活成了一隻「廢物」,不要說能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甚至還面臨著失學、失業的雙重困境·。至於成為「廢物」的原因,小組成員們在分析自己經歷時經常提到的被迫入坑的天坑專業、目光短淺又強勢的父母、視野狹窄的自己,同輩傲人的履歷,概括起來就是階層固化的社會現實。



作為勞動力商品的大學生:貧困化和產業後備軍的產生


不僅是985高校,在大學畢業生數量逐年攀升的趨勢下,許多大學生都面臨著升學和就業的困境。「廢物、鹹魚、蟻族、社畜」等才是當代大學生們的自我認知,而不似B站宣傳片《後浪》中所展現的意氣風發、前途光明。但事情並非一直如此,曾經,做一名大學生風光無限。正如歷史唯物主義的發現者馬克思所指出的那樣,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青年人的精神面貌和發展創造潛力與整個社會的經濟和文化狀況密不可分,而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變遷由其經濟基礎所決定,所以經濟基礎的變動成為我們理解當代大學生困境的一把鑰匙。


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之初,大學生作為國家培養的高級人才,就業實行「統包分配」政策。80年代的畢業季沒有現如今「最難就業季」鋪天蓋地的通稿,學生的去向,國家關心——「原國家教委聯合其他部門,根據國有企業、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等用人需要,制訂分配計劃,然後下發給各個高校,高校根據這張表格,再推薦合適的人選」。在普通人的認知裡,「那時只要能考上大學,就是國家的準幹部,在學校吃皇糧,不花家裡一分錢,學校還會給學生補貼,畢業包分配,農村出來的孩子還能換成城市戶口……」,由此有了大學生「包分配、吃皇糧」一說。[1]這讓許多當代大學生眼紅的政策出自1951年政務院頒布的《關於改革學制的決定》。80年代的大學畢業生趕上了計劃經濟的末班車,享受了所謂「統包分配」的政策。而今都成了各個領域的管理者和規則制定者,自是不能設身處地的體會後輩們就業時的真切焦慮。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的航船也開啟了由計劃向市場的大逆轉。1978年從農村開始的包產到戶放開了對小生產的限制。1984年開始,私營企業以強勁的態勢在鄉鎮和城市中開疆破土。同年,在國營企業中,也開始了以承包經營責任制和廠長負責制為特徵的改革,資本獲得了自由,為自己增殖的使命活躍起來。僱傭勞動才是資本增殖的秘密,可供資本驅使的勞動力商品市場亟需建立。彼時,隨著鄉鎮企業的出現,僱傭勞動制在私營企業中已經取得了準生證。而對企事業單位中遺留的統包分配的用工制度改革勢不可擋。1984年,企業事業單位的用工制度改革開始進行,最終的確立以1995年公布和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全面推行勞動合同制為標誌。


985five大學校歌


改革浪潮中,大學生也逐步加入了僱傭勞動者的隊伍。恢復高考之後至80年代末,大學生就業還是以統包分配為主,高等教育確實成為改變命運的一個出路。1985年5月,中共中央發布《關於改革教育體制的規定》,提出了改革大學招生的計劃制度和畢業生分配製度的要求。1986年逐步開始採取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直接見面相互選擇的「雙向選擇」和「自主就業」模式。1994年國務院頒布《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要求多數大學在2000年基本實現新舊體制轉軌。1998年,70%以上的大學畢業生實現自主擇業。2002年《關於進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有關問題的意見》施行,正式建立了「以市場為主導,政府宏觀調控、學校推薦、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這標誌著我國畢業生就業市場化的到來,大學生自由勞動力市場的正式建成。


90年代末以來的大學擴招使得就業市場上的大學生漸趨飽和,激烈的競爭和一降再降的就業率使得大學文憑似乎越來越不值一錢。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全面推進,中國市場在20世紀末迎來了第一次生產過剩的危機,深挖國內市場,開拓海外市場成為緩解當時燃眉之急的不二選擇。在教育領域,經濟學家湯敏的一封信開啟了市場化改革繼續深化的序幕。1998年11月,亞洲開發銀行駐北京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湯敏,以個人名義向中央寫信,提出《關於啟動中國經濟有效途徑——擴大招生量一倍》的建議書,建議「三年內將大學招生人數擴大一倍」的,以此作為一項拉動內需、刺激經濟之策」。1999年6月上旬朱鎔基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總理辦公會議決定,大幅度擴大高等學校招生規模。1999年,教育部發布了《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出我國高等教育入學率由1999年的9%提高到2010年的15%的目標。[2]大學擴招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而高等教育收費也水漲船高,成為許多橫亙在貧寒學子求學路上的一道門檻。截至2018年,根據教育部《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全國各類高等教育[3]在學總規模4002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51.6%。



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和毛入學率


高等教育畢業人數(萬人)


儘管教育部曾在2012年放緩高等教育擴招速度,但是高等教育整體招生人數有增無減。與之相伴的是逐年攀升的高校畢業人數,而高校畢業生中,每年數以百萬的高校畢業生增加著勞動力市場上的勞動力供應。激烈競爭使得大學生群體地位和經濟狀況日趨下滑,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大學生的日益貧困化。作為一種勞動力商品的大學生,反映勞動力價格的工資也遵循價值規律。在充沛的勞動力商品供應和激烈的競爭中,大學生的工資一降再降,成為市場上的廉價勞動力。2009年,對外經貿大學的廉思教授發布了其團隊對居住在北京城鄉結合部的青年群體的研究。這些年齡在22—29歲之間,畢業5年內的大學生聚居於人均月租金377元,人均居住面積不足10平方米的城鄉結合部或近郊農村。多數接受過高等教育,大多來自外地農村(佔54.7%)和小城鎮(佔20.7%)。群體中大多數人從事簡單的技術類和服務類工作,以保險推銷、電子器材銷售、廣告營銷、餐飲服務為主。群體中甚至有的完全處於失業狀態,全靠家裡接濟度日。該群體月均收入為1956元,既大大低於城鎮職工平均工資,也低於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後的平均工資,廉思把這群大學生低收入的聚集群體稱為「蟻族」。十多年過去了,「蟻族」們還在失業和低收入的之間反覆橫跳,苦苦掙扎。社畜們已經被996和職場PUA折磨到精神崩潰。985等一流高校的學子們失學、失業的自述又揭開了高校畢業生的失業率黑數的蓋子,道出了高校學子暗淡的未來。


二是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加入產業後備軍。市場並不會對每年數百萬的高校畢業生照單全收。相反,隨著資本積累過程的進行,一方面是勞動力供給的絕對增加,另一方面是勞動力的需求相對減少,造就了一支絕對隸屬於資本、隨時可供剝削的產業後備軍。這支隊伍隨著資本主義經歷危機、蕭條、復甦、繁榮的周期循環,相應地收縮和膨脹,也帶來了勞動力工資水平的波動。通常經濟繁榮時,產業後備軍收縮,工資上漲;經濟危機時,產業後備軍擴大,工資下降。而2020年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讓本就下行的經濟遭遇沉重的打擊,眾多出身中下層和底層的一流高校畢業生們焦頭爛額,就業崗位減少,首先被甩下去的就是沒有背景,又不被市場看好的他們。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中那些勇敢自嘲自己「畢不了業」、「家裡蹲」、「失學」、「失業」的廢物們正屬於這龐大的產業後備軍的一員。


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裡備選為校詩的創作


努力也改變不了的命運:認清形勢,放棄幻想


還是有人責怪985廢物們處於教育金字塔的上層竟然抱怨;有人譴責985廢物們的不思進取才導致了失學、失業的困境;有人認為他們眼高手低,呼籲大學生要拋開觀念束縛,破解「有業不就」。但是正如小鎮做題家們對自己人生的精準剖析,儘管在同一個校園裡,但他們和那些來自中上階層家庭的小孩,從出生起便產生了差距。這是固化的社會結構在他們頭頂上築起的階層壁壘,不是依靠個人奮鬥就能跨越的人生柵欄。


誠然,高校學子中會有少數人幸運地選中了某個專業,求學時勤勤懇懇,求職時貴人相助,成功躋身於金字塔上層的某個位置。也會有一部分人憑藉自己的專業優勢,摸爬滾打多年之後,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生活富足。而絕大部分的大學生都將在勞動力的出賣中喪失自由。爬到上層的成為和舊上層們一樣的壓迫者,和他們一起喝血吃肉,還時不時向後輩們指指點點,看吧,努力就可以像我一樣坐在上層。而位置居中的,日子始終過得膽戰心驚,一個不小心就會跌落塔底。支撐起金字塔的絕大多數人在日復一日的996中飽受折磨。然而「地火在地下運行,奔突;熔巖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被剝奪的人不會一直甘於忍受,壓迫絕大多數人的社會結構也不會永存,不願被壓迫的人們匯集在一起會迸發出改天換地的力量。


擺在大家面前的路似乎都不好走,而一些先行者已經為我們做出了示範。作為半個多世紀前美國一流大學一流專業的博士研究生,畢業就進入國內頂尖研究所,成為國家級項目——曼哈頓計劃中為數不多的女科學家,寒春的前半生不可謂不幸福。但最尖端的科學成果被美國軍方、政府和大壟斷資本家用作爭霸,耀武揚威地陷日本平民於水火之中時,她意識到儘管科學本身並沒有階級性,但是科學為誰服務則是統治階級決定的問題。她放棄了在美國的優越生活和「光明」前途,轉而投身於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在這裡,一切以「是否有利於人民」為準則,她感覺自己真正找到了一條光明的路。


正如寒春所言,「人的幸福不是存在於某種絕對的生活水平中,而是存在於不斷地改造世界的過程中。當然,有的人改造世界的目的只是為了自己,但這種靠建築在大多數人的痛苦之上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它終究會被歷史所消滅。」


黃色的樹林裡分出兩條路,你會選擇哪一條呢?


注釋


[1] 新民周刊《「包分配「,終成往事》,

http://www.xinminweekly.com.cn/shizheng/40years/2018/07/12/10572.html

[2] https://cul.qq.com/a/20170530/018010.htm

[3] 包括研究生、普通本專科、成人本專科、網絡本專科、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專科等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學人數。

相關焦點

  • 認清形勢,放棄幻想
    所以在17年畢業後經歷的迷茫、無法抉擇、兜兜轉轉以及那些貫穿其中的消極情緒,無以面對和付諸的信心底氣,在多少個現實衝突打擊後,終於認清了一些形勢,放棄了一些幻想。最簡單直白的不就是放眼當下,抓住現有。能在自己的領地裡存留享受的資源並持續得到供給,才能得到一份直面現實的安全感。
  • G2官博對話季中杯LCK隊伍:認清形勢放棄幻想
    18183首頁 英雄聯盟 G2官博對話季中杯LCK隊伍:認清形勢放棄幻想 G2官博對話季中杯LCK隊伍:認清形勢放棄幻想
  • G2官博「耀武揚威」,賽前提醒LCK各隊:認清形勢放棄幻想
    在比賽還沒開始之前,G2就在微博上提醒LCK賽區的戰隊,「認清形勢,放棄幻想」。這場季中杯賽事是T1老闆Joe和賽事舉辦方商量好的,然後才有機會舉辦。國內不少戰隊的選手都希望休息,Doinb、JKL、Zoom都希望能在MSI大賽取消期間休息。這次季中杯的勝負對於他們而言,其實也不太重要。
  • 成功從認清形勢放棄幻想開始
    這時候特別想買張彩票,幻想一夜暴富這件事。但是買了10年彩票你也未必能中。這兩天認識一個新朋友,乍一聊覺得很投緣啊,句句說得在理,甚至擲地有聲。多聊聊,聽他不由自主訴說做成一件事好難,又會狐疑:是不是又遇到幻想黨了?心裡知道,大概率是。
  • 張亮離婚或另有隱情,凌晨發文認清形勢放棄幻想,定位在精神病院
    12月7日凌晨,張亮又突然發布了一條匪夷所思的微博,他在內容中寫道:「演員應該有自己的生活態度 ,對人物對事件的獨立思考,世界上最沒有「演技」的恰恰應該是演員…」內容有點悲觀又讓人看不太明白,配圖中的內容就很明顯:認清形勢,放棄幻想。更奇怪的是,張亮這條微博的定位是北京朝陽區精神病院,零點48分張亮在精神病院?
  • G2公開喊話LCK三家俱樂部:認清形勢,放棄幻想,冠軍屬於LPL
    G2公開喊話LCK三家隊伍放棄抵抗本次的季中杯,各大賽區的隊伍的目標真的都非常一致:友誼賽,打著玩玩!雖然每個人嘴上都是這麼說,但是心裡怎麼想的大家都跟明鏡一樣。誰不想證明自己賽區目前最強啊。讓他們認清形勢放棄幻想!這豈不是說讓這三支隊伍放棄抵抗麼?果然整活還得看G2!這三支LCK隊伍唯獨沒有提到DWG!是看不起DWG還是說另有含義?難道說冠軍就在LPL四支隊伍和DWG中間產生麼?這G2一看就是老預言家了,直接把局面分析得死死的。不過他們確實也有囂張的資本,畢竟這兩年來,他們面對LCK時候無一敗績,而LPL成了他們的唯一苦主。
  • G2官博再度整活,對話中韓對抗賽LCK隊伍:請認清形勢放棄幻想
    G2官博也是對話參加季中杯的LCK隊伍,配了一張非常騷氣的圖片:認清形勢,放棄幻想!不少吃瓜群眾在看到之後也是當即笑出了聲,這個靈魂P圖有內味兒了嗷。
  • 看清形勢放棄幻想,我就是什麼也做不了|漫畫
    看清形勢放棄幻想,我就是什麼也做不了|漫畫 2020-06-25 0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985廢物」與「小鎮做題家」是自嘲,更是反思原創
    廢物引進計劃」的討論小組。在「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裡,有許多很喪的帖子,比如:活著真的好難啊對不起,我就是你們說的那個小鎮做題家關於讓家人認清我是個廢物的心理活動多看幾篇帖文就能發現,這些自視為「失敗者」的學子們的困境大多集中在
  • 「985廢物」與「小鎮做題家」是自嘲,更是反思
    截圖自豆瓣5月10日,一位上海大學生在豆瓣上創建了名為「985廢物引進計劃」的討論小組。在「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裡,有許多很喪的帖子,比如:活著真的好難啊對不起,我就是你們說的那個小鎮做題家關於讓家人認清我是個廢物的心理活動多看幾篇帖文就能發現,這些自視為「失敗者」的學子們的困境大多集中在「家境」和「工作」這兩件事情上。
  • 「小鎮做題家」是「985廢物」?太妄自菲薄了
    因此豆瓣上沒有「二流本科廢物引進小組」「大專廢物引進小組」,反倒是「985」的學生,以「廢物」自嘲。「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985」的學生為什麼自嘲是「廢物」。這都起源於豆瓣上一個叫做「985廢物引進計劃」的小組。該小組的主要功能是給985、211的「失敗學子」來「分享失敗故事,討論如何脫貧」,以達到「自救」的目的。小組至成立三個月以來,目前加入人數已經近10萬。
  • 我潛入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看到了「失敗」的真相
    在幾經思考之後,我「潛入」豆瓣的985「廢物」引進計劃群體,成為他們之中的一份子,並逐漸了解到這群年輕人「失敗」的真相。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些學生逐漸看不起他,而他也感覺到無盡的自卑,漸漸的他開始認命,把自己看得「低人一等」,在知道有「985「廢物」引進計劃」這個群體後,他立馬衝進來,因為在這裡,他能找到歸屬感。
  • 985大學的寒門廢物,一代會比一代多
    如今,一個叫做985廢物的新詞,將這兩者串聯在了一起。即使在傳統的認知裡,我們很難把985和廢物這兩個概念拼湊在一起,但在這個魔幻世界裡,他們就是組成了CP. 5月10日組建至今,短短兩個月時間。一個叫做「985廢物引進計劃」的豆瓣小組,吸引了近8萬的組員。
  • 「小鎮做題家」已淪為「985廢物」?
    廢物」?最近,「985廢物」和「小鎮做題家」這兩個說法很火。這都起源於豆瓣上一個叫做「985廢物引進計劃」的小組。該小組的主要功能是給985、211的「失敗學子」來「分享失敗故事,討論如何脫貧」,以達到「自救」的目的。小組至成立三個月以來,目前加入人數已經近10萬。
  • 那群拼命考上985的「廢物」,開始慌了
    前段時間,一個名為「985廢物引進計劃」的小組悄悄成立。5月10日組建至今,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已經有六萬多人加入了這個小組,「67753個five(廢物)在此聚集」。 985廢物引進計劃的介紹頁面,寫著「分享失敗故事」在這裡自稱「廢物」的人,大多都是
  • 玖富普惠:認清行業現實 放棄備案幻想 積極穩妥良退
    玖富普惠:認清行業現實 放棄備案幻想 積極穩妥良退 按照監管要求,P2P網貸機構的定位為網絡借貸信息中介。但在實踐中,出現了許多不合規的平臺和業務。
  • 考上985後,我卻成了「廢物」
    最近,豆瓣上有這樣一個神秘組織,它名叫「985廢物引進計劃」。「985」和「廢物」這兩個詞,在平時我們怎麼也不會將他們組到一起去。正常情況下,名校出身怎麼也能有一個好前途,能夠有一份不錯的好工作吧?!就如同他們的小組介紹一樣:這是一群985/211失業者的樂園,加入分享故事,談論如何擺脫困境。這個小組的人,他們就是一個個的例外。他們即便考上了985、211的好學校,卻依然被當做是個「廢物」。
  • 「985廢物」到底是什麼意思?李雪琴:上了北大就不能當廢物嗎
    在某瓣上有一個小組,叫做「985廢物」,人數不少。在985這樣的名校裡,有一群自稱廢物的「小鎮做題家」。同時,近期很火的李雪琴,也說過一句十分相似的話:上了北大就不能當廢物嗎?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985廢物」是什麼意思?「小鎮做題家」是什麼意思?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哪些?怎麼破解?
  • 「小鎮做題家」已淪為「985廢物」?倖存者偏差導致的焦慮
    圖片來源:IC photo最近,「985廢物」和「小鎮做題家」這兩個說法很火。這都起源於豆瓣上一個叫做「985廢物引進計劃」的小組。該小組的主要功能是給985、211的「失敗學子」來「分享失敗故事,討論如何脫貧」,以達到「自救」的目的。小組至成立三個月以來,目前加入人數已經近10萬。「小鎮做題家」指的是,出身小城,埋頭苦讀,擅長應試,缺乏一定視野和資源的青年學子。
  • 985的小鎮做題家,真的是廢物嗎
    這個詞大概意思是:有很多小鎮或縣城的青年,依靠中學時代題海戰術,考入了211、985名校。但他們除了埋頭做題外啥都不會,從此陷入困境,大學平庸,畢業可能找不到工作,一步錯步步錯[1]。「小鎮做題家」這個詞,最早來自豆瓣小組「985廢物引進計劃」。第一次見到這個詞時,我是一笑而過的——這麼說讓也曾刷過浩瀚題海的城市青年做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