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邑邦,文明歷史悠久;
古山之琛,千年繁華之地。
始祖孫權,三國稱霸江東;
孫氏後裔,傳承帝王之氣。
唐末宋初,孫宅建村伊始;
勵精圖治,綿延千年子翤。
——《孫宅村賦》
這裡是孫宅。
孫宅村位於浙江省永康市古山鎮東南方向,由孫宅自然村和浩川自然村合併而成。孫宅村,又名古山孫,始祖為孫權大帝。約唐宣宗李忱847年,東吳大帝之廿八世蘇寧「芳」由會稽屏風山孫岙遷入此地,尊為始祖。距今已1000多年 。相傳子孫四十代。
「先有孫宅,再有古山。」當地村民常常這樣說。
相傳,孫宅人的祖上是個大戶人家,姓孫,名伯通,是一個商人,有著山林方圓幾十裡。
一個晚上,孫姓老爺做了個奇怪的夢,第二天醒來,他模糊記得夢境裡有「青龍繞柱」這樣的說法,不解其意。他打開大門看到有個衣衫襤褸的後生餓昏了頭抱著柱子在睡覺,他心生憐憫,給他拿了吃的東西。
這名後生是城中街北人,姓胡,名泳。
聯想到夢境中的青龍繞柱,孫老爺心裡奇怪:這樣的巧合,難不成這人會有前途?於是,他把胡泳留了下來。
年復一年,孫老爺的女兒也日漸長大,他就把女兒許配給胡泳,並把姚嶺山的山和田給了他們。據說就在古山二村的前塘沿,那裡就是古山發家的地方。
安居後,胡泳就將門前的這口大池塘取名叫「前塘」,想著把這個地方叫「前塘沿」。孫老爺建議:「在華溪和烏江溪的匯合處有一個小山坡,山的形狀像一個鼓,約在847年左右,會稽有一支孫姓的後裔看中了這塊寶地,在這裡紮根安家。這戶人家背靠著鼓山,前仰方巖山,過著富足的小生活。由於有鼓山作靠山,村名就叫『鼓山』。這戶人家就是我的始祖。今天你的到來,既是我的女婿,也是我的兒子,一家人不必要兩個村名,我們都叫 『鼓山』吧。」於是,古山就有了孫胡兩姓,胡泳公就成了古山胡氏的始祖。
後來不知什麼時候,大概是為了書寫的簡便,就把「鼓山」寫成了「古山」。再後來,古山胡氏不斷發族,人口超過了孫氏好多倍。古山孫氏為了區分,就把古山孫氏部分叫「古山孫」。在地名普查時,孫氏人從字面看似乎輩分小了,於是將村莊改名為「孫宅」。
孫宅村是永康五金之源,銼刀之鄉。永康歷來有「三把刀之鄉」的美譽:菜刀、銼刀、刨刀。1958年,孫宅就成立了五金合作社,村民憑藉「銼刀」闖天下,他們走南闖北,不斷向外界傳播永康的五金文化和產品,奠定了五金髮源地基礎。1985年,孫宅村創建了永康首個小五金市場。一代代孫宅人敢闖、敢拼搏的精神,也影響著永康新一代五金從業者。環迪、浩天、康利鋮……孫宅子孫創辦的這些企業,連續多年進入永康百強,為永康工業強市作出了貢獻。
孫宅村民風淳樸,人才輩出。這裡有「教書育人滿桃李,心繫祖國淡名利」的民國教育家孫樂陶;「兩彈一星研究員,科技高峰奮勇攀。一片丹心照大漠,隱姓埋名為國防」的當代大校孫振鋤;「秉初心闖北走南,著論文成就輝煌」的博士孫瑩瑩……
在村兩委的帶領下,如今的孫宅村,完成了現代化農村改造,建成了商業街,村民也踏上了小康之路。隨著古山商業街南風街的建成,孫宅村每戶村民靠房租一年能有10萬餘元收入。
2019年,由村民集資、孫宅村經濟合作社共同在古山鎮二期工業分區建造了佔地面積2900多平方米的標準廠房。未來,村民每年都能獲得廠房房租分紅,孫宅村村民的日子也將越過越紅火。
來源:永康日報 胡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