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媽們在孕期一般會經歷各種不適,好不容易卸貨了,可是接下來似乎面臨的問題更加讓孕產婦頭疼,例如恥骨聯合分離引發的疼痛。
恥骨疼痛並非是產後才出現的,很多孕婦在妊娠期間便已經出現了疼痛的症狀。
正常情況下恥骨聯合間隙為4-6 mm,孕期隨著激素水平的變化,該間隙可增寬 2~3 mm,如果間隙超過 10 mm時,即出現恥骨聯合分離,顯著的症狀就是疼痛。
有研究表明,約 31.7%的孕產婦遭遇過恥骨聯合處疼痛或不適,其中早孕期發生率約為 12%,中孕期可上升至34%, 晚孕期高達52%。
產後恥骨聯合分離疼痛以局部疼痛為主,嚴重者伴鴨步樣走勢或臥床不能行走。
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疼痛會越來越嚴重。
同時產後疼痛不僅會影響產後恢復和母乳餵養,還會影響產婦的身心健康。
因此,儘早解決產後各種疼痛很有必要。
正常的恥骨,是靠恥骨韌帶連接在一起的,
所以叫「恥骨聯合」。
女性懷孕的時候,尤其是在分娩前,隨著胎頭慢慢下降進入骨盆,卵巢會分泌出一種叫「鬆弛素」的物質,使得骶髂關節、恥骨聯合軟骨及韌帶變得鬆弛,恥骨聯合及兩側骶髂關節出現輕度分離,從而使得骨盆出現暫時性的擴大,以利於寶寶的順利娩出。
在分娩的過程中,由於胎兒過大、產程過長、產時用力不等,都會進一步導致恥骨聯合過度分離。
加上由於產後腰部過於勞累等因素,引起恥骨聯合韌帶的損傷,致使骶髂關節發生細微錯位,
恥骨聯合位置在產後仍不能恢復到正常位置,形成產後恥骨聯合分離症。
恥骨疼痛的表現
產後經常感到陰毛上端的恥骨部位以及大腿根部痛,尤其在走路、下蹲、上樓梯、排便 的時候,疼痛更加嚴重
還有些會出現腰背部、腹股溝區痛。
恥骨分離帶來的疼痛並不少見的,只是孕期的一個暫時性的變化,大多數是不需要治療以及幹預。
可以通過以下措施緩解疼痛
儘量少上下樓梯,避免提重物,走路時注意放慢速度,邁步不要太大,避免加重恥骨損傷。
站立時兩腿要對稱,避免因雙腿動作過大而引起恥骨疼痛。
睡覺時採用側臥,並在雙腿之間放置一個枕頭。在床上移動雙腳和臀部時,應儘量平行、緩慢地行動。
坐著時應避免跨坐,以免使疼痛加劇,最好在背後放置腰枕幫助支撐。。
如果疼痛無法忍受的,必要的時候,可以使用骨盆帶,使用的時候,著力點覆蓋恥骨,兜住整個盆骨。
也可以嘗試局部冰敷,這也是可以緩解一些疼痛,待產包裡搭配的冷熱袋,直接轉冰水進去,就可以了,很方便
適當按摩下背部也有利於緩解恥骨疼痛。
產後3個月後,如果恥骨疼痛仍未減輕,最好儘快就醫。
1、產後儘早活動:
剖腹產後儘早下地活動,對骨盆的恢復,緩解恥骨疼痛有一定的協助作用。
2、骨盆運動:
骨盆運動需要在產後兩周以上方可進行。
3、床墊軟硬適中:
一張軟硬適中的床墊,對產後媽媽們身體恢復有著莫大的關係。
選擇床墊的標準就是在孕媽咪仰臥的時候身體曲線能夠與床墊完全嵌合,
給予頭面部、胸廓、骨盆等平均的支撐力。
4、手法按摩+穴位刺激
專業醫師通過手法按摩和穴位刺激,對骨盆出現的症狀進行恢復。
5、加強骨質營養:
骨盆的成分無非就包括了蛋白質、鈣質和纖維等,要是能使骨質強硬,骨盆自然也就穩固不易受到損傷了。
如:魚、蝦、牡蠣、蛋黃、核桃等。
6、低頻神經肌肉治療儀
目前針對恥骨聯合分離疼痛的治療主要以按摩、內/外固定、骨盆帶進行治療,更多是從緩解肌肉疼痛、解剖復位的方式進行治療。
但實際上當發生恥骨聯合分離時,與恥骨相關聯的腹肌、盆底肌、「吊床」結構都會受到影響,現有的傳統的治療方式無法改善這些症狀,因此醫生在治療恥骨聯合分離時應從鎮痛、增強腹肌和提高盆底肌的支撐等著手,從根本上治療恥骨聯合分離,如低頻電刺激,除了鎮痛還可進行盆底康復。
通知:
安心虎媽夏令營課堂全新開課
為期20天,6期科普+3次群答疑
歡迎孕媽進群學習!!!
一如既往的終極廣告
1,
廣泛接受孕婦入群,請添加微信:BB421008備註預產期+淘寶名字,便可接受我們的科普
2,
需要孕產用品的,請手淘搜索:天貓,安心虎媽旗艦店,新店促銷:滿100-10元,滿200-20元 滿300-30元
3,
需要月子餐的:請手淘搜索店鋪:安心虎媽益膳坊,滿200-20元,滿300-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