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超級真菌怕不怕?別怕,你想感染上耳念珠菌比中大獎還難!

2021-01-21 白衣山貓

這幾天,一則有關中國確診18例超級真菌耳念珠菌感染的消息在各種社交媒體上瘋狂傳播,昨天還引起了一波部分藥業股票的漲停潮。消息的截圖如下:

這個消息在微博上的話題,閱讀量到今天為止已經達到了3.5億。

話題下的文章大同小異,內容又僅限於「威脅」「超級真菌」,「可怕」等字眼,這幾天弄得人心惶惶,卻沒有一個專業文章來解讀。

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真菌感染病人死亡率本來就很高,在醫生看來很正常,沒什麼驚人的發現。

早在一周前,我去美國CDC網站找有關狂犬病的資料的時候,就看到了有關耳念珠菌的相關資料和新聞,當時也不以為意。到了次日,這個新聞已經成了全世界媒體的頭條新聞,我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近日,國家衛健委也出來說話,說耳念珠菌感染在中國不嚴重,不需要採取特殊的預防措施。結果,網上又是一片責疑聲,許多人說,當年的SARS流行的時候,衛生部曾經隱瞞過疫情。

可這次衛健委說的是真哦呀,我只有一聲嘆息!

今天,我就來詳細解讀下耳念珠菌感染是怎麼回事吧。

1、什麼是耳念珠菌?

耳念珠菌是念珠菌的一種,念珠菌屬於真菌。

真菌的局部感染非常常見,常見有手足癬,股癬,很多人都中過招。

念珠菌性陰道炎,大家都聽說過吧,很常見的。我婦科實習的時候,出婦科門診一個月,每天起碼要見到十個這種陰道炎,最突出的表現就是病人會感覺會陰部奇癢,陰道有豆腐渣樣的分泌物。

外耳道的各種真菌感染(不一定是耳念珠菌感染!)也很常見。

上圖就是耳道的真菌感染,不過是黑黴菌感染,不是耳念珠菌。圖片來自McGovern Medical School網站文章。

耳念珠菌不是只生長在耳道裡的念珠菌。2009年,日本首次從病人的外耳道分離出來該型念珠菌,故命名為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耳念珠菌在人的尿道、呼吸道和腸道都有分離到。該真菌在顯微鏡下和普通的念珠菌毫無區別。不同在於,耳念珠菌耐藥。

2、耳念珠菌在世界上的分布。

通過回溯性的念珠菌菌株調查,發現最早已知的菌株,來自1996年的韓國。

目前已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已經分離到該型菌株。日本、南韓、印度、 巴基斯坦、馬來西亞、科威特、以色列、南非、加拿大、美國及歐洲歐盟各國都有發現菌株和病人。我國大陸發現18例感染病人,臺灣發現一例門診輕症病人。

你看,非洲大陸和一些醫療條件落後的國家或者地區就沒有分離出耳念珠菌,為什麼?

因為他們沒有能力去分離,或者說,根本沒有必要去分離。

由於耳念珠菌的傳染性並不強,它不像烈性傳染病的病原體如流感病毒、鼠疫桿菌那樣可以很快隨人群擴散,因此耳念珠菌在全球範圍內的普遍存在,也許本來就有。

因此,目前的觀點,大多認為耳念珠菌本來就分布在世界各地,也曾經引起過各種感染,只是以前大家沒有認識到,或者沒有技術手段把它分離出來。

3、什麼人什麼情況下會感染耳念珠菌感染?

真菌的局部感染,前面已經說了,常見為各種體表癬之類。

通常來說,我們說的真菌感染(包含耳念珠菌感染。),指的就是真菌全身性感染。

但是,普通人不會導致全身性的感染。

我們的皮膚上、口腔、胃腸道、鼻腔等各種地方,都有無數的細菌和我們一起生活,大部分是和我們共生共榮的有益菌,叫正常菌群。

各種細菌和真菌也會彼此爭地盤,但正常情況下是相互制約,彼此平衡。

有正常菌群的存在,有害菌不容易生存和大量繁殖。只能少量存在。

打個比方,你已經娶了個老婆在家裡,再想娶個小老婆進家門,那是相當有難度的。一般情況下,老婆會把小老婆打跑,至於帶個女性朋友來家吃頓飯,那還是可以的。

正常菌群和有害菌的關係也差不多和上面 一樣。

再說了,就算真菌能夠進入人體,也會被人體的正常免疫系統給消滅了。

因此,任何人身上,都可以檢出真菌,許多人身上可以檢出耳念珠菌,卻不會導致感染。

4、真菌全身性感染常見原因有:

A、長期的嗜中粒白細胞減少症。這種病人多見於惡性腫瘤病人化療後,也見於各種嚴重的血液系統惡性疾病

B、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腎上腺皮質激素或者本身免疫系統受損,免疫功能極度低下的人。這種病人,偶見於發生在肝移植等器官移植後。

C、嚴重細菌感染,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後菌群失調,引起真菌繁殖,導致感染。

以上這些這些病人,大多數會在ICU 住著,插著呼吸機,呈現出半死不活的狀態下至少要符合以上3條中的一條,人才有機會感染上包括耳念珠菌在內的真菌。

正常普通人,想要感染上耳念珠菌,得先亂用抗生素把自己體內有益菌統統殺死,再用上激素或免疫抑制劑,用各種方法作死,把自己白細胞降到極低,才有可能感染耳念珠菌。

會有這種作死的正常人嗎?

正常人想要感染上耳念珠菌,談何容易?

5、分離和命名耳念珠菌有什麼意義?

耳念珠菌感染對目前的大多數抗真菌藥,比如氟胞嘧啶、兩性黴素B、制黴菌素、球紅黴素、甲帕黴素、氟康唑、伊曲康唑等,都耐藥或者大都耐藥。

這可以讓科學家加緊研究,研製出新藥來治療此類感染。

在我國,分離出耳念珠菌可以很好地回答常見的院內感染死亡患者家屬問題:「為什麼來的時候人好好的,怎麼就被你們治死了呢?」

6、耳念珠菌感染的死亡率很可怕嗎?

外科嚴重感染非常虛弱的病人,長期使用大劑量廣譜抗生素後,會出現真菌感染,一旦發生感染,反正就是兇多吉少。這20年來,我遇到過兩個病人,都死了。

早期肝移植病人很多死於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病人的死亡率本來就很高,比如血液系統疾病病人,出現真菌感染後,死亡率50%。(數據來源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文章。)

耳念珠菌感染死亡率30%-60%,和普通真菌感染死亡率相差並不大。無非是一件原來大家不知道的事情,被大家知道了,根本不用恐慌。

7、耳念珠菌感染的臨床表現如何?

耳念珠菌感染病人會通過血液系統感染,以菌血症表現最為常見。表現為高熱、寒戰、肝脾腫大等。

血液流到哪裡,感染就到哪裡,包括腹腔內、泌尿道、皮膚及軟組織感染,甚至骨骼及肺部感染。

感染者其臨床特徵與感染其他真菌無異。

病人在感染前往往使用過抗真菌藥物,特別是氟康唑(fluconazole)。

8、治療。

目前無有效抗真菌藥物。

我們對病人只能對症治療,期待病人免疫系統恢復正常,來殺死耳念珠菌。

我們只能將病人置於單人病房,採取標準的接觸防護措施。醫護人員要徹底執行手衛生的制度,以防交叉感染。

9、普通人如何預防?

普通人別長期濫用抗生素。

除此之外,普通人想要感染耳念珠菌,很難,幾乎不可能感染,不用預防。

好了,看明白這些,你可以知道,作為普通人,耳念珠菌其實是怕你的,你不需要採取特殊的預防措施。



相關焦點

  • 超級真菌怕不怕?——其實想感染上耳念珠菌比中大獎還難!
    超級真菌怕不怕?——其實想感染上耳念珠菌比中大獎還難!這幾天,一則有關中國確診18例超級真菌耳念珠菌感染的消息在各種社交媒體上瘋狂傳播,昨天還引起了一波部分藥業股票的漲停潮。消息的截圖如下:這個消息在微博上的話題,閱讀量到今天為止已經超過了3.5億。
  • 中國首例耳念珠菌感染病例發現者:耳念珠菌並非都是超級真菌
    耳念珠菌。東方IC 資料連日來,「超級真菌」在朋友圈引發了不小的風波。一篇講述「美國將『超級真菌』列為緊急威脅,中國已有18例確認感染」的報導廣為流傳,恐慌情緒隨之蔓延。而發現中國首例耳念珠菌感染病例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教授王輝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表示,並非所有類型的耳念珠菌都具有「超級真菌」級別的殺傷力,中國現存的18例感染病例不似美國的病例那般嚴重,也並非無藥可救。王輝介紹,耳念珠菌最早在2009年由日本學者在耳道中分離得來。
  • 中國確診18例超級真菌感染 感染了耳念珠菌怎麼辦怎麼預防?
    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二軍醫大學長徵醫院皮膚科教授廖萬清表示,截至目前,中國已確認18例超級真菌臨床感染病例。這種被稱為超級真菌的耳念珠菌來源目前還不明確,普遍認為,這是新近進化出來的、快速適應人體宿主環境能力的新物種,主要引起血液感染,致死率高達60%。近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已將耳念珠菌列入「緊急威脅」名單。
  • 並非所有耳念珠菌都是「超級真菌」
    連日來,「超級真菌」在朋友圈引發了不小的風波。一篇講述「美國將『超級真菌』列為緊急威脅,中國已有18例確認感染」的報導廣為流傳,恐慌情緒隨之蔓延。而發現中國首例耳念珠菌感染病例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教授王輝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表示,並非所有類型的耳念珠菌都具有「超級真菌」級別的殺傷力,中國現存的18例感染病例不似美國的病例那般嚴重,也並非無藥可救。王輝介紹,耳念珠菌最早在2009年由日本學者在耳道中分離得來。
  • 中國18例超級真菌感染是怎麼回事?耳念珠菌在世界各地醫院繁殖
    有報導稱中國發現18例感染超級真菌的患者!這種超級真菌的學名叫耳念珠菌,是一種有著超強耐藥性的「死神菌」。超級真菌是什麼?多出現在ICU,消息一出,網友炸開了鍋,嚇壞了。  據美國疾控中心(CDC)監測到的數據顯示,「超級病菌」目前已經感染了600多名美國人。一種名為耳念珠菌(C auris)的多重耐藥性真菌近日在美國多地爆發。
  • 「超級真菌」耳念珠菌引關注 專家:國內仍屬個案無需擔心
    這種真菌名為「耳念珠菌」,該真菌會導致病人「神秘感染」,並被美國疾病防控中心(CDC)列為「緊急威脅」,近50%感染者在90天內身亡。國家衛生健康委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和細菌耐藥專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北京協和醫院檢驗科主任徐英春予以回應,被美國稱為超級真菌的「耳念珠菌」在國內發生仍屬個案,我國沒有集中爆發的案例,並且這種真菌在我國的耐藥情況並不嚴重。那麼,到底什麼是「超級真菌」?
  • 神秘超級真菌在美爆發並席捲全球!一文了解耳念珠菌為何如此可怕?
    在過去的五年中,它襲擊了委內瑞拉的一家新生兒醫院,橫掃了西班牙的一家醫院,迫使著名的英國醫療中心關閉其重症監護病房,並在印度、巴基斯坦和南非紮根。最近,耳念珠菌登陸紐約、新澤西和伊利諾州,促使聯邦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將其添加到緊急威脅」的細菌列表中。美國一共報導了587例感染耳念珠菌病例。開篇提到的這名老人在醫院住了90天後死亡,但耳念珠菌並沒有消失。
  • 4月,別怕「超級真菌」,別信這些謠言
    原標題:4月,別怕「超級真菌」,別信這些謠言 草長鶯飛四月天,聆聽花開的聲音,感受生命的色彩。不過,謠言散布的腳步並未停歇,有些謠言的刷屏著實引發人們恐慌,有些謠言則是強行蹭熱點讓人啼笑皆非。 比如,不少人被「超級真菌」嚇了一跳。
  • 健康人通常不會感染耳念珠菌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近日,一種叫耳念珠菌的超級真菌在全球各大洲均發生感染病例最近大家也知道,有18例,這樣一個報導,這個報導我們從文獻上看,它跟美國是不同的,不同的原因是什麼?第一個我剛才非常強調什麼是超級真菌的問題,超級真菌耐藥,但是我們國家應該就是出現散發的這樣一個散發的問題,但是這個散發的發現,它對我們現在的廣普的抗菌藥物,很多種類的抗菌藥物全敏感,所以全敏感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有藥可用。
  • 「超級真菌」大爆發?專家:健康人群不會感染 無需恐慌
    記者了解到,耳念珠菌之所以被稱為「超級真菌」,是因為它的耐藥性比較強,血液感染後致死率高,而且在環境中生存時間較長。  耳念珠菌最早於2009年在日本發現,隨後在全球快速流行。據美國CDC官網數據,目前已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現了耳念珠菌感染病例,包括中國、日本、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西班牙、印度等。
  • 18例感染病例並非集中出現 專家表示:不必恐慌「耳念珠菌」
    「各種藥物治療無效」「致死率極高」「公共衛生新威脅」……一種被稱為「超級真菌」的耳念珠菌日前刷屏朋友圈,引起一些網友恐慌。「超級真菌」真相如何?多位病原微生物專家對新華社記者表示,我國已發現的耳念珠菌感染病例不等同於「超級真菌」感染,且「超級真菌」對健康人群不構成威脅,公眾不必恐慌,也無需採取特殊的預防措施。
  • 美國確診超600例超級真菌 患者感染後會有哪些症狀
    記者了解到,耳念珠菌之所以被稱為「超級真菌」,是因為它的耐藥性比較強,血液感染後致死率高,而且在環境中生存時間較長。  美國CDC官網在關於耳念珠菌的情況說明中提到,耳念珠菌是一種新興的真菌,對全球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它是一種在醫療機構中傳播的耐藥菌,在美國仍然很少見;耳念珠菌可引起血液感染甚至死亡,超過1/3的侵襲性感染者(例如血液、心臟或大腦感染)會在一個月內死亡。  患者感染超級真菌後會出現什麼症狀?可以治癒嗎?
  • 香港29名患者查出帶有耳念珠菌
    耳念珠菌是日本2009年發現的一種新病原真菌物種,因其具有多重耐藥和致死率高的特徵,也曾被稱為「超級真菌」,美國疾控中心將其列入「緊急威脅」細菌名單。對此,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普內科主任醫師馬序竹表示,耳念珠菌對具有正常免疫力的健康人不會造成太大影響,無需過分擔心。勤洗手和徹底清潔醫院內物品是阻斷「超級真菌」傳播的重要手段。
  • 被美國列入緊急威脅名單 感染後死亡率高達60%?「超級真菌」到底是...
    (圖:美國CDC官網)目前,這種超級真菌在紐約、新澤西和伊利諾伊等12個州流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近日已將這種「超級真菌」列入緊急威脅名單。據其官網最新通報,全美感染病例已上升到587宗,近50%的感染者在90天內身亡。而在中國大陸,目前共確認18例臨床感染病例。
  • 「超級真菌」來了?危害大嗎?
    此外,還發現硫酸銅對「超級真菌」具有很強的生長抑制效果,該發現為醫院內感染防治提供了新途徑。另外,在對小鼠和大蜡螟感染模型研究中發現,「超級真菌」中國分離株在毒性方面比臨床上常見的白色念珠菌弱。但在42℃高溫下,仍然可以分泌大量的毒性因子胞外蛋白酶。
  • 香港新增1例耳念珠菌攜帶者 並無感染症狀
    海外網7月10日電 7月9日,香港九龍西醫院聯網發言人就早前瑪嘉烈醫院公布有病人帶有耳念珠菌一事做出最新公布。香港醫院管理局表示,瑪嘉烈醫院再發現多一名54歲男病人帶有耳念珠菌,該名病人現正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 中國確診18例超級真菌感染,致死率達60%!浙江...
    中國確診18例超級真菌感染,致死率達60%!浙江...浙江專家回應來了》近日,一則「超級真菌被美列為緊急威脅,中國已有18例確認感染」的小消息在網上瘋傳,引起了大眾的恐慌。 據《紐約時報》4月6日報導,紐約市西奈山醫院去年5月為一名老年男子做腹部手術時,發現他感染了一種「神秘而致命」的真菌,醫院迅速將其隔離在重症監護室。該男子最終在住院90天後死亡,但這種致命的真菌卻頑強地存活下來。
  • 關於「超級真菌」的N個真相
    「各種藥物治療無效」「致死率極高」「公共衛生新威脅」……一種被稱為「超級真菌」的耳念珠菌日前刷屏朋友圈,引起一些網友恐慌。「超級真菌」真相如何?多位病原微生物專家對新華社記者表示,我國已發現的耳念珠菌感染病例不等同於「超級真菌」感染,只有多重耐藥的耳念珠菌才是「超級真菌」。
  • 「超級真菌」不可怕 驚慌失措沒必要
    全球具體感染的病例數不詳。那麼,什麼是「超級真菌」?它真是生化危機嗎?面對眾多疑問,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普內科主任醫師馬序竹進行了解讀。  什麼是超級真菌?  所謂的超級真菌俗稱耳念珠菌,學名耳道假絲酵母菌(Candida auris)。2009年,在日本一位患者的外耳道中首次被發現,後來在血液、尿液、呼吸道等部位都有發現。
  • 全球氣溫升高使得耳念珠菌可以突破人體的保護溫度
    「超級真菌」耳念珠菌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是日本2009年發現的一種新病原真菌物種,因其具有多重耐藥和致死率高的特徵,也被稱為「超級真菌」。美國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已將其列入「緊急威脅」細菌名單。美國通報病例587件,近半數受感染者都在90天內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