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商街盛啟繁華,「贛味人家」匯集江西味道
△示意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
鄱湖贛水繞村塘,稻花香裡說豐年。豐富的物產帶來舌尖的繁榮,早在東晉《後漢書》中的《豫章記》就寫道:「地方千裡,水路四通……嘉蔬精稻,擅味於八方。」說的就是當時江西地方的飲食文化盛行。
根植於鄉土河湖的贛菜,承載著江西人共同的記憶。而與文人墨客的結緣,則讓口味濃厚、鹹辣兼顧的贛菜有了更多的歷史底蘊:如北宋時期廬山歸宗寺中的「東坡肉」、紀念南宋愛國將士文天祥的「三杯雞」、清代袁枚在《隨園食單》中記載的江西名菜「粉蒸肉」以及建國後毛主席讚不絕口的「四星望月」……
但提起贛菜,能掛在嘴邊的,好像只有炒米粉和瓦罐湯,除了歷史及地理因素外,缺少重要展示平臺是江西菜走不出去的主因之一。反觀省外,滬上傳統美食集大成者有豫園城隍廟、長沙有坡子街火宮殿、成都有春熙路太古裡……江西菜和贛派小吃亟待一個高調亮相的秀場和窗口。
承載江西千年商脈和城市記憶的南昌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後簡稱:南昌萬壽宮街區)榮耀登場,其中六大業態之一的「贛味人家」不僅網羅江西佳餚,更以贛味為基礎,結合老南昌三街五巷的贛派建築故事,將翹步街、蘿蔔巷打造成具有江西特色的餐飲、小吃一條街,展現江西美食文化的魅力,締造絕無僅有的贛菜美食新地標。
經典贛味實力呈現,江西符號獨領風騷
【名揚四海的三十年江西老字號:「獅子樓」演藝酒樓】
△示意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
贛菜的發展離不開贛商的振興,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一大批贛商先後崛起,在全國聲譽漸隆。1985年,江西省首家現代意義的餐飲酒樓——南昌獅子樓大酒家創辦,成為江西餐飲第一品牌和改革開放地方性民營企業的標杆。1990年,「獅子樓」開到了海南省,獲得了極大的成功,「獅子樓夜食城」被海內外媒體譽為「亞洲第一大排檔」。
作為中國首家企業創辦京劇團「獅子樓京劇團」,獅子樓將中國餐飲和京劇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弘揚了傳統文化,受到國家文化部的表彰。
現在,從江西走出,在省外發跡,在全國揚名的獅子樓重投豫章懷抱,近2000㎡超大空間旁伴有戲臺,雄偉大氣雕梁畫棟的中式風格與層樓疊院、高脊飛簷的贛鄱建築相得益彰,把東方的精緻優雅展現得淋漓盡致。獅子樓以贛菜為主,兼收並蓄全國八大菜系的優點和特色,通過與贛劇、採茶戲、京劇、文化結緣,增添了就餐的娛樂性和多樣性。當美味的佳餚伴著多情的戲腔,耳目一新的用餐感受一定會讓食客大呼過癮。
「獅子樓」的發展,是南昌萬壽宮街區千年江右商幫「敢為人先」的精神在新時代的體現,它的獨家回歸,一定能成為南昌萬壽宮街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藏身於煙火的贛南美食:八景臺客家小吃博物館】
△示意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
若贛菜是一頂璀璨皇冠,那麼贛南客家美食就是其上一顆最耀眼的明珠。「八景臺」餐廳諧贛州名景「八境臺」之音,以贛州最具歷史底蘊的珍饈美饌之名,旨在南昌萬壽宮街區打造一座「贛南客家小吃博物館」。
「贛州有豐富的物產和美食資源,贛南十八縣的小吃別具風味。發展至今,在全國的知名度卻不夠。我們來到省會,意欲通過南昌萬壽宮街區這個優質的平臺,把贛南美食更好地推出去,向世人展示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蘊,把餐廳打造成江西最具情懷的客家夜市和贛南美食館。」八景臺負責人表示。
做舊的細節讓人有穿越時空之感,濃厚的文旅氛圍一秒喚起遊子思鄉的記憶。這裡贛南小吃、客家小炒、燒烤夜市無所不包,夜宵直至凌晨,並結合贛南擂茶演示、黃元米果製作以及贛南採茶戲、於都嗩吶、興國山歌等表演,極大的增強顧客體驗感,形成獨特的客家夜市和美食文化,打造成極具客家風土人情、還原年代記憶、展現客家美食文化的網紅打卡點。
【最具文化創意的贛菜先鋒:爐憶·家宴】
△示意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
「爐火醇家味,宴客常相憶」。爐憶·家宴用家的味道和家的情懷留住每一位食客的心和胃。把江西的歷史人文和山水文化融入就餐體驗是爐憶·家宴的拿手好戲,憑藉舒適的環境和高雅的格調,餐廳曾獲得「最具文化創意餐廳」的稱號。
爐憶·家宴的南昌萬壽宮街區店將按「江西贛菜博物館」的文化店方向打造,以匯聚贛菜精華,創新贛菜品牌和弘揚贛菜文化為己任,為食客提供優雅用餐環境的同時亦能領略博大精深的江西文化。獨特的空間裝飾和展陳雕琢了一個值得品位和停留的藝術空間,在非用餐時間段也能讓消費者進入店內參觀並成為熱門打卡點。
【禮味八方的南昌小吃世家:味福記】
△示意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為劉濤、鄧超、彭昱暢等明星大咖光顧的網紅餐廳,味福記憑藉其正宗南昌小吃成為了南昌美食的一張名片。涼拌藕片、白糖糕、福羹等曾經隱匿在街頭巷尾的小吃都能在味福記嘗到。
近年來,味福記一直致力於傳統民俗餐飲文化的研究,通過消費場景的打造,把味福記品牌故事與南昌萬壽宮街區「福文化」相結合。
升級後的南昌萬壽宮街區旗艦店充溢著「福」氛圍,將南昌萬壽宮街區「福主」文化與南昌老味道融合,意喻:食「福」味,傳「福」氣,是南昌萬壽宮福文化在商業品牌合作中的大膽應用。以「福」元素創意手作進行空間點綴,復古中透著時尚,一步一景,玩轉國潮心機,是外地人來南昌必打卡的特色小吃餐廳。
【一道湯包獨步天下:章梨華·遇章記】
△示意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
1952年,贛籍師傅從天津帶回灌湯包技術,把本地食材和北派技藝相融合,獨創出豫章津津湯包,咬一口,鹹鮮滿溢,口齒留香。素有「南昌面點騎士」之稱。
如今,傳承三代的豫章津津湯包走進南昌萬壽宮街區,與街區文化碰撞而出新「故事」——「章梨華·遇章記」,選址於「蘿蔔巷25號」,致力於將「玉泰鹽莊」老掌柜張家良「賣好鹽不摻假」的理念延續下去,以好功夫和老味道滿足豫章百姓的味蕾。
復古的街道,一店一景。通過引入一批有品質、有創意、有故事的贛鄱餐飲翹楚,充分體現了南昌萬壽宮街區打造「贛味新地標」的雄心。用贛味傳遞江西的故事,把文化魅力與歷史空間結合,在差異化消費場景中獲得新的就餐體驗……我們有理由相信,南昌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一定會是你愛上江西,愛上贛菜的第一站!
南昌城市會客廳,贛鄱文化第一街
擎動洪都城芯,雄踞百億商圈
斥資20億打造,締造商業典範
6千萬燈光秀場,點亮贛派場景
24h全時段嗨玩,精細專業管理
匯聚潮流品牌,臻選六大業態
【尚品街·夜bar·舌尖領地 贛味人家·江西禮物·文創集市】
全球招商中, Tel:0791-820 55555
ADD: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船山路
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招商接待處
【關注百家號樂居財經,洞悉房產市場風雲變化。】
文章來源:贏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