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琉球興嘆:李鴻章蔣介石先後錯失良機

2020-12-24 搜狐網

尚氏國王

  12世紀琉球群島上出現了中山、山南、山北三國。公元1372年,明朝政府分別冊封了琉球三國國王,三國向明朝稱臣,成為明朝藩屬。幾年之後,中山國滅了其他兩國,建立起統一的琉球王國,仍向中國朝貢。明朝皇帝還曾贈送閩南人的三十六姓給琉球。明朝滅亡後,琉球王國繼續與清朝保持藩屬關係。

  明朝冊封琉球200多年後的1609年,日本薩摩藩諸侯島津氏用武力徵服琉球,並強迫琉球進貢,從此琉球進入了「一國兩屬」時期。初期,日本一直要求琉球對中國隱瞞其向日本進貢的情況。後來,清朝由於國力衰弱,自顧不暇,雖已知悉卻「未予過問」,但也從未正式承認琉球系日本屬國。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走上侵略擴張的道路,不再滿足「琉球兩屬」的狀態,於是謀劃吞併琉球。1872年日本明治政府強制「冊封」琉球國王為藩王,並將其列入所謂「華族」。1874年,日本利用琉球船民被臺灣高山族人殺害的事件派兵入侵臺灣,並逼迫清政府認可日侵臺為「保民義舉」,變相使其承認琉球人為日本屬民。1875年日本強制琉球改用日本年號,不準其向中國進貢和受中國冊封。1879年日本宣布廢(琉球)藩置(衝繩)縣,正式把琉球併入日本版圖。

  日本吞併琉球後,琉球多次懇請中國派兵援琉,但衰弱腐敗的清政府卻沒有答應。不過,畢竟是琉球王國的宗主國,清政府也據理向日本進行了多次交涉,反對日本吞琉。李鴻章還請美國卸任總統格蘭特居間調解。

  1880年3月,日本正式向清政府提出「分島、改約」案,即琉球群島的北部和中部島嶼屬日本管理;琉球群島的南部諸島如宮古島、八重山,則歸清政府管轄。作為交換條件,中國應修改日清通商條約,允日享有最惠國待遇。據此,清政府總理衙門大臣沈桂芬等人與日方代表進行商談,1880年10月28日草籤了《琉球條約》及《酌加條款》。

  此一「分島、改約」案在清政府內部引起非議。清政府以李鴻章為原辦議約之人,又熟悉日本情勢,令他統籌全局。李鴻章上奏摺稱:「日人多所要求,允之則大受其損,拒之則多樹一敵,唯有以延宕一法,最為相宜。」清政府最終採納了李鴻章的建議,對「分島、改約」案置之不理。

  但李鴻章的「延宕一法」即「拖」的政策,既不能、也無力阻止日本吞併整個琉球群島,結果是中方在琉球問題上一無所得,使中國輕易地喪失了琉球群島的南半部,失去了中國由東海進入太平洋的重要通道。

  試想,如果李鴻章有一點起碼的海洋意識和地緣戰略思想,在無力、也無心阻止日本吞併琉球的情形下,接受日本的「二分琉球」方案,中國則輕易地、合法地擁有了琉球群島南部的宮古島、八重山等諸島。

  到了1943年,中、美、英三國首腦於11月22~26日在埃及開羅開會討論對日作戰事宜。美國總統羅斯福兩次向蔣介石表示想將琉球群島交給中國,但蔣未接受。

  一次是11月23日晚,羅斯福對蔣說:「我考慮琉球在地理位置上離貴國很近,歷史上與貴國有很緊密的關係,貴國如想得到琉球群島,可以交給貴國管理。」蔣不知該如何回答,過了老半天才回應說:「我覺得此群島應由中美兩國佔領,然後國際託管給中美共同管理為好。」

  另一次是11月25日,羅再次向蔣談及琉球群島,說:「我反覆考慮,琉球群島在臺灣的東北面,面向太平洋,是你們的東部屏障,戰略地位極其重要。你們得到了臺灣,如得不到琉球,臺灣也不安全。更重要的是,此島不能讓侵略成性的日本長期佔領。是不是與臺灣及澎湖列島一併交給你們管轄?」蔣半天不作聲,羅斯福以為他沒有聽清楚,又補了一句:「貴國要不要琉球?」蔣猶豫再三,最後答覆道:「琉球的問題比較複雜,我還是那個意見,中美共同管理為好。」羅斯福心裡明白了:蔣介石是真的不想要琉球群島。此後,羅斯福再也不提琉球的事了。

history.sohu.com false 環球網 http://history.huanqiu.com/china/2015-04/6087483.html report 1937 尚氏國王12世紀琉球群島上出現了中山、山南、山北三國。公元1372年,明朝政府分別冊封了琉球三國國王,三國向明朝稱臣,成為明朝藩屬。幾年之後,中山國滅了其他兩國

");}

相關焦點

  • 琉球有三次加入中國的時機,蔣介石就浪費了兩次
    琉球群島位於中國大陸的東南邊,和臺灣省毗鄰,面積約4600平方公裡。這個島國在歷史上和中國淵源極深,還曾有三次加入中國的機會,可惜蔣介石浪費掉了兩次,還有一次是誰呢?當然是大清宰相李鴻章了。1879年,日本在籌備多年後吞併琉球。自1879年琉球滅亡至1885年間,大量琉球人流亡中國,要求母國主持公道。日本害怕列強交涉,故而向清政府提出「分島、改約」案,即琉球群島的北部和中部島嶼屬日本管理;琉球群島的南部諸島如宮古島、八重山,則歸清政府管轄。李鴻章不想得罪日本,清政府拒絕在談判條約上簽字,協商破裂。
  • 日本曾提出與中國分割琉球群島,但被李鴻章拒絕
    經過深思熟慮,李鴻章認為日本已近胳肢窩,籠為我用,拒為我憂,琉球彈丸之地懸於海外,中國受其朝貢無益,可有可無。於是,李鴻章選擇讓列強從中斡旋。至於斡旋的國家,李鴻章選擇了美國,找到了前總統尤利塞斯·格蘭特。
  • 殊不知蔣介石曾兩次拒絕收回琉球群島!
    但是中國也不是一直沒有機會收回琉球,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國的羅斯福總統,曾經先後兩次提出,將琉球群島交還給中國,但是當時的中國的當家人蔣介石居然給拒絕了!1943年開羅會議舉行,在大會期間蔣介石和羅斯福先後進行過四次交談,11月23日晚,蔣介石攜國防委員會秘書長王寵惠與羅斯福單獨會談,羅斯福提到了琉球群島。
  • 日本唯一吞併的國家,一心「回歸」中國,因蔣介石失策未能如願
    不甘心被日本奴役的琉球人積極復國,末代琉球國王身陷日本,派妹夫嚮往大清尋求復國的助力。琉球末代駙馬一行四人,喬裝打扮北上去見李鴻章,請求李中堂為琉球上書發兵日本。李鴻章是清末能臣,對中日實力的差距看得很清楚,加上又顧忌若是跟日本開戰,沙俄肯定是要趁虛而入的,因此只是派人做了外交努力,沒有上書慈禧老佛爺主張發兵。
  • 蔣介石的一念之差,讓中國錯失收回琉球的最好機會
    日本對琉球的強行侵佔曾引起許多國家的不滿,琉球人民也曾用各種方式進行過反抗,但都失敗了。1943年,二戰進入新階段,中國、美國以及英國首腦於11月22日到26日在埃及開羅開會,蔣介石作為中國首腦參加了此次重要會議。美國總統羅斯福期間共於蔣介石會談四次,其中兩次談到琉球群島問題。
  • 今日話題歷史版:蔣介石拒絕收回琉球?
    蔣介石與琉球問題面對羅斯福1943年開羅會議期間對琉球問題的詢問,蔣介石確實以「願與美國共同佔領管理該地」作為回應;但這並不意味著蔣介石放棄琉球,事實上,直到1948年,蔣氏還在以各種手段竭力謀求收回琉球。
  • 日本提出無償歸還琉球,李鴻章卻一口回絕,拒絕的原因是什麼?
    琉球是位於太平洋島嶼上面的重要群島,在中國古代,琉球這個概念十分的陌生而又熟悉,熟悉是因為他們國家和古代中國一直保持著貿易朝貢的關係,陌生是因為從近代以後,中國人對於琉球的概念越來越陌生,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琉球曾經是明清的附屬國,甚至不知道琉球是漢文化在太平洋上面的一顆珍珠。
  • 桃花舍主人:蔣介石曾經事實上「不要琉球群島」
    首先,國民黨政府在「開羅會議」之前與之後多次談到琉球群島甚至公開要求「收回琉球」的事實,看似有利於否定蔣介石「不要琉球群島」的說法,但實際上,它並不能周延地排除掉蔣介石在具體條件和語境下「不要琉球群島」的可能性,它只為「開羅會議」中曾談到琉球群島問題提供了旁證。
  • 蔣介石不但放棄了琉球,甚至連澎湖都差一點丟掉
    蔣介石對於能接到羅斯福的邀請是有些意外的,畢竟,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就一直任強國宰割,在國際上沒什麼地位,以至於,蔣介石對出席這次開羅會議並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並沒有很好的考慮戰後如何讓中國的利益最大化。蔣介石在奔赴開羅前在日記裡寫下了此行的方針:「餘此去與羅邱會談,應以淡薄自得無求於人為唯一方針,總使不辱其身也」。
  • 日媒:琉球要鬧獨立
    據日本共同社21日報導,主張衝繩獨立的「琉球民族獨立綜合研究學會」成員日前參加了正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的原住民問題會議,主張日本政府應該承認擁有固有文化的衝繩人是「原住民」,還呼籲解決駐日美軍基地集中於衝繩的問題。
  • 蔣介石拒收琉球群島,毛主席一句話,讓人疑惑不已
    直到現在,依舊有諸多土地還未收回,其中特別值得我們注意的便是,位於中國東部的琉球諸島,每當想到此處,小編就痛心不已。1943年,隨著法西斯義大利的戰敗投降,距離戰爭勝利的日子越來越近,於是中、美、英、法、蘇等國召開一場屬於勝利者的會議,史稱「開羅會議」此次會議主要討論,戰勝國如何分配被法西斯掠奪的土地主權問題,當時中方是國民黨總裁蔣介石為代表,去參加談判的。
  • 琉球失國
    "聽之乎,何以為國"1877年12月,何如璋剛到日本,在神戶港尚未下船,滯留日本的琉球使臣馬兼才就乘夜色秘密登舟,哭訴日本欲吞併琉球的陰謀。琉球王在向清朝公使的求救密信中寫道:"今日阻貢,行且廢藩,終必亡國"。何如璋到達東京後,琉球官員毛鳳來等又先後求見,請求清朝出面幹涉,以救琉球危亡。
  • 開羅會議上,羅斯福要將琉球交中國管理,蔣介石的回應令他啞口無語
    在開會時,除了明確表示「被日本人背信棄義地所竊取的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和臺省、澎湖等,應理所當然地歸還中國」外,羅斯福突然提出,要將琉球群島交給中國管理。11月23日,蔣介石帶外長兼翻譯王寵惠與羅斯福單獨會談,會談時,羅斯福對蔣介石說:「琉球系島嶼,是日本當年是用不正當的手段搶奪的。
  • 1943年美國想將琉球群島交給中國,蔣介石聽後說:將來再說吧
    1943年11月9日,羅斯福致電蔣介石,請蔣介石去開羅參加會議。開羅會議於1943年11月22日—26日召開,其間蔣介石與羅斯福會談了4次。我考慮琉球在地理位置上離貴國很近,歷史上與貴國有很緊密的關係,貴國如想得到琉球群島,可以交給貴國管理。」羅斯福突然提出將琉球群島交給中國,大大出乎蔣介石的意料,不知該如何回答。過了老半天,他小心謹慎的對羅斯福說:「將來再說吧,我覺得此群島應由中美兩國佔領,然後國際託管給中美共同管理為好。」蔣介石這麼一說,羅斯福覺得蔣介石不想要琉球群島,故未再往下說。
  • 二戰後期,美國曾提出要把越南和琉球送給中國,蔣介石為何拒絕?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二戰後期,美國曾主動提出,要把越南和琉球送給中國,之所以現在沒有看到,就是因為蔣介石嚴詞拒絕了!那麼,蔣介石為什麼對到嘴的肥肉又給送出去了呢?當時,羅斯福也是被蔣介石的這種說法給震撼到了,本以為蔣介石和邱吉爾,史達林一樣貪得無厭,沒想到到嘴的鴨子,它還會送走?但是,羅斯福卻不依不饒,進而提出讓中國暫時管理越南。蔣介石同意了,但提出給予越南經濟獨立的地位。在之後的討論中,羅斯福進一步的試探蔣介石,他還表示,琉球群島也曾是清朝的屬國,戰後自然也是得歸還給中國。
  • 《開羅宣言》海報爭議背後歷史細節:蔣介石兩度拒收琉球群島 沒敢...
    蔣介石夫婦參加開羅會議 開羅會議上,蔣委員長兩次拒絕收回琉球群島 11月23日晚,蔣介石帶國防最高委員會秘書長王寵惠與羅斯福單獨會談,在談到剝奪日本在太平洋侵佔的島嶼時,羅斯福想到了琉球群島。他對蔣介石說:「琉球系許多島嶼組成的弧形群島,日本當年是用不正當手段搶奪該群島的,也應予以剝奪。我考慮琉球在地理位置上離貴國很近,歷史上與貴國有很緊密的關係,貴國如想得到琉球群島,可以交給貴國管理。」但是再想了半天之後,蔣委員長才回答道,「我覺得此群島應由中美兩國佔領,然後國際託管給中美共同管理為好。」蔣介石這麼一說,羅斯福覺得蔣介石不想要琉球群島,故未再往下說。
  • 日本是怎樣一步步把琉球吞併的?又為何曾打算與清朝分治琉球?
    直隸總督李鴻章是膽小怕事的,他當日復何如璋一函,以為「琉球朝貢,本無大利,若以威力相角,爭小國區區之貢,務虛名而勤遠略,非惟不暇,亦且無謂。這時阻貢問題發生,李鴻章函總理衙門,說「琉球地處偏隔,尚屬可有可無」,就是不願相爭。李鴻章和總理衙門所以對日本提出交涉,只是為了敷衍奧論,怕「為清議所不容」。他們辦此交涉,並未預期獲得結果,還怕因此惹起日本動武,所以他們不採取何如璋的強硬政策,而選擇了他的下策。何如璋奉到指示,即向日本政府提出琉球阻貢問題的交涉。
  • 開羅會議上,羅斯福提出要把琉球和越南歸還中國,蔣介石為何拒絕
    11月21日,蔣介石夫婦抵達開羅,不過四方會談卻變成了三方會談,其主要原因就是蘇聯當時由於和日本籤訂了《日蘇中立條約》,所以不是很方便見蔣介石,怕日本誤會,當時蘇聯正在和德國開戰,如果引起日本的不滿,東西兩線夾擊蘇聯那就麻煩了,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史達林當時拒絕和蔣介石見面。
  • 李鴻章外交軼事:凡事愛沾洋氣 反對日本吞併琉球
    洋人說到大清國總繞不開李鴻章。1896年,李鴻章歐美八國行,《紐約時報》日夜跟蹤,天天報導,可謂世界級明星的待遇。庚子事變,李鴻章以一人當十一國,更是成為各國報紙版面的頭條。在「絕版晚清」系列第一本《絕版李鴻章》中,作者以輕鬆詼諧的筆調展現李鴻章的另一半面影。200多幅照片,60多段百年前歐美報刊的「時聞」均為首次披露的絕版史料。
  • 阮次山:蔣介石不願收回琉球 釣魚島給了日本
    核心提示:二戰即將勝利時,戰勝國召開開羅會議討論戰後問題,蔣介石作為四大戰勝國之一的代表出席,然而出於種種考慮,蔣介石並沒有藉機提出收回琉球群島,結果琉球群島與釣魚島被劃歸日本。過去釣魚島的事情,今天我們也沒有時間講了,過去蔣介石在二戰開羅會議的時候,他不願意收回琉球,所以琉球就跟著釣魚島給了日本,他把行政權給了日本,造成了現在這種狀況。臺灣說這是他的,一直是宜蘭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