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70年代九首經典兒歌童謠 一首媽媽的吻唱哭無數人

2020-12-19 張再坤

上個世紀70年代,兒童歌謠分為兩個階段,1976年前,主要傳唱的是紅色電影上的兒歌類型的歌曲,1976年後,兒童歌謠迎來了第二個春天,反映兒童日常生活歌曲、如《七色光之歌》《種太陽》《採蘑菇的小姑娘》等優質的兒歌童謠相繼推出。

1、《我愛北京天安門》 詞/金果臨曲/金月苓

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引我們向前進。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引我們向前進。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引我們向前進。

《我愛北京天安門》這首兒歌是1970年9月發表的。曲作者金月苓記得:19歲那年,她在一本歌詞資料上發現了這首歌詞。天安門、北京、毛主席,這些詞彙在她心中跳蕩不已,筆下化作了一串串音符。此後,這首歌不僅傳到北京,甚至飛出國門。

2、《紅星歌》詞曲/傅庚辰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紅星是咱工農的心,黨的光輝照萬代。紅星是咱工農的心,黨的光輝照萬代。長夜裡,紅星閃閃驅黑暗;寒冬裡,紅星閃閃迎春來;鬥爭中,紅星閃閃指方向;徵途上,紅星閃閃把路開。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跟著毛主席跟著黨,閃閃的紅星傳萬代,跟著毛主席跟著黨,閃閃的紅星傳萬代。

1974年電影《閃閃的紅星》熱映,一曲《紅星閃閃》打動了千千萬萬兒童的心。歌曲唱出了小紅軍戰士對「紅星」的深情和對革命的無限忠誠。集中代表了紅軍後代跟著黨永遠幹革命的堅定信念,以及對象徵黨的「紅星」的熱情讚頌。

3、《雷鋒叔叔望著我們笑》詞/盧詠椿、李慧明曲/顧秀爾

我們班出牆報,出牆報,來稿如同雪花飄,雪花飄。學習雷鋒好事多,班長一看心歡笑,心歡笑。

一篇篇,表揚稿,表揚誰?不知道。找了半天沒找著。咦,你看這事妙不妙?嘿,你看這事妙不妙!

是誰一聲也不響,把咱們課桌來修好。修好課桌學文化,認真讀書志氣高,認真讀書志氣高、志氣高。

是誰幫助小同學,雨中打傘背書包。階級友愛親又親,革命路上向前跑,革命路上向前跑、向前跑。

是誰最愛小樹苗,放假也不忘把水澆。盼著小樹快快長,建設祖國立功勞,建設祖國立功勞、立功勞。

這些好事是誰做,是誰做,問誰誰都把頭搖,把頭搖,班長班長別著急,請你往上瞧一瞧,瞧一瞧。

班長回頭看牆報,雷鋒畫像掛得高,班長這才全明白:雷鋒叔叔望著我們笑,雷鋒叔叔望著我們笑。

上世紀70年代,這是一首曾經流傳很廣的兒歌。儘管歌詞有些蒼白、單調,缺乏邏輯,但曲調卻相當歡快、活波,那時的孩子還是忘我地沉醉其中。

4、《爺爺為我打月餅》詞/徐慶東、劉青 曲/梁寒光

八月十五月兒圓呀,爺爺為我打月餅呀,月餅圓圓香又甜呀,一個月餅一片情呀!

爺爺是個老紅軍呀,爺爺待我親又親呀,我為爺爺唱歌謠呀,一支歌謠一片情呀!

這是1979年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故事片《啊!搖籃》中的一首插曲。影片描寫1947年蔣介石發動內戰,胡宗南進攻延安時,延安保育院的兒童撤離延安的一段經歷。歌曲生動地表現了老紅軍羅桂田與孩子們之間的親密感情,具有鮮明的民間歌謠的特色。曲調質樸簡潔,情緒歡快活潑。

5、《種太陽》詞/李冰雪曲/徐沛東

我有一個美麗的願望,長大以後能播種太陽。播種一個,一個就夠了,會結出許多的許多的太陽。一個送給送給南極,一個送給送給北冰洋;一個掛在掛在冬天,一個掛在晚上掛在晚上。啦啦啦,種太陽!啦啦啦,種太陽!啦啦啦啦啦啦啦啦!種太陽!到那個時候世界每個角落,都會變得都會變得溫暖又明亮!

《種太陽》是一首以純淨的童聲演唱的極好的歌曲。李冰雪在她10歲時創作了這首詩歌,由著名作曲家徐沛東譜曲後,很快唱遍全國,曾評為亞運會期間十首優秀歌曲之一。

6、《採蘑菇的小姑娘》 詞/曉光 曲/谷建芬

採蘑菇的小姑娘,背著一個大竹筐,清早光著小腳丫,走遍樹林和山岡。她採的蘑菇最多,多得像那星星數不清,她採的蘑菇最大,大得像那小傘裝滿筐。賽羅羅羅羅羅羅哩賽羅哩賽,賽羅羅羅羅羅羅哩賽羅哩賽,賽羅羅哩賽羅羅哩賽羅羅哩賽羅羅哩賽,羅羅羅哩賽。

誰不知山裡的蘑菇香,她卻不肯嘗一嘗,盼到趕集的那一天,快快背到集市上。換上一把小鐮刀,再換上幾塊棒棒糖,和那小夥伴一起,把勞動的幸福來分享。賽羅羅羅羅羅羅哩賽羅哩賽,賽羅羅羅羅羅羅哩賽羅哩賽,賽羅羅哩賽羅羅哩賽羅羅哩賽羅羅哩賽,羅羅羅羅羅羅羅羅羅羅羅哩賽羅賽。

這是一首十分優秀的少兒歌曲,創作於上個世紀70年代初。作為音樂課必唱曲目,以它歡快的旋律和樸實清新的歌詞贏得了孩子們的喜愛,多年來久唱不衰。

7、《媽媽的吻》詞/付林 曲/谷建芬

在那遙遠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親愛的媽媽,已白髮鬢鬢。過去的時光難忘懷,難忘懷,媽媽曾給我多少吻,多少吻,吻幹我臉上的淚花,溫暖我那幼小的心,媽媽的吻甜蜜的吻,叫我思念到如今。

遙望家鄉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可愛的小燕子,可回了家門。女兒有個小小心願,小小心願,再還媽媽一個吻,一個吻,吻幹她那思念的淚珠,安撫她那孤獨的心,女兒的吻純潔的吻,願媽媽得歡欣。

女兒有個小小心願,小小心願,再還媽媽一個吻,一個吻,吻幹她那思念的淚珠,安撫她那孤獨的心,女兒的吻純潔的吻,願媽媽得歡欣。

70年代末,由付林作詞、谷建芬作曲的《媽媽的吻》是為了抒發一種來自鄉村母子之間的真摯感情、反映底層文化、草根文化而創作的。這是非常樸素的、中國式鄉村的人文情懷。付林說:「這首歌曲帶來的意境確實觸動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愫。時代賦予我們的機遇就是要給這些鄉村的文化帶來一些改變。」

8、《七色光之歌》詞/李幼容曲/徐錫宜

太陽,太陽,給我們帶來七色光彩,照得我們心靈的花朵美麗可愛。今天我們成長在陽光下,明天我們去創造七彩世界。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七色光,七色光,太陽的光彩,我們帶著七彩夢,走向未來!七色光,七色光,太陽的光彩,我們帶著七彩夢,走向未來!

太陽,太陽,給我們帶來七色光彩,照得我們心靈的花朵美麗可愛。今天我們成長在陽光下,明天我們去創造七彩世界。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七色光,七色光,太陽的光彩,我們帶著七彩夢,走向未來!七色光,七色光,太陽的光彩,我們帶著七彩夢,走向未來!

《七色光之歌》歌詞簡練,形象專一,旋律明快活潑,熱情而富於幻想。

9、《鈴兒響叮噹》美國民歌曲/彼爾彭特

啊衝破大風雪,我們坐在雪橇上,快奔馳過田野,我們歡笑又歌唱,馬兒鈴聲響叮噹,令人精神多歡暢,我們今晚滑雪真快樂,把滑雪歌兒唱。叮叮噹,叮叮噹,鈴兒響叮噹,今晚滑雪多快樂,我們坐在雪橇上。叮叮噹,叮叮噹,鈴兒響叮噹,今晚滑雪多快樂,我們坐在雪橇上。如今白雪遍地,趁這少年好時光,帶上親愛的朋友,把滑雪歌兒唱,有一匹慄色馬,它日行千裡長,我們把它套在雪橇上就飛奔向前方,叮叮噹,叮叮噹,鈴兒響叮噹,今晚滑雪多快樂,我們坐在雪橇上。叮叮噹,叮叮噹,鈴兒響叮噹,今晚滑雪多快樂,我們坐在雪橇上。

一個聖誕節的前夜,作為禮物,彼爾彭特為鄰居的孩子們寫了這首歌。這首活潑愉快的美國民歌,在歐美各國十分流行;70年代末才「真正」進入我國,深為大人和小朋友所喜愛。

相關焦點

  • 上世紀70年代九首經典兒歌童謠 一首媽媽的吻感動無數人
    上個世紀70年代,兒童歌謠分為兩個階段,1976年前,主要傳唱的是紅色電影上的兒歌類型的歌曲,1976年後,兒童歌謠迎來了第二個春天,反映兒童日常生活歌曲、如《七色光之歌》《種太陽》《採蘑菇的小姑娘》等優質的兒歌童謠相繼推出。1、《我愛北京天安門》 詞/金果臨曲/金月苓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引我們向前進。
  • 上世紀90年代五首經典兒歌童謠 其中一首還進了小學教材
    令人遺憾的是,上世紀90年代,我國鮮有優秀的兒童歌曲出現。孩子們更傾向於選擇流行音樂,一些成人歌曲成為他們的「主旋律」。到年底的時候就發行了397個拷貝,觀眾達兩億多人,票房上億元,創造了一個奇蹟。而這首《世上只有媽媽好》主題曲一時也唱遍大江南北。好像沒有一首歌曲具有這首歌的生命力,有時候經過幼兒園或者小學,還總會傳出這首歌的旋律。
  • 童謠:朗朗上口的兒歌——媽媽的吻
    >童謠:朗朗上口的兒歌——媽媽的吻2014-10-22 12:06:5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兒歌名稱:媽媽的吻  歌詞:  在那遙遠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  我那親愛的媽媽已白髮鬢鬢  過去的時光難忘懷難忘懷  媽媽曾給我多少吻多少吻  吻幹我臉上的淚花  溫暖我那幼小的心  媽媽的吻甜蜜的吻叫我思念到如今  媽媽的吻甜蜜的吻叫我思念到如今  程琳-媽媽的吻
  • 兒歌飄在春風裡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裡邊」「啊啊啊,黑貓警長」「我頭上有犄角,我身後有尾巴,誰也不知道,我有多少秘密……」看完以上,你是不是已經忍不住唱了起來。這幾首經典兒童歌曲,分別誕生於1963年、1984年、1992年。幾十年過去了,大家還在唱。兒歌童曲點綴著每個人的童年。嬰兒在搖籃裡,媽媽就唱起了兒歌,10歲以前兒童們都喜歡傳唱兒歌。
  • 每一首兒歌都記錄著美好的童年 市民講述與兒歌的故事
    核心提示: 兒歌童謠點綴著每個人的童年,記錄著我們兒時的笑聲和心跳。連日來,三秦都市報持續關注兒歌遇冷現狀,探究如何讓優秀兒歌重回孩子的童年。不少熱心讀者參與其中,來電與我們分享自己和兒歌的故事。
  • 經典的兒歌:總有一首,讓你回到童年!
    相信每個人都對這首歌非常熟悉,只要旋律一起,我們都能哼上幾句。《拔蘿蔔》這是一首有「動作」有「場面」的兒歌。《採蘑菇的小姑娘》這是一首十分優秀的少兒歌曲,創作於上個世紀70年代初。作為音樂課必唱曲目,《採蘑菇的小姑娘》以歡快的旋律和樸實清新的歌詞,贏得了孩子們的喜愛,多年來久唱不衰。
  • 兒歌唱過的年代
    這一代人的童年在上世紀70年代。這是一個「玩具不多,但遊戲豐富」的年代,彈玻璃球、跳格子、跳皮筋、滾鐵環等等,說起這些遊戲,很多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人都不會陌生,因為這些遊戲陪伴著他們成長,給了他們很多樂趣和美好的回憶。《一分錢》《小鴨子》都是著名兒歌創作者潘振聲的作品,他曾說過:「《一分錢》超過《賣報歌》。」
  • 世界兒歌日是幾月幾日?什麼時候設立的?經典兒歌童謠盤點
    是兒歌。  3月21日不僅是世界睡眠日、世界森林日,還是世界兒歌日。  還記得兒時唱的歌謠嗎:我們窩在媽媽溫暖的懷抱裡,伴著搖籃曲入睡;我們坐在院子裡的葡萄架下,聽奶奶講過去的故事;我們吹起小螺號,懷著種太陽的夢想一天天長大……  今天,我們一起來回憶那些年曾經帶我們向童年飛奔而去的兒歌。
  • 唱哭幾代人的童謠輸給了歲月,兒歌如何跟上時代步伐?
    一轉眼,過了中秋,眼看著馬上就到了國慶,她逗弄著懷裡的外孫女,笑著說,「70年一晃就過去了,她爸爸小時候也是我這樣唱著歌哄睡的,後來哄她叔叔、堂哥、堂姐,要說起這麼多年來唱過的兒歌,那可真是數不清了……」 兒歌唱過的年代 「50」後的童年分享著新中國成立後的喜悅
  • 唱哭幾代人的童謠輸給了歲月 兒歌如何跟上時代步伐?
    一轉眼,過了中秋,眼看著馬上就到了國慶,她逗弄著懷裡的外孫女,笑著說,「70年一晃就過去了,她爸爸小時候也是我這樣唱著歌哄睡的,後來哄她叔叔、堂哥、堂姐,要說起這麼多年來唱過的兒歌,那可真是數不清了……」兒歌唱過的年代「50」後的童年分享著新中國成立後的喜悅,這是一個「玩具不多,但兒歌豐富」的年代
  • 上世紀80年代十首經典兒歌童謠 動畫片主題曲校園歌曲受歡迎
    上世紀80年代,堪稱兒歌的繁榮期,兒歌在注重情感、童稚的同時,融入趣味與知識性,80年代中後期,隨著電視進入普通家庭,影視作品如外來動畫片主題曲、臺灣校園歌曲等成為孩子們追捧的兒歌。1、《小螺號》詞曲/付林小螺號,嘀嘀嘀吹,海鷗聽了展翅飛。小螺號,嘀嘀嘀吹,浪花聽了笑微微。
  • 關於媽媽的這些歌,你會唱幾首?最後一首把我唱哭了
    小時候,媽媽給我唱搖籃曲,那是發自內心的低吟,那是最美的聲音;孩堤時,媽媽教我唱小燕子,那是最溫柔的歌聲,充滿了滿滿的愛意;長大了,媽媽不在為我唱歌,我要唱給她聽。下面是有關媽媽的歌,大家能唱出幾首,從中挑出幾首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唱給她聽聽。
  • 「粵語童謠之父」韋然要把唐詩歌謠化
    可能在很多人印象中,這些歌曲都是祖上傳下來的,但其實不然,他們都有著同一個作者——被外界稱為「粵語童謠之父」的香港人韋然。「在韋然之前,幾乎沒有能唱的粵語童謠。」本土知名音樂人鄧偉標告訴記者。而韋然本人也坦言,如果不是上個世紀70年代他「傻傻地」不計成本去從事童謠的收集、再創作工作,那些歷來只能誦讀的童謠可能已經不復記憶。
  • 「粵語童謠之父」韋然欲把唐詩歌謠化
    可能在很多人印象中,這些歌曲都是祖上傳下來的,但其實不然,他們都有著同一個作者——被外界稱為「粵語童謠之父」的香港人韋然。    「在韋然之前,幾乎沒有能唱的粵語童謠。」本土知名音樂人鄧偉標告訴記者。而韋然本人也坦言,如果不是上個世紀70年代他「傻傻地」不計成本去從事童謠的收集、再創作工作,那些歷來只能誦讀的童謠可能已經不復記憶。
  • 流行歌曲孩子張口就來 現有童謠多為上世紀老歌
    流行歌曲孩子張口就來 現有童謠多為上世紀老歌 2008年11月27日 14:51 來源:津報網-城市快報 那些曾被廣為傳唱的兒歌現在還能聽見嗎?現在的孩子們是否有屬於自己的童謠?記者調查發現,童謠多是上世紀80年代流行起來的那些童謠,近些年來新創作的童謠非常少。童謠已然出現了斷代現象。
  • 50年代十首經典兒歌童謠 第八首 第九首一直被孩子們所喜愛
    新中國成立初期,是兒歌童謠創作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湧現出大量的反映著這個時代兒童生活的兒歌童謠,有歌頌毛主席,歌頌共產黨,歌頌解放軍,歌頌土地改革,歌頌中蘇友誼,也有反映著那個時代的兒童日常生活的。那是一個缺少玩具的年代。放學後,課餘間,常常看到孩子在一起做遊戲,其中「丟手絹」是最常見到的。兒歌輕鬆愉快,你似乎可以看見孩子們輕輕放手絹的動作,看見「不要告訴他」的小手擺擺和「捉住他」的開心喜悅。五、《娃哈哈》維吾爾族民歌 記譜編詞/ 石夫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花園裡花朵真鮮豔,和暖的陽光照耀著我們,每個人臉上都笑開顏。娃哈哈,娃哈哈,每個人臉上都笑開顏。
  • 五首兒歌裡混入一首童謠,00後都聽過
    小時候的我們大多會唱兒歌,念童謠,其實小編也不知道幾歲就懂得唱兒歌的,一張口就是「兩隻老虎」,或者「大白兔」。或許是與生俱來的一種奇妙能力吧,哈哈哈~我相信每個人都擁有著這種「特異功能」。這些兒歌到底是什麼呢?相信大伙兒已經急不可耐了吧,那麼,現在就讓我們來步入正題吧!
  • 兒歌兒歌 你的春天在哪裡
    今天是第38個世界兒歌日,昨天記者採訪了在市北區第六教工幼兒園、皮卡丘幼兒園、海倫路幼兒園、紅黃藍幼兒園和在德縣路小學、李滄路小學、平安路第二小學上學的40多名孩子,記者發現孩子們唱的兒歌大多數還是上世紀80年代的「老歌」。家長普遍認為,近年來新兒歌良莠不齊。
  • 今天是世界兒歌日 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兒歌
    不同年代 不同兒歌60後: 《一分錢》《小鴨子》《讓我們蕩起雙槳》這一代人的童年在上世紀70年代。這是一個「玩具不多,但遊戲豐富」的年代,彈玻璃球、跳格子、跳皮筋、滾鐵環等等,說起這些遊戲,很多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人都不會陌生,因為這些遊戲陪伴著他們成長,給了他們很多樂趣和美好的回憶。《一分錢》《小鴨子》都是著名兒歌創作者潘振聲的作品,他曾說過:「《一分錢》超過《賣報歌》,《嘀哩嘀哩》敢和《黃河大合唱》比美!」
  • 語言啟蒙,從唱兒歌開始
    今天這篇整理了一下豌豆豆小盆友日常的兒歌清單。對於小朋友的語言啟蒙,童謠兒歌是最好的方式,因為讀起來朗朗上口,有的兒歌還可以配合手指,鍛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第一首:兩隻老虎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隻沒有耳朵一隻沒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這首兒歌是早教兒歌常唱的一首,小盆友可以通過兒歌認識五官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