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作者授權頭條號 原創發布,轉載請聯繫告知。
玖讀,讓時光和愛一直陪你在路上。
最近在看由哈佛大學三位教授撰寫的《基辛格談判法則》,書中首次從基辛格參與的歷史談判事件中提煉出基辛格的談判法則。
《基辛格談判法則》:《基辛格談判法則》:詹姆斯·K.塞貝紐斯&R.尼古拉斯·伯恩斯&羅伯特·H.姆努金 著
雖然講的是國家外交談判事件,但是大道至簡,有效的談判法則其實是普遍適用的。
比如家長同孩子發生分歧時。
近期在娘家小住,目睹了姐姐陪外甥上課、寫作業的&34;。
平日裡,從微博和朋友圈展示出來的情況來看,家長輔導孩子作業就挺難的,疫情當下的家長就更難了。
學習習慣好的孩子能讓家長特別省心省力,但是,那樣的孩子畢竟是&34;,回頭看看家裡的崽兒,大部分家長還是要和孩子進行&34;的。
比如,孩子想先看電視再寫作業,但是我們想讓他先完成作業再去盡情玩,這樣一件小事兒就出現了分歧。
如果處理得好,則皆大歡喜;
如果處理得不好,就可能演變成一場聲嘶力竭的對吼之戰,甚至發展成男/女單打或混合雙打。
在爭取和孩子達成共識這件事上,我覺得可以用《基辛格談判法則》中一句話來描述:
作為一名談判者,你試著去影響對方的結論,並試著去尋找雙方都有充分興趣採納的東西,這就是談判的本質。
家長要試著去影響孩子的想法和結論,並試著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進而達成共識。
書中強調,在談判時要&34;看戰略看全局、&34;觀戰術觀細節。
我認為,回歸到孩子身上,就是要&34;關注孩子成長、&34;聚焦親子關係。
結合《基辛格談判法則》一書中重視戰略的談判法則的五個特徵,可以從以下從五個方面來做。
孩子健康成長是我們每個家長所追求的,我們的初心是以此為目標。
跟孩子發生爭執之時,要判斷與我們既定目標是否有悖?
所有影響到孩子成長的因素都應被家長考慮在內,並且要經常考慮各因素間的聯繫。
比如,與長輩同住,長輩的育兒觀是否和我們一致?
要考慮到我們在跟孩子&34;時,遇到長輩阻攔該如何做?
成長不是希望怎樣就會怎樣成長,沿著我們的大方向進行詳細的計劃。
比如,意見不統一發生爭執時,如何在保證孩子心理和身體都不受傷害?
大方向確定後,並不是不變的。
也許發生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會改變我們的計劃,做計劃時也要考慮變化。
要知道,世界上唯一不會變的就是一直在變。
這一點至關重要!!!
信任的建立是長期的,而信任的毀壞是一瞬間的。
要想重塑信任需要付出比之前還要多的努力和時間,所以不要忽視之前的毀諾對現在承諾的影響。
我認為,想讓孩子遇到事情時更樂於跟自己合作,前期發展和培育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必不可少的。
在這個過程中,要重點培養自己對孩子的深刻洞察力,讀懂孩子內心,讀懂孩子行為背後的特點。
因為,懂得比愛更重要。
這也是基辛格採用的人際交往方法之一。
當我把我從書中獲得思考告訴姐姐後,她表示要精心準備和外甥的&34;。
當然,《基辛格談判法則》這本書並不是一本育兒書籍,我只是摘選了一部分對我影響深刻,對我有用的來思考,去實踐。
《基辛格談判法則》這本書,結合了歷史事件分析總結了基辛格的談判法則,包含談判桌外的戰略部署和談判桌前戰術上的精心準備,更適合面臨著複雜的談判挑戰的CEO、外交官和交易撮合者去認真研讀。【END】
作者介紹:KO:體制內文物工作者,家有萌寶兩枚,關注育兒和自我成長。年過三十,但也想乘風破浪,筆耕不輟,請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