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付出孩子不會感恩,父母要堅持幾個原則,讓孩子知道感恩

2020-08-05 小康育兒

父母對孩子的愛很多都藏有「溺愛」的成分,總想要把最好的都留給孩子,而對自己卻感覺怎樣都無所謂。雖然父母對孩子毫無保留,但許多孩子卻被養成了啃老族,而且絲毫不懂得感恩。

自己的付出孩子不會感恩,父母要堅持幾個原則,讓孩子知道感恩

其實父母在付出的時候,並沒有想著要回報,但如果孩子真的不懂得感恩,父母會很傷心。

到底是孩子出了問題?還是父母出了問題?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怎麼做才可以培養出一個懂得孝敬父母的孩子呢?

1,知恩才能圖報

想讓孩子懂得報答父母,就一定要讓孩子懂得父母對自己的付出,而且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的付出是愛她,並不是理所當然應該這樣做。現在很多孩子在面對父母的愛的時候,都會把這份愛當成理所當然,感覺父母為自己付出是應該的。

自己的付出孩子不會感恩,父母要堅持幾個原則,讓孩子知道感恩

而有些孩子甚至認為父母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是虧欠自己,大家想想這樣的孩子長大會感恩父母嗎?

所以當父母為孩子奉獻的時候,請不要把自己的這份付出藏起來,要大大方方的告訴孩子,自己為他付出了多少,也要告訴她父母到底有多愛他。

這並不是讓父母向自己的孩子索取回報,其實孩子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壞,當孩子知道父母為自己做了多少時,其實並不需要我們索取孩子自然而然的會回報父母。

自己的付出孩子不會感恩,父母要堅持幾個原則,讓孩子知道感恩

2,讓孩子參與生活

一些家長看到這兒就該納悶了,孩子不是一直在和父母生活嗎?什麼叫參與父母的生活?

其實很多孩子看似是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實際上孩子的生活裡只有學習和自己。也就是說,他們並沒有為父母做什麼事情,或者是為整個家庭做什麼事情。

我們想讓孩子懂得感恩,並不是孩子等到成年了之後,突然讓孩子感恩自己,而是從小就建立孩子和父母之間相互關心的關係。所以不要害羞,你不要感覺這是在壓榨孩子,讓孩子為你做一些事情,實際上他們要比我們想像中的要樂意。

自己的付出孩子不會感恩,父母要堅持幾個原則,讓孩子知道感恩

3,和孩子之間要有正確的關係

其實現在很多家庭的關係看起來很正常,但其實非常的壓抑。父母一邊單方面的付出,讓孩子得到很好的教育和生活環境,而另一邊卻仰仗著自己的付出,讓孩子無時無刻不聽從自己。

這樣雖然孩子很清楚你的付出,但是卻感覺自己聽你的話,就是回報你,所以不會主動的為你做什麼事情。甚至一些比較有自主觀念的孩子,會討厭這種被控制的關係,把父母對自己的付出當做父母要挾自己的籌碼。

自己的付出孩子不會感恩,父母要堅持幾個原則,讓孩子知道感恩

所以不用問這樣的關係,肯定是壓抑而不正確的,父母如果想讓孩子主動地回報自己對他的付出和愛,就一定不能把自己的付出當做一種資本。

4,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價值觀

我們可以想像到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也一定是一個價值觀很正確,並且謙和得體的孩子。孩子對父母感恩,也就代表著他知恩圖報,並且不自私。

這就要靠父母,在平時就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並且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要尊老愛幼。如果孩子可以正確的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正確的人生觀,值觀,這樣的孩子又怎麼會成為白眼狼呢?

自己的付出孩子不會感恩,父母要堅持幾個原則,讓孩子知道感恩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從來不是一味的付出,畢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教育遠遠要比付出重要的多。

相關焦點

  • 父母最大的悲哀,是付出一切,孩子卻不懂感恩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父母對於孩子越是溺愛,越是不講原則地去縱容,孩子不僅不會感恩,反而會更加地索取無度。因為不講原則的溺愛,讓孩子在日積月累之中,漸漸失去了對於是非的判斷,也對於付出,產生了錯誤的認識。他們認為,其他人的付出,是輕易的,是輕鬆的。他們不知道,那份責任、那份付出背後的責任與沉重。
  • 「感恩」是孩子成長的基石,父母教孩子做人,先讓他知道感恩!
    感恩是人們經常說到嘴邊的一個詞語,感恩是人的原點是人生大廈的基石。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不能只是單純的說說而已,而是要讓他們真正的能夠體會到父母的辛苦付出,感同身受才會徹底領悟感恩的含義。面對孩子的冷漠,媽媽的心都要傷透了,自己每天那麼辛苦的給他準備早餐,不僅不懂得感恩,沒想到還換來冷嘲熱諷,真是一隻白眼狼。為何讓孩子知道感恩?1.
  • 父母最大的悲哀:付出自己的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這是這位考第一孩子的價值追求。這位考試總第一、才藝出眾的小男孩,被父母捧在手裡,放在心尖兒上,時常還會曬在朋友圈裡,父母付出了自己能給的最好的,卻被自己的孩子所嫌棄。父母付出所有,卻滋生孩子高人一等的優越感,孩子已經習慣了父母的付出,卻不懂得感恩,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付出。
  • 付出全部孩子卻不懂感恩?家長該反思自己了
    感恩是一個非常嚴肅,也非常現實的一個話題,每個人都要懂得感恩,懂得感激自己身邊的小事,懂得感恩和自己一起的人。付出全部孩子卻不懂感恩?感恩就像學習一樣,是需要我們學習一生的,需要我們時時刻刻的學習的。那麼你們知道孩子為什麼會不懂得感恩嗎?其實這是有原因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原因吧。
  • 做父母最大的悲哀,莫過於付出自己的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沒想到這位媽媽的發言引起了群裡很多家長的強烈反響,都說現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不會體諒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喜歡攀比,動不動還朝長輩發火。一時間,大家都在感嘆怎麼把孩子養成了這樣的「小白眼狼」。做父母最大的悲哀,莫過於付出自己的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許多中國式父母都在不知不覺中培養白眼狼,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卻培養出一個個「受之無愧」的孩子。「受之無愧」是指孩子覺得父母所有的付出都是應該的,如果哪一天父母付出的不夠多,孩子還會心生怨恨。對一個家庭來說,父母是根,孩子是果。果實出了問題,多半是根也有問題,孩子不懂感恩往往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中國式父母往往以孩子為中心,為孩子付出了太多,習慣包辦孩子的大小瑣事,卻忘了孩子有學習愛與給予的權利。你的愛太過濃密,卻錯過了讓孩子學習感恩的機會,付出越多的父母,越容易助長孩子的受之無愧感,往往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你的愛太過濃密,卻錯過了讓孩子學習感恩的機會,付出越多的父母,越容易助長孩子的受之無愧感,往往養不出感恩的孩子。父母付出所有,卻滋生孩子高人一等的優越感,孩子已經習慣了父母的付出,卻不懂得感恩,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付出。很多父母告訴孩子:「你只要好好學習,其他的都是我們來做。」
  • 當孩子不懂感恩時?如何培養孩子感恩,父母必讀
    當然,正因為父母給予的生命才能讓我們見到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當孩子不懂感恩時?如何培養孩子感恩,父母必讀。也許,我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感恩父母?認為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不是我們想要來到的,但是如果你現在沒有出現在這世界上,你是不知道這世界的美好,也感受不到世間的人情冷暖。正是你跟你父母有緣分,你們才會有這種親密關係。如果,你父母只是生你下來,沒有給你無微不至的愛,你會自己長大嗎?即使是他們自己選擇了生你下來把你養大,你覺得這些苦是他們應該受的。
  • 養不出感恩的孩子‖也許因為父母付出的太多。
    為什麼付出越多的父母往往養不出感恩的孩子呢?也許跟我們中國傳統的教育方式有關係。太順從孩子,往往孩子就會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其實孩子不應該是寵出來的,而是培養出來的。父母的言傳身教影響著孩子的一生成長,父母的擔當感和責任感會讓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下面有一個故事,你看能說明什麼?
  • 養不出感恩的孩子‖也許是因為父母付出太多。
    為什麼付出越多的父母往往養不出感恩的孩子呢?也許跟我們中國傳統的教育方式有關係。太順從孩子,往往孩子就會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其實孩子不應該是寵出來的,而是培養出來的。父母的言傳身教影響著孩子的一生成長,父母的擔當感和責任感會讓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下面有一個故事,你看能說明什麼?
  • 孩子不知道感恩?經常頂撞父母,該如何正確教育?
    歸根結底還是家長在之前沒有教育好孩子,才會造成這樣的事情發生。古往今來,「百善孝為先」,一個人若是不孝,那麼也不會真心的去對待他人。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也就不會去孝順自己的父母,因為他們沒有這個意識,在很小的時候,家長也沒有好好給孩子普及這個問題。所以孩子長大以後,還會讓父母如同自己小時候一樣為自己付出。
  • 為什麼父母付出越多,孩子越不知道感恩?因為你沒做到這七點
    父母把孩子捧在手心,放在心尖上,父母付出了自己能給的最好的,卻被自己的孩子所嫌棄,真的是有點悲哀。難怪有人說「父母皆禍害」這樣心驚肉跳的話。時下許多中國式父母都在不知不覺中培養著白眼狼,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的心血,卻培養出了一個個白眼狼般「受之無愧」的孩子,這樣的孩子覺得父母付出的所有都是應該的,都是理所當然的,如果有一天父母付出的不夠多,孩子還會覺得是父母的錯,還會心聲怨恨。一個不懂感恩的孩子,再優秀也沒有用,他只是個優秀的「白眼狼」。
  • 要養育懂得感恩的孩子,父母要注意三點
    所在社群裡,有家長說,辛辛苦苦為孩子付出,孩子卻不領情,動不動頂嘴,跟父母吵架。生活中這樣的場景其實很普遍,為何你全力付出,不惜節衣縮食,提供孩子最好的物質,卻不能換來孩子的感恩呢?我想你忽略了跟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沒有良好的溝通交流,一切家庭教育都不會發生。
  • 付出自己的全部,為何孩子卻不知道感恩?與大唐母嬰育兒師來探討
    父母愛孩子是本能,很多中國式父母都是以孩子為中心活著,付出太多,孩子卻覺得理所應當。有的小孩子覺得自己成績優秀,自己十分出類拔萃,就開始嫌棄自家的父母,真實上演了一幕「狗嫌家貧,兒嫌母醜」的鬧劇。但父母呢?父母付出了自己能給的最好的,卻被自己的孩子所嫌棄。今日就跟大唐母嬰探討了解一下,為什麼孩子會仇視父母呢?有的孩子單單只是覺得父母太窮,無法讓自己融入到更高層次的階級生活中。
  • 孩子,感恩父母對你傾盡所有的付出!
    今年7歲的柯恩雅,在父母工作的滷菜店案板下上了一個多月的網課,大家紛紛被小恩雅的勤奮、樂觀所感動父母一邊做著生意一邊也不忘儘可能多些時間陪伴女兒,想方設法在有限的條件下給孩子創造更多的便利。重慶「棒棒」冉光輝師傅嗎?他曾經一手牽著兒子,一手扛貨,一包兩百多斤的貨,從一樓背到十樓,花十多分鐘或半小時,掙10元左右報酬,就這樣靠著一包貨一包貨地扛。
  • 為什麼付出越多的父母,往往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家長常常掛在嘴邊的話:再苦不能苦孩子。往往是這句話,家長把所有都給了孩子,什麼都以孩子為中心,孩子要什麼給什麼,卻忘記了,要讓孩子學會愛與給予。每當蘋果手機出新款時,男孩總要自己先擁有。爸爸有了給孩子買新手機,去工地上做苦力,口渴了都捨不得給自己買一瓶水。手機買完還要買電腦,要去旅遊。有一次下雨,爸爸去接男孩回家,男孩寧願自己淋雨回家,都不願和爸爸走在一起,甚至還對爸爸吼道:你不準和我在一起,你看看你自己的樣子。
  • 教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是父母一輩子的福氣
    你是不是發現,你為孩子付出了那麼多,他甚至不知道對你表示感謝,當然作為父母,你為他付出的一切並不是希望他給你回報什麼。但你不得不相信,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那天在報紙上看到一篇新聞,講的是一位年輕的父親,每孩子過生日的時候,沒有像一般父母那樣給孩子買生日蛋糕或大擺宴席慶祝一番,而是帶著孩子到了孩子出生時的那所醫院,看望那位曾經護理過孩子的醫生。
  • 「父母等著孩子感恩,孩子等著父母道歉」
    各種各樣激烈的衝突損害了親子感情,還會給孩子留下陰影。畢竟,家是一個人最應該感到溫暖、感到被支持的地方。「父母等著孩子感恩,孩子等著父母道歉」孩子們如此傷心、憤怒,身為父母的一方又是怎麼感受的?最近網上一句流傳很廣的話,可以概括無數家庭的親子關係:「父母等著孩子感恩,孩子等著父母道歉。」許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每天早晨都痛苦無比。要不斷提醒、催促,才能讓他準時出門。」「我為孩子的成績焦慮,每天晚上都要為寫作業鬥爭。」
  • 教孩子學會感恩
    其實現在這樣的孩子越來越多,看不到父母辛苦的付出,沒有一點感恩之心,那是因為現在的家庭教育中,真的缺少對孩子感恩之心的培養,莎士比亞曾說過,一個不知感恩的孩子比毒蛇的牙還要尖利。今天我就分享幾個小方法來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 怎樣教育孩子學會感恩?再忙的父母也要看看!
    父母自己做到關心、感恩老人,關愛、感激他人,孩子自然會受影響。特別是接受幫助時,一定要表示感謝。 有意識地把孩子帶到自己的工作現場,讓孩子一起參與勞動,讓其親身感受一下父母工作的艱辛,掙錢的不易。父母所付出的一切也不是理所當然。每年的春節、父親節、母親節、重陽節等節日是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的最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