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孕姐
對於家長來說,沒有比孩子的學習成績更重要的了,分數高低直接決定孩子在父母老師心中的地位。可好的學習成績並不容易拿到,想在同樣的學習時間內達到更高效的學習效率,那孩子的記憶能力和學習習慣就至關重要。
不久前,我在網上看到一位哈佛媽媽的講壇,對方把女兒送進了哈佛大學,在被採訪的時候,她並沒有像其他家長那樣謙虛自己什麼都沒做,而是認真告訴各位家長教育的秘訣,其中就包括入睡前的家長準備。
對於廣大網友來說,睡覺是結束一天辛苦工作後的最大褒獎,孩子也一樣,好容易累了一天,睡覺前就會放鬆一下。但哈佛媽媽卻認為,就是睡前這麼一放鬆,孩子的學習成績也隨之消散了,只因孩子的雙商都與睡前一小時有關。
根據哈佛媽媽的解釋,她認為孩子睡前一小時很關鍵,在入睡前,孩子的大腦和思維都很放鬆,想像力和記憶能力都處於巔峰階段。如果家長把握好時機,能夠有效利用這睡前一小時,那孩子將來的學習成績就能提高一大截,反之則影響情商和智商的發展。
那麼,哈佛媽媽口中的關鍵都在哪幾個方面呢?今天我們就來全面說一下,值得學習。
▲入睡前,家長要陪孩子做以下事情:
陪孩子一起讀書:養成閱讀習慣
以我家樂樂為例,從滿周歲起,我就試著讓他接觸立體書的紙張,目的是為了刺激樂樂對紙張的敏感度,也是為了讓他養成對實體書的喜愛。而睡前閱讀更是維持了數年的習慣,哪怕在樂樂上初中以後,到了睡前一小時,也是一家三口的閱讀時間。
之前我曾在網際網路上看到過一句話,現代人的壓力多是想得太多而書讀得太少,對此我深以為然,畢竟連英國利物浦大學都做過相關研究,認為親子閱讀有助於緩解孩子本身的焦慮,而父母的陪讀則會讓孩子成就感滿滿。
聊聊校園生活:促進親子關係
哈佛媽媽表示,她曾參加過一位兒童心理學家的講座,對方認為,良好的親子關係不是天生就有的,聰明的父母應該學會利用相處時間加深親子關係,贏得孩子們對自己的尊重和崇拜。國際著名的家庭心理治療師Miriam Chachamu也說過,父母對孩子的關注,會讓孩子更加肯定自己的存在價值,鼓勵了孩子脆弱的自尊心,尤其在孩子焦慮的時候。
青少年心理狀態大數據樣本也證實了一點,睡前一小時有父母陪伴聊天的孩子,青春期出現叛逆行為的概率較低,遭遇校園霸凌的機會也無限趨近為零,這一切都源於父母陪伴帶來的底氣和自信,這種安全感能夠治癒孩子的一生。
因此,我建議各位家長嘗試一下,睡前一小時跟孩子聊聊校園發生的事情,也能準確掌握孩子的情緒,避免出現問題不知道,而孩子有了家長作為傾訴對象,也能更好的應對校園生活,遇上麻煩時才會第一時間告訴家長,也算是為孩子的學習環境添加一層保護罩了。
制定新的計劃:培養學習習慣
哈佛媽媽認為,這是最關鍵的一點。很多家長誤以為孩子睡前很勞累,應當放鬆一下,殊不知睡前一小時是孩子鞏固一天學習的最佳時間,應當合理利用之。
最好的辦法,就是家長在孩子睡前陪同總結當天的功課,並制定好第二天的學習計劃。如果能將這一習慣滲透到孩子的骨子裡,受益的將不只是學習成績,還有孩子的一生。俗話說,今日事今日畢,這話聽起來簡單,卻是很多孩子做不到的。
如果家長能每日陪同孩子制定第二天的學習計劃,那不僅能夠準確把握孩子的學習進度,還能鍛鍊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記憶力,六歲前效果最佳。
▲入睡前,家長要做哪些準備?
除了精神上的陪伴外,孩子入睡前的物質條件也要準備好,起碼睡前一小時就不要喝水了,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儘量每日泡腳,給孩子一天的疲憊做個放鬆。
此外,睡前一小時也要記得喝牛奶,晚上十點半人體生長激素進入分泌黃金期,如果鈣質補充到位的話,還能間接促進孩子的骨骼發育,個子長得更高。
最後,以上這些大家記住了嗎?快去試試看吧。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學備孕、孕產護理、寶寶健康、成長發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