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一小時,家長多陪孩子做以下事情,學習成績能提高一大截

2020-12-18 騰訊網

文|好孕姐

對於家長來說,沒有比孩子的學習成績更重要的了,分數高低直接決定孩子在父母老師心中的地位。可好的學習成績並不容易拿到,想在同樣的學習時間內達到更高效的學習效率,那孩子的記憶能力和學習習慣就至關重要。

不久前,我在網上看到一位哈佛媽媽的講壇,對方把女兒送進了哈佛大學,在被採訪的時候,她並沒有像其他家長那樣謙虛自己什麼都沒做,而是認真告訴各位家長教育的秘訣,其中就包括入睡前的家長準備。

對於廣大網友來說,睡覺是結束一天辛苦工作後的最大褒獎,孩子也一樣,好容易累了一天,睡覺前就會放鬆一下。但哈佛媽媽卻認為,就是睡前這麼一放鬆,孩子的學習成績也隨之消散了,只因孩子的雙商都與睡前一小時有關。

根據哈佛媽媽的解釋,她認為孩子睡前一小時很關鍵,在入睡前,孩子的大腦和思維都很放鬆,想像力和記憶能力都處於巔峰階段。如果家長把握好時機,能夠有效利用這睡前一小時,那孩子將來的學習成績就能提高一大截,反之則影響情商和智商的發展。

那麼,哈佛媽媽口中的關鍵都在哪幾個方面呢?今天我們就來全面說一下,值得學習。

▲入睡前,家長要陪孩子做以下事情:

陪孩子一起讀書:養成閱讀習慣

以我家樂樂為例,從滿周歲起,我就試著讓他接觸立體書的紙張,目的是為了刺激樂樂對紙張的敏感度,也是為了讓他養成對實體書的喜愛。而睡前閱讀更是維持了數年的習慣,哪怕在樂樂上初中以後,到了睡前一小時,也是一家三口的閱讀時間。

之前我曾在網際網路上看到過一句話,現代人的壓力多是想得太多而書讀得太少,對此我深以為然,畢竟連英國利物浦大學都做過相關研究,認為親子閱讀有助於緩解孩子本身的焦慮,而父母的陪讀則會讓孩子成就感滿滿。

聊聊校園生活:促進親子關係

哈佛媽媽表示,她曾參加過一位兒童心理學家的講座,對方認為,良好的親子關係不是天生就有的,聰明的父母應該學會利用相處時間加深親子關係,贏得孩子們對自己的尊重和崇拜。國際著名的家庭心理治療師Miriam Chachamu也說過,父母對孩子的關注,會讓孩子更加肯定自己的存在價值,鼓勵了孩子脆弱的自尊心,尤其在孩子焦慮的時候。

青少年心理狀態大數據樣本也證實了一點,睡前一小時有父母陪伴聊天的孩子,青春期出現叛逆行為的概率較低,遭遇校園霸凌的機會也無限趨近為零,這一切都源於父母陪伴帶來的底氣和自信,這種安全感能夠治癒孩子的一生。

因此,我建議各位家長嘗試一下,睡前一小時跟孩子聊聊校園發生的事情,也能準確掌握孩子的情緒,避免出現問題不知道,而孩子有了家長作為傾訴對象,也能更好的應對校園生活,遇上麻煩時才會第一時間告訴家長,也算是為孩子的學習環境添加一層保護罩了。

制定新的計劃:培養學習習慣

哈佛媽媽認為,這是最關鍵的一點。很多家長誤以為孩子睡前很勞累,應當放鬆一下,殊不知睡前一小時是孩子鞏固一天學習的最佳時間,應當合理利用之。

最好的辦法,就是家長在孩子睡前陪同總結當天的功課,並制定好第二天的學習計劃。如果能將這一習慣滲透到孩子的骨子裡,受益的將不只是學習成績,還有孩子的一生。俗話說,今日事今日畢,這話聽起來簡單,卻是很多孩子做不到的。

如果家長能每日陪同孩子制定第二天的學習計劃,那不僅能夠準確把握孩子的學習進度,還能鍛鍊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記憶力,六歲前效果最佳。

▲入睡前,家長要做哪些準備?

除了精神上的陪伴外,孩子入睡前的物質條件也要準備好,起碼睡前一小時就不要喝水了,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儘量每日泡腳,給孩子一天的疲憊做個放鬆。

此外,睡前一小時也要記得喝牛奶,晚上十點半人體生長激素進入分泌黃金期,如果鈣質補充到位的話,還能間接促進孩子的骨骼發育,個子長得更高。

最後,以上這些大家記住了嗎?快去試試看吧。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學備孕、孕產護理、寶寶健康、成長發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睡前一小時堅持和孩子做以下事情,親子關係好,孩子越來越優秀
    所以很多職場媽媽都想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白天需要在職場勞心勞力,回家真正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就顯得彌足珍貴,更應該充分把握。晚上雜事處理完,洗漱完躺在床上,這一段時間大人和孩子都是放鬆的,是屬於大人和孩子最難得的親子時光。睡前一小時堅持和孩子做以下事情,親子關係好,孩子越來越優秀。
  • 孩子「睡前一小時」,父母陪他做這4件事,勝過報10個學習班
    、學習力和想像力等能力達到頂峰的時間段,利用好孩子睡前一小時的時間,可以提升孩子的智商和情商。「睡前一小時」,父母陪他做這3件事,勝過報10個學習班01陪孩子聊一聊國際著名的家庭心理治療師Miriam Chachamu認為:父母的關注,可以提升孩子的自尊心、緩解孩子的焦慮。
  • 睡前一小時,父母能陪孩子做三件事,他會一天比一天優秀!
    很多職場父母,希望孩子在不經意間就能長大,變得懂事、聰明、優秀,但是,卻忽視了對孩子的陪伴。然而,陪伴是孩子成長中最需要的養料!高質量的陪伴並不是隨時隨地隨叫隨到。它講求時間,也講求方法。孩子長大進入社會之後,學習成績只是一個方面,最重要的是他的情商、行為處事與人際交往的能力。
  • 利用好睡前一小時,孩子變更優秀,聰明的家長都會做這四件事
    很多家長可能會覺得睡前一小時不能做些什麼,刷刷手機看看新聞也就過去了。但是,絕對不要小瞧這一個小時的時間,因為很有可能就這一個小時的時間,自己的孩子就能和其他孩子拉開差距。那麼在孩子睡前的一小時內,家長都可以做哪些事情,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呢?一起來看看吧!
  • 孩子入睡前,家長堅持做到這幾件事,娃上學後會超同齡人一大截
    導讀:孩子入睡前,家長堅持做到這幾件事,娃上學後會超同齡人一大截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入睡前,家長堅持做到這幾件事,娃上學後會超同齡人一大截!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睡前一小時」有多重要?專家:把握不好或使孩子壓力荷爾蒙升高
    ,一到晚上寶寶要睡覺的時候,我和孩子爸爸就會陪伴在他身邊,和他一起度過「睡前一小時」。>除了能讓家長和孩子擁有難得的共處時光,「睡前一小時」還有很多其他的重要作用。和寶寶進行交流,陪寶寶回顧白天發生的事情我和孩子爸爸每次陪寶寶入睡時,都會和寶寶聊白天發生了什麼事情。寶寶很會講故事,小嘴巴嘰裡咕嚕,能把白天他和小夥伴之間發生的有意思的事兒說得活靈活現,惹得人捧腹不已。同時,這種溝通和交流也幫助我們了解在家長不在身邊的時候,孩子會做些什麼事情,擁有什麼樣的心情,狀態好不好等等。
  • 睡前,家長堅持陪孩子做這「3件事」,不到2年孩子的變化明顯
    但是有時候父母講完故事了,孩子還不想睡還想接著聽;也有的孩子聽著聽著就睡著了,第二天就忘了講了什麼。寶媽群裡,有位寶媽分享了她的經驗,每天睡前一小時,堅持陪孩子閱讀、回顧一天的事情以及玩益智遊戲。從孩子6歲開始做起,不到2年,孩子的變化明顯。
  • 睡前1小時,堅持陪孩子做好這3件事!孩子將一天比一天優秀
    01陪孩子閱讀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兒科學會呼籲:從嬰兒時期給應該給孩子養成閱讀床頭故事的習慣,這對孩子日後學習成績起著重要作用。每晚的睡前故事有利於孩子的智力開發,培養孩子的語言交流能力。孩子稍大點,有閱讀能力之後,睡前的故事時光,可以變成閱讀時光。可以和孩子共同閱讀一本書,也可以讓孩子自己看一本書,然後當小老師給你講。這樣,不僅鍛鍊了孩子的閱讀能力,還提高了孩子的表達能力。孩子的認字水平有一定提高之後,不僅可以看故事書,還可以讓孩子讀一些百科全書,學一些科學、歷史、地理類的知識。
  • 睡前一小時是教育黃金期,做好這些事,孩子會有不可思議的變化
    很多爸媽都會說,自己每天辛苦工作,下班回到家也想休息,如果再陪伴孩子,實在沒有太多的精力。要知道,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陪伴至關重要。特別是睡前一小時,更是增加親子關係的黃金時期。家長即使再累,建議也要堅持陪伴孩子做以下事情,孩子將會受益終生。
  • ​睡前,家長堅持陪孩子做這「3件事」,不到2年孩子的變化明顯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相信很多孩子都喜歡聽父母講睡前故事,所以父母也買了很多繪本,每天睡前一小時,就講給孩子聽,睡前的這段時間,可以說是非常有利於增進親子交流和拉近親子關係。寶媽群裡,有位寶媽分享了她的經驗,每天睡前一小時,堅持陪孩子閱讀
  • 孩子睡前一小時,父母陪著做這四件事,再調皮的孩子也會變自律
    殊不知,大部分孩子之所以調皮,不過是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罷了。現在,大多數的年輕父母工作都很忙,根本就沒時間陪伴孩子,導致孩子疏於管教,進而變得調皮。事實上,陪伴孩子其實並不需要太長時間,父母只需要睡前抽出一小時,陪孩子做這四件事,孩子就會遠離調皮,變得自律。
  • 學霸媽媽育兒分享:孩子睡前做2件事,是幫孩子提高學習力的根本
    要想孩子智商高,就要從小抓起,智商包括記憶力和思維能力,這些所有父母都知道,但是具體要怎麼做呢,今天就跟大家分享2個小技能,不需要太多時間,只要父母堅持每天一小時,就能有效的提高孩子的情商和智商。讓孩子擁有強大的學習力。
  • 睡前抽出一小時,常陪孩子做這三件事,你會發現他正在悄悄拔尖
    家長們往往有一種錯誤的觀點,那就是對孩子的教育往往是在白天完成的。白天的時侯家長無論工作再怎麼繁忙,都會抽出時間陪孩子做作業或者是外出增長見聞。但是等到晚上的時侯,就算是時間很充足也不會想著要教育孩子,最多就是在睡前給孩子講一個小故事。
  • DF育兒 | 睡前一小時,決定孩子的一生。獻給最忙碌的父母
    所以,睡前一小時的陪伴,絕對是黃金時間。家長們把握好這睡前一小時,不僅能了解孩子當天都幹什麼,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這種親子聊天會增進大家之間的感情,而不會認為不僅能增強親子情感,還能讓孩子愛上閱讀,擴寬知識面,提高文化修養。
  • 孩子睡前一小時,父母做好三件事,娃既能長智商還長個
    據相關研究表明,孩子睡前一小時是父母陪伴孩子的最佳時間段。可是由於現在父母的壓力大,為了讓孩子更好的發展,常常早出晚歸。沒有辦法抽出更多的時間來陪孩子,殊不知這種做法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不良的影響。據相關研究表明,孩子睡前一小時是父母陪伴孩子的最佳時間段。所以在這段時間裡,父母即使再累,也要陪孩子做以下這四件事,經常這樣做勝過給孩子報十個培訓班。
  • 怎麼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比起給孩子報班,家長的陪伴更有效
    家長們都很在乎孩子學習,為了能夠提高孩子的成績,家長們也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比如給孩子報培訓班、請一對一家教、參加夏令營等等。然而在我看來,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比起給孩子報班,家長的陪伴更有效。不過提起孩子的學習成績,就好像戳中了孩子媽媽的痛點,便滔滔不絕地說起孩子學習的事來。孩子剛上一年級的時候,她從來沒考慮過孩子能不能學會,以及學的怎麼樣等問題。加上平時工作比較忙,孩子寫作業也都是在午託班完成,基本上沒有對孩子的學習操過多少心。不過放寒假的時候,孩子帶回來了一張通知書。當看到通知書上的成績,孩子的媽媽被被深深地給刺痛了。
  • 睡前1小時,父母做對這3件事,男孩更優秀
    有好幾次,我們前一秒還在手機上討論工作,下一秒時間一到,她匆忙打個招呼之後,就再也沒有了回應。一開始,大家都很納悶,但在聽了周姐的解釋之後,倒也都理解了:「不好意思,孩子準備睡覺了,我得陪他。」儘管在單位擔任要職、工作繁忙,可每天睡前那一個多小時,周姐卻雷打不動全部給了娃。
  • 提高孩子學習成績,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家長們都拒絕的運動
    那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的學習成績提高呢?我的孩子從3歲開始就教他玩各種娛樂設施,每天至少陪孩子進行1小時的室外活動時間,現在孩子已經上小學了,在學校裡,無論是體育還是學習,都是班裡名列前茅的。2、 要做到勞逸結合無論什麼事,並非一直不停的做就肯定是好事,學習也是一樣,為了能更好的學習,一定要讓孩子有充足的體育運動時間,長時間的腦力勞動會讓大腦疲憊不堪,從而會降低學習效率,學習的初衷是為了提高成績,而長時間的學習帶來的是負面影響的時候,此時應該停一下,避免在成績上有近一步的惡化。
  • 暑期英語學習方略,針對性練習寫作,開學成績提升一大截
    今年的暑假在疫情的影響下,顯得有些不同,如,出門要帶口罩,不能隨便和小夥伴聚餐玩耍等,但暑期的到來,對於學生來說,不僅僅是放鬆和娛樂,還是學習的好機會。&34;學霸不是天生的,每一個學習好的孩子,暑假都有合理的安排。天學網教學研究中心推出暑期《趣寫作》產品,為想要提升英語寫作能力的高中學生提供了學習機會和練習方法,助力同學們開學成績提升一大截。
  • 睡前一小時,聰明父母堅持做3件事,會讓孩子一生受益
    睡前的這段時光,除了是記憶的高峰期,更是一個人內心最寧靜,最渴望溫暖,渴望溝通的時候。哈佛商學院的研究發現,比起華麗的大餐或偶爾一次的旅行,爸媽做的一碗麵、睡前講的一個小故事,更能觸動孩子的心,讓他們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