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媽媽育兒分享:孩子睡前做2件事,是幫孩子提高學習力的根本

2020-09-04 群美育兒

要想孩子智商高,就要從小抓起,智商包括記憶力和思維能力,這些所有父母都知道,但是具體要怎麼做呢,今天就跟大家分享2個小技能,不需要太多時間,只要父母堅持每天一小時,就能有效的提高孩子的情商和智商。讓孩子擁有強大的學習力。

案例分享:

北京師範大學畢業後,美籍華人王貝蒂以優異的成績被一所著名的外國大學錄取。她不僅在事業上取得了一些成就,還成為了銀行的副行長。她有兩個女兒,兩個女兒都就讀世界著名的大學,所以事實證明她的教育方法是成功的。

但是她到底做了什麼,培養出2位如此成績優異的女兒。

她分享到她每天睡前一小時,堅持和孩子做兩件事,這樣做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記憶力與情商。

由於孩子在睡覺前記憶是最強的時候,所父母只需要在孩子睡前參考以下2種方法。

1、睡前講故事

喜歡聽故事的孩子好奇心很強,所以經常給孩子講故事不僅可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還可以從小鍛鍊他們的記憶能力,這樣他們長大後記憶力會更好。

在講故事時,要儘可能生動、情緒化地講出來,這樣寶寶才能形成共鳴的效果,體會故事中主人公的情緒變化。

在故事的結尾,你可以問寶寶聽完故事後的感受。如果寶寶不知道,家長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重複情節來引導寶寶的情緒發展,同時鍛鍊寶寶的記憶力。

所以父母在睡覺前給孩子講一個小故事,這不僅可以幫助他們睡眠,還可以提高孩子的記憶能力,也能鍛鍊孩子的思維與想像力。

2、手指遊戲

古話稱讚小孩子,總是表達「心靈手巧」,好的心靈與手是相通的。所以父母一定不能忽視一個嬰兒的手指鍛鍊,要想打造一個聰明的寶寶,就要從小手開始。

一些手指遊戲不僅有助於集中注意力,還具有快速、安靜、消除興奮情緒和進入學習狀態的效果。

在科學上就有明確的表示,記憶力是可以後天來培養及開發出來的。英國著名的貝爾蒙特、萬姆鮑爾德和巴特菲資料重組和有效回憶來治療智障人士,讓他們有效的提高記憶力。而手指遊戲就是發展記憶水平最有效的途徑。

所以在睡前,父母可以跟孩子做一些有利於手指活動的遊戲與動作。

聰明孩子的早期表現是什麼?

1、早一步:做什麼事情都比同齡人早,早走路,早說話,早會叫「爸爸媽媽」。雖然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學習時間表」,慢慢學習並不意味著愚蠢,但是快速學習意味著你的寶寶真的很聰明!

2、記憶力和觀察力:孩子去過一次的地方,或是見過一次的人,他都能很好的記憶,而且,身邊親人每天有什麼變化,也是及時的發現與觀察。

3、好奇心強,愛探索:生活中孩子都會很好動,但是你的孩子遇到喜歡的事情能立刻靜下來,並非常專注。還有對未知的東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非常好奇心。

4、說話。如果嬰兒在10個月大的時候不能發出「咿呀學語」的聲音,這表明嬰兒的大腦發育已經落後於同齡嬰兒。相反,開始學習說話並且說話清晰的嬰兒大腦發育更快。

5、理智而敏感。有特殊天賦的孩子通常很敏感。例如,如果他們的母親現在不開心,而他們的父親生氣了,他可以敏感地感覺到,並試圖安慰他們。

相關焦點

  • 斯坦福媽媽育兒經:睡前常跟孩子做這2件事,他會一天比一天優秀
    其實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孩子們的教育問題就已經成為了很多父母的煩心事,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夠聰明、優秀,但對於大多數的新手爸媽們來說,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真的就是有心而無力,不知道到底要如何做。
  • 父母在孩子睡前常做2件事,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和情商
    閨蜜小林最近感到非常苦惱,因為她的孩子每天早上起床之後,情緒都不是特別的好,對去幼兒園這件事非常的抗拒,但無論小林怎麼詢問孩子,孩子都不願意和他進行交流。在他說完之後,其他有孩子的同事表示,小林應該是沒有和孩子進行正確的睡前交流,所以出現了這種問題。要知道孩子的睡前情緒,對孩子第二天的影響非常大。
  • 孩子「睡前一小時」,父母陪他做這4件事,勝過報10個學習班
    文 | 小蔣談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留學圈內,有一位被稱為「斯坦福媽媽」的家長特別出名,她就是Betty Wang(一位美籍華裔)。,睡前是孩子一天中記憶力、學習力和想像力等能力達到頂峰的時間段,利用好孩子睡前一小時的時間,可以提升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 3個兒子考上斯坦福,學霸媽媽言:不給孩子報課外班,不做10件事
    孩子是一張白紙,你給他塗上紅色,他就變得明朗;你為他多抹一些灰色,他就會多一些憂鬱……家長的思維觀念,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整個人生。有一位傳奇的母親叫陳美玲,是一名教育學博士,憑藉自己一己之力將三個兒子送入斯坦福,今天,我們來看一位媽媽,在她的教育下,3個兒子都相繼考入美國史丹福大學。
  • 學霸媽媽:要抓住孩子的睡前時光,做對了,娃的智力會遠超同齡人
    你是如何陪孩子度過睡前的時光的?大多數寶寶都是由媽媽哄睡,看到白天張牙舞爪的神獸寶寶乖巧地入睡,寶媽們仿佛覺得這個時候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下來,這才是當媽的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光。Betty Wang的大女兒高中時就開始做各種各樣的學術研究,還獲得了美國英特爾天才獎,這可是美國青少年最高榮譽,最終考入了史丹福大學,畢業後就職於著名的網際網路企業並擔任項目經理。她的二女兒也是個學霸,除了學習以外還表現出過人的運動天賦,獲得過多項花樣滑冰大獎。
  • 不怕同學是學霸,就怕學霸放暑假(學霸媽媽育兒經驗分享)
    最近我們班不少老母親在群裡吐槽,說孩子放暑假後心思渙散,無心學習,好容易喊到書桌前了,也是東倒西歪,心不在焉。有個媽媽說得拿衣架陪著,孩子才能認真寫會兒作業。之後我們班學霸媽媽發言了,她家兒子還和上學時一樣,每天按時按量完成作業,並且閱讀課外書半小時到一小時,背誦古詩詞也沒落下。而且在保證學習的情況下,每天還有不少玩耍時間。我們都驚呼:學霸的學習效率真是太高了!
  • 睡前一小時陪孩子做這3件事,勝報十個輔導班!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相比這句話各位爸爸媽媽們都異常熟悉了。從很早時候,這種觀念便已經根深蒂固,大家總覺得讓孩子把握好早上最關鍵的時刻,就是一天最大的收穫。然而幫媽要說的卻恰恰相反。一天之中最重要的時刻不是早晨,而是睡前一小時!幫媽搜集了大量對孩子學習生活研究的數據,結果發現,傳說的一天之計在於晨的說法,對孩子的學習根本就不適用。孩子真正成長的時間更多是在睡前而不是早期。原因是什麼呢?
  • 孩子睡前1個小時,父母陪他做4件事,再調皮的孩子也會變得自律
    導讀:孩子睡前1個小時,父母陪他做4件事,再調皮的孩子也會變得自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睡前1個小時,父母陪他做4件事,再調皮的孩子也會變得自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斯坦福教授:睡前跟孩子一起做這2件事,孩子的智商會遠超同齡人
    如果家長們給出正確的引導,孩子無論是學習還是記憶力,都能達到事半功倍,所以,家長們睡前做好準備是很有必要的。睡前父母正確的陪伴,也有助於增強孩子的記憶力,還能讓孩子的情商比同齡的小朋友高。建議爸爸媽媽每天睡前花點時間,陪伴孩子,斯坦福教授:斯坦福教授:睡前跟孩子一起做這2件事,孩子的智商會遠超同齡人。家長在孩子睡前做這兩件事1、情緒復盤情緒復盤顧名思義就是幫助孩子回想自己的情緒,這有助於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提高情商。
  • 睡前一小時,父母能陪孩子做三件事,他會一天比一天優秀!
    很多職場父母,希望孩子在不經意間就能長大,變得懂事、聰明、優秀,但是,卻忽視了對孩子的陪伴。然而,陪伴是孩子成長中最需要的養料!高質量的陪伴並不是隨時隨地隨叫隨到。它講求時間,也講求方法。孩子長大進入社會之後,學習成績只是一個方面,最重要的是他的情商、行為處事與人際交往的能力。
  • 不管爸爸還是媽媽,睡前陪娃一起做3件事,孩子將一天比一天優秀
    睡前一小時可以說是孩子學習的黃金時間,然而家長們總是會忽略這一時間段,草草地讓孩子睡去,殊不知自己錯過了培養孩子情商、提高孩子記憶力的大好時機。1、睡前陪孩子聊天溝通是親子之間增進感情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無論是爸爸還是媽媽晚上都可以陪孩子一起聊聊天,了解孩子這一天都幹什麼了,有沒有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或者遇到什麼困難等等。
  • 「聽完孩子班上學霸的學習分享,我決定離職,做個家庭主婦」
    班會上邀請上學期期末考第一的孩子上講臺分享學習心得,那個孩子在講臺上講得條理清楚,自律在他身上展露無餘,問了她媽媽的育兒心得,我趕忙做好筆記,希望自己可以做的跟那位媽媽好,我的筆記在這裡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學霸媽媽的育兒觀1-6年級任一階段數學沒學好都將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和升學!
  • 睡前堅持陪孩子做這四件事,幾年後孩子變化驚人
    3睡前的這段時光,除了是記憶的高峰期,更是一個人內心最寧靜,最渴望溫暖,渴望溝通的時候。如果父母能放鬆心情,順從孩子的成長規律,巧妙地利用這睡前一小時,做以下幾件事,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孩子願意跟父母做一樣的事,看到父母在閱讀,自然而然孩子也會想一起參與進來。
  • 睡前不能對孩子做的3件事,影響孩子未來身高,還有家長在天天做
    文/小易育兒達人睡眠不論是對於成年人還是對於孩子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正處在發育期的孩子。孩子的睡眠質量和身體發育息息相關,如果孩子的睡眠受到影響,身體發育自然而然的也會受到影響。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一個挺拔高挑的身材,但是父母往往一些做法卻會阻礙到孩子的身體發育。
  • 睡前,家長堅持陪孩子做這「3件事」,不到2年孩子的變化明顯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相信很多孩子都喜歡聽父母講睡前故事,所以父母也買了很多繪本,每天睡前一小時,就講給孩子聽,睡前的這段時間,可以說是非常有利於增進親子交流和拉近親子關係。但是有時候父母講完故事了,孩子還不想睡還想接著聽;也有的孩子聽著聽著就睡著了,第二天就忘了講了什麼。寶媽群裡,有位寶媽分享了她的經驗,每天睡前一小時,堅持陪孩子閱讀、回顧一天的事情以及玩益智遊戲。從孩子6歲開始做起,不到2年,孩子的變化明顯。
  • 睡前教會孩子做這兩件事情,不僅增強記憶力,還能有效提高情商
    文丨姜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每個人的智商水平其實並不會有很大的差距,後天的環境和教育的不同,孩子的差距就會變得越來越明顯,其實都是因為,孩子的記憶力和思維邏輯能力會有一些差距。
  • 睡前陪孩子做這3件事,會發現搗蛋鬼變成了一個優秀自律的好孩子
    導讀:睡前陪孩子做這3件事,會發現搗蛋鬼變成了一個優秀自律的好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睡前陪孩子做這3件事,會發現搗蛋鬼變成了一個優秀自律的好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長在孩子睡前陪他一起做這些事情,孩子會一天比一天更優秀!
    你是如何陪孩子度過睡前的時光的? 大多數寶寶都是由媽媽哄睡,看到白天張牙舞爪的神獸寶寶乖巧地入睡,寶媽們仿佛覺得這個時候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下來,這才是當媽的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光。
  • 掌握孩子睡前定律,一個小方法,幫你教養出色好孩子
    不然為什麼那麼多媽媽都踏上了學習如何育兒的道路,除了想把孩子養的更好,估計也是因為養孩子這件事,真的是太!難!了!哈佛商學院的研究發現,比起華麗的大餐或偶爾一次的旅行,爸媽做的一碗麵、睡前講的一個小故事,更能觸動孩子的心,讓他們念念不忘。如果家長能靜下來,放下手中的工作,順從孩子的成長規律,巧妙地利用這睡前的一小段時間,堅持做好陪伴及互動這件事,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 每天睡前為孩子做1件事,幫助開發右腦,提高記憶力
    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更好地開發右腦呢?每天睡前為孩子做1件事,幫助開發右腦,孩子一天比一天聰明!那就是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家長每天睡前給孩子講故事,你可以將一個不愛讀書的孩子變成一個愛聽故事的孩子,最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會覺得書籍很無聊,但是在家長的引導之下,孩子會慢慢養成閱讀的好習慣。等到孩子愛上讀書的時候,他們就會自己讀故事了,從小培養的好習慣會跟隨他們一輩子的,收穫也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