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一所學校一個老師兩個娃:從小夥到大叔,深山37年的堅守

2020-09-10 牛爸兔娃

今天,2020年9月10日,第36個教師節。中國現有各級各類專任教師1732萬人。

在教師隊伍中,有個特殊的群體——鄉村教師,他們默默無聞卻又責任重大,他們堅守鄉村,也同時堅守激蕩青春。

他們給孩子帶來知識、希望和未來,卻無悔地在堅守在最邊遠、最貧困、最艱苦的地區……

在大別山深處的霍山縣磨子潭鎮,有這樣一所所學校,他只有一個老師兩個娃,這位老師從帥小夥到大叔,堅守大山深處37年


這一堅守,就是37年。

1983年,高中畢業的項發權被分到大別山深處的金巖小學,當時,學校裡有6名老師,120多名學生。

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少孩子跟隨父母遷出大山,學校的學生和老師數量逐年減少,到2010年只剩下15名學生和項發權1位老師。

當身邊的同事一個個調離大山時,項發權選擇了堅守,&34;

這一留,就是37年。

現如今,學校裡只剩下了2名學生,堅守的老師只剩下了他一個。


這一堅守,就是一輩子。

現在的金巖教學點,只有2個年級2名學生,但是硬體設施並不落後,電視、電腦、空調、遠程教學設備一應俱全。

項發權一人教授各門課程,既當老師,又當保育員、炊事員。

中午,他要給兩個孩子燒午飯,照顧他們吃喝。

上學、放學了,他騎著摩託車接送。

還有不到2年時間,項發權就要退休了。&34;項發權擔心是否有人願意到教學點接班,&34;

他這一堅守,就是一輩子。

一輩子很短,卻很長,長到桃李滿天下。

他的力量很小,卻為鄉村孩子撐起一片藍天。

鄉村教師,他們的堅守,把簡陋寫成執著,把平凡寫成偉大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來,報考師範專業的學生越來越多。

近期教育部的新聞發布會公布了這樣一組數據:2018年,各地高考成績排在本省前30%的畢業生報考師範專業的比例平均為18.3%。2019年,這個比例達到了33.4%。意味著,正有越來越多優秀的年輕學子加入到園丁的行列中。

希望更多的有為青年立根鄉村,因為鄉村的孩子,真的需要你們!


了解更多,歡迎關注牛爸兔娃。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一個老師兩個娃:大山深處的堅守
    一個老師兩個娃:大山深處的堅守新華網9月7日,在霍山縣磨子潭鎮金巖教學點,項發權在早讀課時給學生批改作業。新華社記者 黃博涵 攝9月7日,在霍山縣磨子潭鎮金巖教學點,課間休息時一年級的彭杭豔向項發權問問題。
  • 貴州安順:37年的堅守 只為讓深山孩子走得更遠
    值得我們特别致敬的,還有那些常年堅守在偏遠山區、貧困地區的老師們。張習陽就是其中一位。張習陽是貴州安順平壩區齊伯鎮溫泉村窯上組窯上小學的一位老師,37年來,他堅守在那座偏遠的山村學校,帶出300多名學生。下面我們就跟隨記者,走進這所山頂上的學校,了解張老師的堅守故事。
  • 鄉村教師37年堅守,只為讓深山孩子走得更遠
    在平壩區齊伯鎮溫泉村窯上組的窯上小學,張習陽老師用了37年的執教生涯堅守在這座偏遠的山村學校,帶出了300多名學生走出深山,用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現在我們跟著記者,走進這所山頂上的學校,看看張老師的鄉村堅守之路。
  • 大山深處的堅守:一個老師兩個娃
    在霍山縣磨子潭鎮東流河村,磨子潭鎮中心學校金巖教學點裡傳出了悠揚的歌聲。58歲的項發權正在給他的兩個學生上開學第一課。在這個位於大別山深處的教學點,項發權是校長、是老師,也是保姆,還是門衛。不知不覺,他堅守在這裡已經37年了。
  • 六安一個老師兩個娃:大山深處的堅守
    在安徽省霍山縣磨子潭鎮中心學校金巖教學點,58歲的項發權老師帶著2個學生奔跑嬉鬧,校園裡充滿了孩子純真的笑聲。1983年,高中畢業的項發權被分到大別山深處的金巖小學,當時,學校裡有6名老師,120多名學生。
  • 一個老師兩個娃:六安大山深處的堅守
    在安徽省霍山縣磨子潭鎮中心學校金巖教學點,58歲的項發權老師帶著2個學生奔跑嬉鬧,校園裡充滿了孩子純真的笑聲。1983年,高中畢業的項發權被分到大別山深處的金巖小學,當時,學校裡有6名老師,120多名學生。
  • 巴中獨臂女教師杜秀蘭 深山堅守35年 讓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2020年春季 杜秀蘭與4個孩子一個學校獨臂女教師杜秀蘭紮根大山教書育人35年,送走了一個又一個山裡的孩子走出了大山上學期,學校還有4個孩子。今秋開學,在黑潭村小學,只有杜秀蘭和兩名幼兒園學生。杜秀蘭說: 我作為農村一個基層黨員,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沒有走出大山,要讓孩子走出大山;哪怕只有一個孩子,我都要堅守教下去。6歲那年,杜秀蘭因為一次意外失去了右臂,但她堅持讀完了高中,給孩子們上課時,她用左手寫板書,工整而有力。這是幾十年裡一點點練出來的。
  • 感動全中國——桑植金則先老師37年堅守深山紮根教育!
    經他執教的學生有50多名圓了農家孩子的大學夢,去年,從這所學校走出的吳崢同學,考取了復旦大學。孵化的雛鷹終於飛出了大山,翱翔於更加廣闊的天地裡。2009年,金則先走馬上任,擔任白石學校校長。身份變了,工作重心,工作方法都在變,唯一不變的是金則先教育的情懷。憑著這一生不變的鐘愛情懷,金則先更是把全部心血傾注在他苦心經營的學校上。
  • 一個老師兩個娃:大山深處的堅守「圖」
    在安徽省霍山縣磨子潭鎮中心學校金巖教學點,58歲的項發權老師帶著2個學生奔跑嬉鬧,校園裡充滿了孩子純真的笑聲。1983年,高中畢業的項發權被分到大別山深處的金巖小學,當時,學校裡有6名老師,120多名學生。
  • 堅守深山34年!他成為學校裡唯一的老師
    圖為扈志生老師在黑板上書寫板書。新華網夏銘陽攝9月1日,在遼寧省開原市蓮花鎮硯臺村硯臺小學,扈志生帶著兩名學生走進教室。放下手中的教材,扈志生在黑板上寫下了新學期的第一次板書。新華網夏銘陽攝今年56歲的扈志生是硯臺小學唯一的老師,而孫曉鋒和扈佳旭是這所學校裡僅剩的兩名學生。2002年之前,硯臺小學有200餘名學生,8名教職工。但由於近些年學苗不斷減少,還有部分學生跟隨家長外出打工就讀,學校裡的老師也逐漸離開了。到2018年9月,只剩下扈志生與一名學生孫曉鋒。今年年初,扈佳旭因為家庭原因回到硯臺小學就讀。
  • 【致敬三八紅旗手】支月英:不是希望才堅守 是堅守才有希望
    堅守才有希望,這是她的信念……紮根大山深處近四十年的支月英,把學校當作自己的家,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從風華正茂的「支姐姐」到兩鬢斑白的「支奶奶」,她教育了整整兩代人,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都奉獻給了大山裡的孩子,先後培養幫助1000多名學生走出了大山,而她為了大山裡孩子的希望卻一直堅守在大山深處。
  • 好人365|「麻雀學校」老師的堅守
    如今,他所在的山區教學點只有兩名學生,他仍選擇堅守大山。他就是博愛縣寨豁鄉小底村教學點唯一的老師劉濤,今年35歲的他更是博愛縣所有山區教學點中唯一的「80後」教師。在這條崎嶇坎坷的山路上,劉濤用自己17年的堅守,守望著山裡娃的期盼和希望,也守望著心中的夢想和崇高的師魂。2017年3月,劉濤榮登「中國好人榜」。    劉濤說,山區雖然艱苦,卻給予了他生活和工作的全部,他要感謝這裡!
  • 「深山紅燭」向宏佳——二十四載堅守三尺講臺
    1996年大學畢業後,他紮根深山教書育人24載,幫助500名山裡娃走出了大山,用執著和堅守書寫了一名鄉村教師的情懷。先後獲得全國德育先進教師、全國百佳鄉村英語教師、湖北省農村優秀教師、宜昌楷模等30多項榮譽。近日,他獲評2月至10月「荊楚楷模」月度人物。
  • 「剛剛又叫了……」小夥深山露營聽見狼叫,報警求助……
    因山高林深加之夜晚,報警人又是外地人,對地形不熟悉,無法說清自己的位置,只說自己「在界碑下面,路遇一個紅牌子沿著水泥路走,在一片小樹林旁邊搭了帳篷」。為儘快確定位置,王俊傑添加了報警人的微信,通過共享位置的方式大體確定了報警人所在地點為半山腰。
  • 日本一男子,孤身住在深山廢棄學校裡,為逃離城市一住就是6年
    孤身住在深山廢棄的學校裡,你會感到害怕嗎?我肯定是不敢,也不建議大家去效仿的~但日本卻有一男子,為了逃離日復一日的枯燥生活,毅然決然地住進了深山中的廢棄學校裡,這一住,就是6年。上圖這位大叔叫青木洋河,他並不是什麼怪咖,而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6年之前,他在一家公司做職員,但每日重複的工作讓他感覺喘不過氣來,所以直到某天他發現了一座位於深山中的廢棄學校,並沒有做過多計劃,就辭了工作搬了進來。下面我們就講講他和這間廢棄學校的故事。
  • 19歲青年與29歲寡婦私奔逃進深山,相愛50年後,終於被世人接納
    對於這一問題,很多人是搖頭否定的,現在大多數年輕人都有一種名為「自殺式單身」的病症,這些人總是口口聲聲打著想要尋求另一半的旗幟,自己卻從來不去主動擴展自己的交際圈,甚至當愛情來敲門,他們還會望而卻步。
  • 五峰「深山紅燭」向宏佳紮根深山24年
    在艱苦邊遠的山區,讓人眼前一亮。既是老師,又是「臨時家長」1996年,向宏佳從師範大學畢業,原本可以留在宜昌市教書的他,選擇了回到家鄉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深山裡長大的他,深知山裡娃求學的不易:「從家裡到學校,翻山越嶺,從晌午走到天黑。」
  • 一座大山,一所學校,一個老師教著一個學生,已堅守7年的她把工作和生活過到了一起
    「起立,老師好!」  「同學好!」  9月1日,樊香英和她唯一的學生準時坐在了教室裡,雖然學校只有一個學生,樊老師還是很規範地按照課表上課下課。現在九里舖村的常住人口只有五六十人,在校學生也從前幾年的二十多人減少到目前的一人。  但是,只要還有一名學生,就不能缺少教師,而現在堅守這裡的正是曾經的特崗教師樊香英。  今年29歲的樊香英2013年從保定學院畢業後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報考特崗教師,並成功通過考試,3年服務期滿後依然選擇了留守,成為一名普普通通的山區教師,並且在這個崗位上一直堅持到了現在。
  • "剛剛又叫了…"菏澤小夥深山露營聽見狼叫,報警求助…
    因山高林深加之夜晚,報警人又是外地人,對地形不熟悉,無法說清自己的位置,只說自己 「在界碑下面,路遇一個紅牌子沿著水泥路走,在一片小樹林旁邊搭了帳篷」。為儘快確定位置,王俊傑添加了報警人的微信,通過共享位置的方式大體確定了報警人所在地點為半山腰。
  • 女大學生走進陵水山區堅守10年 築起深山孩子英語夢
    從海口到陵水3個多小時的奔波,文勁芳從抱著厚厚一大摞的英語練習冊,準備從陵水車站再坐40分鐘的公交車回到陵水本號鎮的福和希望小學,這已經是文勁芳到這裡教書的第10個年頭。昔日連26個字母都背不全的學生,到如今英語成績全縣第6,文勁芳用10年的堅守和愛心築起了深山孩子的英語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