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湖南省長沙市精英路社區活動室,一群盲人正在練習演唱。
「眼睛看不見,心裡亮堂堂,因為有了音樂。」長沙殘疾人陽光藝術團團長楊德才自豪地說。
點燈人
「殘疾人因為身體缺陷,生活、學習和就業艱難,精神世界更加困苦,但他們和正常人一樣,都有對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迫切需求。」楊德才也愛唱歌,可一直苦於沒有平臺。2014年12月10日,楊德才組織盲人徒步攀登長沙嶽麓山,到達山頂,楊德才冒出一個想法——成立殘疾人陽光藝術團,宗旨是以歌會友,實現自我,奉獻社會,不取報酬。
藝術團成立了,長沙市及湖南各地120名殘疾人踴躍參加,可音樂老師在哪兒呢?
很多殘疾人文化水平不高,樂感參差不齊,特別是盲人,看不見老師的指揮手勢,教與學都不容易。第一個迎接挑戰的是長郡中學退休音樂教師劉樂為,她的姐姐是位盲人,也加入了楊德才的團隊。楊德才先後聘請了長沙學院音樂老師顏輝、長沙市一中開福中學音樂老師劉曉紅、四川大學音樂學院畢業生張紫璇為殘疾人輔導。
鄧洋是堅持最久的音樂指導,轉業前,他是一個武警部隊文工團的聲樂演員。
鄧洋嘗試著拍巴掌來打拍子,一場訓練下來,手掌拍得紅腫是常事。隊員唱歌積極性高,可一張嘴就是大白嗓。訓練了兩個月,鄧洋發現效果不理想,挫敗感一度讓他產生了放棄的念頭。
「自己活出正能量,給他人帶來激勵,這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楊德才在一場殘疾人勵志報告會上的話震撼了鄧洋。他總結經驗教訓,沉下心來研究,充分利用盲人聽力比常人更加敏銳的特點,讓大家多聽。幫助大家感受音樂,融入和聲,從歌聲中獲得快樂。
在老師們指引下,隊員們逐漸步入音樂的殿堂,先後參加的長沙市第八屆「善行四十佳」頒獎活動演出、長沙市殘聯第六次代表大會等演出大獲成功。
經費哪裡來?藝術團開辦四年,購買設備、租借場地、開展大型義演活動等各項工作耗費了不少資金。楊德才的經濟來源是一個小型盲人推拿按摩院,他精打細算,把家裡的所有積蓄全拿出來作為藝術團的工作經費,他兒子楊中興也多次拿出工資補貼藝術團。
楊德才自己還住在三十年前的舊房子裡,內衣穿了十幾年捨不得丟,家裡沒有像樣的家具。
心兒亮
長沙盲人夫婦鄧智澤、陳梓怡從小失明,聽說開福區有個陽光藝術團,便過去加入了團隊。陳梓怡原本內向害羞,從不唱歌的她第一次開了口,還和丈夫一起同臺演出,幸福感洋溢在臉上。「加入藝術團三年我們交了很多新朋友,去過很多好地方,生活充實多彩了。」如今在他們的夫妻小店,經常能聽到歡樂的歌聲。
「我們團有7對盲人夫妻,他們因為音樂找到了愛情和家庭的甜蜜溫馨,也有人因為音樂走出了孤獨、困境,創造了輝煌。」楊德才細數那些因音樂而結緣的盲人朋友的故事。
先天失明的董啟明7歲學古箏,12歲學遊泳,在2000年雪梨帕運會和2004年雅典帕運會獲得三枚遊泳金牌。2005年至2014年在美國加州大學學習音樂教學,回國立志在古箏教學上幹出一番事業。
可實現理想的道路並不平坦。最初應聘教學崗位時,董啟明走過幾家單位,都因視力問題被擋在門外。幾經周折,教學工作開始了,想不到右手食指發生病變,疼痛得動彈不得,眼看剛走上路的古箏教學工作就要泡湯。她四處求醫,還做了五次小診刀手術,都沒能康復,仍不能動彈。
楊德才鼓勵她加入陽光藝術團,也是從那天開始,楊德才天天為她做食指康復推拿治療。「不要著急,大家在一起學唱歌、玩樂器、排節目、說說笑笑就開心了。」
「站在舞臺上,我又找回了在帕運會領獎臺上升國旗、奏國歌的那種感覺了。」今年2月8日,參加殘疾人學習十九大精神知識搶答賽暨殘疾人春節文藝聯歡會演出成功後,董啟明恢復了往日的笑容。
經過楊老師四個多月不間斷免費推拿治療,董啟明的食指也奇蹟般恢復了功能,撥動了優美的琴弦。如今董啟明重返古箏教學課堂,還兼教遊泳課程。
來自廣西的盲人蒙軍加入陽光藝術團後,不僅會彈吉他,還會自己寫歌,他邊彈邊唱的帥氣表演打動了盲人姑娘李曉紅,兩人喜結良緣。
照四方
5月19日上午,殘疾人陽光藝術團在長沙市東風路歐波廣場舉辦頌揚改革開放,慶祝第28個全國助殘日大型演出活動。隊員易海燕很有感觸地說:「通過一次次義演、志願服務活動,我們不再悲觀沮喪,意識到殘疾人也可以幫助別人,帶給別人快樂,並不只是需要別人來幫助我們的。」
湖南岳陽市的盲人王輝了解到藝術團正準備節目慰問軍人,她請朋友幫忙照顧店子,從嶽陽趕到長沙報名參加藝術團。她演唱的《軍中綠花》獲得了暴雨般的掌聲。不願意與人說話的屈苗變了,主動協助老師籌辦藝術團,承擔報名登記、電話聯絡等諸多工作,絕大部分工作還要在為客人做推拿後的空餘時間進行,她毫無怨言:「不覺得累,很快樂!」性格孤僻的李正變了,精心鑽研盲人智慧型手機和盲人電腦。陽光藝術團排練、義演需要電腦的地方都靠他。李正成了團裡的網絡高手和盲人智慧型手機的義務輔導員。
2015年春節前夕,藝術團來到創樂福敬老院為老人們舉辦迎春聯歡會。2015年10月15日國際盲人節,藝術團在長沙精英路社區花園廣場舉辦「盲人送戲進社區」活動。2017年酷暑,藝術團三上抗洪一線慰問演出。到開福寺堤段,盲人們為勇士們送水送西瓜;進霞凝港,楊德才獻上讚頌抗洪戰士的自製快板;登烏溪垸,吳金豔演唱《南泥灣》《為了誰》……為長沙戰勝特大洪災增添力量。
南嶽祝融峰頂的歌唱祖國、橘子洲頭「保護湘江母親河」環保主題演出、望城區雷鋒廣場演繹「雷鋒」……每一個節目無不使觀眾動容。
截至目前,殘疾人陽光藝術團共組織大型義演28場,拔河、跳繩、登山等大型戶外公益活動76次,還為90歲以上老人送歌聲、送保健376戶次。可以說,藝術團的盞盞心燈照四方。
(本報記者 唐湘嶽 本報通訊員 徐超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