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賺錢還房貸,他 10 年代寫 SCI 論文上百篇,盈利近百萬:一個「房奴」博士的 10 年

2021-02-19 法律檢索

檢索君推薦:全面系統的法律檢索課程《大數據與法律檢索》(免費公益課程)在中國大學MOOC上線了12章內容已更新完結。這是一門實務導向的法律檢索課,推薦每一位法律人認真學習。掃下方海報二維碼免費學習。

來源:中國青年報、武漢晚報 首席記者楊佳峰

編輯:學妹,轉載自學術志

10年前,一位自稱「房奴博士」的剛畢業博士生在網上開啟了他的SCI售賣小鋪。每篇 1-2 萬元,聲稱一年內賣出去的論文中有 8 篇都進了SCI索引。

十年後,30歲的「房奴博士」已變身為40歲的「論文寫手」,不變的是他在網上開設的「SCI論文小鋪」仍在開張,廣告中還特意突出「十年老店」的標籤。每篇論文的價格也水漲船高,每篇3-5 萬元。

一直研究論文買賣的人發現,這個博士非常高產: 「一般博士一年發一篇就不錯了,他產量驚人,一年多的時間就發了好幾篇。」

當灰色地帶變成賺錢工具,你怎麼看?

2010年,這是一個位於某門戶網站上的博客,一位名叫「房奴博士」的博客主人將其定名為「SCI論文小鋪」。

記者調查發現,博客的主人是一名工作在上海的博士生,而這個博客的用途也很簡單:用來在網上售賣SCI論文。

在自我介紹中,博主直言不諱地寫道:「轉讓、購買、代寫、代發SCI論文。」並且註明:「內容涉及(但不局限於):有機配體及金屬配合物的合成、配合物的合成與表徵、光物理性質的討論、納米性質的討論、量化計算的討論。文章可供化學系、材料系、物理系的人使用。」其中的一篇博文中,博主詳述了開設「論文小鋪」的目的:自己剛剛畢業,在畢業前,做了大量實驗,積累了一些實驗數據,本來打算拿到新單位發表,然後用來評職稱、申請項目。但是陰錯陽差,他籤到了一個製藥公司,不需要做科研了,因此想將手頭的數據寫成文章,物盡其用,「經過對數據的整理,粗略估計可以寫成10篇左右的SCI文章,推薦各位高校教師,尤其是急等論文評職稱的教師使用。」為了消除購買者的顧慮,他還專門強調,這些數據都是自己親自做實驗、測試得來的,數據的真實性沒有問題;同時還保證了保密性,都是利用閒暇時間做實驗、測試,除了自己沒有人知道這些數據。他自稱在讀博期間,自己完成的論文數量達到兩位數,全部為英文SCI,影響因子加和接近50。而現在出售的論文檔次也基本定位在英文SCI,影響因子大於1。因為現在各高校對SCI論文的獎勵都很大,因此不想賤賣。一篇售價一萬到兩萬元,已經賣出了8篇論文,並且全部進了SCI索引。在被記者報導過後,該博主言記者多管閒事,「我賣論文是不觸犯法律的,甚至是受法律保護的」。因為他是論文的原作者,並不是論文中介,所以按照著作權法規定他有權處理自己的稿件」。同時,他也肯定了自己的「房奴」身份,「我一個人幹兩份工作,還要寫稿子,如果不是被逼無奈,誰會這麼拼命幹活?寫SCI文章可不是隨便複製粘貼就能弄出來的」。2020年,10年過後,記者再調查發現,當年30歲的「房奴博士」已變身為40歲的「論文寫手」,不變的是他在網上開設的「SCI論文小鋪」仍在開張,廣告中還特意突出「十年老店」的標籤。「SCI論文小鋪」何以10年屹立不倒,賣出的SCI論文流向什麼地方?網上售賣論文為何成了打不死的小強?作為店主的「老熟人」,記者耗時半年再次暗訪發現,「SCI論文小鋪」生意依舊紅火,至今已賣出100多篇SCI稿件,發表於國內外學術期刊,購買者基本來自高校師生,店主因此牟利數百萬元。「有需要物理、化學、材料類稿子的朋友就來找我吧——SCI論文代寫代發,中英互譯,淘寶交易,十年老店。」8月初,記者暗訪進入「論文寫手」提供的一家網站上的博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張不太清晰戴著眼鏡的大頭照。相比於10年前打出的「轉讓、購買、代寫、代發SCI論文,可供化學系、材料系、物理系的人使用」的廣告變化不大,但是「淘寶交易」和「十年老店」字樣格外耀眼,一張疑似論文寫手的大頭照片10年未變。「論文寫手」宣稱,SCI論文內容涉及(但不局限於)有機配體合成、配合物的合成與表徵、光物理性質的討論、納米性質的討論、量化計算的討論。「文章可供化學系、材料系、物理系的人使用。」「可否代寫代發一篇材料學方面的SCI論文?」 8月24日,記者以高校研究生身份求購SCI論文,相關詢問很快得到店主「論文寫手」的回應。他介紹,價格取決於學術期刊及其影響因子,幾天後有一篇材料方面的稿子到位,影響因子3.2,價格在3萬至5萬元間。具體價格還要看改稿時的工作量和影響因子測試的多少而定。「如發表在一區的稿子,影響因子6.3,價格6.5萬元。發表在二區的稿子,影響因子2.9,價格則是3.5萬元。」記者發現,相比於10年前,「SCI論文小鋪」論文的平均單價已由2萬元上漲至3萬元以上。在與記者討價還價中,「論文寫手」將漲價原因歸為發稿難,他說現在發稿嚴格得「變態」,導致價格飛漲。「論文寫手」將售賣的學術稿件分成A類(預先寫好的稿件)、B類(定製稿件)、C類(翻譯稿件)、M類(特別保留稿件)四種類型。記者統計發現,從2010年至今,四類稿件賣出114篇,其中預先寫好的有109篇。售出論文高峰在2016年,一年賣出33篇SCI論文。2017年、2018年、2019年呈逐年下降趨勢,分別為22篇、19篇、8篇。今年上半年賣了3篇。按照平均單價3萬元計算,「論文寫手」10年獲利300萬元。對生意萎縮現狀,「論文寫手」透露「現在投稿會檢測創新度」。他舉例,今年初他整理了6個數據包,對應物理、化學、材料三大系列,原本可以寫成十幾篇論文,現在要壓縮為6篇論文。「現在投稿會檢測創新度,所以不能成系列地寫稿了。」11月14日,記者SCI論文訂單發出80天後,「論文寫手」給記者回話,一篇三區的稿件已通過初審,影響因子3.3,研究內容為製備了核殼結構的磁性—發光納米材料,研究了其微觀結構及發光性能。他透露,該稿件已進入二審,並給出了修改意見。「我投的是Elsevier旗下的雜誌,Elsevier現在採用改進的算法檢測文字抄襲和圖片重複使用,如果重複率超過10%,就會在第一輪審查被拒稿,不會進入專家審稿。」「論文寫手」如此保證這篇論文質量可靠,要求記者通過他的淘寶帳號付款,隨後他會將論文稿件發過來供審閱,確認無誤後雜誌審稿改稿過程將做成視頻發過來。「等稿件online(在線發表)後,我通知你審核,最後才執行淘寶的發貨操作。」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論文價格定為2.2萬元,記者藉故手頭緊退出交易。在「SCI論文小鋪」中,「論文寫手」曬出了最近代寫代發的一篇英文SCI論文,影響因子在2至5間,論文編號為A-184-229,文章關鍵詞為「有機螢光染料、發光性質、雷射性質、重金屬離子傳感」。「論文小鋪中只是公布了我本人寫出的稿件的信息,沒有涉及買賣或轉讓等敏感信息。」記者發現「論文寫手」經常在QQ空間這樣告慰求購論文的客戶。在記者暗訪時,「論文寫手」表示,「論文小鋪中的所有稿子都是我自己一個人寫出來的。這樣的好處是保密性很好,可以說除了我之外,沒有其他人染指這篇文章,這樣也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安全性。」一個人究竟是如何成批量寫出不同專業方向的科研論文呢?「論文寫手」在與記者的交流中,透露了他的求學和科研經歷——原來,這位槍手本碩博的研究方向不盡相同,做博士後的時候各個研究方向更是橫向交叉,他對材料、物理、化學、有機電子這四個研究方向都有涉獵。他自稱讀博期間,他完成的論文數量達到兩位數,全部為英文SCI。10年前博士畢業時,「論文寫手」做了大量實驗,積累了一些實驗數據。一次偶然機會,「論文寫手」獲得了每年回母校做短期研究的機會,繼續做實驗,積累實驗數據。他說,做一篇文章需要什麼數據,篇幅是多大,可能需要補做什麼實驗,無一例外他都進行了統籌安排。「通過這麼多年對數據的分析,可以這麼說,我只要看到數據的樣子,就知道這一段應該怎樣寫。」「論文寫手」在博文中聲稱,他寫論文通常先勾畫出一個大綱,花幾天時間形成基本骨架,隨後再花時間將數據分析填在合適位置。每天寫一點,每次寫幾百字。對稿件整體的精修是最後的工序,這個步驟至少會重複兩遍,一篇論文便可上架售賣了。「SCI論文小鋪」中售賣的A類文章價格很高,往往引來購買者質疑。「在我這裡,稿子的成本有以下幾方面:第一是做實驗的成本,第二是運作的成本,第三是改稿時補充數據所花費的測試成本。」「論文寫手」在網店中解釋,他的論文沒有中介費,要價不高。售賣的稿件如何發表?「論文寫手」在博文中介紹:稿子在投出去之前要選好適合的雜誌。「這麼多年的求學和工作經歷讓我確實積攢了不少人脈,如果運氣不好,只能靠稿件質量來與審稿人硬碰硬。」自2018年開始,各大期刊開始設置上線檢測系統iThenticate(英文期刊通用的查重系統),「論文寫手」的稿件遭遇了攔路虎。記者統計發現,2019年「論文寫手」寫出論文20篇,發出8篇,年發稿量銳減一半。「SCI論文小鋪」的交易都是通過支付寶進行。「論文寫手」稱,在稿件接收之前,不收錢;不過有的稿件要交預付款,但預付款在支付寶中間商手裡,買家籤收論文後才會支付出去。論文署名完全由買家決定。「如果想降低風險,可以讓我作為合作作者,這樣就完全沒問題了。」記者暗訪發現,「SCI論文小鋪」的買家基本上是高校師生,來自上海、山東、四川、安徽等地。在與暗訪記者交流中,一位四川某高校買主對「論文寫手」的能力深信不疑。這位買主說代寫代發的論文和自己的專業高度契合。2019年12月31日,「論文寫手」發布了一篇年終總結,說「全年成稿20餘篇,接收稿件(已發出)9篇(1篇top,2篇一區,4篇二區,1篇三區,1篇四區),返回小修1篇三區。」他說,2018年是論文生意變難的第一年,各大雜誌社審核變嚴格。對於2020年,他表示「會盡力做好」。在與記者的微信互動中,「論文寫手」表示,他所做的事不違法,也不違背學術道德。「目前並沒有相關法律對買賣論文做出規定,根據無罪推定,法律沒有禁止的行為不構成犯罪。而且,根據著作權法,論文的作者有權處理本人論文,也就是說我賣論文是不觸犯法律的,甚至是受法律保護的。」「這確實是法律沒有規定的灰色地帶。」針對「論文寫手」的行為是否違法,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教授彭禮堂說,這種行為違反職業道德,行業內和單位內應予以紀律處分。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胡芬認為,論文屬於禁止售賣的非售賣商品之類,公開買賣顯然是違法的。從另一方面看,購買論文屬於學術造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論文寫手」也參與了造假,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買賣論文為什麼可以堂而皇之進入淘寶開店?淘寶雲客服回覆:可以賣,不建議買賣,按照正常程序可以開店。11月10日,在武漢召開的中國科學院學部2020科技倫理研討會上,多位院士認為國家和相關部門應立法管制嚴重學術不端。參會的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啟發認為,在學術治理中應強調基層單位法人主體的責任和作用;學術處罰必須有剛性的制度,不應一事一議。「能夠買賣的論文層次肯定不高,大多是垃圾論文。」教育部高校設置評估專家、華中科技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劉獻君教授對「SCI論文小鋪」的存在表示震驚,認為其擾亂學術殿堂,應該加以監管。「對於高校師生購買論文參與學術作假,一經發現將被取消評定資格。」

重磅推薦

全面系統的法律檢索課程《大數據與法律檢索》(共12章內容,免費公益課程)在中國大學MOOC上線了,法學院校學生、律師、法官、檢察官等均可選課。課程將為選課學生提供3個月威科先行法律信息庫的免費試用

點擊文後閱讀原文即可選課(課程地址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HUNNU-1452634174)。

相關焦點

  • 為賺錢還房貸,他 10 年間代寫 SCI 論文上百篇:一個「房奴」博士的...
    SCI 論文買賣,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2011 年,官媒曾發文揭露 SCI 代寫。在標題為《「房奴」博士賣論文,SCI 頻上榜》的報導中,主角是一位剛剛畢業的博士。
  • 「房奴博士」開店10年賣100多篇SCI獲利300萬,你怎麼看?
    據武漢晚報報導,10年前的2010年,一位自稱「房奴博士」、剛畢業工作在上海的博士生開了個網店,與一般網店不同的是,這位博士開的是「SCI論文小鋪」,在網上賣論文,每篇 1-2 萬元,該博士對記者(未表露身份)表示,當時"一年內賣出去的論文中有 8 篇都進了SCI索引"。
  • 「房奴」博士賣論文 SCI頻上榜
    但是陰錯陽差,他籤到了一個製藥公司,不需要做科研了,因此想將手頭的數據寫成文章,物盡其用,「經過對數據的整理,粗略估計可以寫成10篇左右的SCI文章,推薦各位高校教師,尤其是急等論文評職稱的教師使用。」    為了消除購買者的顧慮,他還專門強調,這些數據都是自己親自做實驗、測試得來的,數據的真實性沒有問題;同時還保證了保密性,都是利用閒暇時間做實驗、測試,除了自己沒有人知道這些數據。
  • 西交大碩士建議授予博士學位?又是10+SCI,「破格」操作合理麼?
    然而,當你為畢業設計而愁眉苦臉時,當你還為能不能考博而一籌莫展時,有一個應屆碩士生居然被建議直接授予博士學位。在攻讀碩士期間,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EI會議論文4篇;另外以其餘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EI會議2篇。論科研成績,孫光宇碩果纍纍,他所在的學院建議破格授予他博士學位。
  • 西交大碩士建議授予博士學位?又是10+SCI,「破格」操作合理麼?
    然而,當你為畢業設計而愁眉苦臉時,當你還為能不能考博而一籌莫展時,有一個應屆碩士生居然被建議直接授予博士學位。這個人叫做孫光宇,是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學院的一名應屆碩士。同時,他也是著名的錢學森學院的校友。可以說,孫光宇是一個「論文狂人」。
  • 本科畢業的他發表10餘篇SCI論文,網友:比博士還厲害
    寫在前面本科期間的你曾如何度過?或是沉浸在圖書館,或是沉迷於網絡。而這位2020級畢業生,在本科階段發表了逾15篇論文,科研成果已經足以博士畢業。他就是胡啟錕,一位南方科技大學2020級畢業生。從小就有著科研夢想的他一路追夢,「我希望有一天能造福社會,我想,這也是每一名南科大人的願望。」為此,很多網友直呼:這位小夥子比博士還厲害。後生可畏,這位2020級本科畢業生已發表17篇高水平論文胡啟錕來自福建省,2016年高考中他憑著優異的成績來到南方科技大學,而這裡,也正是他追求夢想的起點。
  • 「論文小鋪」網上賣SCI論文百餘篇
    如今,當年30歲的「房奴博士」已變身為40歲的「論文寫手」,不變的是他在網上開設的「SCI論文小鋪」仍在「營業」,廣告中還特意突出「十年老店」的標籤。當年這篇批評報導也被他貼到自己的微博上,揚言記者多管閒事,「我賣論文是不觸犯法律的,甚至是受法律保護的」。
  • 上海復旦碩導為追女博士送5篇sci論文引熱議,這些論文價值幾何?
    愛情是無價的,所以上海復旦碩導為追女博士送房送車還送5篇sci論文都不為過,問題是,女博士只是利用他,沒有真正愛他,因此這5篇sci論文的價值變成了零,一文不值。當然如果這5篇sci論文用在應該用的地方,那將會有巨大價值。
  • 博士網上10年賣SCI論文100篇,恐怕連伯努利都得「折腰」
    如果都是這樣的態度,那麼發展還從而談起呢?1論文的抄襲問題始終是困擾高校發展的一個痼疾。時不時地,就會有論文抄襲的教授學者被挑出來讓人看看他的斤兩。儘管高校對論文抄襲的查處力度越來越大,但是論文的造假問題依然是一個不能迴避的問題。這兩天,網上不就爆出了一個大新聞嗎?
  • 中科大那篇20萬字大談「情侶送禮」的博士論文,是奇葩論文嗎?
    截止論文成稿提交時,叢日飛以一作或參與者身份發表及修回中英文論文共計 7 篇,看起來也頗為高產,不像是懵懂、不學無術的「學酥」。另外,他還有相戀 6 年的女朋友,想必在論述情侶間如何送禮物更有心得體會。
  • 「SCI論文小鋪」成「十年老店」 跨三個學科售賣SCI論文百餘篇
    10年前,記者曾以《房奴博士一年賣8篇SCI論文》為題,揭露一名工作在上海的博士生網上售賣論文事件。
  • 「論文小鋪」網上賣SCI論文百餘篇,店主稱「不違法」
    「論文寫手」在論文小鋪上兜售論文。網頁截圖10年前,記者曾以《房奴博士一年賣8篇SCI論文》為題,揭露一名工作在上海的博士生網上售賣論文事件。10年後,當年30歲的「房奴博士」已變身為40歲的「論文寫手」,不變的是他在網上開設的「SCI論文小鋪」仍在開張,廣告中還特意突出「十年老店」的標籤。
  • 打開「論文小鋪」網上賣SCI論文百餘篇,店主稱「不違法」
    「論文寫手」在論文小鋪上兜售論文。網頁截圖 10年前,記者曾以《房奴博士一年賣8篇SCI論文》為題,揭露一名工作在上海的博士生網上售賣論文事件。10年後,當年30歲的「房奴博士」已變身為40歲的「論文寫手」,不變的是他在網上開設的「SCI論文小鋪」仍在開張,廣告中還特意突出「十年老店」的標籤。當年這篇批評報導也被他貼到自己的微博上,揚言記者多管閒事,「我賣論文是不觸犯法律的,甚至是受法律保護的」。 「SCI論文小鋪」何以10年屹立不倒,賣出的SCI論文流向什麼地方?網上售賣論文為何成了打不死的小強?
  • 記者暗訪論文網店:售賣SCI論文百餘篇,店主稱「不違法」
    10年前,長江日報記者曾以《房奴博士一年賣8篇SCI論文》為題,報導一名工作在上海的博士生網上售賣論文。如今,當年30歲的「房奴博士」已變身為40歲的「論文寫手」,不變的是他在網上開設的「SCI論文小鋪」仍在「營業」,廣告中還特意突出「十年老店」的標籤。當年這篇批評報導也被他貼到自己的微博上,揚言記者多管閒事,「我賣論文是不觸犯法律的,甚至是受法律保護的」。
  • 售賣SCI論文百餘篇 網上論文小鋪咋成了打不死的小強
    「論文寫手」在論文小鋪上兜售論文。網頁截圖  10年前,記者曾以《房奴博士一年賣8篇SCI論文》為題,揭露一名工作在上海的博士生網上售賣論文事件。10年後,當年30歲的「房奴博士」已變身為40歲的「論文寫手」,不變的是他在網上開設的「SCI論文小鋪」仍在開張,廣告中還特意突出「十年老店」的標籤。當年這篇批評報導也被他貼到自己的微博上,揚言記者多管閒事,「我賣論文是不觸犯法律的,甚至是受法律保護的」。  「SCI論文小鋪」何以10年屹立不倒,賣出的SCI論文流向什麼地方?網上售賣論文為何成了打不死的小強?
  • [編輯工具] 推倒知識高牆:Sci-Hub 免費下載千萬篇期刊論文電子全文
    記得研究所寫論文時,需要閱讀許多相關議題的期刊論文,才知道取得一篇論文真的是困難重重,費盡千辛萬苦,還因此去到其他學校上了一堂如何使用這些圖書館資源的課程
  • 重慶「房奴」,你一個月多少房貸?壓力大嗎?快來看看別人的回答
    有這麼一個真實案例,或許如今正在上演著的「喜劇」,或許也可以稱為「悲劇」。一位朋友,去深圳工作快十年了,她的夢想就是希望能在深圳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但是卻遲遲未能如願,當有人問她,你這十年來最大的成就是什麼?她苦笑著說:「我這10年來,最大的成就是幫房東還完了他的房貸」。如今,房東已經不再是「房奴」,而她卻還是「租奴」。
  • 那個連發 10 篇 SCI「令碩博汗顏」的本科生,最近飽受質疑...
    剛剛結束大學三年科研生活的她,已經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 10 篇 SCI 論文,總文章數 21 篇。2001 年,中國 SCI 收錄化學類論文篇數第一名花落寧波大學鄭嶽青教授名下,他當時的 SCI 論文總數為130 多篇。而他「做研究」的方式,則是用固定範式給不同合金材料做測試,論文發表後,每篇學校獎勵 4000 元。
  • 他在人大讀博士:10年學習,13篇SCI論文,1次理論突破!
    博士期間發表13篇高水平SCI論文,其中9篇論文為(共同)第一作者、參與11次國內外知名學術會議、完成海報報告,並有5次獲獎、曾獲2015年優秀研究生、2018年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這位熱愛物理、堅持不懈、攻堅克難,在科研學術道路上勇往直前的人大人,就是2019年度吳玉章獎學金獲得者、理學院物理系2016級博士生王聰
  • 「論文小鋪」網上賣SCI論文百餘篇,槍手店主稱論文買賣「不違法...
    長江網訊(首席記者楊佳峰)10年前,長江網記者曾以《房奴博士一年賣8篇SCI論文》為題,報導一名工作在上海的博士生網上售賣論文。如今,當年30歲的「房奴博士」已變身為40歲的「論文寫手」,不變的是他在網上開設的「SCI論文小鋪」仍在「營業」,廣告中還特意突出「十年老店」的標籤。當年這篇批評報導也被他貼到自己的微博上,揚言記者多管閒事,「我賣論文是不觸犯法律的,甚至是受法律保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