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歷史博物館推出大型老照片展 回溯香江百年滄桑

2020-12-20 網易財經

新華網香港12月17日電(記者王欣)香港歷史博物館大型歷史圖片展——「影藏歲月——香港舊照片展」,18日將與香港市民見面。700多張記錄香港過去百年滄桑變遷的珍貴照片,將帶領人們走進歷史的時光隧道。

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蕭麗娟在17日的預展儀式中表示,700多張舊照片精選自香港歷史博物館館藏及夢周文教基金會的歷史圖片珍藏,當中包括不少人們耳熟能詳的早期外國攝影師的佳作,如彌爾頓·米勒及約翰·湯姆遜等人的作品,這批照片不但反映出攝影術在香港的發展,也是香港歷史、民生、風俗的真實記錄。

記者在現場見到,整個展覽分為圖文並茂的兩部分,第一部分介紹攝影術傳入中國,以及攝影行業早年在香港的發展;第二部分則透過香港的舊街景、城市面貌、民生、娛樂、慶典、災害、商業活動等珍貴影像,帶領觀眾重溫昔日生活點滴。展覽還穿插香港島、九龍和新界各區的發展,觀眾可細細體味這一百多年來香港的城市變遷和發展。

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林國輝介紹說,香港是早期西方來華攝影師的重要基地,在攝影術傳入中國的歷程上扮演了重要角色。這些攝影師的作品內容多集中在當時最繁盛、最富代表性的政、經、商業中心的標誌性建築物,或極具商業價值的民生風俗和大事件。現在這些珍貴的影像已成為研究香港歷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據了解,此次展覽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展覽將於本月18日開始至明年4月21日。

(原標題:香港歷史博物館推出大型老照片展 回溯香江百年滄桑)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專訪香港歷史博物館:穿越香江的前世今生 (5)
    如果想在最短的時間裡,觸摸一座城市的脈搏和靈魂,了解她的歷史與積澱,概覽她的發展軌跡,領悟她的城市精神最便捷的方式,莫過於去博物館。要了解香港的過去和現在,有一個地方不能不去,那就是香港歷史博物館;有一個展覽不能不看,那就是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常設展覽——香港故事。
  • 「映像百年——澳門歷史照片展」在珠海橫琴開展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珠海12月16日電(記者 鄧媛雯)16日,紫檀文化大講堂暨「穿越百年--故宮藏老照片展」與「映像百年--澳門歷史照片展」啟幕儀式在珠海橫琴的中國紫檀博物館橫琴分館舉行,獻禮澳門回歸祖國21周年。
  • 永泰舉辦百年老照片展 追溯百年鄉愁記憶(組圖)
    1902年美國傳教士與永泰的鄉紳在戶外合影  東南網6月5日訊(本網記者 鄭曉丹)近日,永泰縣在新安古街林氏宗祠內舉辦永泰縣老照片展,展出的100多張照片為1870年至1970
  • 「福州永泰與海絲」百年老照片展講述歷史變遷
    「福州永泰與海絲」百年老照片展講述歷史變遷 2015-06-09 22:10:36300年歷史的福州永泰縣新安古街林氏宗祠啟幕,吸引民眾及遊客觀展。 記者劉可耕 攝   中新網福州6月9日電 (劉可耕 閆旭)「1902年,一群美國婦女與福州永泰婦女及孩子們在一起;1902年,3位美國教師在福州永泰考察時的留影……」9日國際檔案日,「福州永泰與海絲」老照片展在有著300年歷史的福州永泰縣新安古街林氏宗祠啟幕。
  • 濟南記憶 | 郵政大樓,見證濟南百年歷史滄桑
    百年光陰倏忽而逝,幸運的是,郵政大樓至今矗立,見證著濟南百年歷史風雨滄桑。大樓正立面的窗戶用大型長方形木窗,有利於採光,窗戶上部都有精美裝飾。  如今趙曼是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濟南市分公司綜合辦公室主任助理,同時也是濟南市老建築文化旅遊促進會、濟南市歷史文化遺存保護與活化利用協會常務副會長,對於郵政大樓的歷史,趙曼如數家珍。大樓裡曾經作為鍋爐房的地下室,大樓中保持原樣的旋轉扶梯,還有二樓走廊裡懸掛的老照片,都是趙曼常常駐足的地方。
  • 《「青」史「影」存》老照片展在膠濟鐵路博物館舉行
    一場名為《「青」史「影」存》的老照片展覽會告訴您答案。9月24日,以「壯麗十七年 奮鬥新時代」為主題的老照片展覽,在百年老建築膠濟鐵路博物館舉行。許多照片首次面世,極其珍貴。一進展廳,觀眾頓時被一張長達6米的照片所吸引,上面有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等第一代黨和國家領導人。這是1964年6月11日,他們與出席共青團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的合影。
  • 香港收藏家協會舊物展見證香港百年風貌
    新華網香港3月21日電(記者王欣)香港收藏家協會21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展覽,展出香港收藏家收藏的車票、郵票、舊相片、月份牌以及勳章等具有香港歷史價值的各類舊物,與市民一同見證香港近百年的歷史風貌。
  • 中日攜手,搶救龍門石窟百年老照片
    3月,在洛陽博物館舉行的日本東京大學珍藏關野貞龍門石窟百年老照片展上,展出了65張拍攝於1906年至1918年的龍門石窟老照片,吸引了眾多洛陽人的目光。展出結束後,日本友人把這批老照片捐贈給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  百餘年前的龍門石窟是個什麼樣子?很多讀者都很感興趣。
  • 香港博物館:守護與傳承的魅力
    1972年,這家博物館一分為二,成為香港藝術館和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前身。自此,香港特區政府在發展博物館服務上向精細化發展,湧現出多家公營博物館,而其他教育機構、非牟利組織等也開始修建展館。特別是1980年之後,為了令市民重視香港歷史古蹟,以歷史建築和法定古蹟改建而成的文化館、博物館相繼落成。 小而多元,布局廣泛,是香港博物館最突出的特色。
  • 7月31日-10月7日可到香港歷史博物館看清朝宮廷服飾展
    》》》廣州去香港最便捷的4種方法介紹》》》香港都有哪些博物館?香港十大特色博物館參觀攻略   門票:20元  據香港《明報》報導,清朝雖已過去逾百年,餘韻猶在,當時服飾更別具風格。香港歷史博物館下周三(31日)起舉行香港歷來最大型清朝宮廷服飾展覽,展出逾130件故宮服飾精品,有三成展品更屬首次展出,包括昔日慈禧太后所穿的高逾4寸「花盆底鞋」,以及末代皇帝溥儀年少曾穿著的禮服等。  展故宮逾130館藏三成首展出  香港康文署與故宮博物院合辦的「國採朝章——清代宮廷服飾」展覽,清朝歷代帝後服飾共冶一爐。
  • 金漆輝映:潮州木雕展即將亮相香港歷史博物館
    11月8日,「金漆輝映:潮州木雕展」將於香港歷史博物館專題展覽廳正式對外開放。本次展覽將展出廣東省博物館的約120件/套藏品,介紹潮州木雕的實際應用、創作題材和藝術特色,展示潮汕風尚習俗和人文精神。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019年2月25日。
  • 深圳中英街歷史博物館,半小時讀懂近100年的香港歷史
    這條街的誕生,得從還是清朝的1898年說起,當時李鴻章在侵略者的武力逼迫下,代表光緒皇帝與英國駐華公使竇納樂在北京籤訂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條約規定將九龍半島及附近海域租給英國,期限為99年。於是將沙頭角一分為二,東側為華界沙頭角,西側為英(港)界沙頭角,這條街便得名「中英街」。
  • 新聞博覽館:記錄媒體歷史,回看香江百年
    上下兩層,總計不過一萬呎(約900平方米)的博物館,從媒體的角度述說香港自開埠以來,從一個小漁港到國際金融中心所走過的百年曆程。 每當有街坊前來參觀,施永遠都會指著館內展覽的報紙版樣、採訪設備,以親歷者的視角,將新聞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要讓香港人有一個地方,去知道腳下的這片土地曾經發生過什麼。」
  • 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辦清代科舉展(圖)
    圖片來源:香港明報    中新網11月9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開科取士——清代科舉展」,展出過百組來自上海市嘉定博物館和本地有關科舉制度的文物,當中包括在科舉考試後,張貼在試場外牆上公布結果的「榜文」。
  • 臺中元宵燈會現濃厚香江味 香港小吃造型燈籠登場
    中新網1月24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即將在2月9日於臺中文心公園登場的「2014中臺灣元宵燈會」今年將展現濃厚的香江味,現場將有26盞香港小吃造型燈籠空運赴臺,可愛登場。  去年曾以大型財運小福星彩燈備受矚目的香港經貿文化辦事處,今年2度參與中臺灣元宵燈會。這次香港以「情味香江」為主題,打造26盞各式香港美食造型彩燈,如絲襪奶茶、蛋撻、咖哩魚蛋、腸粉、盆菜宴、車仔面等。現場也有香港經貿文化辦事處與臺灣食品業者合作推出的香港小吃攤,讓民眾在視覺與味覺都感受到濃厚的香江味。
  • 香江漫話:辛亥百年 在香港尋找孫中山足跡
    中新社香港4月10日電 題:香江漫話:辛亥百年 在香港尋找孫中山足跡  作者 吳冠雄  「啪啪啪!」1901年1月10日晚6時,香港中環結志街52號突然傳來3聲清脆的槍響,興中會首任會長楊衢雲倒在血泊中,兇徒射滅室內燈泡後逃走。翌日,楊衢雲不治身亡。
  • 香港大學舉辦張愛玲百年誕辰紀念文獻展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香港9月28日電(記者丁梓懿)今年是著名作家張愛玲100周年誕辰,張愛玲母校——香港大學於28日舉辦「百年愛玲,人文港大」張愛玲百年誕辰紀念文獻在線展。展覽在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網頁上線。
  • 天津博物館百年華誕 推出四大展覽三大鎮館之寶
    央廣網天津6月1日消息(記者夏震宇)6月1日上午,「天津博物館成立100周年暨中國博物館協會區域博物館專業委員會2018年會」啟動儀式在天津博物館隆重舉行。中國博物館協會區域博物館專業委員會2018年會的主題是「傳承與發展」。來自全國120家博物館、紀念館以及文博界知名專家學者150名代表,通過講座報告、分組研討,就當今中國博物館發展走勢、博物館發展理念及實踐、博物館人才需求及建設、中國博物館的現狀及未來等闡述觀點、發表意見。
  • 百幅珍貴老照片薈萃「福州永泰與海絲」老照片展
    百幅珍貴老照片薈萃「福州永泰與海絲」老照片展 2015-06-09 19:50:4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6月9日是國際檔案日,「福州永泰與海絲」老照片展在有著
  • 百年臺灣博物館見證 一張老照片串起一段68年兩岸奇緣
    中新網8月1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一張老照片、一封來自浙江的越洋信,牽起李眉君、李世駿相隔兩岸68年前的記憶。這張黑白照片,昨日獲臺灣博物館「影像徵選計劃」銀獎,照片主人、82歲的李眉君,將照片捐給臺博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