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菜之肉末山藥,不煎不炸,簡單一蒸,好吃又健胃
山藥既是食材又能入藥,民間的做法是,家人胃口不好了,就熬點山藥粥,喝後就想吃飯了。我自己也試過,確實是有作用。現在更多的時候,是作為食物來吃,做法多樣,可以煲湯,炒,煎,炸,燜等等。而且山藥可以和多種肉類搭配,雞,鴨,牛肉,豬肉,海鮮,都能做出不同的美味。
我的家鄉是山藥產地,種植戶把山藥挖出來後,抖去泥土,拉到農貿市場銷售,價格也不貴,幾塊錢一斤。山藥有個特點,只要不沾上水,放在陰涼處,可以存放很長時間,我就試過,放了半個月之久,山藥的質量,仍然不變,反而更加粉糯。
肉末蒸山藥
所需食材:山藥1根,小蔥1把,豬肉1塊,姜1塊,雞蛋1個,料酒,糖,鹽,生抽,花生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
(1)姜洗乾淨切碎。小蔥洗乾淨切蔥花。山藥去皮切片,加入適量鹽拌勻醃製。豬肉衝洗一下切粒,加入姜碎剁成肉末裝盤,加入蛋清,糖,鹽,生抽拌勻,最後加入花生油拌勻,醃製20分鐘。
(2)熱鍋冷油,放入肉末炒散,放入料酒炒2-3分鐘,放入蔥花炒香。
(3)山藥片裝盤,盛入肉末,燒開一鍋開水,放入蒸架,放入山藥,加蓋蒸15分鐘。
(4)時間到後取出,撒入蔥花。
這道菜主要是吃山藥,肉末在炒的時候,時間相應炒長些,這樣在蒸時,肉末的味道,就會滲透到山藥裡面,更加好吃。由於山藥是素菜,和動物油脂搭配,味道更好,所以在買豬肉的時候,應該選三分肥七分瘦的。
小貼士:山藥在去皮之前,要清洗乾淨,如果不洗,去皮過程中,泥土會汙染山藥肉,很難洗乾淨。有的朋友屬於過敏體質,在把山藥去皮時,要戴上手套,防止黏液接觸到皮膚。如果不小心碰到,立即塗上米醋,放在火上烤一會,就能緩解。如果症狀嚴重,應入院就醫。
山藥在去皮的時候,會產生黏液,在全部完成後,要清洗乾淨再切片,切好的山藥片,放入盆裡,加入清水浸泡,去除多餘澱粉,同時防止轉色。山藥去皮後,山藥肉和空氣接觸,會產生反應,時間稍長,表面就會轉為黃色,不影響口感,只是賣相不好,放入清水裡浸泡幾分鐘,然後撈出瀝乾水分,加入鹽醃製,就不會轉色了。
創作不易,喜歡請關注,點讚,評論,收藏,轉發。你伸出的手指,就是對我最好的鼓勵,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