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7-12歲的孩子針對手機問題不宜強勢打壓

2020-12-18 騰訊網

7-12歲:針對手機問題不宜強勢打壓

與孩子協商規定玩手機的時長、次數,作為必須遵守的規則,如若違反必須接受處罰;

家長要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和動機,目標是「孩子停止玩手機遊戲」,允許孩子出現頂嘴、哭鬧等不滿情緒;

家長要試著理解孩子的感受和立場。

沉迷手遊,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危害?

1. 影響身體健康

長時間捧著手機玩遊戲會傷害孩子視力、導致孩子失明、影響孩子頸椎等。

沉迷智慧型手機的孩子常常會對運動鍛鍊表現出消極態度,導致運動能力低下,進而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2. 導致行為異常

手機遊戲可以時刻陪伴在遊戲者身邊,唾手可得。

遊戲中泛化的虛擬世界,讓遊戲者享受著隔離現實生活之後的、封閉的「遊戲場景感」。

遊戲規則的嵌入性,讓遊戲者感覺是個體在自主地操控身心。

手機遊戲讓遊戲者捲入身心、不可自拔,渾然不覺的「身心塌陷」行為,久而久之,就會表現出恍惚、退縮、無序等異常狀態。

3. 損傷腦神經

手機、平板電腦等無線電設備產生的電磁波輻射對兒童神經系統的傷害遠大於成人,過度接觸電磁波輻射對兒童健康狀況和認知力會產生一定影響。

4. 耽誤孩子學習

網絡世界找到慰藉:習慣了手機帶來的輕鬆愉悅的信息,對學習感到枯燥,學習成績下降,受到指責後更需要在手機網絡裡找慰藉,形成惡性循環,孩子逐漸喪失求知慾,產生厭學情緒。

便捷的查詢方式:很多孩子遇到學習困難,不肯深入思考,直接在手機上搜尋答案,導致認知與思考能力減退,產生思維惰性。

5. 導致睡眠障礙

美國一家健康機構做了一項關於手機光線和日常燈光對孩子睡眠影響的研究:讓十位孩子分別進入兩個房間,一個房間的孩子們在看電視後睡覺,28分鐘之內睡著;而另一個房間玩智慧型手機後的孩子,普遍在39分鐘之後睡著(當然,也不建議孩子在睡覺前看電視哦)。

手機屏幕所放射出來的短波藍光對人體視網膜刺激強烈,經常暴露在這種光線下,將導致褪黑激素分泌被抑制,讓人變得非常難以入睡。

四類家庭的孩子容易上癮: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調查《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讀本》顯示——

這四類家庭的共性是都採取了一種忽視型、專制型的教養模式,這種模式導致了父母與孩子親密度降低,父母看不見孩子的需求,孩子又認為父母不理解自己。越冷漠、越嚴控,越容易導致孩子沉迷手機遊戲。

首都國學.北京市老百姓國學會

紮根首都北京,深耕細播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與發展

北京市老百姓國學會五進工程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機關事業單位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幼兒園學校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街鄉社區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家庭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企業公司工廠

首都國學.果雪兒學前國學教育

果雪兒,學國學,小朋友,最快樂!

幼兒國學玩起來

國醫養國娃,國學為國家

中醫特色幼兒園、國學特色幼兒園、中國特色幼兒園建設的倡導者、推動者、實踐者、研發者;

關愛幼師健康倡議者;

全民中醫啟蒙健康教育發起者;

中醫幼兒園公益聯盟組織者。

點個「在看」,願您的所有遇見,皆是美好。

點個「在看」,養育孩子,是為人父母的一場終身修行。

點個「在看」,成長自我,是今生的使命和責任所在。

相關焦點

  • 小學生愛玩手機,家長不可強勢打壓?各年齡段孩子電子產品使用說明...
    報告建議,2歲以下幼兒不要接觸任何電子屏幕,2-5歲兒童每天接觸電子屏幕的時間不能超過一小時。報導稱,有調查顯示,兒童接觸電子屏幕的時間太長,會導致家長在管理幼兒情緒和時間方面出現困難。世界衛生組織擔心,5歲以下兒童過多的屏幕時間與久坐行為相結合會導致睡眠不足和活動水平低下。
  • 孩子出現老大難問題「我就要看電視,就要玩手機」,家長怎麼破?
    現在的智能電子產品隨處可見,不少家長為了圖一是清淨,會把孩子丟給手機,paid,電視等電子產品「照看」。很多孩子也沉迷其中,動不動就說:「我就要看電視」「我就要玩玩手」,家長如何才能破解這個問題,做一個優秀的家長呢?
  • 當孩子問「我能玩會兒手機嗎?」,作為家長如何回答?
    7萬的購物車。部分家長會嚴詞拒絕,接著,孩子要麼哭鬧,要麼悶悶不樂,對手機的渴望與日俱增。另一部分家長會回答孩子:「那就玩一會兒吧。」因為孩子專注於玩手機,不吵不鬧,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家長便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的事情,輕鬆了不少。
  • 手機正在毀掉孩子!聰明家長這樣做,暑假讓孩子遠離手機癌
    前段時間,英國《每日郵報》更撰文指出,兒童用手機會造成記憶力衰退、睡眠紊亂等健康問題。12歲:針對手機問題不宜強勢打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進入了心理叛逆期的第二階段,即兒童叛逆期。家長要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和動機,目標是「孩子停止玩手機遊戲」,而不是「孩子乖乖地停止手機遊戲」。
  • 用手機哄孩子的你,其實無形中害了他
    「我的孩子放學回家就抱著手機,作業都不做了,吵他也不管用......",相信這是很多家長共同的煩惱吧。在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上,「遊戲障礙」電子遊戲上癮行為被正式列為「精神疾病」。孩子的教育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孩子所有的問題都是成年人造成的;孩子所有的問題是心理受到部分創傷後的顯現,孩子沉迷網癮的背後是對現實暫時的放棄!
  • 開學不想孩子沉迷手機,家長一定要做到這3點!再不看就晚了
    開學在即,家長不想孩子沉迷手機,早點收心學習,那該怎麼做呢?今天席席老師就給大家一些參考建議。 2歲之前,最好不用電子產品 孩子在2歲之前,儘量不要接觸電子產品。
  • 資深教師提醒:孩子手機管理,家長要做好3件事!
    孩子手機管理問題已引起很多學校和家庭的重視。由於抵制不了誘惑,刷手機導致孩子成績下降、情緒暴躁、親子不睦...... 7-12歲:針對手機問題不宜強勢打壓 與孩子協商規定玩手機的時長、次數,作為必須遵守的規則,如若違反必須接受處罰; 家長要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和動機,目標是「孩子停止玩手機遊戲」,允許孩子出現頂嘴、哭鬧等不滿情緒; 家長要試著理解孩子的感受和立場
  • 老師提醒:防止孩子沉迷手機,家長要做好這3件事
    孩子手機管理問題已經成為很多學校和家庭非常重視的問題。由於抵制不了誘惑,刷手機導致孩子成績下降、情緒暴躁,親子不睦的情況非常突出。關於手機管理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家長如何具體跟孩子做約定,一起來看這位老師的建議。
  • 老師提醒:孩子手機管理,家長要做好這三件事(附分年齡段建議)
    智慧型手機的興盛預示了一個藉助移動終端實現的新型媒體時代進入鼎盛時期,社會、家庭、學校中的幾乎所有成員都是手機的使用者,有越來越多的人表現出手機依賴症。 2. 網絡、智慧型手機已浸透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玩遊戲不是原罪,問題的關鍵是孩子的閒暇活動太單調、沒有時間玩、不會玩,所以才會把網絡、把手機遊戲當作玩具而不是工具。 3.
  • 資深教師提醒:孩子手機管理,家長要做好這3件事(附分年齡段建議)
    孩子手機管理問題已經成為許多學校和家庭非常重視的問題。由於抵制不了誘惑,刷手機導致孩子成績下降、情緒暴躁、親子不睦的情況非常突出。 關於手機管理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家長如何具體跟孩子做約定,一起來看這位老師的建議。
  • 手機正在毀掉孩子!聰明家長這樣做,讓孩子不被手機危害!
    其實不光法國,歐洲很多國家也陸續出臺相關政策,雖然我國還沒有任何針對中小學生手機使用禁令,但希望家長引起重視!如何引導孩子合理使用手機、防止孩子過度沉迷手機?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應該採取不同的幹預措施。
  • 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各年齡段孩子電子產品使用建議來啦!(轉給家長)
    1-3歲:儘量不讓孩子接觸手機為什麼幼兒階段不能接觸手機呢?首先,幼兒的視網膜要到12歲才能發育完善,在此之前都應該儘量少接觸手機類電子產品。7-12歲:針對手機問題不宜強勢打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很多開始進入了叛逆期。處在叛逆期的孩子,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會變得固執又脾氣暴躁。
  • 這四種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沉迷手機遊戲!拒絕「手遊」,家長要做好這...
    如何預防孩子沉迷手機遊戲,已成為每個家長必須正視和面對的問題! 網絡、智慧型手機已浸透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玩遊戲不是原罪,問題的關鍵是孩子的閒暇活動太單調、沒有時間玩、不會玩,所以才會把網絡、把手機遊戲當作玩具而不是工具。 3.
  • 手機是如何毀掉孩子的?該怎麼控制?
    法國新法案規定,學生在整個校園和教室都不得使用手機。據統計,12-17歲學生手機的普及率已經達到90%,中小學生禁用手機是馬克龍上臺後提出的重要舉措之一,法國教育部部長宣布,這一舉措在9月份開始實施。其實不光法國,歐洲很多國家也陸續出臺相關政策,雖然我國還沒有任何針對中小學生手機使用禁令,但希望家長引起重視!如何引導孩子合理使用手機、防止孩子過度沉迷手機?
  • 班主任提醒:手機正在毀掉孩子!聰明家長這樣做,暑假讓孩子遠離手機癌!(轉給家長)
    新法案規定,學生在整個校園和教室都不得使用手機;據統計,12-17歲學生手機的普及率已經達到90%;中小學生禁用手機是馬克龍上臺後提出的重要舉措之一;其實不光法國,歐洲很多國家也陸續出臺相關政策,雖然我國還沒有任何針對中小學生手機使用禁令,但希望家長引起重視!如何引導孩子合理使用手機、防止孩子過度沉迷手機?
  • 假期沉迷手機,是毀掉孩子的最快方式!聰明家長一定要這樣做
    各年齡段對應不同的幹預措施1-3歲:儘量不讓孩子接觸手機幼兒的視網膜要到12歲才能發育完善,在此之前都應該儘量少接觸手機類電子產品。 兩三歲接觸電子產品(手機遊戲/電視)越多的小朋友,在七八歲發生注意力障礙(比如多動症)的可能性也越大。 怎麼做?父母儘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多與孩子互動、主動更新孩子的玩具等。
  • 班主任提醒:手機正在毀掉孩子!聰明家長這樣做,讓孩子寒假不被手機危害!
    新法案規定,學生在整個校園和教室都不得使用手機。其實不光法國,歐洲很多國家也陸續出臺相關政策,雖然我國還沒有任何針對中小學生手機使用禁令,但希望家長引起重視!如何引導孩子合理使用手機、防止孩子過度沉迷手機?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應該採取不同的幹預措施。
  • 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
    1-3歲儘量不讓孩子接觸手機 為什麼幼兒階段不能接觸手機呢?首先,幼兒的視網膜要到12歲才能發育完善,在此之前都應該儘量少接觸手機類電子產品。 其次,有專家表示,兩三歲接觸電子產品越多的小朋友,在七八歲發生注意力障礙的可能性也越大。
  • 手機正在毀掉孩子!聰明家長這樣做,暑假讓孩子遠離手機成癮
    儘量不讓孩子接觸手機幼兒的視網膜要到12歲才能發育完善,在此之前都應該儘量少接觸手機類電子產品。如果孩子對手機好奇,可向孩子示範打電話、發語音、拍照片等,建立孩子對手機用途的正確認知。3-6歲:儘量不讓孩子接觸手機遊戲不少父母為了圖一時清淨,偶爾會把孩子丟給手機遊戲「照看」。但3-6歲的孩子還小,自控力不足,一旦接觸遊戲,極易上癮。
  • 聰明家長這樣做,讓孩子遠離手機「癌」
    儘量不讓孩子接觸手機幼兒的視網膜要到12歲才能發育完善,在此之前都應該儘量少接觸手機類電子產品。✍ 7-12歲:針對手機問題不宜強勢打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進入了心理叛逆期的第二階段,即兒童叛逆期。家長要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和動機,目標是「孩子停止玩手機遊戲」,而不是「孩子乖乖地停止手機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