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媽媽給熱的牛奶,你喝還是不喝?

2020-12-19 澎湃新聞

原創 Helen 羅博深數學

作者 | Helen

文 3555字 閱讀時間 5分鐘

導語

願每一位母親都可以"放下以愛為名的重負,充滿生命力地回到孩子身邊,你會欣喜地看見他明亮的眼神、燦爛的笑容......"

2020年夏天,一部《隱秘的角落》重新點燃了無數人對國產電視劇的信心。

這部劇作以兩條看似平行的敘述線,講述了兩位互為鏡像的主人公——張東升,朱朝陽最終命運交錯故事。改編自中國推理小說家紫金陳的長篇小說《壞小孩》,兩位主人公都是智商極高的理科學霸,都喜歡著為了愛人畫出「心臟線」,說著「我思故我在」的笛卡爾,本性善良細膩的他們,卻在各自不同的家庭境遇中走上了令人扼腕嘆息的道路。

邏輯縝密,推理有趣,我一口氣刷完了12集,並陷入了對各種橋段不停地咂舌回味之中。劇中有這樣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情節:逼仄狹窄的公寓裡,燈光昏暗,空氣潮溼,老式電風扇吱吱作響,出於對兒子與前夫去遊樂場遊玩的不甘與嫉妒,母親周春紅逼迫兒子朱朝陽在睡前喝完了整杯滾燙的牛奶。媽媽和兒子兩位大小演員對這場戲的情緒演繹十分到位,讓作為觀眾的我身臨其境的感受到了這個離異家庭裡,每個人都承受著的極大的痛苦和壓抑;但對於學數學的我來說,這杯牛奶也引發了我更多的戲外的思考,如果只考慮朱朝陽的心理活動,為什麼他不想喝牛奶呢?

邊際效應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經濟學裡一個很簡單的概念,叫做「邊際效用遞減法則(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實際上孔子幾千年前就曾提到過非常類似的概念:「過猶不及」。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學生子貢問孔子,子張和子夏二人誰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說:「子張過份,子夏不足。」子貢說:「那麼是子張好一些嗎?」 孔子說:「過分和不足是一樣的。」

邊際效用遞減正反映了這個道理,拿喝牛奶來舉個例子。

當你在風雪交加的天氣裡站了幾個小時,飢腸轆轆地回到家時,喝到的的第一杯熱牛奶的邊際效用最高,這個時候你會覺得牛奶最香甜可口。但是當第二杯擺在你面前,你再次拿起它時,卻總是覺得味道就不如第一杯好。更可怕的是,當你已經喝得非常飽,而媽媽還要逼你喝一杯燙嘴的牛奶 ,這時候喝牛奶的邊際效用就會變得非常低,甚至到了負數。

邊際效用是消費者的一種心理價值,消費某種物品實際上就是提供一種刺激,使人產生滿足或類似的心理感受。消費某種物品時,最開始的刺激一定是較大的,從而引起消費者更高的滿足程度。但不斷消費同一種物,即同一種刺激不斷反覆時,人在心理上的滿足感受就會逐步減少。或者說,隨著消費數量的增加,效用不斷累積,新增加的消費所帶來的效用增加越來越微不足道,這也就導致了邊際效用的遞減效應。

2013年,哈佛大學Jordi Quoidbach和英屬哥倫比亞大學Elizabeth Dunn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將參與者分成了人數大致相同的3個小組,並要求參與者分別執行不同的指令:第一組收到的指令是「回到實驗室之前不能吃巧克力」;第二組被要求「在承受範圍內儘可能地多吃巧克力」;第三組沒有收到任何指令。一周後,參與者們再次回到實驗室,研究者給每人發放了一塊新的巧克力。接下來,在被詢問對這塊巧克力的喜愛程度時,與被要求「在承受範圍內儘可能地多吃巧克力」的參與者們相比,「那些收到命令後一周內沒吃巧克力的參與者們更加享受再次吃到巧克力的過程,且情緒更為亢奮。」

上面這兩張圖反映了我們吃巧克力的時候的效用曲線,邊際效用就是效用曲線的斜率,也就是效用變化的程度。可以看到,一開始我們每吃到一顆巧克力,就會更開心一點點。但是吃到第六顆巧克力的時候,就會覺得有點甜到齁,反而不如吃五顆巧克力開心。如果繼續吃下去,邊際效用就會像右圖一樣進入下降狀態。

我們還可以看到,吃到第一顆巧克力的時候,我們感受到的快樂最多,所以效用曲線增長得最快,斜率最大。吃第二顆的時候,就不覺得有第一顆好吃了,所以效用曲線在這裡就增長得慢一些,邊際效用在減少。

也就是說,當喝牛奶仍然能夠帶給飢腸轆轆的朱朝陽享受的感覺時,他還能夠獲得滿足感。而如果已經在遊樂場和爸爸一起吃得很飽,媽媽給的這杯牛奶就成了額外負擔,不但不能帶給他享受的感覺,反而徒增了喝完洗杯子的麻煩。這個經濟學裡最簡單樸素的定理,能夠指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幫助我們在做出一種行為時,仔細思考是不是處在「過猶不及」的那個點。

被倒掉的牛奶

歷史上需要思考喝不喝牛奶的,不只是我們和朱朝陽。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那場著名的倒牛奶運動,總是讓人想起杜甫那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寧肯把牛奶倒掉也不願意讓窮人喝。」這是我們對資本家的第一印象。但這句話,對,也不對。

舉個例子,今年新冠肆虐,人們在家隔離,由於許許多多花農的花賣不出去,一捆捆的玫瑰原地堆在一起發黴。於是,我們總能在朋友圈上總能看到各式各類「助農產品」的消息。但是幾十年前消息閉塞,沒有網絡的幫助,運輸也不發達。所謂「免費的牛奶」實際上並不免費。假設從農場到城裡,牛奶1升能賣1美元,而運輸牛奶的成本卻需要1升1.5美元。這些牛奶除了倒掉,還能怎麼辦?奶農們沒有辦法聯合起來說服國會給奶農們運輸補貼。想法是好,但是結果更糟糕,奶農們不指望牛奶賺錢,反而開始依賴政府的補貼。所謂市場經濟「看不見的手」在這裡發揮不了作用。

倒牛奶這個問題展開來講可能能講一整本書,這裡我就簡單地概括一下。

還是上面那副圖。AS是供給曲線(supply),AD是需求曲線(demand)。在這裡供給曲線沒有變化,奶農們來不及調整生產規模。另一個方面,因為經濟大蕭條,人們對牛奶的需求普遍減少了,換句話說,人們買不起牛奶了。因為需求的價格降低,需求曲線從AD0移到AD1,這時候在供給需求的平衡點的價格,就變低了。很自然地,奶農的想法是要改變這條供給曲線。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倒掉牛奶,這樣供給曲線能夠向左移動,平衡點的價格才能維持在同一點。

博弈論

實際上這也是一個博弈論(game theory)的問題。在這裡博弈論中的兩個對手是生產商,和消費者。生產商想要最大的利潤,消費者想要最低的價格。生產商決定生產多少,消費者決定購買多少。這兩者的決定能夠互相影響,產生許許多多種不同的雙方收益情況。這其實是一個複方均可預先了解對方出什麼的複雜版的剪刀石頭布。

假設參與者1是生產者,參與者2是消費者,錘頭,剪刀,布分別代表減少消費(生產),維持不變,增加消費(生產),我們就可以得到下面這張圖:

我們把石頭剪刀布的所有情況列出來,贏了得一分,輸了扣一分,平局就不得分。因為兩個人都想要贏,但是這裡並不存在兩個人都贏的情況,很容易想像最後大家會陷入平局(都是零分)。(實際上我們也能計算出這樣的結果)而這個平局會成為一個平衡,亦即供需雙方達到共識。這裡我們又要把《美麗心靈》拿出來講一講了。這部電影的主角納什(John Forbes Nash)後來證明了,在各式各樣的博弈中,即使每個人都只願意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如果他們都知道對方也是這樣「自私自利」的人,雙方仍然能達到一個共識,叫做納什平衡。

從供給和需求來看,儘管影響因素有很多,我們仍然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博弈論的問題。在這場博弈裡,假設每個人都是經濟學家,商家知道消費者想要最便宜的價格,消費者知道商家想要最大的利潤。把每一種情況都表示在矩陣裡可能有些困難,但是根據納什的證明,我們知道這兩者一定能夠達到共識,找到一個最終的平衡點。這也是市場經濟「看不見的手」。

話又說回來,博弈論討論的是最抽象,最簡化的情況。數學的世界永遠最理想,好像所有問題都能在數學裡找到答案。我想這可能是朱朝陽和張東升喜歡數學的原因吧。

數學是個非黑即白的童話,可是真實世界裡朱朝陽的童年卻充斥著深深淺淺的灰。恰到好處的母愛有著宜人的溫度,但孤注一擲的母愛卻能燙傷孩子的五臟六腑。母愛也講邊際效用。《隱秘的角落》已經落幕,最後也把朝陽媽媽扮演者寫給「自己」的一封信送給各位媽媽,願每一位母親都可以"放下以愛為名的重負,充滿生命力地回到孩子身邊,你會欣喜地看見他明亮的眼神、燦爛的笑容......"

原標題:《《隱秘的角落》|媽媽給熱的牛奶,你喝還是不喝?》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喝的不只是牛奶,還有「鴕鳥型媽媽」的愛
    在《隱秘的角落》這部劇中,朱朝陽來自一個父母離異的家庭,上初中的他喜歡數學、考試成績排名第一,但交友能力卻幾乎為零。在一次家長會上,朱朝陽的成績年級第一,因此周春紅的臉上洋溢出滿是欣喜的神色,而當老師找到她說朱朝陽平時在學校有些孤僻、和同學之間的關係處理不好時,周春紅則是立即回說:「學生就是應該以學習為主,交朋友那是以後的事。」
  • 早上喝牛奶還是晚上喝牛奶?喝牛奶的禁忌你了解多少?
    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養成了喝牛奶的習慣。牛奶被稱為「白色血液」,富含豐富的鈣,有助於為身體提供鈣元素,老年人以及青少年可以多喝,增強骨骼的硬度。關於喝牛奶大家有個疑問,是早上喝牛奶還是晚上喝牛奶?喝牛奶有時間段的要求嗎?
  • 《隱秘的角落》榮梓杉之朱朝陽的長高秘訣竟然是這個!?
    8月2日湖南衛視周日22:00《天天向上》邀請了前一陣子特別火的懸疑網劇《隱秘的角落》的四位主演:劉琳,李夢,榮梓杉,史彭元參與錄製。天天向上在《天天向上》這期美食排行特產篇匯聚全國美味,嘉賓出場前王鶴棣介紹了自己家鄉的特產甜皮鴨,通過對原作《隱秘的角落》剪輯配音以特產版小劇場的形式,「隱秘家族」都推薦了自己家鄉的一種特產
  • 《隱秘的角落》說出事實,愛頂嘴和不頂嘴的孩子,長大性格差異大
    看過《隱秘的角落》之後,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張東升,也不是可愛的普普,而是朱朝陽和他的媽媽。說實話,一看到兩個人的相處模式,我整個人毛骨悚然,這樣的家庭模式在我們身邊實在太常見了。編輯搜圖另一種孩子則會變得很陰鬱,就像《隱秘的角落
  • 睡前喝杯熱牛奶真的有助於睡眠嗎
    摘要:牛奶中的L-色氨酸能夠產生促進睡眠的物質,但一杯牛奶中獲得的L-色氨酸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喝牛奶助睡眠多數情況下是心理作用,並且睡前喝牛奶容易增加起夜的概率,反而影響睡眠。
  • 孕期喝牛奶好處多,但有些準媽媽卻被建議不喝,牛奶應該怎么喝
    菁菁媽回覆說:「準媽媽喝牛奶,是為了獲取牛奶中的養分,這些養分如果備孕媽媽能夠在其他地方獲得,也可以保證自己的營養。當然,先要弄清牛奶裡有哪些備孕媽媽必需的營養。」所以,準媽媽喝牛奶好處多多。03哪些準媽媽卻被建議不喝牛奶呢?食道有炎症的準媽媽不能喝,會加劇胃液或是腸液的返流;缺鐵性貧血的準媽媽不能喝,因為牛奶中的鈣質會和身體內地鐵互相反應,結合成一種不容易消化的物質。讓本就貧血的準媽媽們貧血加重;此外,乳糖酸缺乏的準媽媽,消化道系統等身體有不適的準媽媽都不適合喝。
  • 審查7次才上映的隱秘的角落:真正隱秘的是什麼?角落又指什麼?
    懸疑類的劇集是近年來觀眾們的心頭好,這部《隱秘的角落》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原著《壞小孩》是著名推理作家紫金陳的「推理之王」系列。如果你不熟悉紫金陳,或許你聽過2017年有一部很火的懸疑推理劇《無證之罪》。
  • 隱秘的角落:知乎熱搜——為什麼給第二名那麼多鏡頭
    《隱秘的角落》大火,知乎熱搜不斷。她更多是關注身體是否健康,營養是否跟得上,沒有關注孩子的真實需要是什麼,無論孩子是否需要喝牛奶,燙不燙,都會讓孩子喝牛奶,孩子說等會喝,喝不下,就會引發媽媽的暴怒,好像這不是孩子的需要,而是媽媽的需要,像極了黃曉明在中餐廳說的那句話: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在知乎上,喝牛奶儼然成了一個段子,就像帶你去爬山一樣。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我不想當個乖孩子
    前半部分的劇集,用了很多鏡頭拍攝這母子倆的相處,吃飯,喝牛奶、關風扇,這是個在生活上事無巨細關心、照顧孩子的媽媽,只要孩子表現得好,或者說按照她想要他成為的樣子,她就很開心。對孩子情感上的關懷,很少。印象最深的是一場喝牛奶的對手戲。在孩子知道了自己有相好後,她心裡是有愧疚,因為在她的計劃裡,怕孩子會有些害怕、反抗和心理上的負擔,不接受,是想等孩子成人以後再考慮的事情。當讓朝陽喝牛奶的時候,牛奶可是剛熱好的,孩子覺得燙嘴,沒喝兩口,媽媽奪過來,喝一口,說「這不剛好嗎,涼了對胃不好」。
  • 《隱秘的角落》,你只看到原生家庭,我卻看到單親媽媽不容易
    聽說《隱秘的角落》很好看,借著兒子的會員,我今天把12集一口氣全看完了。說實話,這部網劇拍得好,雖然我膽子比較小,不喜歡看懸疑和破案劇,但是這部劇真的讓我看了欲罷不能,一氣呵成地全部看完了。有很多人看了《隱秘的角落》很心疼劇裡的三個孩子,這三個孩子各有各的不幸。
  • 「愛喝牛奶」和「不愛喝」的娃有區別?差別大著呢,特別是這2點
    在這個特殊的大環境期間,張文宏曾提倡大家多喝牛奶多吃雞蛋。這是因為牛奶含蛋白質較多也好吸收,營養物質非常豐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去探望病人時會帶牛奶。寶寶剛開始都是母乳餵養,到後來媽媽的奶水稀少或者孩子慢慢長大就會餵喝奶粉,等到再大一些會換成牛奶。但是牛奶的味道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喜歡,所以有的家長就沒有讓喝。
  • 被周春紅餵牛奶嚇到?劉琳演技引起共鳴,單親媽媽控制欲令人窒息
    本劇明面上最大的惡人,是第一集片頭便將嶽父嶽母推下山崖的張東升,《隱秘的角落》第一個梗「張東升帶你去爬山」便是由此而來。從第一集到第十一集的過程中,從嶽父母、老婆到朱永平夫婦外加小舅子,張東升已完成了6殺。
  • 只選對的不選貴的,懷孕了喝豆漿好還是喝牛奶好?
    懷孕之後,準媽媽們的抵抗力都比較弱,這就需要我們平時在日常飲食起居中得到補充,最近有朋友問我「孕媽媽到底喝牛奶好還是豆漿好?」可能大家都想知道,懷孕了吃什麼才是最好的營養補充劑呢?豆漿好還是牛奶好?客觀地說,與牛奶相比,豆漿的蛋白質、鈣的含量較低,含磷相對較多,營養價值低於牛奶。牛奶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其中鈣、維生素B12等含量非常高,但它缺乏維生素C、鐵和纖維質,而且,牛奶是動物性食品,含有不太受歡迎的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而豆漿就不一樣了,其蛋白質質量幾乎與動物蛋白一樣好,同時含鐵、維生素B1、泛酸、纖維素,而且不含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
  • 《隱秘的角落》令人窒息的愛,不能全怪她!|百家故事
    文中圖片來源 網絡作者 | 羅發財01《隱秘的角落》成為今年以來口碑最高的良心國產劇,可能不少人已經趕上了這班「心理懸疑車」。02《隱秘的角落》裡這個叫周春紅的中年婦女,在丈夫外遇後堅決與之離婚,獨自帶著兒子朱朝陽住在老舊民房裡。兒子很優秀,每年都考全校第一。她每每去開家長會都故作謙虛卻掩蓋不住地為孩子驕傲。
  • 《隱秘的角落》:單親家庭的那些事,都給你說明白了
    這兩天終於抽時間把最近大火的國產高分神劇《隱秘的角落》給看完了,講真,走到哪裡都在議論這部劇,再不看我真有一種落伍的感覺了。大家都在爭論劇情和原著之間的區別、哪個小孩兒最壞、各個角色進行分析,我卻覺得《隱秘的角落》最大的亮點就是真實,其中就包括單親家庭存在的各種現實問題。
  • 孕期喝牛奶還是喝豆漿,看看準媽媽的身體需求,再做決定!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導語:對孕媽媽來說,牛奶和豆漿都是不錯的選擇,我孕期的時候這兩種飲品就沒有斷過。但是牛奶和豆漿營養有何不同?
  • 《隱秘的角落》:「壞小孩」是怎麼煉成的?
    比如,劇中兩次出現媽媽周春紅給朝陽送牛奶的場景。牛奶總是和母愛聯繫在一起,一杯滾燙的牛奶就像滿載而溢的母愛。過燙的愛往往也意味著窒息、強勢、控制。她用強勢的手段打壓孩子的意願:她瞪著他,把他手裡的書搶過來扔了,發了一通脾氣,朝陽只能乖乖喝下牛奶。
  • 「隱秘的角落」背後的三大育兒錯覺
    近日,隨著「隱秘的角落」熱播,原生家庭的地震感又一次開始蔓延,真實而悲愴。,這個角落是明亮還是黑暗,是由原生家庭的愛和關注決定的。她們不讓孩子吃油炸食品,逼著孩子吃口味單調的牛奶和雞蛋,希望他們可以健康成長。
  • 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隱秘的角落
    尤其是被稱為「優秀」的孩子,內心有著隱秘的角落,這個角落是好是壞,看家庭教育。今天我們來講講這個隱秘的角落。01最近爆火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大家頻頻為朱朝陽打call,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壓抑,一如生活中成績好的同學,內心大多是壓抑的。
  • 隱秘的角落隱秘的究竟是什麼
    隱秘的角落 隱秘的究竟是什麼相信大家都已經看完這部劇了這部網劇短短12集劇情十分的婉轉曲折首先讓我們先來品一品作者起名的藝術童話和現實本就是一線之隔,可以相信現實也可以選擇相信童話朝陽可以永遠是朝陽,但朝陽也可以東升這就看內心的選擇了隱秘的角落中,隱秘的更多的是生活中的困難和細節朱朝陽的父母離異,父親組建了新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