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份,王先生在西海岸新區國匯金融中心購買了一處辦公用房,收完房後王先生辦理了《不動產權證》。然而,此事並未結束,開發商山東榮祥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認為,房屋實際面積比房產證上多20多平米,要求業主歸還。最終雙方兩次對簿公堂,但開發商均敗訴。但令王先生震驚的是,12月2日,開發商派人闖進自己的房子,將房中原有的一處牆面砸開了一個大洞,自己房中又搭建起一堵新的牆面,導致自己房間面積一下子少了20多平方米。
(來源:受訪者)建房時隔錯房屋面積?
王先生買這個房子主要作為投資使用,2019年3月份,剛辦完《不動產權證》,王先生就將房子租了出去。2019年6月份,開發商突然聯繫了王先生,稱房屋的實際面積比房產證上多了20多平米,要求王先生將多餘的面積退還。
原來,王先生的房間號為2409.由於施工方在間隔房間時出現工作失誤,將原本屬於隔壁2408房間的20多平米給隔到了2409.而在後面的測繪工作中,開發商所指派的測繪公司也沒有發現這一問題,並順利為王先生辦理了《不動產權證》。
王先生表示,自己房子面積買的是83平米,因為是高層還是辦公用房,公攤面積較大,並不能明顯感覺出是不是真的多了20多平,他認為,房子是開發商建的,測繪結果也得到了他們的認可,自己不存在責任,就算真的多了,自己也沒有義務退還。「根據國家規定,交房面積超過規劃面積3%以內的部分,業主應該補交給開發商,超過3%的部分則不需要為此買單,3%以內的部分我已經補交了,其他的責任應由開發商負責。」
(來源:受訪者)強行打掉業主房間牆壁
為此事,雙方從2019年6月份就打起了官司,經過一審二審法院認定,王先生不存在佔用房屋面積的行為,駁回了開發商要求王先生退還多佔房屋面積的請求。
贏了官司的王先生本以為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但令他沒想到的,12月2日當天,開發商派來了一幫人,從2408房間直接鑿開了牆面,並在2409的房間內重新壘了一道牆。雖然王先生及時報警制止,但到了3日上午,王先生再去房間,發現牆壁已經被壘好了,王先生房間的面積一下子少了20多平米。
開發商稱多餘部分面積本就不屬於業主
信網聯繫到開發商山東榮祥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表示,拆除牆壁的工人是施工單位派過去的。「因為施工單位在間隔房間時出現了錯誤,所以我們就一直扣著施工單位的保證金不給他們,要求他們將牆面復原。」
既然是施工單位的錯誤,為何最終要讓業主買單?而且按照已經交房的情況,工人是否有權利在未獲得允許的情況下直接進入業主房間進施工?工作人員稱:「因為那部分面積本來就不是王先生的,我們只是將原本不屬於他的拿走,並沒有侵害他的利益。」
工作人員表示,規劃中王先生房子的面積是83平米,房產證上寫的是86平米,但實際上交付的是100多平米。按照國家規定,超過百分之三的部分的確是由開發商負責,但這樣算的話房產證上寫的就應該是100多平米,而不是86平米。「我們跟王先生聯繫好了,協商一下事情如何處理。」工作人員說道。
(來源:受訪者)執法中隊正在對牆面所屬性質進行鑑定
西海岸新區長江路執法中隊劉隊長告訴信網,接到王先生的投訴後,執法隊員前往房間內查看。經過初步檢查,被砸斷的牆面內部有螺紋鋼,很可能屬於承重牆。「但是開發商始終不承認,下一步我們將對此進行鑑定,如果鑑定結果為承重牆,將要求開發商恢復原牆面,並處以2萬至10萬元罰款。」 事件最終走向如何,信網將持續關注。信網記者 楊宇宣
[來源:信網編輯:芃芃]
【來源:信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