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華商匯、星光匯被業主維權!業內人士揭露商鋪散售返租背後多重...

2021-01-07 河南商報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李興佳/文 王訪賢/圖

近期,鄭州市場接連爆發租金拖欠糾紛。先是南三環紅星美凱龍被279名業主聲討拖欠租金,隨後華商匯業主反映開年至今八個多月未拿到租金收益,星光匯有業主則質疑開發商資金斷裂,憂慮投資款打水漂、難以返租。

這一切均指向了國內特色的商鋪散售返租模式。

一些人士力挺,認為返租幫助開發商回籠資金、提升了業主投資回報率;另有人士則質疑,返租存在商場運營成敗難測、回報率對賭、產權運營不統一等多重風險,是開發商造的一個夢。

甚至,他們揭秘了商鋪散售返租的一個驚人內幕。

【案例1:業主投訴華商匯,租金收益未付】

近期,多名華商匯買鋪業主向河南商報記者投訴,以散售返租形式購買華商匯商鋪,原本一直正常返還的租金回報卻被中斷。

一名業主白女士描述,2017年年初以每平米8000多元的價格,全款購買了鄭州華商匯的商鋪,在與鄭州華商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籤訂了買賣合同後,轉而又將商鋪委託給鄭州華商匯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管理運營,託管期10年。

這便是商鋪散售後又返租的商業模式。10年託管期內,業主不參與商鋪直接出租運營,只需每年坐收總房款10%的租金收益,每三個月一支付。

這筆看似穩賺不賠的生意,卻在今年疫情期間遭遇了一次重大返租危機。業主李女士反映,「今年3月份,華商匯就停掉了本該1月份起付的租金回報,截至現在,8月底了,一分錢未給。」

還有多名業主同樣反映,「去年房租都已正常給過,今年1月份到現在的房租都沒給。」

【案例2:星光匯散售商鋪後遭維權,業主擔憂拿不到租金收益】

位於鄭州市嵩山路與建設路交叉口東北角的星光匯(又名「中林嘉苑」),同樣也正遭遇著業主維權。

該項目採用的也是商鋪散售返租模式。業主宋女士反映,看中了星光匯優越地段,2019年6月,其以每平米3.6萬元價格購買了商鋪,開發商為河南中林置業有限公司。

同時,宋女士又將商鋪委託給鄭州兆岸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經營管理,託管期10年。10年內,雙方約定,前三年,管理方兆岸商業公司無償使用商鋪,不用向宋女士支付租金收益,租金收益全歸兆岸商業公司所有。但是作為對價,兆岸商業公司承諾幫助業主在開發商處購買商鋪時給予優惠。即,「前三年租金頂商鋪優惠的錢」。

從委託期第四年開始,兩方開始分成租金收益,租金收益的90%付給宋女士,另外10%付給經營管理方兆岸商業公司。

籤訂合同沒多久,問題爆發。宋女士反映,「開發商資金鍊斷裂,託管公司至今還沒入駐裝修、招商,目前工期一拖再拖,無法裝修,我們擔心商鋪運營不起來,三年後拿不到返租,恐怕投資的錢打水漂。」

【案例3:租金年回報率降低,業主不滿】

鄭州有服裝市場也曾出現過商鋪散售返租糾紛。業主買商鋪後,市場託管給了一家商業運營公司,商場方宣傳旺鋪無憂,10年回本,年收益8%且逐年遞增。

前3年託管期到期後,四五百名業主紛紛倒戈,將矛頭對準託管公司。原因在於,3年託管期內,託管公司沒有實現8%的租金回報,商鋪變成了「傷鋪」,新的託管續約中,租金回報率直降到了5%,引起業主激烈反彈。

在2016年,鄭州火車站有一家針織市場同樣爆發業主糾紛。原因是,業主買房時籤訂的年租金回報率是8%,新的續約合同則降到了3.5%。這導致部分業主拒絕續籤託管協議,進而造成商戶退租的連鎖反應。

【返租內幕:開發商造的一個夢?】

近期,鄭州市場接連出現因為無法及時返回業主租金導致維權的事件。事件根源均指向散售返租這個商業模式上。

散售返租是當下國內商業一種特殊又極為常見的產物,吸引著一批批抱著當「甩手房東」美夢的投資戶,同時,卻又因為物業被分割銷售、後期運營成敗難測、回報率對賭難料等潛藏的風險,而被不少業內人士詬病。

事實上,一些業內受訪者認為,散售返租的隱患,在業主落筆籤下購房合同的那一刻,已經埋下。

「商鋪銷售定價,是按照年租金回報的10-15倍來計算,這個數字是符合投資邏輯的。但地產開發商前期用各種宣傳手段,將房子售價吹高,遠高於周邊均價,然後給業主許諾每年8%的租金收益回報,但其實這些年的租金收益都加到了買房時的房價裡。」一名在業內打拼十多年、不願具名的資深人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舉例來說,鄭州某商業周邊商鋪均價在1萬元/平米,給業主的許諾是每年每平米返1000元租金收益,連返5年,每平租金收益一共應為5000元。但是開發商賣房時卻定價為2萬元/平米,扣除掉連返5年的租金收益,開發商每平米依然淨賺5000元。

「開發商造了一個夢,用誇張的宣傳把業主迷惑,事實上是拿了業主的錢後又還給了業主。這才是散售返租的內生邏輯。」另外一名業內人士稱,「法律禁止開發商直接包租銷售,最後想了一個辦法,找了家第三方公司做託管和返租,但其實這是開發商的關聯公司甚至子公司。」

「開發商在商鋪定價時,已經把返租錢做進去了,羊毛出在羊身上。這是開發商畫的一個餅,投資者一廂情願地相信,雙方都在掩耳盜鈴。對於高售價,開發商也有自己解釋——返租商鋪回報率高,購買後可直接有收益,所以定價也要比普通的商鋪高一些。」另有商業資深人士說。

至於返租的真正原因,有人士揭秘,「不返租就能賣掉的項目是不會返租的。如今大多數開發商會找銷售代理公司賣鋪,代理公司出於賣鋪的壓力,無法走正常方式賣掉商鋪,最終為了完成指標、拿到佣金,只能走這一步,這是最後不得已的終極方案。」

該人士反問,即便不散售賣鋪,在充分商業競爭的環境下,一個專業的商業運營公司尚且不一定能做成一個項目,更何況一個放羊式的管理團隊,勝算又有幾何?

【返租多宗罪,返租結束後接鋪成矛盾集中爆發點】

即便理清邏輯,自願走入散售返租這條大船,餘下的航道也是暗瞧遍布。

能否按時拿到每月租金回報,也存在著諸多不確定性。風險之一深埋在運營團隊的管理能力上,產權外售的大框架下,商管公司話語權喪失,面對著上百個小業主提出的各種要求無法一一滿足。

而散售返租的商業大多位於新開發區域,地段、交通、人流不具先天優勢,在如此被動局面下運營成活一個商業體,難度可想而知。一旦商場運營失利,出現大量掉鋪,就無法兌現業主的租金收益,矛盾自然而然爆發。

況且,市場大環境的陰晴不定、行業未來走勢的不可捉摸,都在左右著商場的未來命運。

返租期結束,更是矛盾爆發的生死至關點。不少業主在當初籤訂合同時,買的是虛擬商鋪,但商場在後期實際運營時會打通、隔斷乃至改建,導致銷售時分割的商鋪與實際商鋪存在差異。待接鋪時,不少業主拿著房本找不到自己的商鋪,甚至出現商鋪被改建為消防通道、廁所的案例。

同時,商鋪高達50%的公攤面積,也成為了業主接鋪時的無法承受之重。

【10年後120%回購是虛假承諾?】

河南商報記者梳理發現,鄭州市場出現不少「十年託管到期後,開發商按照購房款的120%回購此商鋪」的條款約定。

有業內人士則直言,120%回購的承諾是虛假的,「如果十年後項目發展好,商鋪升值超過了120%,業主不會願意賣,回購成本也太大;如果項目發展不好,十年後公司是否還存在都是一回事,即便存在,開發商更沒有能力回購,這是一個紙承諾。」

售後返租,開發商可以快速回籠資金,業主的初期利益也能得到保障,這看似穩賺不賠的買賣表面上是雙贏,但一旦後期經營不善、經濟大勢惡化、招商不利等任一環節出現問題,最終結局變成「雙輸」。

那麼,難道散售返租就一無是處?難道真的不能投資升值、全身而退?

散售返租並非一地雞毛。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宋向清認同散售返租模式,是一種成熟的商鋪經營模式,在省去業主出租煩惱同時也實現統一管理、提升房產商業價值。至於為何鄭州市場發生返租糾紛,實質是因為疫情影響下客流減少、市場萎縮導致經營者效益降低甚至虧損,是市場低迷引發的連環違約。

河南省商業行業協會會長何宏劍認為,對於投資者來說,如果按照50%首付貸款按揭買鋪,每月租金收益能在付清月供基礎上還有盈餘,那麼這個商鋪投資就是成功的;對於運營團隊,基於消費者調研基礎上、有專業運營團隊操盤、有深厚的品牌招商資源積澱、有極強的商場規劃構建理念以及對經營商戶的競爭性調查,才有可能最終運營成活一個商業。

【他山之石:REITs模式本土化還有多遠的路?】

在國外,其實有一個成熟的運營模式可以規避散售返租的風險,叫「REITs」。

REITs是專門投資房地產的投資基金,投資人購買了REITs基金,然後基金購買並持有了開發商的商業物業。投資人對接的是REITs,不直接與商鋪發生聯繫。

它與散售返租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將一個大物業分割銷售給分散的投資人,然後由運營商統一運營管理。

但是,它與國內散售返租又有著最大不同,不用把物業零散分割給一個個業主,它在商業物業跟投資人之間建立了一個基金,相當於防火牆,投資者購買的是基金份額,不直接購買商鋪,不直接跟商業物業發生矛盾,而基金購買並持有了商業物業,這就保證了商業物業產權和運營的統一。

「國內商業多數以銷售為主,國外商業則多數為自持,但同樣也得贏利啊,怎麼辦?這就用上了REITs。國內很少有REITs的融資機制,開發商只能賣商鋪,難以大比例自持。」河南省商業行業協會會長何宏劍接受河南商報記者採訪時分析。

散售返租就必然牽涉到物理分割,偌大的一個商業體被分割為成百上千間格子鋪,運營團隊面對的是動輒上百個小業主,眾口難調,運營管理必將被掣肘。業主之間也相互牽制,即便單個地理位置好的旺鋪不愁租,但是賭的卻是整個商業項目的成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一旦客流不盡如人意,再好的品牌也將被拖死。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早在十多年前,國家通過政策引導積極推動REITs業務在國內的試點工作。2009年,北京、上海和天津等首批進入試點,拉開了REITs模式在我國的躍進時代。尤其近年,隨著房地產從增量建設的「黃金十年」轉入「租售並舉」的存量時代,REITs業務迎來發展新契機。

REITs的替代作用顯而易見。「REITs在接手前會做大量的盡調,並派駐專業商管團隊,不再是返租模式下的放羊式管理,徹底解決把產權分散出售給很多小業主的癥結;同時,它還為開發商融通大量資金,解決貸款融資難題。」何宏劍說。

然而,正如何宏劍所說,目前國內市場上發行的REITs產品與國際成熟市場的標準仍有一定差距,「國內多稱為『類REITs產品』。」

REITs的全民普及尚需時日,但我們至少看到了希望。(首席編輯 華麗娟)

相關焦點

  • 散售返租,開發商造的投資夢?
    近期,鄭州市場爆發多起租金拖欠糾紛。先是南三環紅星美凱龍被279名業主聲討拖欠租金,隨後華商匯業主反映開年至今8個多月未拿到租金收益,星光匯有業主則懷疑開發商資金鍊斷裂,憂慮投資款打水漂、難以返租。這一切均指向了商鋪散售返租模式。有業內人士稱,返租存在商場運營成敗難測、回報率對賭、產權運營不統一等多重風險,是開發商造的一個夢。商鋪散售返租模式接連產生糾紛業主投訴華商匯,租金收益未付近期,多名華商匯買鋪業主向河南商報記者投訴,以散售返租形式購買華商匯商鋪,原本一直正常返還的租金回報被中斷。
  • 從華南城到華商匯,鄭州南龍湖片區價值增長几何?
    華南城、華商匯入駐新鄭龍湖鎮轉眼數年,在地產行業的話語體系裡,龍湖鎮熬成了鄭州龍湖片區,仿佛就與主城區一衣帶水。即便得益於地鐵和快速路,存在的距離還是無法忽視。華南城、華商匯作為商貿市場,就坐落於這樣既遙遠又在媒體口徑裡讓人感覺很近的地方。實際它們都在那個讓人出了一趟城的地方。
  • 華商匯資金鍊困局:數百名購鋪業主被列入失信黑名單
    華商匯不履行合同,購鋪業主面臨失信等問題11月30日上午,購買華商匯商鋪的秦琳告訴河南商報記者,自己2017年認購了華商匯旗下某一市場商鋪。本以為可以靠著商鋪以及相關優惠政策小賺一筆,沒想到卻是糟心的開始。「一開始他們都是打著什麼『中部最大建材家居市場、政府指定的專業市場承接地』,還出具了相關的文件,我們才相信的。」
  • 白金漢青年匯即將上市(商鋪、寫字樓)
    白金漢青年匯備案名:白金漢商業廣場,位於上海市嘉定區寶安公路3635號近馬陸地鐵站。白金漢青年匯有上海百企聯置業有限公司全資開發,總投資30億元,函:餐飲、購物、娛樂、教育、辦公位一體的商業綜合體。白金漢青年匯商鋪招商率已達130%,全部都是品牌直營商家,有雄厚的資金實力支撐。
  • [投訴] 河北廊坊香河縣香城一號商鋪千餘名業主返租拿不到 房款被...
    河北廊坊香河縣城鎮房地產綜合開發有限公司違法銷售香城壹號商鋪,變相吸納公眾巨額資金, 我們1600名「香城壹號」業主被開發商--香河縣城鎮房地產綜合開發公司有限公司,騙取的血汗錢。 香河縣三強集團公司違法銷售「香城壹號」商鋪中利用三年返租、五年回收、承諾無任何投資風險等手段,致使1600餘人上當受騙購買了該項目。目前,業主返租拿不到、商鋪位置劃分不清、房款被侵吞,業主們身心遭受巨大傷害。同時也強烈要求查處相關部門監管不力,為開發商審批預售許可證等行為。
  • 西安市港務區匯悅城二期業主的心聲
    我們二期部分業主有幸參觀了當時二期 125 和145戶型的樣板間,也看了2020年3月17日西安匯悅城的公眾號《貶損約精神,房鬧背後的「黑色產業鏈」》一文,提到「以樣板先行,建造樣板間,進而確保實體樓整體尺寸、構造與樣板間一致,並主動邀請客戶參觀,接受客戶的監督。」我們想問,在你們的監管下,能確保實體樓與樣板間一致嗎?能和我們這些看了樣板間,並留存照片視頻的業主認為的一致嗎?
  • 港匯維權新突破,開發商老闆被限制!阜陽還有這些爛尾盤復活……
    港匯維權新突破,開發商老闆被限制出阜陽!今天,在瀏覽新聞時,看到阜陽相關媒體報導港匯維權終於取得了新的進展,在這段截屏中,我們可以看到,網友回覆:「最近政府介入了,老闆(開發商)被限制不能出阜陽了,讓明年年底前把房交了」。該網友還說道,港匯廣場之前鬧上幾次新聞。
  • 港匯廣場再遭維權!500名業主無家可歸,拉橫幅痛斥逾期交房3年多
    港匯廣場再曝維權!業主拉橫幅齊聚售樓部!千名業主投訴!兩次被罰款!開發商回復來了!一、港匯廣場再曝維權!業主拉橫幅齊聚售樓部!前兩天,小編接到消息稱,阜陽知名「鬧心盤」--阜陽港匯廣場時隔四個月,又再次爆發了維權……那具體是怎麼回事呢?
  • 聽信開發商宣傳購買商鋪後,不少市民卻被列入失信名單,開發商回應
    華商匯售樓中心【華商匯不履行合同,購鋪業主面臨失信等問題】11月30日上午,購買華商匯商鋪的秦琳告訴河南商報記者,自己在2017年認購了華商匯旗下某一市場商鋪。本以為可以靠著商鋪以及相關優惠政策小賺一筆,沒想到卻是糟心的開始。
  • 追蹤:金月匯月子會所是企業而非醫療機構 遭遇糾紛維權難
    2月27日,華商報、二三裡資訊報導《二胎媽媽月子會所坐月子 寶寶查出敗血症 隨後產婦傷口也感染》,對齊先生妻兒在位於寶雞市大慶路的金月匯精緻月子會所的遭遇進行了報導。這樣的糾紛產生後,消費者又該如何維權?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 合肥福樂門開發商失聯 明令禁止「售後返租」模式還在用
    業主說,從2014年下半年,商場經營就非常慘談開發商建大樓,把一間一間的商鋪賣給業主。業主不經營,開發商經營,每年返還租金給業主,業主收到的這筆錢叫返租款。曾經打著長江西路升級版「黃金四牌樓」的合肥市福樂門國際廣場,2012年開業的時候,曾向業主承諾商鋪返租,前3年租金折算成購房款,可抵購房款,餘下的房租按每季度分期支付。可是到了2016年1月1日,業主們卻發現開發商失去聯繫,承諾的返租款恐成了泡影,未來此處商場可能成為爛尾樓。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涉及業主有千餘戶,而開發商售後返租的模式,國家建設部2001年已經明文規定禁止。
  • 市民花75萬購買商鋪遭遇煩心事:承諾包租十五年,返租一期就變卦
    楚天都市報7月20日訊(記者張萬軍)商鋪銷售時開發商承諾包租15年,如今業主僅收到一期返租款,就被告知包租協議無法如約執行,需要修改。購買了凱信後湖生活廣場的敬女士稱,她對此難以接受。市民敬女士反映,2017年5月,她接到江岸區金橋大道凱信後湖生活廣場商鋪銷售人員的促銷電話,稱商鋪的開發商凱信時代地產武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信)承諾,商鋪將由一家知名建材家居品牌統一運營,業主購買商鋪後將享受包租15年的好處。
  • 粵港澳樓市調查|中山千戶業主陷「售後返租騙局」 幾億購房款追查...
    同時,吳先生查詢後才發現,自己原本3.95平方米的商鋪,實際上套內建築面積僅有1.51平方米,土地使用面積為0.9平方米,而公攤面積為2.44平方米。僅能存放一張桌子大小的「商鋪」徹底寒了吳先生的心。從星濠天地到樂8小鎮,兩個項目便已關聯千戶業主。據樂8小鎮的業主張先生表示,類似的案例在中山有十多個,同樣的「售後返租」套路,小格子鋪出售,單價出奇的高。
  • 買下商鋪就「返租」,我的租金去哪兒了?
    但白女士卻告訴幫女郎美夢易碎這樣的好事兒真不能輕易相信2018年,白女士和其他業主先後買下了位於長沙市天心區友誼路農貿市場裡的商鋪,買下商鋪後他們同時和湖南三佳壹公司籤訂了一個承租的合同。合同上面約定從2020年1月份開始返租。
  • 匯聯易家·匯生活攜手京東 深耕社區消費金融服務
    據悉,圍繞著房地產全產業鏈,緊緊以社區為中心,匯聯易家·匯生活不斷深耕社區消費金融場景,為社區業主提供多樣化消費金融產品與服務。同時,匯聯易家·匯生活與各行業優質服務機構建立跨界戰略合作,提升細分領域下,不同應用場景的消費金融服務。
  • 「帶租約商鋪」背後的風險多多 商鋪投資需謹慎
    「穩賺不賠」的承諾背後,有著太多的風險因素。是「一鋪旺三代」,還是被深深「套牢」?在限購令背景下,人們紛紛選擇「帶租約商鋪」。然而早在幾年前,國家就已經禁止以「售後包租」形式銷售商鋪。為何禁令之下,這種經銷模式經久不衰?另類的地產投資方式,是否能給人們帶來預期的收益,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風險?有統計數據顯示,瀋陽今年前8個月的商業地產銷售量出現比較明顯的增幅。
  • 鵬展匯 在售中 單價約為43000元/㎡
    鵬展匯在售公寓 商鋪電話:> 4008-163-163 轉 25838 網易房產12月3日報導,鵬展匯(優惠購、樓盤相冊、最新報價)位於寶安沙井,均價約為43000元/㎡,鵬展匯緊鄰地鐵
  • 人和商業巨虧34億背後:「圖紙商鋪」遭聲討
    然而,廣大投資者未必知道,人和商業售後返租的「圖紙商鋪」模式,或隱含著巨大的商業風險和法律糾紛。近來,人和商業被140多名業主以合同糾紛為由告上法庭,要求返還商鋪,當地法院5月28日到6月4日進行了公開審理。
  • 星瀾匯·童話小鎮招商率99%、開業率99%,看星光優家如何玩轉存量商業
    針對項目區域特性、社區人群消費習慣等,以親子互動作為商業主題,針對親子家庭類需求進行業態規劃,同時從協信星光系商家資源庫挑選優質商家作為主力店,經過商管團隊一年多的體系化招商運營,星瀾匯·童話小鎮客流量較之前翻了3倍,商家平均銷售額翻了2倍。
  • 什麼樣的商鋪能買賣?買商鋪必須注意4個事
    作者: 蘇州特價房商鋪是一種高投入、高收益的房產,很多購房者已經將商鋪出租作為一種,但並不是的商鋪都能買賣的,如果看中的商鋪不能正常交易,你不就白忙活了嘛。另外,與住宅相比,商鋪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市民在購買商鋪時應格外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