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7月20日訊(記者張萬軍)商鋪銷售時開發商承諾包租15年,如今業主僅收到一期返租款,就被告知包租協議無法如約執行,需要修改。購買了凱信後湖生活廣場的敬女士稱,她對此難以接受。
市民敬女士反映,2017年5月,她接到江岸區金橋大道凱信後湖生活廣場商鋪銷售人員的促銷電話,稱商鋪的開發商凱信時代地產武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信)承諾,商鋪將由一家知名建材家居品牌統一運營,業主購買商鋪後將享受包租15年的好處。敬女士對這一宣傳感到滿意,在銷售人員的安排下,先和一家名為武漢匯聚鑫商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聚鑫)的公司籤署了15年的包租合同,然後和凱信籤署了購鋪合同。
敬女士籤署的包租合同約定,商鋪前兩年的租金直接抵扣其購房款,之後的13年裡,每半年返租一次。按照約定,敬女士共將收到26期返租,且約定了每期返租金額。於是,敬女士交納了75萬元,從凱信買下了一套17餘平方米的商鋪。
2019年8月初,運營商鋪的建材家居品牌開業滿兩年,敬女士也收到了匯聚鑫支付的第一期返租2.2萬餘元。
今年1月底,本該是匯聚鑫支付第二期返租的時間,正遇到武漢暴發新冠肺炎疫情。2月15日,敬女士收到匯聚鑫公司發送的一條簡訊:由於線下商業困境及「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我司預判以目前經營情況無法按預期向各業主支付第二期及以後的租金,在此提前告知業主。
由於疫情原因,敬女士和其他業主當時沒有和匯聚鑫工作人員就此展開溝通。從4月13日至今,敬女士和其他數百位業主多次與匯聚鑫、凱信進行溝通。業主們被告知,對於業主2020年2月至7月間的返租,凱信公司將在出售自己的自持物業後予以支付,而且要扣除4個月的免租期;對於2020年7月之後的返租問題,業主必須和匯聚鑫重新籤署一份新的包租合同,返租再按照新協議來執行。
考慮到新合同可能大幅降低業主的租金權益,敬女士和其他業主都拒絕接受以上方案。
「我的購房款中有一半是貸款,現在每個月要還5000多的貸款,而且我已退休,還患有癌症,經濟壓力很大。」敬女士表示。
另一位商鋪業主也介紹了和敬女士大致相同的遭遇。
楚天都市報記者找到匯聚鑫公司,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公司正在和業主代表溝通此事,目前不接受採訪。
記者隨後找到凱信公司在附近的一個辦公點,一位工作人員稱公司領導正在匯聚鑫公司,參與和商鋪業主代表的溝通。記者留下聯繫方式後離開,截至發稿時一直未收到凱信相關人員的回覆。
【來源:楚天都市報-看楚天】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