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哺呷哺押寶的湊湊火鍋,現在怎麼樣了?

2020-12-22 界面新聞

記者 | 劉雨靜編輯 | 昝慧昉1

呷哺呷哺旗下的火鍋品牌「湊湊」最近在上海華潤時代廣場開出全國第100家門店。

呷哺呷哺2019年半年報顯示,截止2019年6月30日,湊湊在大陸有61家門店,包括今年上半年新開的13家——這意味著湊湊僅2019年下半年,新增門店39家。

湊湊2016年6月在北京三裡屯開出第一家門店,該品牌主打「火鍋+茶飲」模式,門店內是火鍋店,店外有可外帶的奶茶窗口,同時也提供下午茶套餐,為的是在提高坪效的同時擴大經營時段和經營範圍。

湊湊品牌方對界面新聞表示,其定位是「人均150元以上的聚會路線的輕奢大火鍋」,以填補呷哺呷哺的小火鍋以外的市場空缺,並以茶飲做出差異化。

此前湊湊餐飲CEO張振緯曾表示,目前茶飲的部分佔門店營業額的約20%,是門店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事實上,湊湊品牌推出的最初兩年並未盈利。

據呷哺呷哺披露的財務業績,2017年湊湊虧損2490萬元;2018年開始實現盈利,全年經營利潤6480萬元,營收佔集團年收入12%。2019年上半年,湊湊經營利潤達6880萬元,而2018年同期經營利潤為2280萬元,同比增長201.8%。

湊湊扭虧為盈與其財報顯示的加快開店擴張速度不無關聯。湊湊餐飲CEO張振緯告訴界面新聞,過去三年半,湊湊平均約13天開一家店,到2019年提速到7天開一家店,其推出新品的周期約為3個月。今年下半年,湊湊明顯提高了開店擴張的速度,主要依託的也是母公司呷哺呷哺的供應鏈。

除此之外,湊湊業務的增長也得益於奶茶整體品類的增長及女性客群。據湊湊提供的數字,2019年湊湊的線下消費者有七成是女性。

事實上,火鍋店的消費者中女性比例普遍超過男性。今年美團點評發布的2019年火鍋業態發展報告顯示,火鍋店消費用戶畫像上,男女比例為4:6,其中臺式火鍋的女性消費者佔比最高能達到66%。

關於明年湊湊的開店計劃,呷哺呷哺集團董事長賀光啟對界面新聞表示,2020年湊湊的開店數量會超過2019年的整體開店數,由於客群較為年輕,開店選址優先考慮的場所是前兩三百名的商業地產內。此外,海外市場上,品牌明年計劃進入東南亞市場試水——一方面東南亞的中國遊客很多,此外也有不少東南亞消費者來過中國,「市場已經在那裡」,賀光啟說。

賀光啟並未透露湊湊明年在內地開店城市選擇上的計劃,目前來看湊湊在華東地區的擴張速度更快——「湊湊這個品牌在中國的市場容納量最少1000家,」賀光啟對界面新聞說。

關於早前湊湊準備拆分獨立上市的傳言,賀光啟表示,未來當湊湊達到一個階段後,會基於股東、管理層、市場等等因素一併考慮獨立上市計劃。

相關焦點

  • 湊湊能否挑起呷哺火鍋大梁?
    2、高端火鍋定位,跨品類創新是湊湊脫穎而出的關鍵;3、呷哺密集升級2.0門店,多品牌創新將成「新常態」嗎?12月末,位於上海陸家嘴華潤時代廣場,湊湊火鍋完成全國第100家店開業。這個由呷哺呷哺推出、定位高端的子品牌,自2016年在內部孵化以來擴張迅猛,幾乎每13天就開出一家店。
  • 呷哺呷哺推出副牌「湊湊」 到底是個什麼鬼?
    湊湊,一看到這個名字,就有一種呷哺呷哺的既視感,需要特別注意「湊」是三點水而不是兩點水,是不是像極了呷哺呷哺剛出來的時候,需要注意應該念「bu」,而不是「pu」。作為呷哺呷哺的新創品牌,湊湊想要做的仍然是火鍋,但卻又不局限於火鍋。  對於湊湊,其創始人團隊給出的解釋是:「湊」字在《說文》和《廣韻》中本義都是指人們在水上相會。
  • 第一次吃湊湊火鍋,鍋底怎麼這麼好看!
    白天在辦公室對著電腦坐了一天,頭暈眼花,最想做的事就是趕緊打卡下班回家來一頓火鍋了。中午同事請客,帶我們去了一家還算高檔的火鍋店——湊湊火鍋。說其高檔,一則是因為價格貴,人均比其他火鍋都要貴上三四十;二則是環境好,不過話說回來,杭州大大小小的餐廳在設計、顏色搭配上都是下了苦功夫的;三則味道還算可以。不過由於價格較高,我自己是肯定不去的。
  • 不會做奶茶的不是好火鍋店,湊湊靠賣茶成為火鍋界「黑馬」
    隨著呷哺呷哺連鎖店深入全國各地,吧檯式小火鍋熱潮也隨之開始。主打低價便捷小火鍋的呷哺呷哺在火鍋市場站穩腳,開始向高端火鍋市市場。湊湊火鍋的出現,是呷哺呷哺與海底撈競爭市場創建的品牌。呷哺呷哺於2017年推出湊湊火鍋,主打服務和舒適就餐環境,菜品價格較主品牌呷哺呷哺高出好多。
  • 北京這家呷哺呷哺的高端版火鍋,3人聚餐花了538元,大家看值嗎?
    北京這家呷哺呷哺的高端版火鍋,3人聚餐花了538元,大家看值嗎?時光飛逝,這一年過得可真快,轉眼馬上就要過年了,時值年底各種忙碌,好在不用每天坐班,不然天天北京從大西頭折騰到通州去,真得想想就覺得頭疼,剛上有客戶拜訪的時候,我和同事才去公司露個面,哈哈。
  • 被指火鍋鍋底變質,湊湊官方回應「自檢及當地監管局檢測不存在問題」
    服務員承認鍋底變質湊湊官方:他口誤12月16日,消費者劉女士一行四人在湊湊火鍋茶憩西安創意谷店就餐時,發現所食用的花椒雞鍋底味道存在問題。事後,火鍋店員工稱鍋底確實存在變質問題,這讓湊湊頓時身陷輿論漩渦。
  • 呷哺呷哺「LIGHT-POT」新店模型:「一人一鍋」挖掘空間仍廣闊
    作為自己的品牌基因,呷哺呷哺20多年來始終堅持的「一人一鍋」小火鍋本身就有別傳統大火鍋,在包容不同個性和口味的同時,也更利於將火鍋這一本就厚重的中式餐飲,搭配價格親民的優質套餐實現輕量化運作。而「LIGHT-POT」新店模型清新明亮的裝修風格,也從心理層面加快了消費者用餐節奏,有效提升了餐廳出餐和用餐效率,從而在火鍋賽道藉助快餐屬性,進一步獲得單店坪效的提升。
  • 呷哺呷哺的網紅夢
    儘管北京人將炭火視為火鍋傳統,但他覺得這樣的火鍋不如家鄉臺灣的電磁爐火鍋乾淨衛生又安全。於是,他便將臺灣的電磁爐小火鍋帶到了北京,在西單明珠開設了第一家呷哺呷哺。小火鍋在臺灣是源自日本的舶來品,由於快捷方便而廣泛流行於忙碌的上班族之中。但這種就餐方式並不適用於90年代中國人的節奏,也不符合中國飲食文化中對於火鍋的理解,因此最初並不為大陸的消費者所接受。
  • 單人小火鍋難敵「海底撈」?呷哺呷哺翻臺率下滑 瘋狂開店淨利潤猛...
    摘要 【單人小火鍋難敵「海底撈」?呷哺呷哺翻臺率下滑 瘋狂開店淨利潤猛降37%】雖然隨處可見門店,但衡量一家線下零售企業的經營成功標準不能只看表面,比如,平民火鍋連鎖呷哺呷哺(HK.00520)開店速度猛增後,利潤增長速度卻差強人意。
  • 從快餐轉變為輕正餐 呷哺呷哺(00520)與海底撈的正面交鋒在所難免?
    本文轉自「北京商報」  憑藉「一人一鍋」的創新模式,以及大眾化的市場定位,呷哺呷哺(7.34, -0.04, -0.54%)幾乎壟斷了整個快火鍋市場,並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成為「連鎖火鍋第一股」。呷哺呷哺卻反其道而行。賀光啟表認為,目前的呷哺呷哺有能力擴張,所以加法或許會更適合呷哺呷哺的轉型升級。  近期,呷哺呷哺推出新品牌湊湊,主打火鍋聚餐市場,增加茶飲,拓寬品類;升級產品,豐富產品線;推出調味品、外賣等新業務。通過核心產品不斷做加法,呷哺呷哺正在實現從傳統的連鎖餐飲企業向多元化產業集團的蛻變。「我們不會跨更大領域,呷哺呷哺所做的每件事,都是從協調效應最大化考慮去做的」。
  • 呷哺呷哺賣火鍋底料價格超海底撈 擴張後遺症顯現
    中國網財經記者昨日在北京海澱區某大型商超發現,印有「呷哺呷哺」字樣的袋裝底料赫然出現食品專柜上。與多數人印象中的「低價」不同,呷哺呷哺袋裝火鍋底料的零售價在12.9元-17.6元之間,價格不僅讓秦媽、橋頭等四川火鍋品牌望塵莫及,也超過了已經靠著火鍋底料完成上市的海底撈。
  • 「湊湊」是湊合?顧客去「湊湊火鍋」就餐疑遇變質鍋底
    來源:華商報慕名前往西安曲江創意谷「湊湊火鍋」就餐,其間竟遇到變質鍋底,劉女士提到這一次覓食經歷,心情很複雜……「這麼大的店,開業才三天就出現鍋底質量問題,難道『湊湊』是湊合」?劉女士質疑。鍋底出現酸味,服務員承認鍋底變質12月16日下午18點,劉女士與朋友一行四人來到創意谷的「湊湊火鍋」吃飯,點了花椒雞湯和牛油鴛鴦鍋底。鍋底上來後,大夥發現雞湯味道有一股酸味。叫來服務員詢問,並經後廚確認該鍋底已變質。因其中有位哺乳期媽媽,出於安全考慮,劉女士與服務員交談過程中均有錄音為證。
  • 美銀證券:重申呷哺呷哺(00520)「買入」評級 目標價上調100.9%至22...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美銀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呷哺呷哺(00520)復甦步伐好於預期,高端火鍋品牌「湊湊火鍋」增長加快,因此將2020年每股盈利預測提升至2分人民幣,並將2021至2022年每股盈利預測分別提高6%及3%。
  • 茶米茶、呷哺呷哺「親兄弟」明算帳,將分食茶飲收益
    圖/茶米茶微信公眾號截圖新京報訊(記者 張曉榮)憑藉「茶飲+火鍋」獲得高關注度和高客單價的呷哺呷哺到了和茶飲板塊「親兄弟明算帳」的時候了。2018年7月,茶米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投資成立茶米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公司註冊地址為天津,法定代表人為劉冠瑋,同時,他還擔任呷哺呷哺旗下多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茶米茶的前身是其在湊湊門店推出的臺式手搖茶。2016年,呷哺呷哺看到茶飲市場的增長潛力,推出高端火鍋副品牌湊湊,主打火鍋+茶飲,區別於快餐定位的呷哺呷哺餐廳。
  • 一文講清楚餐飲股九毛九、海底撈、呷哺呷哺該不該買
    一文講清楚餐飲股九毛九、海底撈、呷哺呷哺該不該買隨著新冠肺炎疫苗在短期內面世,受疫情打擊的餐飲股也陸續看到曙光,疫情期間積壓的外出用餐的需求也被釋放出來,加上冬季是火鍋行業的旺季,所以近期火鍋股受到市場關注。
  • 大和勁升呷哺呷哺目標價1.3倍至23元 續籲買入
    原標題:《外資精點》大和勁升呷哺呷哺目標價1.3倍至23元,續籲買入   大和發表研究報告指
  • 呷哺呷哺火鍋外賣初試水
    呷哺呷哺火鍋外賣初試水 原標題:   北京商報訊(記者 賀陳慧 實習記者 周寧)昨日上午,呷哺呷哺餐飲管理(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呷哺呷哺」)送出第一單外賣。這是繼呷哺呷哺上市,調整門店之外推出的又一新舉措。
  • 火鍋湯底驚現老鼠背後,呷哺呷哺遭海底撈夾擊,市值一月蒸發44億
    一方面是股價急速下跌,市值快速縮水,「連鎖火鍋第一股」地位不保;另一方面,呷哺呷哺屋漏偏逢連夜雨,被爆出「老鼠火鍋」事件,品牌聲譽嚴重受損。9月6日晚,山東濰坊一家呷哺呷哺火鍋店火鍋湯底中驚現老鼠。隨後,一則火鍋湯內夾出老鼠的視頻在微博上熱傳。
  • 呷哺呷哺再推新品牌,in xiabuxiabu延續「一人一鍋」
    近日,呷哺呷哺(需求面積:300-400平方米)又推出了一個新品牌——in xiabuxiabu(需求面積:300-400平方米),同樣是火鍋品牌,以高端的定位進入火鍋賽道。   定位中高端:作為呷哺呷哺的升級版,in xiabuxiabu主打20—29歲的年輕消費人群,人均客單價為110元,高於呷哺呷哺的人均50元,與湊湊的定位一樣,也是走中高端路線。     經營模式上: 作為升級版的呷哺呷哺,不僅延續「一人一鍋」+「茶米茶」的模式,還創新加入了串串、關東煮等熱銷品類。在複合業態「小火鍋」這個細分領域中繼續探索,匹配年輕的基因。
  • 「一人一鍋」呷哺呷哺上市5周年,解讀餐飲品牌長紅秘訣
    今日,臺式「一人一鍋」特色小火鍋品牌呷哺呷哺迎來上市5周年慶。5年前的今天,呷哺呷哺在香港主板上市,成為「連鎖火鍋第一股」;5年後的現在,呷哺呷哺依然作為火鍋餐飲界的頭部企業之一,憑藉著獨立樂活主義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肯定, 「一人一鍋」飽受顧客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