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零食、爭玩具……孩子不懂分享怎麼辦?兩個妙計改掉他的自私心

2020-12-22 齊姐育兒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婷婷是一個七歲的小女孩,性格活潑要強。周末表弟安安來家裡玩,媽媽給了婷婷和表弟一人一個氣球。

在玩耍的過程中,婷婷的氣球不小心爆炸了。婷婷就開始又哭又鬧,吵著要安安的氣球。

媽媽被婷婷吵得頭疼,只能把安安的氣球給婷婷,並對安安說:「安安是男孩子,要讓著女孩子,姨媽等會兒再給你買一個氣球。」

婷婷拿到氣球,開開心心地去玩;安安卻很委屈,但是也沒有說什麼……

看到這個事情,一定會有很多人說婷婷自私、霸道。

的確如此,婷婷的行為確實有錯,但卻並不是她一個人的錯誤。面對女兒的無理要求,婷婷媽媽選擇了一種看似可以快速解決問題的辦法,但卻會帶來更大的弊端。

首先,她並沒有指出婷婷的錯誤,所以婷婷也不認為自己是錯的,以後還會繼續這樣做。

其次,媽媽和表弟說,男孩子就要讓著女孩子。媽媽可能是想安慰安安,但她這樣說,不僅會讓安安感到委屈,還會讓婷婷認為男女是不平等的,男孩子理應謙讓。

生活中有許多像婷婷這樣的小孩,性格非常的自私,還常常十分任性。每次在集體活動中,都會和小朋友因為玩具、食物發生爭吵,這也讓父母和老師非常頭疼和尷尬。

其實孩子的這些毛病,並非不能改正。但家長首先要意識到,是否是自己的溺愛導致孩子變得自私?

隨著現在大家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經濟能力也逐漸增強,而現在很多家庭又都是獨生子女,孩子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寵愛於一身。所以當他們想要什麼時,家人們都會儘量滿足。

可就是因為這些理所應當的滿足,讓孩子潛意識裡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無論有什麼好東西,都應該是自己的。在和別人相處時,當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們就會開始又哭又鬧,和別人發生爭執。

父母這時候又會覺得孩子自私,不懂得和他人分享。可是孩子的自私並不是天生的,而是父母平時的疏忽導致的。

那父母究竟可以用哪些方法,幫助孩子改掉自私的毛病呢?

一、培養孩子同理心,學會自發分享

心理學家說:擁有同理心的孩子更可以理解他人的情緒,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進而更尊重他人。

培養同理心其實很簡單,就是經常讓孩子體會到他人的困境。當我們察覺到別人的痛苦時,也會產生相似的情緒,這便是共情能力。

家長要做到的就是好好組織自己的語言,生動地向孩子訴說他人遇到的問題。

在《媽媽是超人》中,霍思燕讓嗯哼把自己不愛玩的玩具拿去獻愛心,分享給其他需要的小朋友。嗯哼一開始是不願意的,因為這些玩具都是他喜歡的。

媽媽並沒有為難他,而是告訴他這樣做的意義:這場義賣活動是給生病的孩子籌醫藥費的,而一些小小的行為就能幫助一個躺在病床上的孩子。

嗯哼聽了沉思良久,最後決定把自己的玩具獻出去。

孩子的心地其實更加善良,共情能力也更強,只是很多時候不清楚他人的情緒,不知道自己自私行為的後果。

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好好告訴孩子,讓孩子清楚他人的喜怒哀樂。久而久之,孩子習慣了為他人考慮,學會了分享,同理心也會得到很大的進步。

二、深度理解孩子的想法,分析孩子是否缺乏安全感

但也有很多父母說:我家孩子並不只是對物品自私,對人也是這樣。

可能大多父母都有遇到這樣的情況:當抱別人家的小孩時,自己的孩子就會特別不高興,甚至又哭又鬧。

其實孩子這樣的行為是因為內心缺乏安全感,並不是小氣自私。

當父母抱別人家的小孩,甚至誇張地表示對別人家小孩的喜愛時,孩子心裡就會想爸爸媽媽是不是不喜歡自己了。因為特別害怕,就會做出一些激烈的舉動,比如哭哭鬧鬧或者和父母冷戰。

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停下自己手中的事情,把孩子帶到身前,告訴他爸爸媽媽對他的愛。

在父母鄭重又充滿愛的保證下,孩子的安全感就會慢慢被填滿。也許一開始還不能完全改變,但久而久之,他們就不會像之前那樣有過激的反應。

當家長發現孩子變得「自私」時,千萬不要大聲責罵孩子,也不要給孩子貼上「自私」的標籤,這樣會給孩子帶來一生的陰影。孩子有這樣的變化,也是成長過程中需要面對的一項考驗,而這項考驗需要父母來和孩子一起完成。只有家長充滿愛的教導,才可以幫助懵懂的孩子成為更好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搶玩具怎麼辦?這麼做即讓孩子不被欺負又懂分享
    隨著孩子的長大,孩子活動範圍越大,和別的孩子交往的機會就越多,以及二胎家庭的倆娃,甚至雙胞胎等摩擦也是孩子之間的家常便飯。比如,孩子之間搶玩具,是個讓家長很頭疼的問題。 兩個孩子為一個玩具爭得面紅脖子粗,家長對這種尷尬局面到底怎麼處理、要不要介入,幾乎大部分的家長都曾經有過困惑。
  • 不懂分享or搶他人的玩具,父母該拿「熊孩子」的物權主義怎麼辦
    小女孩插話了:「才不要給他玩,這是我的玩具。」 女孩媽媽顯得有些尷尬,連忙說:「你怎麼能這麼小氣呢?這樣怎麼能交到朋友?」 01不懂分享or搶佔他人的玩具,是孩子到了「物權敏感期」 遇到這種情況,父母也很為難。
  • 寶寶愛搶玩具怎麼辦?正確教育方法來pick
    寶寶愛搶玩具怎麼辦?正確教育方法來pick 孩子們在一起玩,搶玩具是常有的事。很多媽媽面對愛搶玩具的孩子,常常束手無策,不知道該如何教育他。別捉急,育姐今天就來教教你!
  • 孩子搶別人玩具怎麼辦?
    這時候兩個孩子的家長也過來了,搶玩具那個孩子的家長連忙道歉,讓孩子把東西歸還,可她就是不肯,也哭了起來,弄得家長一時竟不知該怎麼辦才好。也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忘掉要搶的物品。當孩子維護自己東西的時候,也要堅決支持他、幫助他,用大人的身份向其他孩子要回被搶的物品。
  • 二胎家庭崩潰日常:兩個孩子搶玩具怎麼辦?聰明的家長這麼管
    家長們一定很好奇,為什麼二胎家庭中孩子爭搶東西的現象如此普遍呢?一、二胎家庭為什麼會出現孩子爭玩具?比如兩個男孩子都喜歡汽車玩具,兩個女孩子都喜歡公仔玩具,那麼男孩子就比較不會想去搶女孩子的娃娃,女孩子也不想玩男孩子的汽車玩具,性別相同的孩子之間就更容易產生爭搶的矛盾。
  • 孩子之間搶玩具,該怎麼辦?
    然而,很多媽媽卻因此產生了苦惱:孩子之間搶玩具起爭執還傷了大人的和氣,該怎麼辦? 曾有網友爆料說,親戚孩子想要自家孩子最愛的小木馬玩具,因為覺得孩子有權力處理自己的玩具,所以並沒有讓孩子給出自己的玩具,事後,親戚發朋友圈指責:孩子不懂事,連家長也不懂事。最後,該網友還被親戚拉黑。
  • 孩子搶玩具怎麼辦?3招教會孩子主動解決問題
    這個說法來自於得到熊浩老師的分享。什麼意思呢?我們的潛意識裡默認雙方利益就是一個固定數額,認為利益總量是有限的,所以互相廝殺。熊浩老師打了個比方,假如下班忙了一天回來,見廚房裡兩孩子爭橘子,如何處理? 第一招,要交給孩子的能力--共情 媽媽:小貞,琪琪孩子我你搶了她的玩具,是麼? 小貞:這不是她的玩具,只有一個紅色的,但是她先搶了,我也想要!
  • 孩子搶玩具怎麼辦?3招教會孩子主動解決問題
    趁著琪琪不注意,小貞一把搶過了琪琪手上的紅色玩具。琪琪哭了起來,向小貞的媽媽投訴:"小貞搶玩具,我討厭她!"這時候,你會怎麼辦?大部分家長說了,"那就沒收了!誰都不要玩了!"這個說法來自於得到熊浩老師的分享。什麼意思呢?我們的潛意識裡默認雙方利益就是一個固定數額,認為利益總量是有限的,所以互相廝殺。熊浩老師打了個比方,假如下班忙了一天回來,見廚房裡兩孩子爭橘子,如何處理?傳統方法是:「你們倆是不是要打鬧,是不是要爭,那就都別吃了」。
  • 培養孩子雙贏思維,教會她分享玩具和零食,我是這樣做的
    家裡有兩個孩子,媽媽可能會因為孩子爭玩具和零食,吵的雞毛蒜皮一地飛。記得有的媽媽在評論區問我,兩個娃爭玩具打架怎麼辦?你是吵大的還是小的?我們家兩個孩子以前也經常這樣,朋友的做法值得大家借鑑。那就是,怎麼教會孩子交換中得到的雙贏思維能力。
  • 小孩總愛搶別人玩具?德培DAP:3個妙招培養孩子物權意識
    在一家玩具店的暢玩區,一個胖嘟嘟的小男孩和一個瘦小的小男孩爭搶一個汽車玩具。兩個寶寶爭得面紅耳赤,都說「玩具是我的。」兩個孩子的家長在旁邊無奈的告訴他們:「玩具是全部人都可以玩的,不屬於哪個孩子……」然而,兩個孩子聽不進,仍舊堅持玩具是自己的。
  • 小孩總愛搶別人玩具?德培DAP:3個妙招培養孩子物權意識
    在一家玩具店的暢玩區,一個胖嘟嘟的小男孩和一個瘦小的小男孩爭搶一個汽車玩具。兩個寶寶爭得面紅耳赤,都說「玩具是我的。」兩個孩子的家長在旁邊無奈的告訴他們:「玩具是全部人都可以玩的,不屬於哪個孩子……」然而,兩個孩子聽不進,仍舊堅持玩具是自己的。
  • 孩子不會爭不愛搶,讓我嘗到了濫用「謙讓」教育的苦果
    和別的小孩爭玩具的時候,我們告訴孩子「不用爭,讓小朋友先玩」。當孩子受點小委屈的時候,我們告訴孩子「沒關係,小朋友不是故意的」。可是,我們自以為教出來的「高素質的、懂得謙讓」的孩子,卻一點一點的喪失了爭搶的動力,為了謙讓而謙讓,壓抑了自己的真實想法。看到小橙寶幼兒園老師拍的視頻,老師組織小朋友們去給蔬菜澆水、鬆土。
  • 寶寶愛搶玩具,試試這5招管教,能有效改掉孩子壞習慣
    搶東西估計是寶寶們最常見的相處模式了,尤其是有二孩的家庭。孖寶今年兩歲半,倆娃一起生活一起長大,從小就喜歡搶彼此的東西。每天上演世界大戰:搶零食搶玩具搶被子,即使是一模一樣的,也要爭奪一番甚至大打出手。大寶比較沒有攻擊性,但是會捍衛自己的玩具,將它緊緊抱在懷中不放手。小寶身體比姐姐壯實,也更有攻擊性,看到喜歡的,就會直接撲上去搶。溝通教育試過,黑臉發火試過,效果都不佳。
  • 孩子搶玩具怎麼辦?教你5招輕鬆化解
    艾嘉今年3歲,媽媽發現他特別愛搶別人的玩具。一天,媽媽帶他在小區裡玩耍,艾嘉看到好多小朋友在一起玩玩具,就湊過去,把其中一個小男孩的玩具搶了過來,高聲說:「這是我的!」小男孩立馬就哭了。後來媽媽跟艾嘉講道理,讓他把玩具還給小男孩,艾嘉不答應。媽媽感到很無奈,不知道該怎樣教育他。孩子爭搶玩具不僅影響人際關係,而且有些年輕父母也會常常因為孩子之間的爭奪而鬧得不愉快。當孩子搶奪他人的玩具時,父母該如何做呢?父母需要了解孩子搶奪別人玩具背後的心理特點,這樣才能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
  • 公共場所,孩子間搶玩具該怎麼辦?
    經常看到這樣的新聞,那就是兩個孩子的父母為了孩子在公共場合玩玩具的事情,而大打出手。不是進了警察局就是進了醫院。這樣做,真心讓人覺得非常難堪啊!不僅沒有給孩子做到榜樣的作用,說不定還給孩子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陰影呢。可是,如果公共場合,孩子們搶玩具,就不能管了嗎?那倒也未必。只是,要看家長如何引導孩子了。
  • 乖寶寶變身「小土匪」,孩子搶玩具別急著訓,搶玩具源於自我發展
    >總是搶別人的玩具和零食,在幼兒園也是這樣。>Tim班上也有過這樣一位小朋友,凡是自己喜歡的玩具或零食,根本不會問別人的意見,直接拿來吃,同班小朋友看到他都會譁啦躲開。事實上,當發現孩子搶了別人的玩具,你可以告訴孩子:「你這樣的行為是錯誤的,會讓小朋友非常傷心害怕。」並且可以引導孩子思考,如何用更「溫和」的方式,玩到喜歡的玩具,比如建議交換,或一起分享玩具。平時在家也可以用「過家家」的方式情境重現,教孩子學會協商。
  • 孩子玩具被拿走,你是幫他搶回來,還是讓他懂得分享?
    到家裡面有了孩子之後,家長自然會買很多的玩具給他們,孩子在外出的時候也喜歡拿著這些玩具玩,在小區裡面,會遇到一些小朋友,但是,有可能小朋友會把他們的玩具搶走,這樣的場景是很常見的。,你會發現,孩子會不斷地看著你,他們希望自己的玩具能夠要回來,有的家長會告訴孩子,要懂得分享,小朋友玩一會兒還會給你送來,也有很多的家長會說,自己去搶回來,趕緊去搶,遇到玩具被拿走,你是怎樣教孩子的?
  • 「媽媽,我想玩他的玩具」當孩子出現爭玩具,這樣處理才合適
    二胎開放後,身邊很多朋友都要了二寶,現在二寶已經一歲多了,一些朋友已經在發愁該怎樣處理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了。尤其是我的一位同事,每天都在為家裡的孩子爭玩具爭零食爭爸媽的愛而頭疼,我曾提醒他不要對大寶說「你比弟弟大,要愛護他,讓他一下」這類的話,但他卻覺得沒什麼,直到有天說完這類話後老大大哭後才後悔沒聽我的話。
  • 兩孩子搶玩具,爸爸說:一人一個,媽媽說:讓他們搶,誰對誰錯
    就像我跟孩子爸一樣,每次兩兄弟搶玩具的時候,孩子爸就說:「一人一個,以後同一個玩具買兩份,就不會搶了。」我覺得什麼東西都買兩份,這樣也不好。儘管這樣可以減少兩個孩子之間的爭搶,但爭吵正是兩個孩子一起生活的常態,如果父母總是買倆,一人一個,等於否定了他們學習分享和協商的機會。
  • 兩孩子搶玩具,爸爸說:一人一個,媽媽說:讓他們搶,誰對誰錯?
    當我們有了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們就成了父母,當我們有了兩個孩子的孩子,我們就好像成了裁判。孩子們的爭吵、搶玩具、搶媽媽、搶吃的……等等。感覺每天都有解決不完的衝突。儘管這樣可以減少兩個孩子之間的爭搶,但爭吵正是兩個孩子一起生活的常態,如果父母總是買倆,一人一個,等於否定了他們學習分享和協商的機會。同時未必能真的可以避免爭搶,因為孩子總是惦記著另外一個。我是主張,孩子搶玩具,父母不要幹預,讓他們搶,讓孩子學會自己解決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