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話|人們為何常以「三年」為限?

2021-02-07 光明日報新天地雜誌

      在時間的坐標上,「三年」是個比較獨特的存在。作為實指的時間單位,三年約等於156周或1095天。很多事以「三年」劃段,如孩子上學,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專也三年;家中老人去世,需有三周年紀念。但在日常語境中,「三年」大多並非實指,而是泛指,有多年、長期之意。思深者「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膽怯者「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投資者「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節儉者「一頓省一把,三年買匹馬」、「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人們為何常以「三年」為限?蓋因「世事無常態,三年一輪迴」。「三年」有規律,「三年」成法則。老人常說「從小看大,三歲知老」,戲曲人說「兩年胳膊三年腿,十年難磨一張嘴」。「學好三年,學壞三天」、「積善三年人不知,作惡一日遠近聞」,說的是好習性的養成沒有一定時間不行。很多學問,時間短學不全,時間長熬不住,「三年」正好打基礎,所謂「一年生,兩年熟,三年正好能上路」、「學戲先練三年聲,打鐵先打三年釘」。很多事需要三年去形成、去驗證,很多理需要三年才能看得清、想得通,所謂「趕車三年知馬性」「吃藥三年會行醫」。老司機為何說「一年虎二年狼,三年變成小綿羊」,就因為見得多了,才越開越怕,才能真正體會小心駕駛之重要。


  「三年」可以讓很多東西發生變化。《論語》中孔子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孔子還說,「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對於個人而言,「三年」的時間,夢想有可能變為現實,希望有可能化為泡影,痛苦的可能變成了樂趣,厭惡的可能變成了不舍。變化之大,有時常令人吃驚。諺語說「一去三年故人疏,相逢一笑感慨深」,可見「三年」之變,微妙而又複雜。俗話說「分家三年成鄰居」「當家三年狗也嫌」「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其世態之變,冷暖炎涼,總讓人心生幾多感慨。「三年」能顯露很多事情,「做賊三年,不打自招」。古詩云:「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其實何須七年?三年足矣。


攝影|談莉敏


  「三年」,是歲月的一個符號,之於歷史,「三年」實乃一瞬;而之於人生,「三年」卻是重要階段。「三年」可幹很多事,能知很多理,即便不慎失誤,尚有迴旋餘地;即便偶有落伍,奮起直追也來得及。「三年不窺園,十年成一賦」、「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體現的是為文者專志篤學、推敲錘鍊之苦;「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說的是為政者韜光養晦、勵精圖治之功。只要功夫深,「石頭上坐三年,石頭也會發熱」。但此話對「三年不目月」者無用,因為「好馬閒三年,連塊粗糠也馱不動」。


  三年前讀清人王弘的《九經字數篇》,文中列《周易》《尚書》《論語》《孟子》等九經字數,說共計不滿50萬字。每日讀千字,用不了兩年,即便有人事之擾,「即以三年為期,亦不為勞。而從事者鮮,何也?偶一思及,不勝警愧」。當時讀之,筆者也是驚怵得腦門出汗。


  說到事功學問,想起佛家一句話:「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兩年,佛在大殿;學佛三年,佛在西天。」學習的時間越長,越要克服懈怠心理,不忘初心。


攝影|談莉敏


  學器樂的說「一年箏兩年笛,三年二胡不咋地」,做木工的說「一年斧子二年錛,三年刨子學不真」。正如老話所言,「三年易考文武舉,十年難考田秀才」。種地尚如此,何況其他?李苦禪談學國畫「工筆三年可成,寫意三十年不一定成」。故欲成就大學問,須咬定目標,苦幹實幹,鍥而不捨,久久為功,而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新蒲新柳三年大,便與兒孫作屋梁」。習武者尚需「入門先站三年樁」,更何況成就一番大事業?學拳者有言:「學拳三年,天下無敵;再學三年,寸步難行;又學三年,遊刃有餘。」另有比喻稱,一個人要放到鹽水裡泡三年、熱水裡燙三年、糖水裡浸三年、冰水裡凍三年,才算真成熟。話雖偏頗,卻也不無道理。


  海德格爾說:「任何一種對存在的理解,都必須以時間為其視野。」人生短暫,不過百年,以「三年」劃段,不過三十多個「三年」。一生太遠,命運或難自控,但三年之期,自己或可說了算。駕馭好「三年」,「三年」就是收穫的標誌牌、前進的裡程碑;輕薄了「三年」,「三年」也是成敗的分水嶺、勝負的分界線。言及此,忽然想到,目下正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俗話說「五年看三年,三年看頭年」。凡事既要計長遠,更要抓當前!那就看五年,想三年,紮實盯緊每一年。士別三日,還當刮目相待,何況「一年」與「三年」?



來源 / 《光明日報》 2021年01月15日16版、閱讀公社

相關焦點

  • 笑話、趣話與情話,諧音與雙關
    一官曰:「隨常茶飯掇將來,蓋義取現成(縣丞,官名)也。」一官曰:「滾湯鍋裡下文書,乃煮簿(主簿,官名)也。」一官曰:「鄉下蠻子租糞窖。」問者不解,答曰:「典屎(典史,官名)也。」這是調笑戲謔的笑話。及第一舉子往京赴試,僕挑行李隨後。行到曠野,忽狂風大作,將擔上頭巾吹下。
  • 臺東趣話:大家常去逛的臺東竟藏著「三大怪」,你知道是什麼嗎?
    1臺東趣話之:臺東三大怪臺東的街道布局,起初沒有規劃,這裡居民很容易生病,主要原因是房屋潮溼且通風不好,因此,早在1890年,德國學者就提出城市街道布局理論,並在臺東的規劃建設中總體偏轉45度,呈東南、西北取向,採用棋盤布局方式,有利於街衢間空氣流通,順應了青島地區夏季刮東南風、冬季盛行西北風的氣候特點,形成一個快速風口通道,同時採光率大幅度提升,保證了房屋日照充足,減少疾病的發生,因此,當人們走在這條街上
  • 美食趣話:生菜恆久遠 沙拉永流傳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美食趣話>正文美食趣話:生菜恆久遠 沙拉永流傳 2014-08-11 10:43 來源:滬江 作者:
  • 為何人們常說考博易、讀博難?博士生:不懂我的艱難
    為何人們常說考博士容易?因為這個"人們"已經很久沒有關注博士生,形勢變化很快,之前的"常說"已不是常態。在我印象中,和"人們常說"不同。之前、如今讀博士都不容易。部分大學推免生直博不佔導師博士招生指標(算碩士),這是為何部分導師期望自己的推免生直博的原因之一。另外的原因是直博生課題延續性高、容易出成果。不過,5年內直博畢業的壓力非常大,學生自己尚未清楚未來目標時不建議輕易選擇。
  • 老街尋蹤之臺東趣話(上):三怪由來
    老街尋蹤之臺東趣話(上):三怪由來 2020-06-10 03: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核心遊戲遭批,檸檬微趣IPO苦等三年
    近日,深交所官網顯示,北京檸檬微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檸檬微趣」)更新了申報稿,擬申請在創業板上市,保薦機構及主承銷商為招商證券。  從2017年首次遞交了上市申報稿,檸檬微趣如今已排隊超過三年。不過,《國際金融報》記者發現,這名「備考生」目前卻存在著產品結構單一、核心產品被點名批評等問題。
  • 俗語: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為何?至今都有教育意義!
    俗語文化博大精深,總結了老一輩人的生活經驗,俗語雖然聽起來很接地氣,但是很多蘊含了深刻的道理,俗語話糙理不糙,簡潔易懂,我們日常生活中也總是能聽到俗語,比如「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告訴我們要提前做好準備,還有很多俗語都有著很深刻的道理。
  • 第五人格:主播名字的由來,每個名字後面都有一段趣話
    有沒有想過,第五人格大主播名字的由來,這其中其實有不少趣話。圖為涼哈皮cos野人從涼哈皮身上學到了什麼?蜘蛛要學會熟練掌握貼牆蛛絲。02皮皮限一點也不皮,為何叫皮皮限?皮皮限自己說過,他原來的遊戲名叫期限,但因為手誤,寫成了皮皮限。
  • 美食趣話:日本拉麵 Ramen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美食趣話>正文美食趣話:日本拉麵 Ramen 2013-04-16 17:56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龍口趣話:常拿來對比的「狗頭金」和「狗屎鐵」究竟啥來頭
    《龍口趣話》,說古談今,方言俚語,世道大千,誠徵稿源,歡迎獻作。今天小編來和大家分享黃縣話小段子狗頭金與狗屎鐵狗頭金是指天然產出的質地不純、形態不規則的金塊,通常由自然金、石英和其他礦物組成,自然金一般呈散粒狀或不規則樹枝狀集合體,常因形似狗頭而被稱作狗頭金。
  • 為白湘菱鳴不平,對鍾芳蓉表質疑,人們的眼光為何如此「世俗」
    為白湘菱鳴不平,對鍾芳蓉表質疑,人們的眼光為何如此「世俗」?今年兩位高三女孩特別惹人注目!一位就是白湘菱,因高考成績430分摘取了江蘇省文科第一名的桂冠而聞名,更因選修課歷史得了一個B+而無緣清華北大等名校而備受熱議;另一位是鍾芳蓉,高考總分湖南省文科第四名,因其是留守農村女孩而受人關注,更因其填報北京大學考古專業更是引發人們熱議。
  • 人們常說「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這是為何?
    在過去的時候,雖然條件不好,生活艱苦,但是人們都是非常注重養生的,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其中,過去的農村有一句俗語就是關於養生的,老人經常用這句話來告誡年輕人。那麼這句話有什麼深意呢?在過去的時候,人們沒有鐘錶,晚上的時候人們經常用幾更來代表時間。一更就是現在的七點到九點,二更是九點到十一點,三更就是晚上的十一點到第二天的凌晨一點。以此類推,五更就是凌晨的三點到五點。
  • 人們常說狼狽為奸,狼都知道,狽是一種什麼動物?
    人們常說狼狽為奸,狼大家都知道,請問狽是一種什麼動物?近日有網友提問,曾聽一名老兵說當年在新疆見到過狽,它要騎在頭狼身上,前腿短後腿長,是狼群的「軍師」,不善奔跑……大家知道和見過嗎?然後,群狼在頭狼帶領下開始刨樹根,打算把樹刨倒……2、為何是狼狽為奸《太平廣記》中解釋「狼狽」時這樣說:狼狽是兩物。狽前足絕短,每行常駕兩狼,失狼則不能動。故世言事乖者稱狼狽。這裡說狽前腿短,出行只能扒在狼的身上,失去了狼,狽就無法行動,所以人們把兩個人合起來做壞事叫狼狽。
  • 龍口趣話:「叫街」裡的古語今事
    《龍口趣話》,說古談今,方言俚語,世道大千,誠徵稿源,歡迎獻作。各位小夥伴們在我們大龍口除了新鮮的海鮮清新的空氣另外感受到「黃縣話」的魅力了嗎?進一步引申,也指佛教徒向人募化財物,《太平廣記》卷一一六:「常教化錢財,稱供養菩薩聖像。」到了元代,「教化」的含義有所泛化,不僅限於佛教徒,世俗人乞討也可稱為「教化」,元鄭廷玉《看錢奴》第三折:「大清早起,利市也不曾發,這兩個老的就來教化酒吃,被我支他對門討藥去了。」後來「教化」也寫作「叫化」,關漢卿《蝴蝶夢》:「我叫化了些紙錢,將著柴火燃埋孩兒去呵!」
  • 天津話為嘛這麼「哏兒」?-虎嗅網
    天津話,為何如此與眾不同?介到底似為嘛呢?天津,一座「方言島」「天津與北京距離不過二百裡,為什麼語言差別那麼大?」曾有人這樣向生於天津的作家馮驥才發問。天津話不僅與北京話不同,就是與它周圍的郊縣方言也有很大區別。
  • 海賊王912話預告中,為何稱頭山盜賊團首領酒天丸為最強的男人?
    我們知道在上周更新的海賊王最新一話911話之中的結尾之中,錦衛門特意的要求路飛他們找到阿修羅童子、河松和傳次郎三人,因為他們三個都是和錦衛門一樣是赤霄九俠的一員,再加上他們的實力極強,所以錦衛門急切地想要找到他們三人。
  • 南京多家「方便門診」為何每天限號?
    「方便門診」,原本為常見病、慢性病患者提供開藥及簡單檢查等服務。
  • 動畫片《智趣羊學堂》為何收視高? 趣味教育受追捧
    動畫片《智趣羊學堂》為何收視高?其中,0-5歲觀眾佔比為29%,6—10歲觀眾佔比為45%,11—15歲觀眾佔比為10%,16—20歲觀眾佔比為3%,21—25歲觀眾佔比為3%,26—30歲觀眾佔比為3%,31—35歲觀眾佔比為4%,36—40歲觀眾佔比為2%,41歲及以上觀眾佔比為2%。  這與原創動力的最初觀眾設定,可謂不謀而合,也徹底打破了部分觀眾認為喜羊羊系列動畫是低幼兒動畫的誤區。
  • 我國方言文化中,東北話「殺傷力」最大,為何東北話這麼「洗腦」
    如今隨著我國的發展變遷,我國的城市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科技發展也是日新月異的,不過方言文化卻並沒有隨著發展而被人們遺忘,方言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方言,它傳承千年,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我國幾乎各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方言,其中當屬東北話最為洗腦了,為什麼有人說東北話是我國殺傷力最大的語言武器呢?
  • 齊偉創業板門外苦等三年:檸檬微趣遊戲產品高光不再 屢遭通報「雪...
    日前,深交所披露了北京檸檬微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檸檬微趣」)最新的招股書。據招股書,檸檬微趣本次擬募集11.5億元,擬公開發行新股數量不超過1700.00萬股,本次公開發行的股份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25%,招商證券為保薦機構和主承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