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可復:解放上海時,在國民黨空軍大樓上插上一面紅旗的是誰?

2020-12-12 觀察者網

江灣機場空軍二二零供應大隊修護中隊的張瑄和劉永琦,團結了該隊同學、同鄉十餘人,對送來定檢和修理的飛機,消極怠工、製造故障,拖延修護,以貽誤敵機活動。1949年4月,劉永琦將兩架急需修理的C-46運輸機中的一架,故意搞壞磁電機,推說難以修復,只修好一架。大場機場飛機修理廠的自衛隊員李江林(機械軍士長),有意製造故障,拖延修理,使三架飛機無法飛往臺灣,直耽擱到上海解放。解放後,他們很快就修復好交給了解放軍。

江灣機場航拍圖,右為黃浦江

在這場反搬運、保設施的鬥爭中,航空黨支部依靠和團結積極分子,從大名倉庫、匯山倉庫、虯江倉庫、機場汽車隊和氧氣廠等單位,共奪下近萬噸航空器材、工程車、汽車數十輛和大批各類物資,以及十二、三架飛機,還有十四架運輸機的機翼。

三、偷情報、搞破壞

航空黨支部的同志們還利用自身的條件,積極獵取敵人的情報、破壞敵人的軍事行動。重慶號軍艦起義的當夜,國民黨空軍司令部電令上海空軍供應司令部火速調運一批重磅穿甲彈、爆破彈到大場機場,交第八轟炸大隊急用,傳出的消息是去轟炸重慶號軍艦。

在軍械補給科的陳常棣獲得消息後,立即向李揚群匯報,黨支部馬上秘密通知有關黨員和自衛隊員,想方設法進行破壞阻礙。陳常棣通過江灣機場軍械彈藥庫的黨員毛桂生和供應總處四課的趙長太等,堵塞了吊彈車的油路,給重磅炸彈配小引信,製造故障,拖延時間。大場機場的曾行健,則利用維修飛機的機會,故意製造電器短路,使飛機不能出動。在機場軍械彈藥庫的韓德興,冒著生命危險靠近正在裝吊的炸彈,乘敵人不備,將彈尾導行氣流的定向尾標一個個扳歪。結果敵機在向重慶號投彈時,偏離了目標。

飛機返航後,敵人查不出原因,把彈藥庫的雷慶雲關了禁閉,但因查無實據,最後也只好把雷放了。

江灣機場的毛桂生和雷慶雲、汪開禮、劉煥勳,多次將過期失效的彈藥發給敵機使用,有時則配上過期的引信,或者發子彈時加入失效的子彈,造成機槍故障。他們的種種破壞活動,引起了敵人的懷疑。1949年3月,他們四人突然遭到逮捕,被關押在警備司令部嚴刑拷問。

毛、汪兩人經歷了老虎凳、灌辣椒水等酷刑,始終堅強不屈,未吐實情。最後敵人決定將他們押到橫浜橋戲劇學校處決。但正逢解放上海的戰鬥打響,敵人慌亂逃命,顧不上他們,只留了一名士兵看守。5月27日晨,眼看全市已經解放,該士兵對他們說:「我們都是中國人,你們快逃吧!」他們才倖免於難。

航空黨支部還利用自身的條件,積極獵取敵人的情報,並物色策反對象。軍械補給科的陳常棣和趙長太曾深夜潛入五角場供應總處督察室,取走有關掛圖,複製後再送回;他還把自己分管的上海空軍庫存物資清單取出交給組織。謝野萍則設法搞到一批極為機密的檔案、機場設施圖紙。供應處的易積受則借參加會議的機會,搜集空軍搬遷、路線、使用工具、空軍作戰實力等情報。這些情報對於上海的解放和接管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夏範民與八大隊領航員盛承堯是同窗好友,他們平時常一起議論國民黨的腐敗,嚮往共產黨。

夏入黨後,設法策反了盛承堯,並在膠東區黨委統戰部的工作關係馬道元(國民黨航校飛行員)陪同下,將盛送至解放區。馬道元和夏範民還設法策動了臺灣空軍第八大隊卅四中隊的分隊長杜道時,於1949年4月17日,駕駛C-46運輸機由臺灣飛抵解放區,成功起義。4月23日,杜道時等又駕機飛赴北京,當晚受到周副主席、朱總司令的熱情接待。

這些策反活動當然也充滿著巨大的風險。空軍一零一中隊的翁復初、張克勤(都是機務員)對一名飛行員進行策反,因對工作對象了解不夠,事機不密,結果被暴露,慘遭敵人逮捕活埋,英勇犧牲。他們的英名至今仍銘刻在龍華革命烈士紀念碑上。

四、支援上海解放的戰鬥

1949年5月,空軍供應司令部最後撤離的人員,移居五角場供應總處,便於緊急撤離,海南路十號移交臨時傷兵醫院接管。此時,解放軍兵分兩路進軍上海郊區,對上海形成鉗形包圍之勢。黨支部面對迅速發展的局勢,決定在海南路十號大樓建立指揮部,並採取了兩項措施:一是準備戰鬥武器,武裝自己。

1949年5月,京滬杭警備司令部在上海郊區建立的防守開闊地

由供應司令部軍械補給科的陳常棣出面,藉口留守人員需要應變,申請了幾十支手槍和一些子彈,發給進入大樓的自衛隊員使用。二是派黨員謝棟宇、謝世揆和自衛隊員畢豪章、朱海英四人,偽稱從上海外圍逃回,隨帶暗藏的武器進入大樓,會同已在樓內的自衛隊員甘自雄,了解樓內敵人的動態。同時,還派出黨員羅秋雲和自衛隊員李明德,化裝成空軍軍官,住進老靶子路空軍招待所,偵察附近的敵人動向。

5月24日深夜,黨支部於閔行路二零一號召開碰頭會,支委謝野萍匯報了毛森等於當天乘飛機逃跑的情況,以及解放軍已經從西郊攻入市區的消息。會後,李揚群、曾行健、謝野萍帶領吳忠一、夏範民和部分自衛隊員穿著空軍制服乘軍用卡車和工程車開進供應司令部大樓,與在樓內的自衛隊員會合。第二天晨七時,又有一批自衛隊員陸續到達,合計已達三十餘人。由李、謝宣布自衛中隊、分隊的編組,並分發「新空軍自衛總隊」的臂章,在值星官室設立了指揮部。

5月25日上午九時許,正當自衛總隊在海南路十號大樓布置警戒時,突然大門口馳來了兩輛滿載七八十名全副武裝士兵的大卡車(有一輛車頂還架設了機槍),頓時氣氛緊張起來。

自衛隊員一面進入戰備狀態,一面由李揚群和吳忠一出面交涉,了解到是駐守江灣的高射炮營特務連,因解放軍炮擊機場而撤離,由副連長帶隊撤退下來。李揚群等一面吩咐給他們搬來幾桶米飯充飢,一面對該副連長作思想工作,曉以大義,勸說他率部放下武器,向人民投誠,保證他們的人身安全。該副連長沉思片刻,表示同意。然而,不多久又生變數,一位姓何的副營長乘吉普車匆匆趕到,氣勢洶洶地要部隊跟他回到防區去,副連長聞之色變,未敢反抗,率部跟隨而去。

至此,自衛總隊的政治身份已經暴露,為防止腹背受敵,由謝野萍出面找傷兵醫院院長談判,令其交出警衛班的十幾條步槍,並將近千名傷兵約束在病房內,不準外出。

誰知事情再次發生了變化。約二、三個小時之後,高炮連以吉普車為先導幾輛卡車跟隨,又疾馳回到海南路十號,情況瞬間又嚴重了起來。自衛隊員緊急進入射擊位置,做好了血戰一場的準備。李揚群膽識過人,仍然出面去跟對方周旋。沒料到從吉普車下來的何姓副營長態度大變,氣憤地告訴李揚群,他們趕回江灣等候飛機來接,結果飛機雖然來了,不但不接他們,反而向其射擊,打傷了該連兩名士兵。副連長也大罵國民黨沒有天良。

他們知道受騙上當,一氣之下帶著士兵趕來投誠。李揚群表示歡迎,由羅秋雲帶領該連官兵去新生社住下,並送去麵粉和銀元,解決他們吃飯問題。從該連繳獲了輕機槍三挺,卡賓槍七十九支,步槍四十多支,手榴彈四箱,子彈三十餘萬發。解放後,這批投誠的官兵都轉交給了解放軍。

五、升起紅旗,順利會師

「新空軍自衛總隊」收繳了高炮連的武器之後,戰鬥力大增,他們將機槍兩挺分別架設在大門左邊的平臺和南側的碉堡裡,自衛隊員佩戴臂章,在大樓的各層通道設置了武裝崗哨,佔據好有利的戰鬥崗位,嚴防敵人侵擾。

相關焦點

  • 【解放·印記】《紅旗插上總統府》 南京解放的歷史瞬間
    看著這張老照片,徐法全的思緒一下子回到了70年前。   徐法全說,等他們到總統府時,國民黨已經撤離,現場一片凌亂。他們立即按照部隊規定,對總統府裡剩下東西,登記造冊,封存保管。當戰士們忙完這一切後,天已經蒙蒙亮了,就在這時,他們發現總統府上還掛著國民黨的青天白日旗,就迅速用刺刀將繩子割斷把旗子扯下。當時,目睹這一切的徐法全並沒有意識到,他見證了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時刻。
  • 紅旗插上廈門島——全景呈現解放廈門全過程
    9月21日凌晨2時,二十九軍八十五師從同安沿公路向集美進擊,至22日拂曉,先後佔領了美人山、天馬山、英埭頭、孫厝等地,把國民黨軍壓縮在集美學村內。22日上午,八十五師接到上級命令:根據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的指示,集美學校系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所創辦,我軍在解放集美時,要盡力妥善保護,嚴防破壞,寧可多流血,也要避免使用火炮。
  • 【城跡·70年】解放廈門島第一面紅旗 插在殿前神山上
    我們來到位於湖裡區殿前街道的神山上。神山海拔128米,是廈門島北岸的制高點,據記載,它也是解放戰爭時期敵人重點防禦地段。  在神山腳下,神山社區黨總支書記張水波向我們迎面走來,他是此次我們尋跡活動的嚮導。跟著他的腳步,一路向山頂進發,攀登大約500米,我們在一處樹叢停下腳步,扒開雜草,一座土黃色的碉堡出現在眼前。
  • 黃浦江上空的紅星——蘇聯空軍1950年上海戰記
    在剛剛過去的1949年,中國大地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49年1月,淮海、平津戰役相繼結束。49年4月20日,解放軍百萬雄獅橫渡長江,5月27日,上海宣告解放。然而,上海的解放並不意味著這座當時的遠東第一大城市迎來真正的和平,這座城市天空的戰火,此時才剛剛開始燃燒。
  • 曾經的汪偽漢奸,蔣介石鷹犬,卻把五星紅旗插在南京總統府上
    在畫面中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把五星紅旗插在了南京國民黨政府總統府的最上面。這副畫面即便已經隔了十幾年的時間,相信大家依然沒有忘記。但是大家知道當時是解放軍的哪個部隊,獲得了這樣巨大無比的榮耀嗎?率領這支部隊的將領又是誰呢?
  • 70年前的今天,上海全境解放!如今,讓我們重走一遍「解放之路」
    唯一承載那段記憶的只剩下月浦公園內的上海戰役月浦攻堅戰紀念碑。月浦公園內的月浦攻堅戰紀念碑紀念碑於2002年5月27日上海解放53周年時落成,紀念碑高5.27 米,象徵著上海勝利解放的日期。紅褐色的大理石碑座上,塑有兩名正在碉堡旁衝鋒的戰士的銅像,一名高擎紅旗,一名手持鋼槍,眼裡充滿怒火。碑的背景是四季常青的松柏。
  • 抗日名將、為了上海解放犧牲的第一號烈士⋯⋯他是誰?
    5月21日下午6時,上海全城戒嚴,張權在南京路大新公司(現中百一店)門前的十字路口,被以「販賣銀元」的罪名公開殺害,臨刑時張權高呼:「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距上海解放僅僅6天,令人扼腕痛惜。張權這位國民黨中將是被蔣介石親自下令槍決的,原因何在?
  • 4分鐘,重走上海「解放之路」
    強勢推廣 歡迎下載 自1949年上海解放以來,這座城市已在風雨中走過70年。如果說有哪條漫遊線路最輝煌、最崇高、最具歷史傳奇,那就沿著上海「解放之路」去尋蹤吧!
  • 這12個上海地標,見證了上海解放全過程
    紀念碑於2002年5月27日上海解放53周年時落成,由親身經歷上海戰役的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遲浩田上將題寫碑名。紀念碑高5.27米,象徵著上海勝利解放的日期。紅褐色的大理石碑座上,塑有兩名正在碉堡旁衝鋒的戰士的銅像,一名高擎紅旗,一名手持鋼槍,眼裡充滿怒火。
  • 渡江戰役最後一仗,解放崇明島!| 戰上海
    編者按七十年前,中國共產黨解放了上海。進入上海是中國革命的最後一個難關,是一個偉大的考驗。中國共產黨人是怎樣既消滅了國民黨的抵抗,又保全了大上海的?第一次走進大城市的解放軍們能管理好大上海嗎?△「戰上海」系列短視頻第十集:《解放軍摧枯拉朽解放崇明島 為渡江戰役畫上句號》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5月27日,上海解放了此時遠眺上海北方
  • 劉統:1949——共產黨「趕考」與國民黨「搬家」
    1949年4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24日佔領了南京,把紅旗插在「總統府」上。南京政府如鳥獸散,《人民日報》發了號外,毛澤東在香山看了捷報,興奮地寫下《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宜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 95歲的他曾是國民黨空軍少尉,當年從上海江灣機場駕機起義,朱德...
    「申城智囊與新中國70年」④95歲的他曾是國民黨空軍少尉,當年從上海江灣機場駕機起義,朱德、聶榮臻接見他 文/王海燕解放前,王凡是國民黨空軍少尉空勤通訊員。1949年4月9日,他和另一名飛行員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從上海江灣機場駕機起義。腰杆筆直、握手有力,95歲的王凡講起駕機起義的場景激動非凡。他是湖南省邵陽縣人,卻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我在上海、北京、成都、河北都呆過呢。」
  • 解放前夜的上海什麼樣?
    1949年5月27日,國民黨末代上海市長趙祖康舉行了最後一次市政府常務會議。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是通令上海市各部門堅守崗位,準備迎接人民解放軍接收上海。這一天,距他出任上海市長僅僅過去3天。解放前夕的上海到底長啥樣?市民生活是兵荒馬亂還是熱情準備迎接解放軍?柴米油鹽價格還穩嗎?十裡洋場是否不問世事、繁華依舊,還是樹倒猢猻散、一派悽清?
  • 「紅旗」獵獵振軍威
    開創防空飛彈擊落敵機的先河世界上首款地空飛彈是德國在二戰期間研製的。在此後的十幾年間,儘管世界各國研製並裝備了多款地空飛彈,但從未有過用地空飛彈擊落敵機的記錄。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在美國的支持下,國民黨飛機對大陸的襲擾越來越猖狂。由於戰鬥機性能的限制,當時我國空軍無法擊落國民黨的高空偵察機。
  • 上海郵政大樓:一封家書寄情 一棟老樓求新
    白底黑花的地磚、木製的營業櫃檯護欄、頭頂的吊燈,一切都是「復古」的模樣,仿佛能回到剛啟用時的盛景。四川路橋郵政支局的工作人員說,郵政大樓存在93年了,這個支局也存在了93年,所有在郵局能辦的業務,這裡依然都能辦,「每年1月5日發售生肖新票,排隊的隊伍能繞郵政大樓好幾圈!」  看過《戰上海》這部老電影,就一定會對這棟大樓留下深刻印象。1949年春,中國人民解放軍展開了解放上海的戰役。
  • 從中山南路大樓到八德大樓 國民黨中央黨部搬遷
    位於臺北市中心區中山南路的國民黨中央黨部現大樓,在日據時期為日本「赤十字會」所有,後來成為日本總督和高官們宴樂場所,隨著一九四五年臺灣光復,一九四九年後成為國民黨辦公處所。大樓曾於一九九四年至一九九七年間進行改建,地上十二層,地下四層,總使用面積約七千坪(每坪三點三平方米),氣派十足,每年僅維持費就有四千萬元新臺幣,被批評太過豪華。
  • 【解放記憶】無錫解放記憶:我所親歷的無錫解放前後的片斷回憶
    進入四月以後,不斷有前線下來的國民黨傷兵在街上騷擾市民,搞得人心惶惶。23日,學校裡忽然來了一些陌生人,一問,原來是江陰那邊過來的老師的家屬。他們急匆匆地說:「解放軍昨天晚上過江了。」下課以後同學們都在議論這事,但是誰都沒有答案。到了晚上,周圍一片靜寂,仍然聽不到槍炮聲音。一覺醒來,已經大天白亮了。我不知道夜裡發生了什麼,便連忙起身,簡單漱洗一下,就和幾個同學走出宿舍。時間尚早,但是王興記、拱北樓這些飲食店已經開門,食客們有的在店裡面吃,有的在店門口買了食品提著走,崇安寺裡的小吃攤有許多客人光臨,這和平時沒有什麼兩樣。
  • 他是中國汽車之父 解放汽車和紅旗轎車都是他造出來的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馬路上有各種各樣的車輛,多達130多種,卻沒有一輛是國產汽車。發展國產汽車,成為新中國的必然之選。上世紀50年代初,我國籌建第一家汽車製造廠——位於吉林長春的第一汽車製造廠。誰來當汽車廠的廠長呢?祖籍南京,生於吉林,時年40歲的饒斌毛遂自薦,成了第一汽車製造廠的廠長。
  • ​【愛衛在行動】上海南翔,衛生紅旗永保鮮豔
    一面衛生紅旗1958年至1965年上海「三報」(解放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刊發的關於南翔鎮衛生工作的真實史料,見證著衛生紅旗南翔鎮的光榮歷史——《南翔,水洗過的》、《衛生紅旗南翔鎮》、《學南翔、趕南翔、超南翔》、《好了還要好,紅旗永保鮮豔》、《南翔衛生工作經驗給人們的啟示》。
  • 解放初期拍攝的一部影片,參演者都是親歷者,逼真還原,幾可亂真
    上海戰役開始於1949年5月12日,至5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大上海。可是,上海解放五個月後,蘇州河以北、四川路橋一帶又燃起了「戰火」。一隊荷槍實彈的解放軍戰士呈戰鬥隊形,向郵電大樓發起猛烈的進攻。(見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