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嗎?長沙45%外賣騎手是「斜槓青年」還有很多「外賣小姐姐」

2020-12-13 瀟湘晨報

長沙近一半外賣騎手是「斜槓青年」 7%外賣騎手是「外賣小姐姐」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21日訊(記者 黃婷婷 通訊員 李超霖)「吃貨」們可曾想到,為自己送上美食的「外賣小哥」或許還是一名攝影師?阿里本地生活今天發布的《2020餓了麼藍騎士調研報告》顯示,在長沙,高達45%的「外賣小哥」是「斜槓青年」(在配送外賣的同時,還兼有其他職業身份)。

鍾園園便是其中一員。她是湖南科技職業學院的大二學生,也是一名漫畫師,並將自己在長沙大街小巷送餐的故事畫成了漫畫。根據報告分析,長沙外賣騎手中的「斜槓青年」,22%是個人創業者,12%是技術工,5%是司機,還有不少是自媒體博主和白領。

鍾園園表示,配送外賣是為了「補貼家用」。根據報告,全國八成外賣騎手來自農村,60%來自國家級貧困縣,平均月薪逾5800元。長沙有不少來自全國貧困縣的騎手,其中有56%的人來自湖北的鄖西、竹山、竹溪等貧困縣,安徽、青海也是長沙外賣騎手的來源大省。

除了薪酬福利,騎手最關注的是學習培訓機會。38%的騎手希望學習經濟理財知識,29%渴望了解人文藝術知識,21%想要提升英語等外語能力。

根據年齡和性別分布,全國「外賣小哥」的平均年齡為31歲,其中「90後」佔比約47%。在長沙,有7%的外賣騎手是「外賣小姐姐」。

(上圖:餓了麼騎手徐小超利用等單間隙自學英語。通訊員供圖。)

【來源:新湖南】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長沙近一半外賣騎手是「斜槓青年」 7%外賣騎手是「外賣小姐姐」
    華聲在線4月2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婷婷 通訊員 李超霖)「吃貨」們可曾想到,為自己送上美食的「外賣小哥」或許還是一名攝影師?阿里本地生活今天發布的《2020餓了麼藍騎士調研報告》顯示,在長沙,高達45%的「外賣小哥」是「斜槓青年」(在配送外賣的同時,還兼有其他職業身份)。鍾園園便是其中一員。她是湖南科技職業學院的大二學生,也是一名漫畫師,並將自己在長沙大街小巷送餐的故事畫成了漫畫。
  • 長沙首現電動車5S站 外賣騎手有福了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28日訊(全媒體記者 賀文兵)能導航、能監控、無需自己充電的「來騎哦」電動車5S站,經過半個多月的試運營後,今日在芙蓉區荷花園街道東方新城小區正式開門迎客。這家長沙首家電動車5S站集充電、電池更換、車輛維修、車輛租賃等於一體,服務長沙近10萬名外賣騎手。
  • 斜槓青年,精彩生活不止一面
    每一條「/」,隔開的是不同的職業與多份收入浙江日報「外賣小哥/美術設計/自媒體博主」,「90後」湖州小夥陳建自我介紹的時候,習慣稱自己為「斜槓青年」——每一條「/」,隔開的是不同的職業與多份收入:穿上藍色騎手服,白天他是穿梭在商戶與小區之間送餐的外賣小哥;閒暇時架起相機,他變身
  • 外賣騎手職業報告:超五成外賣騎手對工作滿意,期待更多尊重
    從性別來看,87%為男性外賣騎手,13%是女性外賣騎手;從年齡來看,20-30歲的年輕群體居多,佔比高達45.26%,也就是說外賣騎手的90後群體佔比最高;從學歷來看,有41.11%外賣騎手是初中水平,本科及以上學歷僅佔5.4%。  大多數外賣騎手承擔養家餬口的責任。從外賣騎手的家庭情況來看,超六成的外賣騎手已經成家立業。
  • 一碗熱飯暖人心 長沙一餐館免費為外賣騎手提供「員工餐」
    圖/記者楊旭 一場突如其來的寒潮讓長沙市民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襖,但還有一群人不得不每天在寒風裡穿梭,他們是外賣小哥。長沙四方坪一家湘菜館推出一項規定:免費為外賣騎手提供「員工餐」。兩葷一素一湯的搭配,雖然不是大魚大肉,但保證來的每個外賣員都能吃上熱乎飯,味道也非常可口。 近日,長沙獅子山社區給多位獨居老人免費安裝了智能門鈴,只要進出就會響起提示。
  • 光明時評:00後兼職外賣騎手七成大學生,平安抵達是每個人的願望
    作者:王鐘的從過去的勤工儉學到如今的斜槓青年,在校大學生最愛從事什麼兼職工作?據某外賣平臺統計,2020年以來,00後騎手同比增長了兩倍,00後兼職騎手中有七成是在校大學生。工作時間靈活自由成為外賣騎手吸引大學生兼職的亮點。
  • 外賣騎手的解困之策
    因此,面對複雜多變的現實場景,外賣騎手的激勵機制需要具備容錯性和靈活性,幫助外賣騎手抵抗已知或者未知的市場不確定性帶來的負面衝擊,降低外賣騎手收入的波動,這不僅有助於提升騎手們的福利水平,也將會增強平臺的總體運力。
  • 國外外賣騎手:不要像中國外賣那樣快
    據她介紹,Tazz給外賣騎手的薪酬標準也十分簡單——按單計算,每單10列伊(當地貨幣,折合人民幣約16元)。而她在入職的這十天裡,她每天的工作時間為12:00—16:00,四個小時裡大概完成5單配送,其中有一天下雨,還有一天周末她沒有外出工作。而Glovo的薪酬標準則要複雜許多。
  • 用美團餓了麼吃外賣,需要感謝騎手嗎?看完知道怎麼做了
    「該不該跟外賣小哥說謝謝」這個話題最近挺火,大家從美團或者餓了麼點外賣之後,會不會對騎手說聲謝謝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外賣小哥的話題。在此之前,我們先大概了解一下當前外賣騎手的現狀:2018年第二季度,中國網際網路餐飲外賣市場整體交易規模達1028.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3.8%。
  • 誰把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
    9月8日,揭露外賣平臺算法壓榨騎手的文章《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屏。在外賣平臺系統算法與數據的驅動下,「準時送單」成為外賣騎手們的至高法則。為了準時送單,他們常常不得不違反交規,與時間賽跑。一時間,網民對這種「活在算法陰影裡」的狀態,口誅筆伐。 9月9日,事件進一步發酵,餓了麼、美團先後進行回應,先是「你願意多給我5分鐘嗎?」,再是「給騎手留出8分鐘彈性時間」。
  • 致: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一文
    文章的作者,應該也是做了長時間的走訪調研,對外賣騎手這個職業進行了深入細緻的了解,所以文章對外賣騎手的分析也是比較全面客觀的。不過通觀整篇文章,包括文章的標題,整個呈現出來的感覺好像只有一個:外賣騎手是弱者,而平臺則是萬惡之源。外賣騎手是弱者嗎?
  • 斜槓文化興起,請問你是斜槓青年嗎?
    「斜槓青年」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說過這個詞?這是很多年前就出現的詞。按照小編現在對斜槓青年的理解就是一群不滿足專一職業帶來的收入,而選擇一種或多種副業作為一份業餘職業帶來額外收入的人群。這原本是青年的專屬,因為他們有著眾多的興趣愛好,並以此來發展成自己的業餘職業。
  • 蜂鳥2018外賣騎手報告
    在2018外賣騎手報告中可以看出,近20%騎手為大學本科或專科生,而此類騎手中以遼寧省、河南省擁有大學學歷佔比全國領先。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旗下餓了麼蜂鳥配送發布《2018外賣騎手群體洞察報告》,報告顯示,蜂鳥配送註冊騎手超過300萬人,其中77%的蜂鳥騎手來自農村,平均年齡約為29歲。
  • 外賣騎手在咖啡店裡啃英語書成「網紅」
    在咖啡店「啃」語法書「蹭」英語情景教學課不懈努力的外賣騎手,很帥!本報訊(通訊員 易雯 王笛 記者 江躍中)在咖啡店裡啃英語書、參加同聲翻譯上的英語情景教學課……最近,普陀區的一個外賣小哥成了朋友圈的「網紅」。不是因為他有什麼與眾不同的才藝,而是他為了夢想不懈努力的樣子打動了很多人,他就是「網紅」騎手徐小超。
  • 用外賣櫃「擺渡」,除了方便還有……
    那麼,廣州的外賣小哥如何解決送餐「最後100米」問題?  現象  寫字樓不讓進  取餐地點「約定俗成」  「45樓!48樓!」臨近中午12點,珠江新城周大福金融中心附近的CBD隧道天橋底傳來吆喝聲,該處聚滿身穿各色制服的外賣騎手,邊打電話邊等待顧客下樓取餐。
  • 外賣騎手孟康康 除夕夜的「小蜜蜂」
    2月4日17點,四五名外賣小哥圍聚在三裡河附近一家餐廳的外賣窗口,年夜飯上菜速度不及平日,眼看這一單就要超時,外賣小哥孟康康趕緊緻電顧客:「您好!我是美團外賣騎手,由於您點的菜遲遲做不出來,這一單很可能超時,請您諒解。祝您新年快樂。」類似的情況,外賣小哥們稱之為「卡餐」。   等待了15分鐘,這一單焦溜丸子、八寶菠菜、乾隆白菜出鍋打包。
  • 點了份外賣,竟引來騎手深夜帶人上門大鬧!孕婦被嚇到「先兆流產」
    長沙的譚女士向媒體反映,冬至那天晚上,她老公回家後特地點了一份外賣,不料等來的卻是多名陌生男子來到家門口大鬧,由於事發突然,譚女士當時就出現了先兆流產的跡象……點外賣原本是一件小事,為何會演變成這樣的後果呢?整件事的起因,還要從譚女士老公點外賣說起。
  • 又一起外賣事故;速食料理包,外賣騎手;食品衛生安全為什麼不能得到...
    這時我們絕對會感謝店家感謝平臺:真的好便宜啊,下次還在這裡買…… 但是你知道,這些飯菜,到底有多髒嗎?可是他直接放棄,為什麼… 在這裡我就想問問外賣平臺和那些外賣店:你們還有良心嗎?你們還是人嗎?
  • 外賣騎手的解困之策-虎嗅網
    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正推動外賣平臺不斷改進算法和騎手績效考核方式。社會在收穫良好顧客體驗、較低配送成本和極高配送效率的同時,也付出了騎手權益和行人安全降低的代價。面對此外賣騎手困境,我們將圍繞其中的問題根源,從平臺設計運營和政府監督監管的視角,系統性地提出一系列可以嘗試的改進方案。
  • 從《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探尋外賣行業運維進化史
    本周一篇題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刷屏文章指出外賣騎手是被平臺系統算法與數據支配的「工具人」>在系統的壓迫下騎手們每天都在違反交規、與死神賽跑外賣員成了高危職業激起網上千層浪當天凌晨餓了麼官方發布了一篇《你願意多給我5分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