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隨筆

2021-02-23 毛選隨筆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

為什麼說是首要問題,那是因為找到的朋友終究不是同志,革命隊伍的壯大便是找朋友——轉化為同志——找新朋友——轉化為新同志的循環往復的過程。若沒有第一步找朋友也就不能有之後的步驟,革命就不能壯大。

「中產階級。這個階級代表中國城鄉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主要是指民族資產階級。」

毛主席言他們對於革命的態度是矛盾的。我認為是軟弱的。既需要聯合廣大的無產階級群眾一起打倒帝國主義與軍閥的壓迫,又不想與「泥腿子」分享革命成果,想自己當「大哥」,繼續壓榨無產階級。那麼就導致其瞻前顧後,畏首畏尾。結果就是兩頭不得好永遠坐不得那朝堂。

「但到戰時,即到革命潮流高漲、可以看得見勝利的曙光時,小資產階級[1]的右派分子受了無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左派的革命大潮所裹挾,也只得附和著革命。」

讀到這句話,心中是有點悲哀的。不光右派小資,被時代裹挾著的絕大多數群眾是沒有選擇權的,無論誰贏誰輸,都只是默默組成社會的一個分子,一個生產力單位。要做時代的弄潮兒,否則這種只能當背景板的人生是多麼的令人哀傷。

「半無產階級[2]。需要一個變更現狀的革命」

理論上,生活維艱的群眾有改變的動力,但是實際上絕大多數如鄉村貧農群體是保守而且不願改變的,他們怕連這種勉強溫飽的生活也過不上。就像我們現在時髦的話語,明知道自己需要改變,但是卻不敢走出「舒適圈」。

美國社會學家霍弗在《狂熱分子》一書中提出「不滿情緒並不一定會讓人產生改變現狀的渴望。要讓不滿加深為憤憤不平,還需要加入另一些因素。其中一個因素是擁有權力感。」[3] 

在當時佔中國絕大多數人口的農民的權力感是什麼?或者說心中的希望?或者說敢於革命的動力是什麼?——土地。

讓無數的半自耕農及貧農佃農敢於拿起武器的希望,就是擁有自己的土地。這種誘惑遠遠大於改變失敗的後果,尤其是紅軍將土豪當面打倒,土地親手送到農戶手裡時。

盟友也好,兵源也罷。所至一地,紅軍的支持者便多出一地。如何將兵源變成無產階級革命戰士,那是參軍後的思想教育問題,那是紅軍活下去之後的問題。利用土地喚起廣大農民希望以獲取支持,這也是毛主席日後「農村包圍城市」思想的雛形。

雖然在這篇文章中毛主席尚未明確提出「分田」這一觀點,但是將最廣大的農民作為革命最親密的戰友乃至最大的生力軍,可以看出毛主席對中國歷史以及中國國情的了解之深。歷朝起義,無不以「平田、不納糧」作為號召農民的口號,往往能在前期拉起大批人馬,而如何避免後期因農民階級的先天不足而失敗,毛主席也是有方法的。先爭取最大的支持者,再改造為無產階級戰士的想法,不知比當時黨內只團結馬列所說的無產階級即工人階級[4]或是妄想只靠政治的那些人[5]高到哪裡去了。

靠老方法分田拉起隊伍及地方支持——用馬列主義改造隊伍——高素質、平等的隊伍及分田吸引更廣大的農村青年和地方的支持——拿下農村包圍城市——奪取全國政權——用馬列主義改造中國,實現成立一個新中國的夢想。

注釋

[1] 小資產階級。泛指自耕農,手工業主,小知識階層--學生界、中小學教員、小員司、小事務員、小律師,小商人等。

[2] 半無產階級。包含:(一)絕大部分半自耕農,(二)貧農,(三)小手工業者,(四)店員,(五)小販等五種。

[3] 《狂熱分子》是美國社會學家埃裡克·霍弗於1951出版的社會學著作,被譽為「群眾運動聖經」。文中引用語句出自該書第一部第一章第三小節第一自然段。

[4] 以張國燾為代表,只注意工人運動,忘記了農民,這是"左"傾機會主義。

[5]以陳獨秀為代表,只注意同國民黨合作,忘記了農民,這是右傾機會主義。

相關焦點

  •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時常想,教員若面對今天之中國,100年後,又會寫下怎樣的階級分析呢? 這是一篇讀後感,也嘗試夾雜一點對當代的思考。 原文開門見山道出寫作目的: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是革命首要問題。所以要分析中國社會各個階級的特點,以找到朋友、區分敵人。
  • 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的面世
    這句話一針見血,指出了中國革命的關鍵所在。這一著名論斷出自1925年12月毛澤東發表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簡稱《分析》)。該文系《毛澤東選集》的首篇,毛澤東在此文中論述了中國革命的對象、動力、性質和前途等一系列問題,初步提出了關於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思想,堪稱毛澤東思想萌芽的一篇光輝文獻。它的問世,是毛澤東深刻洞察黨內外思想動態,反對黨內錯誤傾向,總結革命經驗教訓的結果。
  • 王連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的當代價值
    內容摘要:1925年12月毛澤東發表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告訴我們:要正確認識我國社會階層結構的新變化,解決「依靠誰,團結誰,打擊誰」這一首要問題的思想對我們今天仍具有現實意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處理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各階級、各階層間的關係,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宏偉事業。
  •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1925)
    中國過去一切革命鬥爭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為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革命黨是群眾的嚮導,在革命中未有革命黨領錯了路而革命不失敗的。我們的革命要有不領錯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團結我們的真正的朋友,以攻擊我們的真正的敵人。我們要分辨真正的敵友,不可不將中國社會各階級的經濟地位及其對於革命的態度,作一個大概的分析。
  • 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與黨對中國革命問題的探索
    圖為刊登《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的第116、117期《中國青年》雜誌(資料照片)。在五卅運動前後,黨的領導人陳獨秀、李大釗、瞿秋白、毛澤東、蔡和森、鄧中夏、周恩來、惲代英等,都在總結革命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用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的方法,觀察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對這些重大問題進行了多方面的思考、探索和論述,初步提出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思想。
  •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一日)
    當前位置: > 專題 > 新聞大陸 > 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一日)
  • 毛主席: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九二五年)
    中國過去一切革命鬥爭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為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革命黨是群眾的嚮導,在革命中未有革命黨領錯了路而革命不失敗的。我們的革命要有不領錯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團結我們的真正的朋友,以攻擊我們的真正的敵人。我們要分辨真正的敵友,不可不將中國社會各階級的經濟地位及其對於革命的態度,作一個大概的分析。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 「紅樓夢社會」各階級的初步分析(上)
    在筆者看來,把指明小說人物的階級成份看成「庸俗社會學」,這是完全不對的。理由很簡單:既然我們承認《紅樓夢》真實地反映了封建社會,而這個社會又是階級社會,那麼,承認小說人物各自屬於一定的階級,並對它們進行階級的分析,就是理所當然的。這樣的階級分析,不言而喻,並不「代替馬克思主議的藝術分析」,也不會「取消藝術形象的豐富內容」。
  • 《中國各階級收入統計表》出爐!來看看你屬於什麼階級?
    今日看點 《中國各階級收入統計表》出爐!每個階級收入多少?你現在屬於什麼階級?什麼階級才能在上海輕鬆買房?這篇文章統統告訴你。加客服:shloushi520還有福利拿 昨天,筆者在逛微博上看到一個中國各階級收入表:
  • 【思想】把階級分析帶回來
    1981年中共中央通過了《關於建國以來若干重大歷史問題的決定》,把共和國前三十年所犯的錯誤歸結為「極左路線」,受到了徹底的批判;新的指導思想「發展才是硬道理」被各級政府奉為圭皋。同時,執政黨把實現「四個現代化」作為國家的發展目標。由此,現代化理論成為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的主導思想,階層分析取代階級分析成為社會學研究的主流。這種去政治化的過程最終導致了「階級話語的消逝」。
  • BBC把人劃為7等,你在英國屬於什麼社會階級?
    BBC採用了更為科學的方式去調查和分析當今社會的階級問題,不再簡單粗暴地只根據職業去劃分,而是綜合分析了經濟資本(economic capital)、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和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這三大因素。
  • 不平等就像一座冰山,仍是美國社會的階級禁忌
    除此之外,部分美國人自詡「準富階級」的心態與現實狀況的差異,與美國階級分析的禁忌也不無關係。作者強調階級分析的同時,也意識到當今美國社會仍然存在階級分析禁忌。如其所述,不平等就像一座冰山,對可見部分的不平等,媒體、流行文化與抗議活動等已有了充分關注。
  • 李公明 | 一周書記: 記憶中的階級創傷與 ……社會批判
    大約十萬字不到,書名也很平常,書裡書外卻是情感與理性、階級與社會、壓迫與反抗的滔滔巨浪!父親去世後,迪迪埃·埃裡蓬回到自己的出生地蘭斯,重新了解他的家族歷史,回憶自己在家鄉的成長經歷,思考階級出身、成長環境、教育體系和社會固化等社會學研究的議題。該書的核心主題是由家庭出身引申出來的創傷記憶、階級壓迫和懺悔反思。回歸故裡,什麼是故裡?
  • 考研政治:鴉片戰爭後的中國新階級
    考研政治中有很多瑣碎的小知識點,如果不加以分析,同學們很難透徹領悟其中的根源,從而給複習帶來困惑,今天跨考教育李星老師就給大家細細剖析鴉片戰爭後出現的新階級這一知識點,考研政治其實沒你想的那麼難懂。資產階級是近代中國新產生的階級。它主要又一些買辦、商人、地主、官僚投資新式企業轉化而來。
  • 讀《中國當代社會階層分析》
    一前段時間讀楊繼繩的《中國當代社會階層分析》,頗多感慨。這本書最早的版本是2006年的,最新的版本也在2011年,這些年份看著都還很親切,細想一下,其實已經是十年前了。人生匆匆,總在不經意間讓人傷感。今年國慶,逢十年大慶,加上這幾年來中國的國際地位迅速上升,改革開放數十年的積累,在各領域開花結果,上下一心,都是很振奮的。國慶的節目,關鍵的當然還是講話,我不懂政治,只聽到一句,說這兩年要徹底消滅貧困了。這件事情是了不得的,古今中外、千秋萬世,還沒有哪個社會能徹底消滅貧困。
  • 香港社會各階層現狀分析
    哲學告訴我們,內因決定事物的本質屬性,外因通過內因影響事物的發展方向,以此為基礎,我們對香港社會各階層現狀進行簡單分析。
  • 「第三階級」與「第四階級」在中國的概念演變
    從「婦人運動」的歷史劃分,可以看出作者心目中「君主階級」、「貴族階級」、「中產階級」、「勞動階級」四者,既有社會分層的含義,也有古代、中世紀、資本主義時代及現實的歷史階段意義,並且把中國也納入了這個世界通用的歷史分析模式。
  • 社會階級在當今英國有多重要?
    愛也好,恨也罷,很多人都把社會等級制度與喝下午茶、聊天氣一併視為英國生活的典型特色。「階級差異不會消失,只不過是改頭換面罷了。」 英國社會學家理察·霍加特(Richard Hoggart)寫道。「每個年代裡,我們都謊稱已經埋葬了社會階級,然而棺材卻一直是空的。」
  • 我國古代家庭地位與社會階級簡介
    中國古代的家庭結構以我們今天所稱謂的核心家庭為主:父母親和孩子。家庭以等級結構為基礎,父親在最上邊,其次是最年長的兒子,次兒子,母親,最底層是女兒,在家庭等級中有嚴格的紀律和期待,以責任為中心,必須尊敬祖先和講究孝道。
  • 張賀那廝——我們來談談「階級固化」!
    階級是什麼?我們所說的階級是和生產資料所有權,歷史使命相關的階級。人民日報所說的階級卻是和金錢以及和金錢代表的社會地位相關的社會階層。人民日報的階級不固化論和小資產階級的階級固化論,只是資產階級內部的利益談判。中國的壟斷資產階級對外非常失敗,不停對外輸血,越來越無力維持給國內小資產階級的福利。所謂階級固化就是這種矛盾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