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二八定律,人群中只有兩成的人重視孩子的教育,而這些重視教育的人裡,只有兩成會給孩子英語啟蒙。英語啟蒙可,也不可,都行,前面課程裡說的太多了,今天就不說了。
很多父母是佛系的,無論是高學歷還是低學歷。一個朋友,自己讀到博士,小提琴繪畫全能,可見小時候也是練過來的,但她不給自己的孩子報任何班,用她自己的話說:除了閱讀,別的什麼都不管,哪天孩子自己想學了,提要求了,再滿足他。
然後孩子四歲了,孩子沒提要求,她倒是碰到一個很好的美術老師,主動給孩子報名學畫了。
受環境影響,人的觀念和想法,一直在變的。就比如很多城市裡的爹媽說:我從來沒住過學區房,不一樣考大學了麼,那些山區裡的孩子,不也有考清北的麼,買什麼學區房,閒的,有那錢不如陪娃出去見見世面。
然後,等事情到眼前了,孩子一天天長大了,他就老老實實買了。因為他終於想明白一個事,學區房篩的從來不是老師,而是同學,是一起長大,一起奮鬥的小夥伴,也就是軟環境。
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所謂人心難測。
有的人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教他這個那個,那是瞎胡鬧;有的人覺得,小孩子記性好,小時候不學就浪費了;有的人覺得,孩子只要開心長大就可以了。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開心是分等級的。
為什麼古語有人生四大喜事,這四件事在古代,是能產生巨大幸福感的。如果一定要槓,「看抖音笑的喘不上氣」,和「孩子金榜題名」,讓你只能擁有一個,你選哪個?還認為快樂沒等級麼。
但也有走另一個極端的,今天就要說說這個。
很多爹媽覺得,自己上學時沒有發揮全部力量,於是讓孩子避開自己的錯誤,執行「軍事化」教育管理,從小到大,凡他覺得孩子該做的該學的,都讓孩子去學,小孩子「迫於壓力」,不敢反抗,按照父母命令去學習,去生活,即使覺得很不開心,依然悶頭去做,然後考上了「理想」大學,也遵從慣性做了很好的工作。但他不會好好生活了。
他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他從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該怎麼去努力獲取,他沒有這方面的訓練。他也不會去愛別人,甚至不會去愛自己,因為他從來沒感到自己被愛過,被無條件的愛過。
被無條件的愛,這不是指溺愛。而是在孩子有對錯觀念,是非之分的前提下,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他感受到自己被愛過。
與這種「自以為是」為孩子好的家庭教育相呼應的是另一種家庭,忙著賺錢的家庭。無論是爹媽忙的看不到身影還是直接連孩子也剝削作童工,用來賺錢,這樣的家庭,在社會上並不少見,用他們的話說:供你吃,供你穿,你自己學,學不會是你自己的事。
確實是他自己的事,但即便他學會了,有錢了,他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他不懂愛。一個不懂愛的人,即便學會了知識,考了好大學,依然不會快樂。因為,人是感情動物。
一個不會愛自己的孩子,他不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甚至會覺得活的挺沒勁的。這就是人區別於動物的地方,不是吃的飽穿的暖,人就一定會開心快樂的。
為什麼一些經典的愛情故事會經久流傳。因為稀有,因為人們都嚮往,因為太多人都沒有。
對象不同,有了不同的叫法,分了親情愛情友情等等,其實本質是一樣的。
給自己孩子全部的愛,愛是不需要教的,愛是可以感受到的。
很多人覺得,我很愛自己的孩子啊,他為什麼會討厭我。
有一種愛叫「自以為是」,父母究竟愛不愛孩子這個問題,只有孩子能回答,也只有孩子有權利回答。
人是感情動物,這讓人格外真實,因為喜歡一個人,不喜歡一個人,即使是偽裝,也會一眼就被看破。尤其是小孩子,他們更加敏感。
有一次,在一個景點,看到一個父親打女兒,女兒七八歲的樣子。父親怎麼打的呢,把女兒翻身扣過來,打屁股,眾人側目。能在大庭廣眾之下這樣,在家裡就可想而知了,你覺得,這個父親愛女兒麼,這個女兒會喜歡自己的父親麼,將來這個父親去世的時候,這個女兒是會痛徹心扉還是會無動於衷。
如果你發現自己並不愛孩子,這是正常的,不是每個人都愛自己的孩子的。請冷靜一下,想一個對彼此都好的相處模式,畢竟孩子來到這世上,不是她自願的。
其實到這裡就可以說完了的,但鑑於認知差異巨大,有必要再說一個例子:這個媽媽,她可以說是新中國最早一批的注會,能掙多少錢自然就不必多說了,她丈夫更厲害了搞地產的,你說這倆人基因不好麼,兒子難道天生笨麼?孩子小的時候,三十多年前,學校功課能有多重?小學作業,不用孩子寫,怕孩子累著,天天帶孩子出去玩,回來後她給孩子寫作業。她愛不愛孩子,這不用懷疑了,肯定愛啊,但孩子被她耽誤了。
愛,和溺愛,有一個界限。
我愛你,用心教育你,是想讓你將來活的有尊嚴,有選擇,有一定自由。
但你的人生,你要自己走,要靠你自己,靠爹媽算不上本事,靠自己才有尊嚴。
愛而有分寸,愛而有界限,愛而不求回報,最重要的是,愛而尊重。
各家的家庭教育不一樣,各自的側重點也不同,但要遵循一個原則:愛孩子。
如果孩子某天明確說出,自己不被愛,爸爸媽媽不愛他。那要趕緊反思。種一棵樹最好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永遠都不晚。
繼續第58天的英語啟蒙吧。
文字內容如下:
知道對於小孩子來說,什麼是最治癒的麼?撕紙。尤其是剛學會撕紙的時候,孩子能坐那裡,撕大半天不挪地方的。撕紙不僅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更能啟發他的創造力。
可以進行如下對話:
Let&39;t matter.沒事
Let mommy help you hold the paper.媽媽幫你拿著紙
Mommy holds it and baby tears it.你撕
Pull as hard as you can.使勁扯
Well done.
Ok.
Now please do it again.再來一次
You have to do it all by yourself this time.這次要自己來了
One hand holds it,and the other one pulls it.一隻手拿著,另一隻手扯
Good.
Now Baby is able to tear up paper.寶寶能撕紙了
Could Baby tear it into strips?能撕成條子麼
Practise more.多練練
Take your time.不急
Then look at mommy.看媽媽
Mommy can tear it into all kinds of shapes.媽媽能撕成各種形狀
Mommy tears it tnto a square.方的
A circle,a star,a triangle..........圓的,星星,三角
Mommy can even tear it into a bus.媽媽還能撕個大巴車出來呢
Is this fun?有趣不
Ok.
Enjoy yourself.
You may not be able to do it perfectly.也許你還撕的不好
But you will do it very well when you practise more.多練練就好了
很多人覺得一歲內的寶寶是用不著橡皮擦和鉛筆的,他們確實用不著。但她們可以玩。
鉛筆寫下的字,能被橡皮擦擦掉,不覺得很神奇麼。神奇就好,神奇就能刺激娃娃大腦。
可以進行如下對話:
Look!What is it?
It is a pencil.這是鉛筆
What is a pencil?
Pencil is used for writing.寫字用的
Can we use it to write now?能現在寫麼
Let&39;s right.
The is the way we write.
Ok.
Now something amazing will happen.神奇的事情要發生了
Watch carefully.仔細看哦
All the scrawls are gone.都沒了
They are erased by the eraser.都被橡皮擦沒了
Yes,this is an eraser.這是橡皮
Please draw a line with this pencil.再畫個線吧
Good.
Then mommy erases the line.媽媽給擦掉了
The line is gone.沒了
It is erased.
It is amazing,isn't it?神奇不
Let mommy write down something.媽媽寫點東西
Then please erase it.寶寶給擦掉吧
Hold the eraser.拿著橡皮
Good.
Rub it on the words that mommy just wrote.擦媽媽剛寫的字吧
Rub as hard as you can.使勁擦
Well done.擦掉啦
It is erased.沒了
拓展:鉛筆削尖就是利器,所以不要削太尖。無論如何安全第一,玩完就趕緊收好,放到孩子找不到的地方,玩的時候也要細心看護。
這是一個連續課程,旨在通過日常對話和親子互動,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會英語.既沒壓力,又學了東西,感興趣就掃碼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