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陽明心學遺存 尋廣西文史足跡
主講彭志創,人文地理研究生學歷,廣西行動學習研究會會員,廣西梧州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梧州學院西江歷史文化研究所副所長,二十多年來一直深耕西江文化、傳統文史發掘及非遺傳承,開展城市品牌推廣及旅遊資源宣傳活動,參與編寫出版有《梧州文化》、《梧州市志》、《梧州年鑑》等刊物書籍及研究成果近百萬字。歷經十多年參加有央視《記住鄉愁》、《味道》、《走遍中國》、《中國影像方志》等欄目拍攝,擔任專家嘉賓出鏡,在鳳凰衛視《梧州六堡茶》、廣西衛視《廣西故事》、梧州臺《走進梧州歷史》三百多集都任文史顧問及主講嘉賓,目前也是廣西行動學習研究會骨幹促進師、多所部門及學校特邀講師,治理推動王陽明「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的理念,培養培訓各類各級專業專長人才。歷史回溯到494年前,(即公元1527年12月14日,)王陽明到廣西梧州開府,成就了梧州嶺南文化的開源。王陽明先生在廣西完成了他人生的最後使命,也是他人生中最後階段,並將陽明心學運用發揮到了極致。廣西是陽明先生的實踐之地、事功之地,更是他的成道之地,陽明心學在廣西得到了集大成,其在廣西的軍事思想、理政方略等,都是其「良知之道」運用到極致的體現,我今天從六個方面和大家一起探陽明心學遺存,尋廣西文史足跡。二、初涉:王陽明在廣西(錄自錢德洪、王汝中輯《王陽明年譜》)2020年11月7日,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廣西陽明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2019年12月25日,「中國東方文化研究陽明文化委員會梧州站弘揚陽明文化研討會」在梧州文化展覽中心隆重召開,來自國內、廣西、梧州的專家學者、企業界、媒體界等諸多人士匯聚一堂,圍繞著「弘揚陽明文化 助力東融梧州」的主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陽明文化於廣西、特別於梧州而言,有四大淵源」。陽明心學思想家、知名策劃人、媒體人敬凌先生此言一出便引起了與會眾人的高度興趣。梧州則在陽明先生於廣西的生命旅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基於四點;一、梧州是陽明先生到廣西的第一站,是嶺南陽明心學的源頭和發祥地。二、1527年11月27日陽明先生在梧州開府講學,開啟了陽明先生在廣西的教化之路。三、陽明先生在梧州開創了漢夷一家,民族團結的局面,是嶺南各民族融合的開始。四、陽明先生在梧州開啟的少數民族地方自治政策對於後人具有重大的參考和借鑑意義。2020年12月14日,經文化和旅遊部批准,由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聯合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人民政府舉辦的紀念王陽明誕辰548周年陽明文化廣西主題活動周--陽明文化書畫展暨論道-王陽明盛大開幕,來自國內的專家、學者和陽明文化的忠實愛好者、媒體代表等200多人匯聚梧州,共同紀念王陽明誕辰548周年。本次活動,匯集了陽明心學的專家、學者和愛好者,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郭愛梅,浙江省儒學會會長吳光,貴州師範大學陽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陽明文化委員會研究員餘懷彥,中央黨校文化傳播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陽明文化研究會研究員高宏存,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副會長孫勇,陝西省陽明文化學會會長王海峰等20多位專家、學者交流發言,就如何致力於在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開展對陽明文化的深入研究、傳播及遺址、遺蹟保護等進行了深入交流,就陽明先生在廣西對心學應用的深度挖掘整理、傳承弘揚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專家、學者在本次活動中表示,傳承和弘揚陽明文化,是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體系的題中之意,也是解決當下一些社會問題的時代所需。陽明心學是王陽明先生留給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過去一段時期的研究,已經相當成熟。下一步,除了要更深入的挖掘整理,要突出在致用上,以陽明思想為代表,探索建構中華文化在當代如何造福人民並推動社會進步的模式和體系。公元1527年12月14日,王陽明(名:王守仁)到廣西梧州開府,從此成就了梧州嶺南文化的開源。王陽明先生在廣西完成了他人生的最後使命,也是他人生中最後階段,並將陽明心學運用發揮到了極致。廣西是他的實踐之地、事功之地,更是他的成道之地,陽明心學在廣西得到了集大成,其在廣西的軍事思想、理政方略等,都是其「良知之道」運用到極致的體現,給廣西留下了一筆珍貴的財富。歷史回溯到494年前,(即公元1527年12月14日,)王陽明到廣西梧州開府,成就了梧州嶺南文化的開源。王陽明先生在廣西完成了他人生的最後使命,也是他人生中最後階段,並將陽明心學運用發揮到了極致。廣西是他的實踐之地、事功之地,更是他的成道之地,陽明心學在廣西得到了集大成,其在廣西的軍事思想、理政方略等,都是其「良知之道」運用到極致的體現,給廣西留下了一筆珍貴財富。陽明先生在廣西留下了大量的遺蹟和故事,但對這些遺存及王守仁的研究微乎其微,尚未得到很好的挖掘和整理,陽明心學和文化在廣西的發展歷史還沒有得到很好體現,對研究和弘揚陽明心學及文化的後人而言,重走廣西陽明文化研究之旅,弘揚陽明先生精神,廣西陽明心學巡遊,是值得欣然前往共同探尋的。嘉靖六年(1527年),思恩(今武鳴)、田州(今田陽)的民族首領盧蘇、王受造反,鑑於總督姚鏌剿賊不利,不能平定,於是明世宗下詔,任命王守仁以原職南京兵部尚書兼左都御史,總督兩廣兼巡撫,速到梧州赴任處置。《梧州城演義》對於已經荼毒廣西數十年的叛亂採取「改流歸土」、「攻心為上」、「剿撫並行」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在短短數月內,在幾乎不死傷一人的情況下,平息了當時思、田州的大叛亂,還廣西百姓一片安寧。兩年間在廣西各地通過自辦和民間集資的方式建立了四所敷文學堂和諸多的藏書閣,梧州敷文學堂就是其中之一;通過發展基礎教育,讓廣西少數民族子弟與漢族子弟共同接受教育,通過陽明心學和文化的傳播,教化百姓,促進民族融合,出生於浙江餘姚、悟道於貴州龍場、成道於廣西梧州。嘉靖六年(1527年)十一月二十日抵梧州,即於梧州開府,調4000土州兵駐戎圩。整頓軍務。十二月往潯州,七年正月到南寧。明嘉靖七年(1528年),王守仁於府學宮(即如今大東上路孔廟裡右側),建尊經閣藏書,閣內藏書分經、史、子、集。王守仁還特意作《尊經閣》記,刻於閣內石碑。後人就把兵部尚書王陽明和工部尚書吳廷舉共建的尊經閣稱為「雙尚書樓」,以紀念二人在梧州任職期間,對建設尊經閣所作的貢獻。這也是梧州城最早的頗具規模的圖書館。十月,病重回鄉,經梧州轉江西。十一月二十九日,船行至南安(今江西大餘)病死舟中,終年57歲。嘉靖十一年(1532年),不忘王守仁提攜之恩的總督林富,在梧州建四賢祠,將王守仁入祠其中。天啟年間(1621年~1627年),在梧州府城東門,如今東正路與文化路交匯處,建門樓,命名為「陽明樓」。王守仁到任後,到處建講堂、興學校,教習"聖賢之學",他認為「理學不明,人心陷溺」,必須通過興教育、用文德來感化人心。他大力發展梧州的教育事業,興辦學校,開展講學,推行教化,傳播中原的先進文化。梧州府的百姓和文人紛紛前來求學,使得總督府門前士子云集,門庭若市。王陽明獨樹一幟的心學哲學體系,影響了中國人數百年人文歷史。他的「心學」、「知行合一」說傳到梧州,加快了中原文化往嶺南地區傳播的歷史進程。也突出表現了兩廣總督對梧州,乃至兩廣地區教育事業的貢獻。王陽明在廣西(錄自錢德洪、王汝中輯《王陽明年譜》)乙未,至梧州,上謝恩疏。初,總督命下,具疏辭免;及豫言處分思、田機宜,凡當路相知者,皆寓書致意。十有二月,命暫兼理巡撫兩廣,疏辭,不允。七年戊子,先生五十七歲,在梧。四月,議遷都臺于田州,不果。先是有制,王守仁暫令兼理巡撫兩廣,既受命,先生乃疏言。。。興思、田學校。先生以田州新服,用夏變夷,宜有學校。但瘡痍逃竄,尚無受廛之民,即欲建學,亦為徒勞。然風化之原,又不可緩也。乃案行提學道,著屬儒學,但有生員,無拘廩增,願改田州府學,及各處儒生願附籍入學者,本道選委教官,暫領學事,相與講肄遊息,興起孝弟,或倡行鄉約,隨事開引,漸為之兆。俟建有學校,然後將各生徒通發該學肄業,照例充補廩增起貢。七月,襲八寨、斷藤峽,破之。 疏請經略思、田及八寨、斷藤峽。初,先生既平思、田,乃上疏曰 九月,疏謝獎勵賞賚。賞思、田功也。九月初八日,行人馮恩齎捧欽賜至鎮,故有謝疏。廣西有王陽明親手創建的南寧敷文書院舊址,還有人民公園鎮寧炮臺內的線刻王陽明全身坐像碑、青秀山風景區摩崖石刻「王陽明先生過化之處」、武鳴府城鎮陽明書院遺址和李彥章所題「陽明學院」石刻、隆安縣王文成公祠堂遺址、平果陽明洞等幾十處。王守仁。1528年初,時任南京兵部尚書、新建伯、都察院左都御史、總制兩廣及江西湖廣鄰近地方軍務的王陽明抵達南寧府宣化縣。在南寧期間,他平息動亂,推行土俗自治,還興辦學校、傳播文化教育等。歷次文物調查及南寧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資料顯示,南寧現存有關王陽明的石刻近10處。包括有南寧人民公園鎮寧炮臺與王陽明有關的碑刻、王陽明的弟子王佐督造的大銅鐘;自治區糧食儲備局敷文書院遺址「王文成公講學處」碑刻;青秀山考察明代「陽明先生過化之地」摩巖石刻、橫縣雲表鎮伏波廟,上林縣鳳化西關遺存石刻、南丹衛遺址,馬山縣思恩府古城牆遺址,武鳴區「陽明書院」、「陽明先生過化之地」等摩巖石刻,隆安縣王陽明刻像石、古代隆安縣學碑刻等。上個世紀90年代,位於南寧市北寧街42號的廣西儲備局計劃擴建辦公樓,就在開挖地基的時候,挖出來好大的石龜,贔屓(bìxì)就是在這個院子裡出土的,如今院子的大門外還留有一塊年代久遠的石碑,上面鐫刻著「王文成公講學處」幾個大字。公元1528年,王陽明離開南寧,病逝於回鄉的路上。南寧的敷文書院,也成了王陽明生前創辦的最後一所書院。王陽明死後,敷文書院幾度興廢。嘉靖後期,朝廷兩次以「官學不修,別立私院」等罪名,查禁敷文書院。之後,書院改為別署,明末,又毀於戰亂。清朝歷經幾次重建。根據民國版《邕寧縣誌》記載,「我縣書院,明朝所立者,皆已久廢,惟敷文書院巋然猶存。」1926年,敷文書院改建為廣西省立第一中學校女子部。在敷文書院的幾次重建中,人們在書院中立了王陽明石刻畫像以及記載敷文書院歷史的石碑。如今,這些石碑及贔屓都被轉移到南寧市人民公園的鎮寧炮臺加以保存。在平果縣城新碼頭對面的右江江岸峭壁上,有一大幅石刻。因石刻之下有一巖洞,叫萬人洞,故該石刻被當地人稱為萬人洞石刻。石刻丁方一丈有餘,字跡清晰。陽明洞位於平果市馬頭鎮江濱路碼頭對岸,洞的內壁陰刻「陽明洞天」四個大字,洞前峭壁則鐫刻「徵撫思田功績文」,記敘的是王陽明奉明世宗之命,平息思恩、田州動亂之事。題刻高3米,寬4米,全文165字,字高、寬均為0.18米,為廣西規模較大的題刻之一。明嘉靖七年(1527)思田之亂暴發,王守仁抱病來到廣西,平息動亂之後,在今平果馬頭峽右江石壁之上鐫刻了《平思田紀功碑》,河岸有一個巖洞,洞壁刻有「陽明洞天」幾個大字,洞前峭壁上還有王陽明「平思田紀功刻石」:「嘉靖丙戌年夏,官兵伐田,隨與思恩相比,復煽集軍四省,洶洶連年。於時皇帝憂憫元元,容有無辜而死者乎!乃命新建伯臣王守仁,曷往視師,其與德綏,勿以兵處,乃班師撤旅。信義大宣,諸酋感慕,旬日之間,自縛來歸者七萬一千,悉放之還農,兩省以安。昔有苗徂徵七旬來格,今未期月,而蠻夷率服綏之。斯來速於郵傳舞於之,何以加焉?爰告思田,毋望帝德,永勒山石,昭此赫赫。文武聖神,率土之濱,凡有血氣,莫不尊親。嘉靖戊子春臣守仁稽首拜書,臣林富張社刻石。」《平思田紀功碑》是隆安縣第三位縣長姚居易為了紀念王守仁設立隆安縣感恩王文成公的功績派人雕刻上去的古屬隆安八景之一。 姚居易,字丕泰,號南崖,明代福建晉江人。明代嘉靖十三年甲午(公元1534年)鄉試中式文魁,長期任戶部主事。嘉靖三十五年(1556)後調任廣西隆安知縣 ,至嘉靖四十一年離任,前後歷時7年。姚居易在隆安期間,興建學校、修築城樓、創建廟宇、開通道路、勘界立碑,為老百姓排憂解難,留下了大量的史跡。隆安學宮(孔廟)大成殿於1974年文革批孔完全拆除,隆安學宮內有王文成公祠內有一精美絕倫的王守仁石刻像現在保存在學校欞星門內。 隆安縣王文成公祠 1969年拆除,現在剩下的隆安孔廟碑文保存在隆安中學校園內其中王守仁石刻像是廣西僅有的兩塊一塊在南寧 一塊在隆安。大藤峽,地處廣西武宣縣至桂平市的黔江下遊,是廣西境內最大最長的峽谷,也稱斷藤峽、永通峽。大藤峽地區在古代是瑤民以部落為主的聚居區,迫於生計,明代時期該區域的瑤民起義就不斷發生。瑤民義軍倚仗大藤峽的奇險長期控制著黔江航道,而且不時採取突然襲擊的手段打擊地方官紳。其與「八寨」(指的是位於忻城、上林、遷江三縣交界地區思吉、周安、剝丁、古卯、羅墨、古缽、古蓬、都者等八個寨堡)的義軍相互呼應,被明王朝視為心腹大患。嘉靖六年(1527),由於廣西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領盧蘇、王受造反。總督姚鏌不能平定,朝廷於是下詔讓王陽明以原官職兼左都御史,總督兩廣兼巡撫。十二月,王陽明軍至思恩,盧蘇、王受早就聽聞了王陽明平定盜賊和叛亂的奇功,十分害怕,二人就囚首自縛投降了王陽明。王陽明不費一兵一矢即平了思恩、田州之亂。次年(1528)四月二十二日襲八寨,平定匪患。這次戰役是陽明先生人生最後的巔峰之作,也是陽明先生人生的最後一戰。為紀念王陽明徵戰大藤峽之功,武宣地方民眾在大藤山山麓立廟用以供奉祭祀王陽明,民國三年(1914)《武宣縣誌》有載:「大藤山發脈由東鄉裡村背而來,延蔓五十餘裡,高六十餘丈,明王守仁徵平大藤峽,民載其德,因立廟此山麓以奉祀之。「在廣西,是陽明心學思想發展的最高峰。特別是在梧州,對於開展陽明學研究和弘揚意義重大。希望能藉助陽明文化之熱潮,找到梧州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自信,從而使梧州成為全國的陽明文化模範之地。這是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會長、聖賢王陽明先生第二十二代嫡孫王梅林先生在數次對廣西、特別是梧州深入、細緻地考察後,發自內心的感嘆和期許。期待我們共同探陽明心學遺存、尋廣西文史足跡,研究王陽明與廣西的淵源,搜尋先賢的史跡,探索陽明心學在當下如何學以致用,這是我的心願!期待以後有更多機會和大家分享陽明先生的研究成果,推動陽明先生的精神和哲學理念融入到我們生活中、學習中、工作中,一起弘揚陽明先生的精神,傳承傳統文化,一起走向新的美好明天!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下方海報二維碼,春節期間連續7日每天晚上持續分享!春節期間陽明學會線上課程每晚八點推出《心學賀歲•陽明七日談》,將會邀請國內浙江,江西,廣西,廣東,江蘇,河南等地陽明心學專家,以輕鬆幽默的方式,講解陽明先生在各地的故事及陽明思想,豐富我們學習的內容。歡迎大家關注並轉發!心學賀歲--《王陽明與江蘇》
直播地址:https://m.qlchat.com/topic/details?topicId=2000013298468772&sourceNo=&fromOld=
心學賀歲--《王陽明與廣東》
直播地址:https://m.qlchat.com/topic/details?topicId=2000013305713455&sourceNo=&fromOld=心學賀歲--《王陽明與河南》
直播地址:https://m.qlchat.com/topic/details?topicId=2000013311288288&sourceNo=&fromOld=
心學賀歲--《王陽明與江西》
https://m.qlchat.com/topic/details?topicId=2000013310603352&sourceNo=&fromOld=直播地址:https://m.qlchat.com/topic/details-live?topicId=2000013337813986&sourceNo=&from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