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賀歲--《王陽明與廣西》

2021-02-23 陝西省陽明學會

探陽明心學遺存  尋廣西文史足跡

主講彭志創,人文地理研究生學歷,廣西行動學習研究會會員,廣西梧州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梧州學院西江歷史文化研究所副所長,二十多年來一直深耕西江文化、傳統文史發掘及非遺傳承,開展城市品牌推廣及旅遊資源宣傳活動,參與編寫出版有《梧州文化》、《梧州市志》、《梧州年鑑》等刊物書籍及研究成果近百萬字。歷經十多年參加有央視《記住鄉愁》、《味道》、《走遍中國》、《中國影像方志》等欄目拍攝,擔任專家嘉賓出鏡,在鳳凰衛視《梧州六堡茶》、廣西衛視《廣西故事》、梧州臺《走進梧州歷史》三百多集都任文史顧問及主講嘉賓,目前也是廣西行動學習研究會骨幹促進師、多所部門及學校特邀講師,治理推動王陽明「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的理念,培養培訓各類各級專業專長人才。歷史回溯到494年前,(即公元1527年12月14日,)王陽明到廣西梧州開府,成就了梧州嶺南文化的開源。王陽明先生在廣西完成了他人生的最後使命,也是他人生中最後階段,並將陽明心學運用發揮到了極致。廣西是陽明先生的實踐之地、事功之地,更是他的成道之地,陽明心學在廣西得到了集大成,其在廣西的軍事思想、理政方略等,都是其「良知之道」運用到極致的體現,我今天從六個方面和大家一起探陽明心學遺存,尋廣西文史足跡。二、初涉:王陽明在廣西(錄自錢德洪、王汝中輯《王陽明年譜》)2020年11月7日,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廣西陽明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2019年12月25日,「中國東方文化研究陽明文化委員會梧州站弘揚陽明文化研討會」在梧州文化展覽中心隆重召開,來自國內、廣西、梧州的專家學者、企業界、媒體界等諸多人士匯聚一堂,圍繞著「弘揚陽明文化 助力東融梧州」的主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陽明文化於廣西、特別於梧州而言,有四大淵源」。陽明心學思想家、知名策劃人、媒體人敬凌先生此言一出便引起了與會眾人的高度興趣。梧州則在陽明先生於廣西的生命旅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基於四點;一、梧州是陽明先生到廣西的第一站,是嶺南陽明心學的源頭和發祥地。二、1527年11月27日陽明先生在梧州開府講學,開啟了陽明先生在廣西的教化之路。三、陽明先生在梧州開創了漢夷一家,民族團結的局面,是嶺南各民族融合的開始。四、陽明先生在梧州開啟的少數民族地方自治政策對於後人具有重大的參考和借鑑意義。2020年12月14日,經文化和旅遊部批准,由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聯合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人民政府舉辦的紀念王陽明誕辰548周年陽明文化廣西主題活動周--陽明文化書畫展暨論道-王陽明盛大開幕,來自國內的專家、學者和陽明文化的忠實愛好者、媒體代表等200多人匯聚梧州,共同紀念王陽明誕辰548周年。

本次活動,匯集了陽明心學的專家、學者和愛好者,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郭愛梅,浙江省儒學會會長吳光,貴州師範大學陽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陽明文化委員會研究員餘懷彥,中央黨校文化傳播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陽明文化研究會研究員高宏存,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副會長孫勇,陝西省陽明文化學會會長王海峰等20多位專家、學者交流發言,就如何致力於在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開展對陽明文化的深入研究、傳播及遺址、遺蹟保護等進行了深入交流,就陽明先生在廣西對心學應用的深度挖掘整理、傳承弘揚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專家、學者在本次活動中表示,傳承和弘揚陽明文化,是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體系的題中之意,也是解決當下一些社會問題的時代所需。陽明心學是王陽明先生留給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過去一段時期的研究,已經相當成熟。下一步,除了要更深入的挖掘整理,要突出在致用上,以陽明思想為代表,探索建構中華文化在當代如何造福人民並推動社會進步的模式和體系。公元1527年12月14日,王陽明(名:王守仁)到廣西梧州開府,從此成就了梧州嶺南文化的開源。王陽明先生在廣西完成了他人生的最後使命,也是他人生中最後階段,並將陽明心學運用發揮到了極致。廣西是他的實踐之地、事功之地,更是他的成道之地,陽明心學在廣西得到了集大成,其在廣西的軍事思想、理政方略等,都是其「良知之道」運用到極致的體現,給廣西留下了一筆珍貴的財富。歷史回溯到494年前,(即公元1527年12月14日,)王陽明到廣西梧州開府,成就了梧州嶺南文化的開源。王陽明先生在廣西完成了他人生的最後使命,也是他人生中最後階段,並將陽明心學運用發揮到了極致。廣西是他的實踐之地、事功之地,更是他的成道之地,陽明心學在廣西得到了集大成,其在廣西的軍事思想、理政方略等,都是其「良知之道」運用到極致的體現,給廣西留下了一筆珍貴財富。陽明先生在廣西留下了大量的遺蹟和故事,但對這些遺存及王守仁的研究微乎其微,尚未得到很好的挖掘和整理,陽明心學和文化在廣西的發展歷史還沒有得到很好體現,對研究和弘揚陽明心學及文化的後人而言,重走廣西陽明文化研究之旅,弘揚陽明先生精神,廣西陽明心學巡遊,是值得欣然前往共同探尋的。嘉靖六年(1527年),思恩(今武鳴)、田州(今田陽)的民族首領盧蘇、王受造反,鑑於總督姚鏌剿賊不利,不能平定,於是明世宗下詔,任命王守仁以原職南京兵部尚書兼左都御史,總督兩廣兼巡撫,速到梧州赴任處置。《梧州城演義》對於已經荼毒廣西數十年的叛亂採取「改流歸土」、「攻心為上」、「剿撫並行」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在短短數月內,在幾乎不死傷一人的情況下,平息了當時思、田州的大叛亂,還廣西百姓一片安寧。兩年間在廣西各地通過自辦和民間集資的方式建立了四所敷文學堂和諸多的藏書閣,梧州敷文學堂就是其中之一;通過發展基礎教育,讓廣西少數民族子弟與漢族子弟共同接受教育,通過陽明心學和文化的傳播,教化百姓,促進民族融合,出生於浙江餘姚、悟道於貴州龍場、成道於廣西梧州。嘉靖六年(1527年)十一月二十日抵梧州,即於梧州開府,調4000土州兵駐戎圩。整頓軍務。十二月往潯州,七年正月到南寧。明嘉靖七年(1528年),王守仁於府學宮(即如今大東上路孔廟裡右側),建尊經閣藏書,閣內藏書分經、史、子、集。王守仁還特意作《尊經閣》記,刻於閣內石碑。後人就把兵部尚書王陽明和工部尚書吳廷舉共建的尊經閣稱為「雙尚書樓」,以紀念二人在梧州任職期間,對建設尊經閣所作的貢獻。這也是梧州城最早的頗具規模的圖書館。十月,病重回鄉,經梧州轉江西。十一月二十九日,船行至南安(今江西大餘)病死舟中,終年57歲。嘉靖十一年(1532年),不忘王守仁提攜之恩的總督林富,在梧州建四賢祠,將王守仁入祠其中。天啟年間(1621年~1627年),在梧州府城東門,如今東正路與文化路交匯處,建門樓,命名為「陽明樓」。王守仁到任後,到處建講堂、興學校,教習"聖賢之學",他認為「理學不明,人心陷溺」,必須通過興教育、用文德來感化人心。他大力發展梧州的教育事業,興辦學校,開展講學,推行教化,傳播中原的先進文化。梧州府的百姓和文人紛紛前來求學,使得總督府門前士子云集,門庭若市。王陽明獨樹一幟的心學哲學體系,影響了中國人數百年人文歷史。他的「心學」、「知行合一」說傳到梧州,加快了中原文化往嶺南地區傳播的歷史進程。也突出表現了兩廣總督對梧州,乃至兩廣地區教育事業的貢獻。王陽明在廣西(錄自錢德洪、王汝中輯《王陽明年譜》)乙未,至梧州,上謝恩疏。初,總督命下,具疏辭免;及豫言處分思、田機宜,凡當路相知者,皆寓書致意。十有二月,命暫兼理巡撫兩廣,疏辭,不允。七年戊子,先生五十七歲,在梧。四月,議遷都臺于田州,不果。先是有制,王守仁暫令兼理巡撫兩廣,既受命,先生乃疏言。。。興思、田學校。先生以田州新服,用夏變夷,宜有學校。但瘡痍逃竄,尚無受廛之民,即欲建學,亦為徒勞。然風化之原,又不可緩也。乃案行提學道,著屬儒學,但有生員,無拘廩增,願改田州府學,及各處儒生願附籍入學者,本道選委教官,暫領學事,相與講肄遊息,興起孝弟,或倡行鄉約,隨事開引,漸為之兆。俟建有學校,然後將各生徒通發該學肄業,照例充補廩增起貢。七月,襲八寨、斷藤峽,破之。 疏請經略思、田及八寨、斷藤峽。初,先生既平思、田,乃上疏曰 九月,疏謝獎勵賞賚。賞思、田功也。九月初八日,行人馮恩齎捧欽賜至鎮,故有謝疏。

廣西有王陽明親手創建的南寧敷文書院舊址,還有人民公園鎮寧炮臺內的線刻王陽明全身坐像碑、青秀山風景區摩崖石刻「王陽明先生過化之處」、武鳴府城鎮陽明書院遺址和李彥章所題「陽明學院」石刻、隆安縣王文成公祠堂遺址、平果陽明洞等幾十處。王守仁。1528年初,時任南京兵部尚書、新建伯、都察院左都御史、總制兩廣及江西湖廣鄰近地方軍務的王陽明抵達南寧府宣化縣。在南寧期間,他平息動亂,推行土俗自治,還興辦學校、傳播文化教育等。歷次文物調查及南寧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資料顯示,南寧現存有關王陽明的石刻近10處。包括有南寧人民公園鎮寧炮臺與王陽明有關的碑刻、王陽明的弟子王佐督造的大銅鐘;自治區糧食儲備局敷文書院遺址「王文成公講學處」碑刻;青秀山考察明代「陽明先生過化之地」摩巖石刻、橫縣雲表鎮伏波廟,上林縣鳳化西關遺存石刻、南丹衛遺址,馬山縣思恩府古城牆遺址,武鳴區「陽明書院」、「陽明先生過化之地」等摩巖石刻,隆安縣王陽明刻像石、古代隆安縣學碑刻等。

上個世紀90年代,位於南寧市北寧街42號的廣西儲備局計劃擴建辦公樓,就在開挖地基的時候,挖出來好大的石龜,贔屓(bìxì)就是在這個院子裡出土的,如今院子的大門外還留有一塊年代久遠的石碑,上面鐫刻著「王文成公講學處」幾個大字。

公元1528年,王陽明離開南寧,病逝於回鄉的路上。南寧的敷文書院,也成了王陽明生前創辦的最後一所書院。王陽明死後,敷文書院幾度興廢。嘉靖後期,朝廷兩次以「官學不修,別立私院」等罪名,查禁敷文書院。之後,書院改為別署,明末,又毀於戰亂。清朝歷經幾次重建。根據民國版《邕寧縣誌》記載,「我縣書院,明朝所立者,皆已久廢,惟敷文書院巋然猶存。」1926年,敷文書院改建為廣西省立第一中學校女子部。

在敷文書院的幾次重建中,人們在書院中立了王陽明石刻畫像以及記載敷文書院歷史的石碑。如今,這些石碑及贔屓都被轉移到南寧市人民公園的鎮寧炮臺加以保存。

在平果縣城新碼頭對面的右江江岸峭壁上,有一大幅石刻。因石刻之下有一巖洞,叫萬人洞,故該石刻被當地人稱為萬人洞石刻。石刻丁方一丈有餘,字跡清晰。陽明洞位於平果市馬頭鎮江濱路碼頭對岸,洞的內壁陰刻「陽明洞天」四個大字,洞前峭壁則鐫刻「徵撫思田功績文」,記敘的是王陽明奉明世宗之命,平息思恩、田州動亂之事。題刻高3米,寬4米,全文165字,字高、寬均為0.18米,為廣西規模較大的題刻之一。明嘉靖七年(1527)思田之亂暴發,王守仁抱病來到廣西,平息動亂之後,在今平果馬頭峽右江石壁之上鐫刻了《平思田紀功碑》,河岸有一個巖洞,洞壁刻有「陽明洞天」幾個大字,洞前峭壁上還有王陽明「平思田紀功刻石」:「嘉靖丙戌年夏,官兵伐田,隨與思恩相比,復煽集軍四省,洶洶連年。於時皇帝憂憫元元,容有無辜而死者乎!乃命新建伯臣王守仁,曷往視師,其與德綏,勿以兵處,乃班師撤旅。信義大宣,諸酋感慕,旬日之間,自縛來歸者七萬一千,悉放之還農,兩省以安。昔有苗徂徵七旬來格,今未期月,而蠻夷率服綏之。斯來速於郵傳舞於之,何以加焉?爰告思田,毋望帝德,永勒山石,昭此赫赫。文武聖神,率土之濱,凡有血氣,莫不尊親。嘉靖戊子春臣守仁稽首拜書,臣林富張社刻石。」《平思田紀功碑》是隆安縣第三位縣長姚居易為了紀念王守仁設立隆安縣感恩王文成公的功績派人雕刻上去的古屬隆安八景之一。  姚居易,字丕泰,號南崖,明代福建晉江人。明代嘉靖十三年甲午(公元1534年)鄉試中式文魁,長期任戶部主事。嘉靖三十五年(1556)後調任廣西隆安知縣  ,至嘉靖四十一年離任,前後歷時7年。姚居易在隆安期間,興建學校、修築城樓、創建廟宇、開通道路、勘界立碑,為老百姓排憂解難,留下了大量的史跡。隆安學宮(孔廟)大成殿於1974年文革批孔完全拆除,隆安學宮內有王文成公祠內有一精美絕倫的王守仁石刻像現在保存在學校欞星門內。  隆安縣王文成公祠 1969年拆除,現在剩下的隆安孔廟碑文保存在隆安中學校園內其中王守仁石刻像是廣西僅有的兩塊一塊在南寧 一塊在隆安。

大藤峽,地處廣西武宣縣至桂平市的黔江下遊,是廣西境內最大最長的峽谷,也稱斷藤峽、永通峽。大藤峽地區在古代是瑤民以部落為主的聚居區,迫於生計,明代時期該區域的瑤民起義就不斷發生。瑤民義軍倚仗大藤峽的奇險長期控制著黔江航道,而且不時採取突然襲擊的手段打擊地方官紳。其與「八寨」(指的是位於忻城、上林、遷江三縣交界地區思吉、周安、剝丁、古卯、羅墨、古缽、古蓬、都者等八個寨堡)的義軍相互呼應,被明王朝視為心腹大患。嘉靖六年(1527),由於廣西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領盧蘇、王受造反。總督姚鏌不能平定,朝廷於是下詔讓王陽明以原官職兼左都御史,總督兩廣兼巡撫。十二月,王陽明軍至思恩,盧蘇、王受早就聽聞了王陽明平定盜賊和叛亂的奇功,十分害怕,二人就囚首自縛投降了王陽明。王陽明不費一兵一矢即平了思恩、田州之亂。次年(1528)四月二十二日襲八寨,平定匪患。這次戰役是陽明先生人生最後的巔峰之作,也是陽明先生人生的最後一戰。為紀念王陽明徵戰大藤峽之功,武宣地方民眾在大藤山山麓立廟用以供奉祭祀王陽明,民國三年(1914)《武宣縣誌》有載:「大藤山發脈由東鄉裡村背而來,延蔓五十餘裡,高六十餘丈,明王守仁徵平大藤峽,民載其德,因立廟此山麓以奉祀之。

「在廣西,是陽明心學思想發展的最高峰。特別是在梧州,對於開展陽明學研究和弘揚意義重大。希望能藉助陽明文化之熱潮,找到梧州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自信,從而使梧州成為全國的陽明文化模範之地。這是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會長、聖賢王陽明先生第二十二代嫡孫王梅林先生在數次對廣西、特別是梧州深入、細緻地考察後,發自內心的感嘆和期許。期待我們共同探陽明心學遺存、尋廣西文史足跡,研究王陽明與廣西的淵源,搜尋先賢的史跡,探索陽明心學在當下如何學以致用,這是我的心願!期待以後有更多機會和大家分享陽明先生的研究成果,推動陽明先生的精神和哲學理念融入到我們生活中、學習中、工作中,一起弘揚陽明先生的精神,傳承傳統文化,一起走向新的美好明天!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下方海報二維碼,春節期間連續7日每天晚上持續分享!春節期間陽明學會線上課程每晚八點推出《心學賀歲•陽明七日談》,將會邀請國內浙江,江西,廣西,廣東,江蘇,河南等地陽明心學專家,以輕鬆幽默的方式,講解陽明先生在各地的故事及陽明思想,豐富我們學習的內容。歡迎大家關注並轉發!
鄒建峰,寧波大學國學研究中心副教授,陽明心學專家。    劉建朝,哲學碩士,陝西省子長市委黨校講師,陝西省陽明學會研究員。皇甫金石,九江白鹿洞陽明書院院長,江西省王陽明研究會秘書長。以良知呼喚良知,用良知影響社會,傳播陽明心學,我們一直在路上!
直播連結:https://m.qlchat.com/topic/details?topicId=2000013288472597&sourceNo=&fromOld=直播連結:https://m.qlchat.com/wechat/page/topic-intro?topicId=2000013293635109

心學賀歲--《王陽明與江蘇》

直播地址:https://m.qlchat.com/topic/details?topicId=2000013298468772&sourceNo=&fromOld=

心學賀歲--《王陽明與廣東》

直播地址:https://m.qlchat.com/topic/details?topicId=2000013305713455&sourceNo=&fromOld=

心學賀歲--《王陽明與河南》

直播地址:https://m.qlchat.com/topic/details?topicId=2000013311288288&sourceNo=&fromOld=

心學賀歲--《王陽明與江西》

https://m.qlchat.com/topic/details?topicId=2000013310603352&sourceNo=&fromOld=直播地址:https://m.qlchat.com/topic/details-live?topicId=2000013337813986&sourceNo=&fromOld=

相關焦點

  • 王陽明:致良知,知行合一
    嘉靖六年(1527)五月,廣西田州土司叛亂,數剿無效,朝廷遂命王陽明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總制軍務,勘處思恩、田州事宜,進剿「亂賊」。王陽明遂定於九月初八啟程前往廣西。就在出徵前一天晚上,他與弟子錢德洪、王畿在府邸天泉橋上展開了一場著名的思想論辯,史稱「天泉證道」。討論的中心問題是陽明所謂「四句教言」。
  • 王陽明的成聖之路:4句話解釋陽明心學
    王陽明在1527年農曆七月初接到中央政府要他去廣西的聖旨,直到十一月二十才到達廣西梧州,險些走了五個月。從浙江餘姚到廣西梧州在有路可走的情況下,距離大概是1600公裡,一天即使走二十公裡,三個月也足夠了。
  • 「陽明文化書畫展暨論道·王陽明在梧州」舉行
    2020年12月14日,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和梧州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紀念王陽明先生誕辰548周年陽明文化廣西主題活動周暨陽明文化書畫展暨論道·王陽明在梧州」在梧州市舉行。1527年12月,王陽明先生來到梧州,開府議事。在其思想相當成熟之後來到廣西,既平定思田叛亂又平定八寨大藤峽區域的匪患。所到之處大興教育,創辦社學、縣學和書院,過化了梧州。為地方興隆安定,民族團結,長治久安做出極大貢獻。
  • 陽明文化書畫展暨論道-王陽明在梧州系列活動在我市舉辦
    12月14日,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聯合梧州市政府、廣西廣播電視臺舉辦紀念王陽明誕辰548周年陽明文化廣西主題活動周之陽明文化書畫展暨論道-王陽明在梧州系列活動。市委書記全桂壽出席開幕式並講話,市長鍾暢姿出席開幕式。
  • 王陽明:致良知,知行合一,你應該這樣理解
    在王陽明的精心調度與策劃之下,竟能「以萬餘烏合之兵,而破強寇(寧王)十萬之眾」,這在軍事史上創下了以少勝多的奇蹟,也成就了王陽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和文武雙全的歷史聲名。於是朝廷封他為新建伯,兼南京兵部尚書。從正德十二年到十六年,王陽明大多時間在江西贛州和南昌。
  • ...傳統優秀文化丨陽明文化書畫展暨論道-王陽明在梧州系列活動在...
    12月14日,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聯合梧州市政府、廣西廣播電視臺舉辦紀念王陽明誕辰548周年陽明文化廣西主題活動周之陽明文化書畫展暨論道-王陽明在梧州系列活動。
  • 讀書|孟斜陽《王陽明傳》
    最近對「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王陽明很感興趣,特意買來他的傳記看。可惜,本書沒有達到我的期待。在網上查了資料,看到一些比較專業的人說目前尚沒有一本寫的比較好的王陽明傳記。有這樣一種說法:在中國歷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只有兩個半:孔子、王陽明、曾國藩(半個)。這樣一位聖人,在500年後的今天去解讀他確實沒那麼容易。
  • 朱虹 林泉:王陽明在南贛
    從正德十二年(1517年)正月王陽明至南贛到正德十六年(1521年)九月他離任,僅有短短四個年頭,可這四年卻是王陽明一生中最輝煌的四年。正如明史專家方志遠所說,如果說貶謫龍場開始造就中國哲學史上的王陽明,南贛汀漳巡撫的任命則造就了中國政治史上的王陽明,正是這兩個方面相互激發、相互結合,才造就了一個完整的、千古一人的王陽明。
  • 「古今完人」王陽明的智慧
    王陽明一生酷愛講學,即使政務、軍務繁忙之時,陽明也不廢講學。後來,經過王陽明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的廣泛傳播,「良知學」逐漸風靡海內外,成為了和朱子學分庭抗禮的學問。王陽明認為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是我們修養身心的道場,他堅持事上磨練,無論是日用常行還是百死千難中,都堅持致良知工夫,因此他的人生境界不斷得到提升。
  • 讀王陽明有什麼用
    度陰山的《知行合一王陽明》寫得不枯燥,讓人有迫不及待想看完的衝動。我在飛機上都翻了好幾十頁。中間有好多句子頗給人啟發。我不停的用筆勾畫,加上寫些感悟。鄰座一人先以為我是在複習迎考公務員,後又說,讀王陽明有什麼用?我也沒深究他是問讀「王陽明」這個人有什麼用。還是他的心學有什麼用。人是要立志的。王陽明教學生,提了立志、勤學、改過、責善王門四規。他本人在十二歲時便立下的是成聖賢的志向。
  • 《知行合一王陽明》,陽明心學精髓: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附:王陽明心學精髓名句及解讀)
    我們可以從王陽明用兵如神的事跡看到,他對付江西土匪、廣西民亂和寧王朱宸濠造反沒有一次失敗,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就是:他在多方面考察和大量資料搜集後,一旦訂下戰略就絕不更改,這恰好就是「致良知」的理念。如果一個人能始終堅持良知就能夠獲得成功,聽起來很容易,其實做下來卻很難,因為很多人都不能將致良知堅持到底,除了聖人堯舜孔孟還有王陽明。03王陽明人生的最後兩年可以說是痛並快樂著。一方面,他的心學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信徒之多引人咋舌;另一方面,他的身體越來越差,已經到了無力回天的地步。1527年,王陽明遵照聖旨,拖著病軀到廣西戡亂。
  •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廣西陽明文化研究中心成立
    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朱槿花廳會議室,來自於廣西各行各業的王陽明思想研究專家、學者以及愛好者、企業家代表共70多人參加了本次活動,共同見證了中國東方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廣西陽明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稱"研究中心)的成立,一起追憶王陽明先生在廣西的逸事和豐功偉績,積極探索如何做好王陽明先生在廣西活動的文史資料、遺址遺蹟、軼事軼聞等收集、整理和發掘,深入探討弘揚「陽明思想
  • 王陽明:即使在最灰暗的時刻,也要樂觀向上,找到生命的意義
    到中原的交通也非常不便利,主要有兩種: 一是經關中、秦嶺到達漢中,再經巴蜀到達貴州; 二是從湖南出發,經湘西到達廣西,再從廣西經雲南到達貴州。
  • 王陽明:立志高遠做聖賢,萬古雲霄一陽明
    陽明洞位於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龍崗山上,因王陽明被貶謫為貴州龍場驛驛丞時,謫居此地而得名。該處是王陽明學術思想最初的萌生地和傳播地,有「王學聖地」的美譽。有人不服氣,認為他可能提前有草稿,於是當場另命題,讓他就身後的蔽月山房再作一首,王陽明不假思索:「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可見王陽明很小的時候,氣魄、眼界都和別人不一樣。還有一件非常著名的事件,王陽明問老師,「何為第一等事」?老師說當然考狀元是第一等事。王陽明說,「登第恐不是第一等事,第一等事是讀書學做聖賢。」
  • 談王陽明的四句教
    以上兩種理解方式,實際上也就是王陽明兩個大弟子,錢德洪和王畿的兩種理解方式,第一個是錢德洪的,第二個是王畿的,兩個人在天泉橋問王陽明到底哪個對,王陽明說,兩個都對,悟性高的人就第二種,悟性低的就第一種,當然這樣說不是好像在說錢德洪悟性低嘛,所以王陽明是把自己也包括進去了,說像我這樣的悟性低的就第一種,
  • 2020鼠年賀歲紀念幣長什麼樣(正反面圖案高清大圖)
    附件:1.2020年賀歲紀念幣圖案  2.2020年賀歲雙色銅合金紀念幣分配數量  3.2020年賀歲雙色銅合金紀念幣發行工作安排  4.2020年賀歲雙色銅合金紀念幣公眾防偽特徵  中國人民銀行  2019年12月14日附件1  2020年賀歲紀念幣圖案
  • 從日本友人出資重修王陽明墓說起
    王陽明的墓地兩個例子。王陽明的墓,是日本人出資重修的。日本人集資贊助修建王陽明先生的墳墓,聲勢比較浩大,281個人捐款,可能還是會觸及某些國人的忌諱,所以,倒裝一下,可以緩和一些人的情緒。王陽明逝世的地方,並不在浙江,而在江西。五十七歲那年,王陽明平定廣西亂匪後班師,乘舟北上,當船停泊在南安府的青龍浦(即現在的江西省大餘縣青龍鎮的赤江村)時,病情突然加重,隨後溘然而逝。
  • 王陽明晚年是怎麼提出來為善去惡的?
    王陽明本來是家境挺優渥的一個人,卻一生坎坷,他沒有因為父親身居高位,延其富貴,卻選擇了苦修之路。他和大賢大德之人一樣,所經歷的種種磨難,是常人不易理解的。在劉瑾當權之時,王陽明被貶龍場,在這一段時間歷盡艱難,終於悟道。
  • 王陽明生平事跡:陽明逝世
    二十五日,將過梅嶺,廣西布政使王大用在侍。陽明因言道:「你知道孔明所以託付姜維麼?」王大用聞命,心中不覺悽然,即發兵沿路護送,暗選上好的壽木,私帶後車。行到南安,陽明一行上船,其門人周積,在那裡做推宮,趕來拜見,看看陽明咳喘不止,半晌,才慢慢問道:「你近來進學如何?」周積回說:「被政務牽累。」周積因問:「道體如何」?陽明道:「病勢危亟,只存些元氣罷了!」周積退出,迎醫診視。
  • 全能大儒:精通文史、用兵如神,還有什麼是我王陽明不會的?
    他的「心即理」,是超越了物質更高境界的存在,更注重發掘個體生命的價值,為王陽明心學的大智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王陽明一生有三大事功,江西平匪、平寧王之亂和廣西平匪。正德十一年(1516年),南、贛、汀、漳四州的匪患愈演愈烈,眼看呈燎原之勢,成為朝廷心腹大患。受到時任兵部尚書的王瓊的舉薦,朝廷升王陽明出任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南、贛、汀、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