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姐的3點建議:升入高一後,認清1點、常做1事、避開1坑

2020-08-08 來川學習方法

北大、清華作為國內高校最頂尖的存在,不僅是象徵著學生學習能力,更是體現著教育資源的豐富與厚重。能夠考進這裡的學生,無論是被給予厚望的少年天才,還是被詬病只會讀書學習的學霸們,其實都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可能是某一方面的優勢讓他們脫穎而出,也可能是綜合能力讓他們在激烈的競爭中一馬當先,但是對於未來要面對高考的學生而言,這些人的學習經驗都是值得學習借鑑的。

在前年的高考中以695分考進北大的方薇,在回到母校的時候,給自己的學弟學妹們提出了3點建議,尤其是那些剛剛升入高一的學生們,在平時學習的過程中,需要認清1點,常做1事,同時儘量避開1坑。

認清1點:「三分鐘熱血」是可以解決的

很多學生都存在一點共同的問題,那就是在學習上沒有持續性,往往容易在學習一小段時間後,就陷入深深的厭學或者是不想學的狀態中,而方薇認為,這其實並不簡單是自控能力差的問題導致,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是有具體的方法以及措施的。

沒有人能夠在短時間內立馬變成自控能力超強的學生,尤其是一部分學生基礎能力比較差,學習速度慢,那麼這個時候就不要以班裡前三名的學習節奏來要求自己,根據自我的學習狀態來進行適度的調整,然後中間間插適量的休息調整,讓自己逐漸養成自律的學習,往往更有可實踐性。

常做1事:規定目標、找到自己的小成功

無論是小學還是高中,在學習上找到自己的「小成功」,或者是能夠被別人認可、承認的成果,都會是促使自己去努力學習的關鍵因素之一,尤其對於那些對學習一度很灰心喪氣的學生而言,學會制定目標,然後找到自己的小成功是提升學習效率的重要方法。

避開1坑:按照10分來要求自己

一個班裡即便所有學生都很努力,但是還是會有第一名跟最後一名,而第一名即便再強,也會有犯錯失誤的時候,所以在提升自己的時候,不要用10分的滿分標準來要求自己,學會承認自己某些短板,是提升自己的重要基礎。

在制定學習計劃以及檢驗學習成果的時候,一定要「量力而行」,同時要學會在充分利用時間的間隙,給自己留出一定的空閒時間,合理的進行時間管理,這樣能夠讓自己進行充分的自我調節,這樣才能更順利的度過未來三年的緊張學習,而不是半途而廢。

往期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剛升入初中,月考排倒數?班主任直言:認清1點問題、常做2件事
    針對像小可這樣的情況,有著多年教學經驗的班主任陳尚點明,其實像這樣的問題並不少見,對於那些無法快速融入到新的學習環境的學生,最重要的是先認清1點問題,同時常做2件事,進而改變自己的學習狀態,得以不斷的提升成績。
  • 升入初中後,從下遊到前三名,3年的逆襲經驗:做1事、防1點
    在升入初中後,田文英的成績從最開始的下遊水平,到初三的時候穩定在前三名,在3年的時間裡,實現了成績的逆襲。從一開始被評價為在學習上沒有什麼天賦,到後來成為大家爭相詢問的學霸,田文英總結了自己這3年來的逆襲經驗,主要是做1件事,同時預防好1點。
  • 高考702分進北大,自述高中三年學習經驗:習慣1點、不做1事
    在高考中數學滿分,總分702,最終被北大錄取的宋楠,在回到母校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時提到,自己在高中三年時間裡,不算是非常正統的「學霸」,在高一、高二這兩年時間裡,成績一直在二十名左右徘徊,從高三開始,成績一點點的穩步提升,最終在高考中超常發揮。
  • 開學不過一個月,跟不上老師節奏,班主任建議:做1事、避1坑
    對於不同的問題有著不同的解決方式,而在面對問題時,需要的不僅是正確、高效的學習方法,更需要先認清問題、找出關鍵節點,然後徹底解決問題。,發現自己忽然聽不懂,跟不上老師的上課進程,而像他這樣的問題其實並不少見,作為班主任的喬格認為,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做1件事、避開一個坑。
  • 高一班主任:新學期開始,學生提成績,開學後多做1事,注意1點
    時光飛逝,在2020年的高考正式落下帷幕後,對於曾經的高三學生算的上可以鬆一口氣,但是對於其他年級的學生而言,學習的挑戰還尚未結束。尤其對於剛剛結束中考,馬上迎來3年高中生活的準高一生們,高一階段是既放鬆、又緊湊的,可以說,這是3年馬拉松開始的第一步,也是決定成績高低的最關鍵時期。
  • 北大學姐整理:高中地理(必修1~3)易錯易混點!高考滿分必備
    高中地理有很多必糾易錯易混點,千萬不要跌入出題老師的陷阱中【學姐建議】童鞋們應該學會利用零散時間進行複習,最好是地毯式複習所以,今天學姐為泥萌帶來了高中地理(必修1~3)必糾易錯易混點!點擊頭像,私信學姐【地理】領取完整高中地理(必修1~3)必糾易錯易混點!
  • 給復讀生的3點建議:多一年複習,保持1點不變,同時常做2件事
    復讀既是機會也是挑戰,對於學生而言,如何利用這多出來的一年時間,取長補短讓自己在高考中更具優勢,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作為有過復讀經驗的甄晚,給想要復讀的學弟學妹們3點學習建議,在這多一年的複習時間裡,保持1點不變,同時要常做2件事。
  • 高一墊底、高二提升、高三逆襲,自述:3年裡,堅持1點、不做1事
    在高一的時候成績在班裡墊底,從高二的時候開始提升,而等到高三的時候實現逆襲,在高中三年時間裡,成績成為班裡進步最大的學生梁權自認自己並不是死讀書的那一類,反而是根據自己的短板、弱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補習,主要是3年裡,一直堅持1點,同時不做1事。堅持1點:挖掘出最後一點「潛力」在高一的第一次月考,原本對自己成績信心滿滿的梁權,卻頭一次遇到了學習上的大滑坡。
  • 當代大學生小組作業展示現狀,學姐血淚教訓:這3點,能避則避開
    在這裡,學姐有話說:大一的同學剛開始上課,面對剛分組,心情一定是充滿驚喜的,總以為組員都會合理分工、有效率地完成老師布置的每一次作業;然而,當小組作業正在進行時,你會發現原來是自己想得太簡單了。所以,學姐的血淚教訓告訴你,以下這三點能避開則避開,不到萬不得已,千萬別碰!
  • 高一是「分水嶺」?高一班主任直言:拉開成績差距,做1事、記1話
    」無論是天賦卓越,還是資質普通,對於想要「學通」、「學精」,那麼無一不需要重複學習,只不過區別可能在重複3遍,還是重複10遍。縱觀古今,那些能夠在歷史留下名號的名人們,無一不是靠著天賦與努力兩者加持,才能在歷史的長卷中寫下自己的名字。
  • 中遊學生的逆襲總結:高中3年裡,首先堅持1點,其次多做2事
    從一開始的中遊名次到最終能夠在高考中,以697分成功考進北大,曾可研對自己過去三年的高中生活進行了總結歸納,曾可研坦言成績的提升並不容易,在高中3年裡,首先要堅持1點,其次要多做2件事。堅持1點:進步緩慢是正常的對於想要提升成績的學生而言,最辛苦的不是努力的過程,而是在努力過後,仍舊沒有一個進步明顯的成績與名次,但是在曾可研看來,進步是一個長過程,首先需要的就是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那就是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堅持進步緩慢是正常的。
  • 年級第一坦言3點經驗:有1點思路、常做2件事
    楊闡的學習特點是平時對於知識點背得快,同時還記得牢,在很多同學都逐漸遺忘的時候,反而還能複述出完整的知識架構,而在坦言自己平時的學習經驗時,楊闡總結為3點,其中在學習的時候要有1點思路,而在學得過程中常做2件事。
  • 高一班主任建議:暑假時間過半,準高一生不妨準備1點、習慣2事
    在當地高一擔任班主任已經有20多年的時間,對於新生們入學後的學習表現,蔡廣辰也有著自己的經驗,尤其對於那些學習速度慢、基礎不紮實的學生,蔡廣辰建議,趁著現在暑假時間過半,利用剩下的時間,準高一生不妨提前準備1點,然後習慣2事。
  • 從倒數到677進北大,父親講述育子經驗:每天1小時,常做1件事
    從1977年高考恢復後,對於絕大多數的學生而言,高考就是自己改變命運的最大依仗,也是比拼實力相對公平的方式。很多家庭為了讓孩子能夠有一個更好的高考氛圍,將戰線早早的拉到了幼兒園時期。孫一在去年的高考中以677分的成績考進了北大,成為村裡這40年來第一個考上清北的學生,而在這之前,孫益的成績不算同齡人中最突出的那一個,但是卻隨著年級的升高而逐漸凸顯優勢。從小學時候的不開竅,成績排班裡倒數,到高中穩定在班裡的前三名,最終考上北大,孫益坦言自己的成長與父親的教育有著脫不開的關係,而在孫共昌看來,自己不過是在小學期間,堅持每天1小時,常做1件事。
  • 高一下遊、高二中遊、高三前3名,總結經驗:除做題外,常做3事
    高中三年的時間裡,成績從來都說不是一成不變的,對於很多學生來說,這3年裡可能是自己成績逆襲的大好機會,也有可能是「認清現實」、「放棄奮鬥」的艱辛時刻,但是在沒有等到高考的那一刻,之前的每一分鐘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也充滿了可以改變的希冀與可能。
  • 從初一到高三,每天學11個小時,北大學長自述:領先1點、不做1事
    對於很多學生而言,真正能夠影響成績的關鍵點,不是小學時能夠輕鬆拿到滿分的階段,而是隨著學習難度增加,對學生綜合素養要求變高的初、高中。從初一到高三,6年的時間裡,洪莘一直保持著每天學習11個小時的習慣,從來不會因為休息、放假而鬆懈,也不會因為進入高中後而盲目增加學習時長,而是保持在一個規律的學習時間內,完成每天的學習任務。在高考中,洪莘以縣第一的成績考進北大,自述自己的學習經驗不算稀奇,不過是領先1點,同時注意不做1事。
  • 高考語文148,考進清華自述:提語文成績,常做2事、不踩1坑
    即便是在數學這類理科科目中能夠拿到148分的分數已經算得上是非常優秀,更遑論在語文這類主觀題目佔比較大的考試中,在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時,孫婧妍坦言,要想提高語文成績,平時可以養成常做2事的習慣,同時注意不踩1坑。
  • 三次模擬考全區第一、高考697分進北大,自述:常做1事、牢記1話
    林肖和在高考中以總分697成功考進了北大的中文系,而在高三下半年的3次模擬考中,林肖和都拿到了全區第一的成績,能夠在高考中出色發揮也算是在同學老師的意料之中。高考成績的取得雖然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平時的積累與學習,在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時,林肖和自述,在高中3年時間裡,一直保持2點習慣,那就是常做1事、牢記1話。
  • 中考排名市第一、高考557分進北大,自述學習經驗:重1點、做1事
    在中考以618分獲得上海市第一名的李翰飛,在高考中以557分的好成績,成功排名理科第一名,成為當年的理科狀元,而順利的拿到了北大的錄取通知書在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時,李翰飛談到,受父母的影響,自己從小在學習的時候,一直重視1點,同時盡力做好1件事。
  • 清華學長給準高三生的建議:高三最後一年,保持1點、堅持做1事
    已經得到清華保研名額的遲琦,在回到母校的時候給那些馬上要踏入最後一年的準高三生們提出了2點建議,在最後一年時間裡,儘可能的保持1點,同時堅持做1事;高三拼的不是誰更聰明,而是拼的誰更努力、誰更有方法。保持1點:錯題複習3遍以上遲琦認為,在高三階段,最好的複習資料其實就是錯題本,所以利用高三前段的少部分時間,將以前沒有整理好的錯題,完整系統的歸納總結;將所有的錯題先完整的過一遍,要對所有的錯題有個大概的數量估計,然後便於日後複習時候,進行時間規劃。把錯題效率最大化,遲琦認為關鍵在於,要多遍複習。